首页 理论教育 大众传媒的传播载体是物质的,传递给广大受众的内容是意识的

大众传媒的传播载体是物质的,传递给广大受众的内容是意识的

时间:2022-10-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体形态是大众传媒形成的充分条件,符号形态是大众传媒形成的必要条件。从符号形态的载体来看,承载内容的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符号本身也是物质的。大众传媒传递的内容是以符号的形式进入人的大脑,通过大脑的综合分析整理,把经验感性的世界和一般意义的物质世界在意识中统一起来,形成对事物的具体看法。

(二)大众传媒的传播载体是物质的,传递给广大受众的内容是意识的

大众传媒,一般是指报纸、杂志、图书、广播、电视、电影、网络、录音录像制品等,其载体可以分为实体形态和符号形态两种。实体形态是大众传媒形成的充分条件,符号形态是大众传媒形成的必要条件。只有两种形态同时具备了,大众传媒才能正常运作。

从实体形态的载体来看,无论是纸张、电波、电缆还是其他磁性材料,都是物质的,具有物质的共同特性——客观实在性。其中,纸张、电缆、磁性材料等是为人直接感知和描述的宏观物质,而电波却是为人间接感知和描述的微观物质,又称电磁波。它是由不同波长的波组成的合成波,波长范围从10E-10微米(1微米=10E-4厘米)的宇宙线到波长达几公里的无线电波,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超短波和长波无线电波都属于电磁波的范围。其中,肉眼看得见的仅仅是电磁波中很短的一段,从0.4微米~0.76微米的这部分可见光。可见光经三棱镜分光后,成为一条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的光带,称为光谱,其中红光波长最长,紫光波长最短,其他各色光的波长则依次递减。波长长于红光的(>0.76微米)有红外线、无线电波;波长短于紫光的(<0. 4微米)有紫外线、γ射线、X射线等。这些辐射虽然肉眼看不见,但可用仪器测出。

但是,仅有物质的实体形态,还不能算是形成了大众传媒。比如一张具有实体形态的白纸,具有了成为一张报纸的充分条件,但如果上面没有有意义的符号,绝对成不了一份报纸;一叠白纸装订成册,具有了书的形状,如果没有有意义的符号负载在上面,也绝不可能成为一本书。同样,整个自然界中,亘古以来各种波长、能量的电磁波充盈着整个宇宙,但如果没有通过有机的编排,把有意义的符号编码进去,解码出来,也绝对不是广播、电视等电波媒体。

从符号形态的载体来看,承载内容的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符号本身也是物质的。所谓符号,从广义上说是一个外延极广的概念,同人的各种生活有关的用具、物什、现象、事物等都可以叫做符号,如服装、吃饭、行为、说话、表情、文字、图像、声音等,因为它们都“表示”着、“指代”着某种“意义”。韦希尔英语词典对“符号”一词归纳了四种含义:(1)是指某种用来代替或再现另一件事物的事物,尤其是指那些被用来代替或再现某种抽象的事物或概念的事物;(2)是指一种书写的或印刷的记号,如某种字母或简写字等。它们多用来代表某种事物、某种性质、某种过程、某种具体的数量等;(3)在精神分析学中,专指那些代表着被压抑到心理深层的无意识欲望的行为或事物;(4)在神学中,是指种种抽象的教条或概括。[2]从这些定义中可以看出符号的共性,即它是代替、表示、表达某种事物或意义的感性形式,如报纸、书籍上的文字、图像、数字等,广播中的声音、语气、语调等,电视画面中的影像、画面、音乐、声音等。在这里,我们可以把符号界定为指称、表达、表示任何事物的概念、意义的感性形式,分为可听符号和可视符号。符号是由两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其一是它的感性形式,如声音、画面、文字笔画等;其二是它所包含的事物的概念和意义,即能指和所指。

当实体形态和符号形态共同存在时,大众传媒才得以形成。大众传媒传递的内容是以符号的形式进入人的大脑,通过大脑的综合分析整理,把经验感性的世界和一般意义的物质世界在意识中统一起来,形成对事物的具体看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