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孔子语录原文翻译及字词翻译

孔子语录原文翻译及字词翻译

时间:2022-10-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博大精深,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著名的儒家学说经典。《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但孔子对匠人甚为不屑。

论语》十则

【作家作品简介】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博大精深,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著名的儒家学说经典。《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子曰[1]:“学而时习之[2],不亦说乎[3]?有朋自远方来[4],不亦乐乎[5]?人不知[6],而不愠[7],不亦君子乎[8]?”

【注释】

[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学问、有道德、有地位的男子的尊称。《论语》各章中“子曰”的子,均指孔子。

[2]学:此处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时习:按时诵习。时,按时,一说“时常”;习,演习礼、乐和温习诗、书。

[3]说(yuè):通“悦”,愉快、高兴。

[4]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同门曰朋,同志为友。”即同在一老师门下学习的称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5]乐:与“说”(悦)的意思相近而稍有不同。旧注: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6]人不知:别人不了解自己。

[7]愠(yùn):恼怒,怨恨。

[8]君子:此处指人格高尚的人。

【阅读提示】

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

曾子曰[1]:“吾日三省吾身[2]。为人谋而不忠乎[3]?与朋友交而不信乎[4]?传不习乎[5]?”

【注释】

[1]曾子:名参(shēn),字子舆,孔子学生。

[2]三省(xǐng):多次地反省。“三”、“九”等字,一般表示次数多,不是实数。

[3]谋:谋事,办事。忠:旧注:“尽己之谓忠。”此处指替别人办事应当尽心竭力。

[4]信:诚实。

[5]传不习:传,旧注:“受之于师谓之传。”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同义。

【阅读提示】

曾子认为,一个人道德上的自我完善,是在全面、深刻的自我认识的基础上实现的。只有不断的反躬自省,我们才能发现我们对人对己可能偏离了我们所恪守的道德操守,从而及时予以修正,以使我们最终达到至善的境地。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1],就有道而正焉[2],可谓好学也已。”

【注释】

[1]敏:敏捷。慎:谨慎、小心。

[2]就:靠近、看齐。有道:指有道德的人。正:匡正、端正。

【阅读提示】

孔子认为,好学之士在生活上应克勤克俭,为人处世应保持低调,并向道德高尚的人看齐。

子曰:“默而识之[1],学而不厌[2],诲人不倦[3],何有于我哉[4]?”

【注释】

[1]识(zhì),记住的意思。

[2]厌:满足。

[3]诲:教诲。

[4]何有于我哉:对我有什么难呢?

【阅读提示】

所谓默而识之,是讲学习方法。只有在深入领悟所学知识的前提下博闻强记,才能真正有所收获。学而不厌则是讲学习态度。诲人不倦则是讲为人师者所应具有的职责。

子曰:“君子不器[1]。”

【注释】

[1]器:器具。

【阅读提示】

在先秦诸子中,庄子、墨子等人还是比较推崇像庖丁这样的术业有专攻的匠人的。但孔子对匠人甚为不屑。学生樊迟请学稼,孔子就说他是小人。为什么呢?因为孔子作为教育家,他所要培养的是济世经邦的杰出人才,这样的人才应当是博览群书、学贯古今,具备多种才能、掌握多种技艺的通才。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1]。”

【注释】

[1]行:实行。

【阅读提示】

孔子认为,对于品德高尚的人来说,重要的是实践,是行动。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1],小人比而不周[2]。”

【注释】

[1]周:合群,此处指以道义团结人。比(bì):勾结。

[2]小人:鄙俗、没有道德修养的人。

【阅读提示】

孔子认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是在道义上合群,决不会为了一己私利而与他人联手或做交易。鄙俗之辈则反之。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注释】

[1]恕:宽宥、体谅。旧注:“恕,忖也。忖度其义于人。”即推己及人,以自己的心推想别人的心。

【阅读提示】

“恕”是孔子仁学思想体系里的一个重要范畴。“仁”是“爱人”,“恕”则是推己及人,以自己的仁心和善心去推度别人的感受与心思,去处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和物质利益关系。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1],友多闻,益矣。友便辟[2],友善柔[3],友便佞[4],损矣。”

【注释】

[1]谅:诚信

[2]便(pián)辟(bì):善于逢迎谄媚。旧注:“便辟,巧避人之所忌,以求容媚。”

[3]善柔:工于心计,阳奉阴违。

[4]便佞(nìng):善于花言巧语。

【阅读提示】

孔子在此提出了一个择友、交友的基本原则,即只与正直、诚信、博学多识的人为友;而对所谓“损友”如恶直好谀、表里不一、华而不实之辈,则应慎交。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1],戒之在色[2];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3];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4]。”

【注释】

[1]定:稳定,成熟。

[2]色:女色。

[3]斗:打斗,斗殴。

[4]得:贪得,贪得之心。

【阅读提示】

本章讲养生之道,讲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人们所应具有的涵养功夫。人性的弱点,在青年、壮年及老年时期各有不同表现,并分别构成了人生不同阶段的难关。智者如孔子对此深有认识,他提出戒色、戒斗、戒得的主张,警醒人们只知有所为而不知有所不为,一味任性使气而不有所忌惮,就难有健全的体魄与人格。

(金秀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