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文课堂教学的特征与方法的创新_新课改的探索与发

语文课堂教学的特征与方法的创新_新课改的探索与发

时间:2022-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的特征与方法的创新_新课改的探索与发语文课堂教学的特征与方法的创新张云燕新课改向我们走来,它要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去理解,让我们教师去作出理性的思考,我们教师在新课改中要做什么。本文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创新教育培养提出了几点建议。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是优化教育的重要原则。创设新情景,导入新视角,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创新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学生思维的能力的强弱与教师创造性的教学水平直接相关。

语文课堂教学的特征与方法的创新_新课改的探索与发

语文课堂教学的特征与方法的创新

张云燕

新课改向我们走来,它要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去理解,让我们教师去作出理性的思考,我们教师在新课改中要做什么。施教之法,贵在启导。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主导着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而作为真正以学生为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和目标——“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则进一步要求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帮助者和合作者,采取多种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倡导合作探究。那么,教师应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灵活、恰当、有效地充分发挥自身的“导学”作用呢?结合自己多年来的语文教学工作实践和学校“生本教育实验”的实施,我认为创新能力是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江泽民同志说:“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当今世界知识更新速度很快,学生学习的性质应当由转授性、继承性转变为探索性、创新性。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教育成为中学老师研究的重点所在。本文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创新教育培养提出了几点建议。

创设有利于学生发挥能动性的氛围

创设轻松愉快、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课堂气氛,是创新教育的前提。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使学生感到安全的、宽容的和有利于其自主发展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减少焦虑,不怕出现语言错误,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现代心理学认为:学生只有在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中才能迸发出想象与创新的火花。我在教学中常给每一个学生以展示自己才能和水平的机会,还特别创造条件,给后进生发表意见的机会。允许学生犯错误,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还引导学生相互尊重、相互关心,这样学生的身心得到了解放,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创造。(www.guayunfan.com)

变“教”为导,激发学生自主参与是创新教育的关键。教师的职责主要不在“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是优化教育的重要原则。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不教是为了养成学生有一辈子自学的能力”。因此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变“教”为“导”是创新教育的关键所在。在教学过程中我常采取这种教学方法,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谈谈自己的看法,提出疑难问题,让全体学生一起动脑解决问题。然后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最后让学生向教师质疑,教师引导学生找出答案。如在讲《骆路梨花》一文时,学生自学后,有学生问:“为什么不采用顺叙的写法呢?”我便顺势引导,让学生展开讨论,并讲解倒叙和插叙的好处,让学生明白:此文写作时采用倒叙和插叙,不仅使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而且结构紧凑,又疏密有致。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再是消极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求知者,学生的应变素质和创新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得到了培养。

创设新情景,导入新视角,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创新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学过程是,创设新情景,进行视角转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例如:我在讲完《皇帝的新装》之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仔细想一想,我们身边有没有像课文中的皇帝和大臣一样的人?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有的说:“我妈妈新买的衣服别人都说漂亮,可我一点都不觉得漂亮。”有的说:“爸爸带我去拜访他的朋友,他的朋友都说我长高了,长得越来越漂亮了,可我觉得没什么变化。”如此等等,学生争相发言。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已经领会了课文所蕴含的意思,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课堂气氛也活跃了。

勇于质疑,善于求异是创新教育的最高境界。学生能质疑,表明他已对问题进行了思考,在发现过程中已有所探索,已在进行创新思维活动。正如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应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他们敢于标新立异、敢于逾越常规、敢于想象猜测、敢言别人所未曾言、敢做别人所未做,宁愿冒犯错误的风险,也不要把自己束缚在一个狭小的框内的创造品格。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经常换个角度看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以便从多角度探索求异;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广泛联想,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再就是帮助学生归纳、总结,进而发现新问题。如在学习《滥竽充数》一文后,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南郭先生能够滥竽充数?又给了我们哪些启示呢?”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新颖的见解,学生便可从南郭先生自身、齐宣王、众吹竽手、社会等不同角度去思考,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并让学生写出《滥竽充数的启示》一文。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勇于质疑、善于质疑的积极性。

教师的不断创新,是激发学生创新的动力,苏联著名教育家沙塔洛夫指出:“教师的创造性是学生创造性的源泉。”学生思维的能力的强弱与教师创造性的教学水平直接相关。因此,教师应该不断追求应用创造性思维进行教学,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该敢于突破常规的教学模式,标新立异。如我在讲《孔乙己》一文时,让学生表演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和“摸出四文钱”时的表情和动作,通过表演让学生把握了人物的迂腐清高、拮据而又穷酸的性格特征。我还在课堂的最后几分钟给学生播放一些构思精巧的小说佳作,去掉结尾,让学生发挥想象,进行猜测、续写;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又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们。我还给学生推荐一些名篇名著,让他们去阅读,再谈谈自己读后的心得,学习作者优秀的写作方法。

