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由“聪明”与“狡猾”想起__提高教育的附加值

由“聪明”与“狡猾”想起__提高教育的附加值

时间:2022-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聪明”与“狡猾”想起__提高教育的附加值由“聪明”与“狡猾”想起——钱向群随着二期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学观念、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等都有了极大的转变。课堂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如同这个案例中,狐狸到底是“聪明”或“狡猾”,每一个大人的意见是显而易见的:狐狸的聪明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因而是狡猾的。这样的课堂,孩子怎会不“聪明”呢?

由“聪明”与“狡猾”想起__提高教育的附加值

由“聪明”与“狡猾”想起——

钱向群

随着二期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学观念、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等都有了极大的转变。课堂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已深入人心。老师们转换了角色,不再高高在上,学会了倾听学生的发言。当学生的思维火花得到点燃,更是呈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态势,学生们在课堂上不再畏惧答案的唯一性,常有着与众不同的见解,课堂成为了张扬孩子们个性的天地。但是,学生毕竟是不成熟的个体,有时他们的想法匪夷所思。那么,当学生的思索与教师的、或者说与传统的思维格格不入的时候,我们的教师该做些什么?

以下这则案例由一节公开课节录而来。

[案例]一年级《狐狸和乌鸦》(www.guayunfan.com)

(媒体演示狐狸说的话和乌鸦反应的句子,运用各种形式使学生熟读。)

师:说说你对狐狸和乌鸦有什么想法?

生:老师,我觉得这只狐狸很狡猾,他自己不去找吃的,却去骗乌鸦的肉。

(一些学生点头称是)

(老师也脸露微笑,赞许地点点头)

生:老师,我认为这只狐狸很懒的。他为什么不自己去找吃的?

师:是呀,这只狐狸真懒。

(一生急忙举手)

生:我同意××同学的意见,就因为狐狸很懒,他才去想办法骗乌鸦的肉嘛,所以就说他很狡猾嘛。

师:你很会推论。(面对第二位同学)你同意他的意见吗?

(同学点头)

(又一生慢腾腾地,但充满自信地站起来)

生:(手一扬)我不同意他们的意见。狐狸能想办法骗乌鸦的肉,不正说明他很聪明吗?

师:聪明?唔,是呀,狐狸倒挺会想办法的……

(一女生急急站起)

生:这只狐狸聪明是聪明,可是他是在骗乌鸦呀。

生:骗别人,怎么能说他聪明?

生:他能想办法就是聪明嘛。

(两者争论不休。周围的同学也开始同桌间,前后同学间议论纷纷。不断有一只只小手举起)

师:(环视四周,显然这种情况不曾预料到,又请了几个同学发表意见,可还是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

师(无可奈何,拍拍手掌,同学慢慢地安静)听你们讨论的这么热烈,我也想发表一下自己的想法,行不行?

(生表示欢迎。)

师:我以为这只狐狸能想办法是不错的,可惜他这样做了以后,乌鸦辛辛苦苦找来的肉就没有了,狐狸显得过分聪明了,那就是——

大部分同学答:狡猾。

(因这里耗时较多,后一个环节匆匆而过)

由这段案例我们可以看出这个班学生很有自己的见地,也乐意发表自己的想法。的确,每个孩子原本都该是好说好问的,如果老师在平时对他们发散思维能注意培养、保护,他们就会愿说、乐说,乃至于说好。

同时这段案例也引发出一个问题:二期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体。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应注意保护学生的个性思维,不寻求答案的唯一性。当学生各执己见时,教师该做些什么。仅仅是两边都表示“有理由都可算对”,还是对一些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去接受那唯一性?

如同这个案例中,狐狸到底是“聪明”或“狡猾”,每一个大人的意见是显而易见的:狐狸的聪明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因而是狡猾的。可孩子有他自己的视角,大人的理由对一年级学生来讲也很难理解,只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去领会。

对于这位教师的处理,听课的老师也形成了两种意见。一种认为,教师已被学生牵着鼻子走,以为让学生讨论,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像这类明白无误的,必须给予一个明确答案的问题,却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剥夺了学生朗读的时间。另一种意见则以为:教师这样的处理,很好地保护了学生思维的独到性。

由此,又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到底怎样的课才算成功?完成教学任务,就是好课?如以第一种意见处理,很显然那位发表不同意见的同学应打入冷宫。这样的处理也许维护了真理的尊严,可一个孩子那萌芽的独创性被扼杀于摇篮中。以后的他,也许还会有独到见解,但我们敢肯定,当他的看法经常受到质疑,他也会开始对自己产生怀疑,以后众云我云中又将多一个成员。在看似圆满完成教学任务与保护孩子的个性思维之间,我们该怎样做?

当然,我们也承认学生还不成熟,有些想法在成人看来很幼稚,而且在一些不同事物的性质上,学生的认识也有矛盾,所以并不排斥教师的主导作用。但并非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等于让学生的思维放任自流。相反的,教师要做好引导者,善于肯定、激发、保护学生求新、求异思维,让学生的个性思维在轻松、自主的课堂中得到发展。教师在备课时要关注学生,充分考虑在每个环节中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心中有预案。对每个问题,教师自己要正确把握,明白该在什么时候让学生发散思维,什么时候可以让学生模糊理解,什么时候则让学生明白是非的界限。如果课堂上出现“突发状况”,教师需放开胸怀,放下身架,尊重学生,决不搞一刀切。

仍以以上案例为例,如果我是这位老师,我将这样处理:首先,对提出不同意见的孩子给予肯定:“孩子,你真了不起,对这只狐狸,你敢于发表与别人不一样的观点!”其实我们从案例中看到,当这位孩子发表不同意见后,马上有人附和,那就是说,这种想法并不是个别人的。所以,我可以继续设计这样一个环节:“是呀,读了这个故事,人们一般有两种看法,有的认为这只狐狸是狡猾的,有的则认为是聪明的。那孩子们,你们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呢?让我们展开一个小小辩论会。”接着让孩子们选择自己支持的观点,再去读课文,从文中为自己的见解找到依据。这样的处理,也许使老师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但保护了提出不同意见同学的思维积极性,也让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碰撞中闪出火花。这样的安排,教会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了他们理解、思维的能力,更能让学生们感受到语文课堂的独特魅力。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是口号,也不是走秀。“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心中要装有学生,课堂上敢于有所舍弃,让孩子畅所欲言,敢想敢说。这样的课堂,孩子怎会不“聪明”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