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物质状态的世界”是传受者心理的终极源泉

“物质状态的世界”是传受者心理的终极源泉

时间:2022-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物质状态的世界”是传受者心理的终极源泉(一)理论上对客观世界的划分客观现实是指与有机体发生联系的外部世界。

一、“物质状态的世界”是传受者心理的终极源泉

(一)理论上对客观世界的划分

客观现实是指与有机体发生联系的外部世界。从不同的角度对客观世界进行划分,可以分为:自然的和社会的世界;物质的和精神的世界;感性的和媒体(拷贝)的世界。从理论上看又有三分法和二分法之说。

1.波普尔的三分法。

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Kail Popper)创立了“世界3”理论。他把我们日常的世界划分三个领域,即物质状态的“世界1”,精神心理状态的“世界2”,以及由人类精神产物构成的“世界3”,其中“世界3”即“媒体世界”。

2.我国的两分法。

我国社会学教授沙莲香把客观世界分为两部分,即感性世界和拷贝世界。她认为:“人们通过感官直接接触的是实实在在的感性世界”;而“拷贝世界是由大众传播媒体对感性世界的模写和抽象”。

现在一般采用第二种分法的比较多。因为波普尔的第2、第3世界很难分化,人们头脑中的精神世界无法感知,而一旦外化为可感知的东西(如小说、电影、诗歌等),就进入了世界3。

(二)媒介世界是人们直接接触的世界

美国新闻工作者和社会评论家李普曼(Walter Lippmann)认为:“我们的身外世界(实即实性世界)越来越变得广阔而纷杂,如今人们已很难直接去感知它、把握它、理解它,诸如关税、贸易、财政预算、战争与和平等众多人们必须面对的问题,都远远超出人们直接接触、亲身感受的范围。因此,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身外世界实际上已是‘不可触、不可见、不可思议’的(out of reach,out of sight,out of mind)”[8]。然而,人们毕竟得面对这个世界,并与之保持联系,这就需要有一支职业队伍专门来为人们构建一个可供感受、能够体验的间接环境,即所谓的媒介环境、拷贝环境。

这一观点在20世纪90年代又被斯坦福大学传播学学者巴伦・李维斯和克利夫・纳斯的研究进一步的证实。他们经过十年的共计35项实验研究表明,媒体=真实的生活(Media=real life)。[9]即“人们是像对待真人真事一样对待电脑、电视和新媒体的”。[10]

媒体世界成为人们直接接触的世界,这里的“人们”泛指一切人,当然也应包括传者和受者。媒介世界之于受者是不言而喻的,受者的心理大多来自媒介世界,或者说媒介世界是受者心理的直接源泉,而媒介世界之于传者就需作具体分析。

传者,尤其是新闻工作者,当他工作的时候,职业角色要求他必须深入到可触、可见、可闻的感性世界,代表受者的愿望去采制真实世界的消息,这个时候传者(主要指新闻工作者)的心理活动的源泉来自感性世界。在这点上,与受者有根本的区别。但是传者同时也是其它媒体的受者,和自己媒介的审视者,所以,从非职业角度来看,当传者也是受者时,他的心理活动的源泉也主要来自于媒体世界。更何况即使在采访中,传者也并非百分之百地从感性世界中获取素材,各种媒体信息同样也是他获取素材的重要来源。综上所述,传者的心理的源泉主要来自物质世界,受者的心理源泉主要来源于媒介世界,传受者又都同时生活在感性世界与媒介世界并驾齐驱的环境里。所以说客观现实(包括感性和媒体世界)是传受者心理的源泉。但是必须十分清醒地认识到,从终极意义上看,传受者心理的源泉是客观感性世界,因为媒介世界仅仅是它的模写和拷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