发挥好教师的编导、疏导和诱导作用

课堂氛围的编导。“安全感”和“自由感”是一切创新思维产生的最佳土壤。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立体激活状态,能大胆质疑问难、联想想象,就必须创设一个民主和谐而富有人文气息的学习环境,有足够的口头鼓励、足够的音乐、足够的形象供他们体验,有充分的动手、动脑、动口、动耳的时间供他们应用,使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从各种渠道得到满足。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结合特定时间、情境和特定的教学内容准备一些营造气氛的具体措施。这些精心编导的内容,隐性的包括室内环境、桌凳摆设,甚至教师自身的服装、精神风貌;显性的有教案导语、环节过渡语、情感激励语的安排,各种体态语言及多媒体课件的恰当运用等等。如果一位教师每节课都将这些细节一一考虑到,那么,在这健康有序、和谐放松、高效开放、激励上进的环境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何尝得不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何尝不能落到实处呢?

课堂程序的编导。尽管在强调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现在,强烈要求学生参与课堂程序设计,但是每一节语文课的效率高低,绝大部分还是取决于教师课堂程序的安排。张弛相依、紧凑高效的课堂上,学生活动时间多而又思维运转快;反之,拖沓疲软、散漫自由的课堂上,学生思维则得不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课堂效率也极其低下。这里便存在一个“收”、“放”的尺度,为此,教案栏目和教学内容,尤其是针对学生具体情况的教学方法的设计便至关重要。首先是对课堂内容的定向、立标、筛选、设计和组合;其次,一堂课,教师的活动有哪些,放手让学生活动的内容有哪些,而师生互动、学生合作探究的内容又有哪些,在这些活动中学生思维如何得到体现和发挥等,都应在教学程序中得到显示。

教学模式的编导。无模式的语文教学,很可能还处于教学的幼稚阶段;而拘泥于某种固定模式的语文教学,也可能是在呆板地演练一套机械的程序,这也许就是有些老师模仿钱梦龙、魏书生等教学大家而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的根本原因。事实上,大凡有生命力的教学模式,总是随着教学实践、教学观念和教学理论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凡想有所建树的语文教师,必须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吸收本学科教改前沿的科研成果,摸索出适合于自己的教学模式,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顾德希先生说过:“别的教师上课有几课、几式、几法,我没有几课、几式、几法,我一直在变。”这个“变”,就是开放,就是发展;这个“变”的依据,便是是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益,是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一种教学模式无论怎样独特有效,总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创立者必须虚怀若谷,经常性地吸收其他模式的合理因素,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模式。同时,教师应该把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模式告诉学生,不断征求学生的意见,向学生请教教育他们的最佳方案,师生共同创建富有班级特色的教学模式,“使教育过程成为真正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成为真正合作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发挥好教师的疏导作用。兴趣方面的疏导。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一个学习者对某一学科产生了兴趣,他总是积极主动而心情愉悦地去学习,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快乐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会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有句很有名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教师在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加以疏导,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好学乐学的目的。

学法方面的疏导。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语文学习是知情结合的过程,学生在感受、理解知识时,有时思考与探索会进入思而不解或视而不透的境地,如果此时教师再无限制地追问和等待,反而会挫伤他们探究的热情;假如教师能捕捉时机,因势利导,将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或在一些深奥的地方及时给学生指点一下,也许只要三言两语,却能使学生顿时领悟豁然开朗的快乐,那么再接再厉之情会突奔而起,学生的智慧也自然会在碰撞中不断发出璀璨的火花,从而促其思考,学会学习,尽快过渡到“不复需教”的阶段。教师经常这样及时疏导、点拨,使之“开窍”,学生看书读书的能力自然会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高。

心理方面的疏导。作为学习动机的心理因素,主要是学习需要,这种需要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学习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它的内容和形式是各种各样的,可以是学生对学习的必要性的认识及信念,可以是对学习的兴趣、爱好、意向或愿望,也可以是学生对于未来的一种理想。所有这些因素都能使学生趋向于学习,并对学习具有敏锐的感应性。当今大力发展素质教育、提高人才素质已成为我国教育界的当务之急,古人所谓“传道、授业、解惑”的诠释已不足以准确恰当地概括教师的职业特征。学生不仅需要汲取丰富的文化知识营养,更需要拥有健全的人格和极大的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面对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升学压力、离婚家庭的增多以及独生子女教育等问题,教师在课堂内外对学生心理障碍的疏导已成为必须和必要。假如教师能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在校具体表现,用文章的精髓开启学生的心窍,激励他们思考人生的真谛;再现作品的诗情画意,唤起学生的想象与共鸣,耳濡目染,陶冶性情,净化心灵;用文章的妙语警句,动情、激思、励志,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取向,有了恰当的行为动作和为人处世的方法……当学生以健康的心理个性、乐观的人生态度面对学习时,他们就会主动向目标冲刺,无限的内驱力会为学习的成功造就无限的“商机”。

