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塬边初级中学_会宁校史

塬边初级中学_会宁校史

时间:2022-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个阶段塬边中学的前身是塬边小学,创建于1951年,当时为民办公助学校,校址在塬边村子一古庙内。1954年正式成立塬边初级小学,学校迁入新址,当时仅有三孔窑洞。1980年—1981年先后有7名师范生毕业,分配到塬边中学任教,学校师资力量大大加强。1984年塬边中学始设英语课。是年10月,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实施,塬边中学配发计算机34台,电视2台,PVD 1台,卫星接收设备一套,光学投影仪一台。

塬边初级中学_会宁校史

塬边初级中学

塬边初级中学位于会宁县西北边隅山大沟深的李家湾,占地面积17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200多平方米,教室6间,教师办公室23间,学校建有仪器室、生化实验室、物理实验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图书室、会议室等,有微机34台,光学投影仪1台,一体机1台,卫星接收设备1套,图书3600多册,学校有教职工23人,22名科任教师,本科生2人,专科19人,中师1人,学历合格率98.65%,中学一级教师5人,中学二级教师6人,现有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61人。

纵观学校的发展,大致有这样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51年—1968年)

塬边中学的前身是塬边小学,创建于1951年,当时为民办公助学校,校址在塬边村子一古庙内。1954年正式成立塬边初级小学,学校迁入新址,当时仅有三孔窑洞。同年秋季,建造土木结构教室一间。1957年秋学校由初小改为完全小学。1957-1966,新建教室6间。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会宁教育史上有名的“83天小教会议”后,全县教师南北大调动,徐世俊调离塬边小学,王克运调任塬边小学校长。1967年春,全县教师回原学校任教,徐世俊等教师又回到塬边小学任教,此时学校大搞批判运动,批判“智育第一”、“分数挂帅”,教学上执行省制定的教学计划,使用省编教材,教法上提倡“走出课堂,走出校门”,“学生上讲台”,出现了高年级给低年级教课等不符合教育规律的事。1968年春,学校成立革命领导小组,全面停课闹革命。(www.guayunfan.com)

第二个阶段(1968年—1981年)

这一阶段为初中初创到形成规模,教育秩序由混乱到拨乱反正时期。1968年秋,按照上级“上高中不出公社,上初中不出大队”的要求,由原任大队支部书记刘正步和时任支书刘凤朝牵头,塬边小学改制为“戴帽子初中”,始设初中班,民教陈铭任贫管会组长,负责学校事务,学校隶属头寨公社塬边大队,校名塬边七年制学校,原来的五、六年级升为初中一、二年级,一个平行班。

1971年3月—1975年2月,李棣任革命领导小组组长及校长,在此期间,原建校舍年久失修,成为危房。为修建校舍,在国家拨款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学校领导联系地方组织,动员老百姓投工、投料,修建和扩建了两座“八间”土木结构的标准化教室,墙面用白灰粉刷,当时成为塬边大地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平行班由一个变为两个,但班额不大。

1973年塬边公社成立,学校隶属塬边公社管辖。此期间,学校除按国家规定开设课程外,受历史条件限制,学校仍有学农基地,农忙时学生停课帮助社队收割庄稼,修整土地,学工学农成了衡量学校的唯一标准。

1976年春,小学一、二、三年级和初中部分迁往新址。1977年秋,改春季始业为秋季始业。

1978年中学改制,初中由两年改为三年。高考制度的恢复,全校师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一改以往教师不敢教、学生不敢学的局面,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当年有好几位同学考入河畔高中。

1980年—1981年先后有7名师范生毕业,分配到塬边中学任教,学校师资力量大大加强。1981年小学全部脱离初中部,独立初中成立。

第三阶段(1981年—1997年)

国家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为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全校师生在校长的带领下,教师安心抓教学,学生安心学文化,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成果,每年向重点高中和中专输送十多名学生。

1984年塬边中学始设英语课。1990年,国家给学校配发三类试验仪器一套。1991年秋季多雨,学生宿舍倒塌,正逢乡政府搬迁,县乡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拟定在李家湾修建新校。1992年教育局拨款2万元,乡政府配套部分资金,在李家湾乡政府对面修建砖木结构教室一座(两间),教师宿舍两座(12间)。

1995年秋,初一、初二各设一个班,搬到李家湾上课。1996年财政拨款、个人捐款、乡镇府配套资金计20.6万元,“世行贷款”“贫三项目”投资27.1万元建了其余校舍,总面积达936平方米,为使学校进快搬迁,由教育工程队垫付资金,超计划建筑教室、食堂和学生大灶,超支资金一直是困扰学校发展的一大难题。1997年秋学校整体搬迁到李家湾新址。

第四阶段(1997年—2008年)

这一阶段,尤其是2002年以后,学校进入快速发展期,这主要归于近年来国家对教育的资金倾向于西部,也由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顺利实施。

2002年学校被列入国家“二期义务工程”项目学校,国家投资24万元,新建了仪器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建筑面积达624.57平方米,并修建围墙265米,从而结束了塬边中学搬迁后多年半面围墙的历史。

2003年“危改项目”投资10.11万元,新建学生宿舍6间,建筑面积240平方米,至此学校硬件建设有了质的飞跃。

2004年学校为解决吃水难的问题,由学生家长和当地老百姓自愿拉沙、拉石子,乡政府投资水泥,硬化校园2480平方米。是年10月,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实施,塬边中学配发计算机34台,电视2台,PVD 1台,卫星接收设备一套,光学投影仪一台。

2005年底,塬边乡撤乡并镇,学校隶属头寨子镇管辖。

2005年,暴雨冲毁学校厕所,2006年,新建砖木厕所一座,建筑面积150平方米。

近年来,学校坚持以“三个面向”为办学宗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办特色学校,育合格人才”为校训,形成了“团结开拓,务实创新,勤奋文明,面向未来”的校风,“敬业垂范,为人师表,博学笃行,诲人不倦”的教风,刻苦钻研,勤奋好学,诚实谦虚,立志成才的学风。学校在以下几个方面又做了大量的工作,一、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施目标管理科学管理。二、抓好德育工作,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三、抓好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现在学校管理已步入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教育教学质量近年也逐步提高,每年考入普通高中的同学达30多人。教师受到市级“园丁奖”及各级各类奖励达17人次,学生受到省、市、县各级各类竞赛奖励达20人次。

从学校毕业的学生累计达2200多人,他们在各行各业为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贡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曾毕业于塬边中学的毕业生中,在全国各地县级以上领导岗位上工作的有18人,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的有11人。

历任校长:陈铭、李棣、王静波、王献珍、刘绪汉、马志选、常有毅、杨涌武、常登位、柴显龙、赵总、南居琦

(供稿人:南居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