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狡猾与脸皮厚

狡猾与脸皮厚

时间:2022-12-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从来不认为狡猾与脸皮厚是贬义词,如果有人要求狐狸不狡猾,那简直是无异于谋皮害命,狡猾对于狐狸来说,一种天生的防御机制。狡猾的哥白尼采取了述而不做的办法,结果不但保全了性命,而且让思想真正得以流传开来。伽利略是历史上少有的两次受到宗教法庭审判而又幸存下来的神奇人物。

给研究生上公共课,总要聊到一些有关科学史案例的话题,随着对各种科学伟人资料的了解的深入,时间久了,总会总结出一些带有个人印记的观点。题目中的两个观点,就是本人在课堂上经常讲给学生们听的两个科学江湖上的求生秘笈。我从来不认为狡猾与脸皮厚是贬义词,如果有人要求狐狸不狡猾,那简直是无异于谋皮害命,狡猾对于狐狸来说,一种天生的防御机制。而脸皮厚,不是要人做坏事,而是强调一个人要有顽强的心理素质,提高抗打击能力,否则是无法生存的,那些自杀者多半是因不具备这两样本领而发生的悲剧。

我提出的这两种科研江湖求生技能,在科学史上是有先例可循的,绝非异想天开的结果。狡猾这种本领,我们可以从哥白尼(1473~1543)身上清晰地看到,其实,哥白尼早在1510年左右就已经比较完整地构想出《天体运行论》的主要思想,而直到临去世的时候才发表。

据说1543年,当那本将要改变世界的著作送到病榻上的哥白尼手中时,临终的哥白尼满意地抚摸着封面,然后安然去世。哥白尼为什么不早早地出版这本著作呢?在教会统治的黑暗时代,发表这些学说是异常危险的,稍有不慎,他就会被教会抓去以异端邪说的名义烧死,该怎么办呢?狡猾的哥白尼采取了述而不做的办法,结果不但保全了性命,而且让思想真正得以流传开来。57年后那个倒霉的修道士布鲁诺就因为传播新思想而被罗马教会烧死,始作俑者得以寿终正寝,而传播者却成为真理的殉道者,这就是人类思想史的教训。这个案例告诉我们,科学家学会必要的狡猾对于自身和科学来说都是一种保护。我们能说哥白尼错了吗?显然不能。

而伽利略(1564~1642)的案例则告诉我们,科学家必须学会适当的脸皮厚,否则也是无法生存的。伽利略是历史上少有的两次受到宗教法庭审判而又幸存下来的神奇人物。年轻时的那次审判并不严厉,让他轻易蒙混过去。而1633年的那次审判,要严重得多,69岁的伽利略被宗教裁判所裁定有罪,由于他的悔过,以及外界的多方努力,侥幸没有被烧死,只是关进监狱,在监狱里他仍然继续科学研究,毫无悔改之意,幸好他的一些学生来照顾他,他又开始借机传播他的学说,又多活了9年的时间。至于民间流传的伽利略在审判的间歇里自言自语地说“地球还在转动啊!(And yet it moves)”,我个人认为多少有些光明的尾巴的味道,那个场合,如果真的说了这句话,一旦被宗教裁判所的特务听到,那么先前所有的悔过都白费了,按照我对伽利略的理解,他是断然不会开这个玩笑的。他知道自己的理论一定会超越时间的,这份自信,是源于他对自己工作的信心。因此,我常对学生们说:“能够战胜时间的就是永恒。”他相信自己是永恒的,而那些悔过则无非是人类历史中一种会被时间遗忘的闹剧而已,而对于无法摆脱的致命闹剧,只有以更加荒谬的脸皮厚来应对。

那么搞哲学的人该怎样求生呢?境况可能比搞自然科学的还要险恶,我目前实在是还没有想到一个好办法,不过我个人还是比较欣赏英国哲学家霍布斯(1588~1679),在那样的一个年代,生存条件恶劣,政治危机四伏,他老先生竟然活了91岁,真是不容易,更为难得的是,他不但活得长久,而且在活着的时候就把自己的想法都说出来了,这可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同时期的法国哲学家笛卡尔(1596~1650)则处于一种惊弓之鸟的状态,仓皇北逃。笛卡尔的一生谨小慎微,他给自己准备的墓志铭很有意思:“隐藏得好,所以活得好。”不论得意还是失意,难道生存不需要智慧吗?科研江湖同样是充满凶险的,必要的求生技能还是要学两样的。

(2009-12-0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