发挥教师的诱导作用。“质疑问难式”诱导。提问是启迪思维、激发兴趣、活跃情绪、深化理解的重要手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设置一套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的提问方案,会把学生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思维僵局中诱引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启发式的诱导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疑式的提问有利于激发学生下一步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不断产生“疑虑之情,困惑之感”,迫使他们自己主动思考,去寻求问题根源所在;阶梯式提问则相当于学生爬山时,我们先架好一座梯子,使其思路始终沿着一定的轨迹步步升华;而扩展式提问又可由一个问题生发开去,开阔思路,扩展知识,训练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诸如此类的问题设置,可以诱导学生思维从不同角度得以迅速展开。

“手段开放式”诱导。我们现在的中学语文教学,提到训练,更多的还是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布置题目,学生做作文,此外便是这样或那样的练习册。训练手段单一,训练形式僵化,结果是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学习兴趣寡淡。在打破僵化的语文训练形式方面,魏书生是一个革命者,他有一整套语文训练的手段及语文教学管理的途径。在他的“计划系统”中,有“每人每天必做的6件事”、“每天按学号轮流做的3件事”,“每周做一次的3件事”、“每学期做一次的9件事”、“不定期的6件事”、“和语文教学相互渗透的7件事”,把看似抽象的语文学习变成了实实在在的事情,提高了学习时间的利用率,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魏书生的“计划系统”是他和学生民主协商的结果,能否照搬照用要看各校各班的具体情况。不过,训练手段的多元化应是中学语文教师探索的方向,这也正是郭思乐教授创立并积极推广的生本教育课堂理念的体现,我们“很可能需要些非常规的理念、非常规的运作”。在语文训练手段上,设想完全可以再大胆一些。比如,通常都是教师提问学生答,能不能来一点学生提问教师答,由学生评判教师回答的质量?通常都是教师出题学生做,能不能来一点学生出题学生做乃至教师做,由学生批改评讲?这样,定能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顿开,纯熟之功弥深”。

“思维训练式”诱导。思维训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有巨大作用,灵活的思维方法是创新的起点和关键。教师在平日上课时,应有意识地诱导学生运用各种思维方法去考虑、处理问题:当正向思维难以取得效果时,则可诱导学生运用逆向思维;当学生面对多种信息需作出选择时,则可诱导学生运用联想思维;写作和阅读教学中,则可以要求学生用入境思维法……只要我们在课堂上坚持不懈地诱导学生不时进入多种思维境地,我想,对学生来说,今天是“要我思”,明天就可能是“我要思”。

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凭这个例子使学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要熟练,除了勤于实践、乐于实践外,别无他途。“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无论怎样的教学,都不可能靠在课本有限的选文中精耕细作而大面积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语文教师必须真正把课文当成教学生学的例子,充分发挥教师的编导、疏导和诱导作用,创设一种“心理自由和安全”的课堂教学环境,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的心智和心灵能自由自在的放飞,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从而使语文教学真正跨入一个广阔自由的新天地。

培养课堂教学创新能力

我们教师教学的阵地是课堂,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科的特点,进行创新教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创新”是一个常论不衰的话题,我们每天都在课堂教学有新的思想和方法,即使是常教语文有经验的教师,也面对不同的学生,即使是同一年级,也有不同的学习态度,文学基础的学生,而用不同的方法教学,这就是创新的原动力。因此用同一方法去教学,是不能把语文课堂教学搞得很好的,我们呼吁,语文课堂教学要有“创新”。

新课改认为:“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就是看他是否具有课程意识,即课程再创造能力。”这里提出的课程再创造,就是在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再创造,在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再创造,课本教学中的一种再创造。一句话,在课堂中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的一种创新。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时而约束我们教师,教学方法的雷同,也影响着教师的教学,在十几年前的教材里,教材的内容成了一种指定、指令,教材的课本内容成了一种圣经,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千篇一律,在考试时也体现出考试范围的一种指令,教师在课堂教学的传承复习中有一种体会,就是复习有一定的方法,近十几年里,教材的灵活性也体现出来了。新课改提出的语文观中有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同,就是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得不思考,什么是“语文”?什么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在每次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又如何体现出语文教学的创新?从何创新入手?诸如此类,都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在新课改进行的今天,我们语文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展示“创新”教学的才华和胆识。

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求实性。求实是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首先应该做到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上,端正教与学的态度,不能在教学中摆花架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要落到实处,我们的部分教师在新课改中的认识不够,并没有真正领悟新课改的精神,原来的教学法也好,新课改也罢,都是要学生学习知识,都是一种大语文观,是语文与生活的积累和运用,语文的应用来自于生活,并不是一个单一的学科所在,语文的教学就是一种求实,一种学生对知识用于生活的积累的过程。学了语文,就是要在生活中运用,而生活的积累反过来又影响语文的学习。语文教师对课堂教学,要以严谨的态度,求实的精神去教学中教与学。我们所认为的求实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能力,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创新能力,是一种穿插于素质教育的新课堂教学。

一堂好课,不一定非得有很完整的结构,只要是在课堂教学中完善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就是成功的课,我们在看一堂好课,总是用欣赏和批评的眼光去看,去评,去要求,但每个教师的每堂好课,并不一定是经得住推敲的,那么,语文课堂教学就是在重在落实。是达到锻炼学生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求变性。什么是新课改的创新,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也没有人说出一堂课的标准,大家都是在探索,在讨论,在思考。就是听了别人的一堂好课,也是为其新方法新思维而叹为观止,课堂教学的创新是一个再创造,这再创造就是一种求变,在课堂教学中是让学生的思维飞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中活起来,能说想说,敢说敢想,这就要在课堂教学求变,为学生设置一个展出他们思想的平台,让学生有一个放飞思想的空间。中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求变。这就是创新的开放性,很多知识,教师可以举一,而让学生去考虑其他,教师的教学方法在求变。

注重知识掌握的深度的广度。现在的学生,更注意拓展知识面,书本上的东西是不能让学生满足的,要多方面让学生去得到知识的来路,这要教师在教学法中注意学生的读,在把读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学生写的作文上,也要提倡在生活中去习作,要学生在生活中积累情感,这是一个方面。

那么,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去创新呢?语文教师要有创新教学的胆识。胆识,是语文教师创新的前提。很多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受了很多的约束,诸如教本内容的约束,教学时间的约束,教学管理的约束,教学思路的约束,使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不敢创新,千篇一律地机械地进行传统的教学或是这个教师传统教学课文的定式。以前上课,什么都是现成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程序、教学手段、教学进度等。只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忠实地传达出来,特别是老上语文课的语文教师,在其课文的教学上是惊人的相似。笔者曾听过以为语文教师在不同的年代教同一篇课文,上课的各方面惊人相似,相似到乃至于板书、作业、导入课程的语言等等。这样的课堂教学也是教师备课的一种模式而已,这不能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思考,当然,一成不变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不能在教学上有突破的,十几年的课堂教学方法没变,而十几年的学生却是变了,十几年的社会生活变了,十几年的人的思维也变了,不只是变了,而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又为何不变?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有一种心理上的约束,这可以用另一种话说,是过多的忧心。有自己创新。生怕学校常规管理的约束的忧心,有学生是否学到的忧心,有过多的忧心,而导致于教师在教学的忧心。关于这些,实是教师的一种多虑。这要语文教师的一种胆识。

笔者曾在初中一年级教学《安塞腰鼓》,在下课前的十几分钟我想让学生理解“一擂起来就没命了,就忘情了”,我们没有鼓,也不可能去体会黄土高原的重,我设计学生擂桌子,那学生在教师手势的指挥下,舒缓急促,声音的高低起伏都体现得很清楚,教室里是急促的擂声,学生的心跳和擂桌子一样新奇。那在老师的鼓励下的忘情的擂,惊动了邻班,也惊动了学校行政,学生是大擂大鼓,当擂声戛然而止时,下课的铃声刚响,下课后,是邻班的羡慕而惊讶的目光,是校长赶来新奇的目光,是学生擂桌子后的一种莫名的激动。我作为倡导者,是不动声色的下课,我的目的是那一擂,就没命了,就忘情了。我的目的达到了,我无须向学生深讲,当然我无须向谁解释。在新课改上要有创新的胆识。

课堂教学具有“不确定性”,就是创新的土壤。课程的可变性的东西太多了,课堂教学不是公式,它具有不确定性。每个教师都有不同的教学语言、教学风格、教学切入点。同一课文的不确定性的东西太多,而这才使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这新的活力才能给教师和学生提供创新的空间,当然也就有创新的要求。

教师教学时的再创造实际上是学生心灵想象的再创造过程,教师只是一种引导,引导学生去想象、探究,教师在语文教学时,只仅仅是点拨一下,留给学生更大的空间去再创造。同一个问题,可以让教师与学生凭着自己的经验去进行不同的解读。在教学内容上,师生根据不同的处境进行不同的提升、拓展、丰富,不必担心学生是否懂,让学生在课堂学习时感受再创造的成功感,这就会增强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一旦喜欢探究,那将是他们终身的能力的体现,其教育意义是重大的。我们教师又有什么去过多的忧心呢?何必过多地去讲这句如何理解,那句是什么,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层次又如何去划分呢,也许,学生的理解比教师讲的,或是书上说的更有新意,这就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再创造的不确定性。

“教学相长”是教师与学生的互相进步,教师不要想居于教学的支配地位,教师的劳动要从教学上解放出来,我们鼓励教师的创新教学。新课改提倡教师要有下岗意识,要让教师在教学中觉得学生越来越不要我了,我在课堂中越来越没有事做了,我在这个班的语文教学要“下岗”了。这就很好,如果教师觉得学生离不开我,我有好多好多的东西要教给学生,学生也要我在课堂上讲很多,那样的教师一定不是新课改中的教师,新课改也不需要这样的教师,大概真要下岗了。如何达到这一点,是在课堂上去体现,因此我们说课堂创新的不确定性。

中学语文教学的创新模式多样,新教法、新课堂都是创新的范畴。课堂创新教学,不是一个表演,而是一种观念,指导于教学时的一种习惯,何为创新,就是不拘一格,教学内容的不拘一格,课堂结构的不拘一格,师生互动的不拘一格,只要是适合学生思维和心灵的健康美,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不拘一格。

关于课堂结构,很多表演课做到了不拘一格,那么,试问,在平常教学中,教师教学是否不拘一格吗?很多公开课是一种纯表演,是让人说喜不说忧的课,而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的特殊性,诸如地域性、人文性都各有新异,这不拘一格就是一种创新,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思想,不能为表演才想起小组讨论、探究合作、师生互动等,师道尊严,不是在思维定势上的一种尊重,这要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再创造的灵活性,并不局限到某一点、某一课,是很多的时间和空间都是一种创新的天地。同一学科,同一年级,由于地域的不同,其学科创新的内涵不同,这是我国地方教育的特殊性,这是一种限制,但也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的重头戏是作文的改革,作文的题材以及写作技法都是创新的大天地。比如,三农问题,在城市的学生觉得题材的陌生,可村镇的学生表现这样的题材,就是很切近,小天地写大时代,这是农村学生的优势,可写到城市的发展和改革,那就不能互相比较了。同是西部大开发的题材,城镇学生熟悉网络、多媒体,而乡村学生则熟悉退耕还林,税费改革,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创新上,是有很广阔的天地,创新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不是从公开课上去照搬,而是熟悉地用到教学中,是一种随心娴熟的课程改革,没有定法可循。因此中学语文教学的创新不仅是在语言的积累和阅读上,而且运用在写作上,都是一种大胆的尝试,无章可循。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不断地注入活水,才不断地在课堂教学上“清如许”,这是时代发展对语文教师的要求,也是对广大教师的要求。希望我们的教师不断地创新。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将德育渗透在课文内容的教学中,在揭示课题中渗透德育,课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是课文思想内容的聚焦。因此,抓住题眼,揭示课题的内涵,既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达到学文悟“道”的目的。

例如在教《难忘的一课》,我抓住课题“难忘”二字,问:为什么称这节课是“难忘”的一课呢?同学们经过同学们阅读课文,认识到从甲午战争到抗日战争胜利前的五十多年,台湾一直被日本帝国主义占领着,他们对台湾人民实行奴化教育,不准台湾人民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的孩子们开始学习用祖国的语言来朗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所以,这节语文课对长期遭受统治和奴役的台湾人民及其孩子来说,确实是“难忘”的;而对亲身感受这一节蕴含着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感情的语文课的师生来说,也是终生“难忘”的。揭示题眼“难忘”的内涵,使学生认识了台湾从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激发他们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奋发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剖析词句中渗透德育,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总是隐含在词句之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剖析和品味课文的词句,借以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内容,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

如在教《詹天佑》时,学生对詹天佑修筑铁路的爱国壮举难以理解。为此,我抓住“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这句话,让学生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还没有出世”隐含着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蔑视,他们认为中国人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修筑从北京到张家口这段铁路的工程。通过对这个词语的剖析,学生不但知道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而且懂得了詹天佑克服各种困难,提前使铁路全线竣工,是为了给帝国主义“一个有力的回击”,长中国人民的志气,灭帝国主义的威风。这样,学生对詹天佑所产生的敬仰之情,就升华为勤奋学习、准备将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爱国热情。

在人物分析中渗透德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让学生感受人物形象,特别是英雄、模范人物的光辉形象,是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重要方法。

如教《金色的鱼钩》时,我引导学生通过老炊事班长三次“笑”的外表,体会他的内心世界:第一次,老班长端来鱼汤,“笑着说:‘吃吧,就是少了点儿’。”他还“摸了摸嘴”,假装先喝了。这是为了动员三个小病员愉快地喝鱼汤。第二次,老班长见到三个小病员都端着鱼汤不喝下去(小梁知道老班长没有喝鱼汤),便“收敛了笑容”,严厉地说:“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喝下去”。第三次,老班长看着他们喝完了鱼汤,便“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这让学生懂得老班长为了挽救三个小病员的生命、帮助他们走出草地的良苦用心,从而既感受了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崇高形象,受到了革命传统教育;又认识到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培养了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又如教《将相和》时,我引导学生在理顺故事情节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在“完璧归赵”的故事中,蔺相如先以“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为由,从秦王手中智取来和氏璧;再以“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隆重的典礼”为借口,让手下人化装把和氏璧回赵国,表现出蔺相如不畏强暴、勇敢机智的高尚情操。在“负荆请罪”的故事中,蔺相如立功升职之后,知道廉颇对他不服,有意羞辱自己,“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当路遇廉颇时,便“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这些细节,体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委曲求全、顾全大局的高尚品质。廉颇知道了蔺相如对自己处处忍让的原因之后,便“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表现了廉颇勇于改过、团结对敌的崇高品质。这样,学生就能从蔺相如和廉颇的人物形象中得到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在创设情境中渗透德育,语文教学要注意运用语言和直观教具创设与课文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诱发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使之唤起各种感知觉,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形象,获得真切的感受和体验,从而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如在《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的讲述中,我引导学生细心观察课文插图:在邱少云周围,枯草在燃烧,浓烟滚滚;火苗趁风势乱窜,发出“毕毕剥剥”的声音;烈火把他整个身子包住了,背后的棉衣在烧着,发出了浓重的焦味。这时的邱少云强忍住火烧的极大痛苦,右手紧握着枪,左手死死抓住地上的土块,紧咬住牙根、闭着嘴唇,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眼睛盯着敌人的碉堡……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也没有挪动一寸地方,没有发出一声呻吟。我借助生动、形象的语言,包括手势、表情和摹声技巧,再现了当时的情景,让学生想象当时火势之迅速、猛烈,邱少云处境的危险,思考着邱少云为什么还“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认识到邱少云严守纪律、英勇牺牲的力量源泉,就在于对祖国、对党和人民的热爱,对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憎恨。通过创设情境,学生在如临其境中感受了邱少云这一英雄形象的崇高品质,从而自觉地以邱少云为榜样,增强集体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

在指导朗读中渗透德育,古语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朗诵一些声情并茂、文质兼美的课文佳作,有利于他们体验祖国文学的音韵美,加深对课文内容、思想感情的品位,并培养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例如《桂林山水》一文,描述了桂林山水秀丽的景色。词语优美,句式整齐,运用贴切的排比句、比喻句,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在教学中,我运用教材的插图、幻灯图片和录音带,在帮助学生了解桂林山水的特色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用赞美的语气轻快、有节奏来朗读第二、三节。学生通过生动地朗读,那桂林山的奇,漓江水的美,就进入了“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诗境之中。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能力,得到了美的享受,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锦绣山河的情感。

将德育渗透与语文学科的基本功训练有机结合起来,语文学科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培养这些能力的过程中,我又极其注意进行德育渗透。在训练学生的书写时注意德育渗透。文字书写是语文学科的最基本要求,要求学生的书写要清楚、匀称、工整。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要求学生每周练写两页的钢笔字。开始的时候,很多学生对此做法不甚了解:不就是写字吗?我都会写了,为什么还要花这些时间呢?我就抓住这个机会,给他们讲王羲之练书法的故事,讲老太太磨绣花针的故事,给他们讲练字的目的、意义,并告诉他们:字如其人,即一个人的字写得好与坏,与他本人的性格、处世作风是有很大关系的,练字的过程可以培养一个人的毅力、韧力、意志力,不仅是练字,做什么事也要有毅力。在我的鼓励下,绝大部分的同学都能坚持下来,书写也大有进步。这样,我把德育渗透到训练学生的书写过程中,既训练了学生的书写,也使学生懂得:无论是学习还是做其他事情,都要有毅力、有恒心的道理。

课前一分钟演讲也注意德育渗透。平时有一部分同学少在公众场合说话,所以一叫到他发言时,就会脸红耳赤、结结巴巴,声音像蚊子叫似的,一紧张起来,想好的问题都不知跑哪去了,或者心里明白,但不知该怎样表达出来,真像是“茶壶里煮饺子”——有料倒不出。针对这种现象,我专门开设了“课前一分钟演讲”活动,一个一个同学轮着上台讲演。开始的时候,不规定内容,所见所闻,好的、坏的事情都可以说,但是要求所讲的话要有一个中心,并简单说说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感受。这样,通过说见闻、谈感受,实际上是在不知不觉中,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辨别美丑、是非的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同学们由开始时的“怕上台”到后来的“爱上台”。到了后来,我就由原来的“自由说”到规定内容来说,规定讲一个成语故事。同学们都很感兴趣,早早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有讲铁柱成针、井底之蛙,也有讲熟能生巧、众矢之的、画蛇添足、叶公好龙……这样的活动,不仅使同学们开阔了视野、积累了知识,而且也让同学们懂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人生道理。我还不满足于此,当同学讲完一个成语故事后,我还及时进行点拨,根据成语故事的内容,结合同学们的实际情况,语重心长地提出对同学们的殷切希望,或再强调一下故事中蕴含的哲理,使同学们的心灵得到涤荡,头脑受到启发,在接受知识的同时,训练了“说”的能力,思想也受到了教育。

将德育渗透与日常的写作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写作是语文学科的一个重要任务。但很多同学一提起作文,旧叫苦连天,唉声叹气,不知道该写些什么好,空空洞洞,言之无物。出现这些现象,归根结底都是平时缺少观察,对身边的人和事过眼云烟,过后便忘。针对这种现象,从初一入学的新生开始,我便让他们写日记。写什么?什么都可以写,写自己的见闻感受,字数不限。我启发他们:要多些关心周围的生活,多留意身边的人和事。等到日记交上来以后,发现同学们写的内容因人而异,各不相同:有写自己与家人产生的矛盾,同学打架,同学的互助精神、受到老师的表扬或批评等等。虽所写的内容多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只是叙述事情的经过。针对这一现象,我又及时对他们提出进一步的要求:不仅只是叙事,还应对所叙事情谈点感受,发表一下看法。譬如看到同学乱踩踏草地、乱摘花草,看到欺负同学,故意损坏公物等现象,你觉得这样的行为对不对?为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教育学生学会辨别是非美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规范自己的言行准则,树立自己远大的人生目标。经过长期的训练,不仅同学们的写作水平提高较快,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对他们进行了德育渗透,使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审美能力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德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其特点是能够使学生在接受思想品德教育时顺理成章,水到渠成,我们教师在准备教学时,都应有目的地设计自己的教学,把德育融入教学过程之中,因此,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德育是一种崇高的感性,是一种精神力量。在青少年德育教育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而这一主导作用的发挥,又取决于教师自身的素质。为人师表,正如孔子在《论语.子路》中所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语文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崇高的理想。教师要把德育工作作为语文教学的灵魂,自始至终把德育贯穿在语文教学之中。青春期是个敏感的时期,学生们处处都在模仿老师。老师的衣着打扮、言谈举止、思想品德时时刻刻影响着学生。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始终做到律己育人,处处注意自己的举止言行、品质修养。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叶圣陶指出:“教师必须讲究师德,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指出:“教师的人格是教育工作中的一切。”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应该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认识论,具有献身教育的事业心,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情理交融,文道统一。语文课的德育教育要诉诸感情,也要诉诸理智,使两者结合起来,相互交融,成为一体。“披文入情”的阅读过程,正是感情体验的过程,也是心灵陶冶的过程。在教授《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时,我一改平时的着装风格,以一身白衣黑裤出现在学生面前,用一种肃穆的感情去朗读、讲解、提问,以此来感染学生。在一种悲痛、惋惜中,我们不仅体会到北洋政府的凶残暴虐,更感受到刘和珍等热血青年崇高的爱国情怀,使学生在动心动情中受到了教育。事实证明,语文教学中要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还必须使学生对事物本质有理性的认识。认识提高了,情感体验也就更深了。在感受—动情—领悟—应用的往复循环中,不断塑造自己的灵魂,使语文德育教育取得最佳的效果。

找准机会,以点带面。语文课中的德育教育不仅仅拘泥于一个固定的模式。只要找准机会,一篇文章、一首小诗、一次作文训练、一堂演讲课都可以成为教师进行德育教育的舞台。现实生活中除了爱国、敬业、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更有勤俭节约、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语文教师应该不放过任何一个给学生适时教育的机会。

可以说,德育的渗透,是老师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的一个良机。重视德育在教学中的渗透,也就是重视了他们自身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主观能动作用。这样,使学生自觉地反省思考,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教师才能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我们的教学才算成功。

植根于生活的语文教学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把杜威的话倒过来说,生活即教育。有生活就有教育,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教育就是生活的改造。语文教学应植根于学生的生活。新课程强调语文教学向儿童生活世界回归,脱离儿童生活世界的语文教学,则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表面的繁荣茂盛,难以掩盖其本质的空洞脆弱。

多年的语文学习,学生积累浅薄,阅读量窄,写文章时常感到无物可写,无感可发,无情可抒。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冷静思考,认真反馈,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有:其一,课堂教学模式欠佳,学生主体虚化。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这样的理念早就达成共识,但令人失望的是这个理念越来越成为一个口号,成为一个标签,说在嘴上,做在形式上。教师急功近利,包办代替。他们习惯于那种一讲到底的满堂灌的做法,认为不讲周到,不讲透彻就对不住学生,就显得没有水平,甚至是没有尽到教师的责任。教科书中的范文被分析得支离破碎,学生听得索然无味。其二,课程目标不明确。比起数理化等学科,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是模糊的。数理化的一条定理,一个公式,学生只要记住会用就可以了,而语文则不同,如果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师掌握起来就非常困难。其三,教师知识陈旧,教学方法落后。有些教师长期在一线教学,天天接触的只是课本和教参,知识得不到更新。

传统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只是在教语文课本,很少用学生的眼光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脱离学生生活的纯知识技能教育。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让语文教学生活化,应该是语文教学的返璞归真。让学生在语文中找见自己的生活,在生活中发现课文的身影。

语文教学回归学生生活。生活化的语文课堂,在于让语文充满思想,充满感情,充满人文精神。传统的语文课堂,气氛严肃而沉闷,忽视了温馨的乐学环境、宽松的人际环境对学生良好心理品质认知方面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创设生活情景,使学生入情入景,尽可能地回归自然、还原生活。

创设生活情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和家人、小伙伴交流时,一般都显得无拘无束、自然流畅。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考虑创设生活情境,在一定的生活情境中进行语文知识方面的训练,这样,有利于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积极投入,主动训练语言,提高训练兴趣与质量。比如语文教学中的背诵古诗,如果只局限于课堂的学习情境,进行的方式虽然也可能有所变化(背给老师听,同学之间互相背等),但教学组织形式显然比较单调,只体现一种严肃的学习意识,不符合学生乐于游戏的天性,更谈不上学生的兴趣。从涉及的智力领域来看也较为单一,学生只能偏重于语言智能方面的发展。如果我们稍作调整,引进生活中奶奶听孙子背古诗的情境,以背诵由一人独背改为由“孙子”给“奶奶”背古诗的形式进行——当然角色完全可以由学生自己设定,还可以是爷爷和孙子,哥哥和妹妹等,这样教学的效果就会迥然不同的。“背”者因为有了一个忠实的听众,有了交流的对象,背兴更浓,并且很自然地会增加语言表达的感染力;“听”者则一改沉默静听的僵化形象,回归生活的真实,边听边做出反应:如奶奶耳背听错了会提问、猜测、反驳、赞同……结果单调的背诵古诗也会演绎成平等、开放、不断生发创新火花的对话过程。于是,整个课堂都会沉浸在一种生动活泼,如听相声似的活动之中,并且谁都乐于尝试。这一切都源于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建立,因为生活的本质在于它的丰富性,当学习与生活建立紧密的联系时,就可以利用生活资源丰富的优势,使教学活动变得生动起来。

演绎课文内容。每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要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为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比如在教学《在牛肚子里旅行》时,除了让学生表演课文的内容,可以让学生将自己想象的内容加上合适的动作把整个故事表演出来。让学生在入情入境的表演中深刻地认识到朋友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要真心地对待朋友,要交好朋友。在这样的情境中,教师不用做过多的繁琐的讲解,学生就已经理解了朋友的重要性以及要如何对待自己的朋友。

布置个性作业。各种充满创意的个性化作业,可以使学生增添兴趣,完成作业质量高,而且可以更有效地体现出语文课的生活化。比如在教学《五彩池》后,可以让学生为美丽的五彩池设计一两句精彩的广告词。学生们一个个饶有兴趣地当起广告人,有的写道:“五彩池,美丽神奇!”“你见过五颜六色的水吗?你想知道为什么吗?答案就在五彩池!”……比如在学习完《沙滩上的童话》后,让学生当小作家,编织他们心中的童话故事。学习了《举手的秘密》之后,布置个性化作业《老师,我想对你说》,来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学生们纷纷写出了自己平时不会对老师说的心里话。

学生生活蕴含语文教学。余蕾先生说:“要最大限度地开辟语文学习空间,最大限度地争取学习语文时间,最大限度地拓宽语文学习内容,最大限度地激发语文学习兴趣。”陶行知先生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指出“教科书应是活的、真好、动的、用的”。而不是“死的、浮的、静的、读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拓展语文教学的空间。教材应成为引领儿童进入生活的桥梁;我们教师一方面要改变“以教材为中心的”观念,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和发掘文本外的教育资源。要善于把学习生活中碰到的问题和现象及时吸收到课程中来。语文学习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几乎是无所不在的,各科教学、校园文化、传统文化、社会、家庭共同构成了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这样全面的、无所不在的社会性,是语文学科所独有的。

与各科教学相结合,学习语文。语文学科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其他学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语文与生物、地理、自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学习其他学科的时候,一定可以发现语文的“丝缕”。

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学习语文。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教师要善于将这座舞台上发生的点点滴滴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在学校里,如激烈的体育比赛,精彩的文艺表演,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学生感兴趣的热门话题,都可以让学生大胆地去说一说、讲一讲、写一写。

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学习语文。让学生汲取民族文化的乳汁,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传统文化品位,让人文之花开满学生的心田。鼓励学生大量阅读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政治的、经济的、文学的、科幻的……品味其语言,体会其思想、艺术魅力。以文化名人的诗词、格言、警句装点教室,在教室里开辟古典文学专栏,如“奇文共赏”、“古文观止”等,经常张贴优秀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同时,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科学精神、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学习语文。吕叔湘先生说:“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有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只有最大限度地使用语文信息,如报纸、杂志、广告……把这些语文生活信息带入语文教学之中,才能真正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真正满足自己的需求,提高语文的运用能力。要提倡社会实践,可以利用时机搞环保调查,环保广告,收集地方谚语,调查民俗风情等。

与家庭生活相结合,学习语文。家庭是学生生活的主要空间,每个家庭都有其特定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人也是社会的人。于是家庭生活、家庭成员之间、家庭与学校、家庭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和关系,还有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协调,情感的培养,审美观、价值观的相互关系,都是语文学科可资利用的宝贵资源。家庭生活内容丰富,形式不一,是学生除课堂外获取语文知识的一个宽广空间。让学生在家庭这个空间,通过亲自生活经历和与家人的交流,通过收看有益电视、阅读家中藏书和其他休闲娱乐活动,把有意学习变为快乐的“无意”学习,碰到有关语文方面的收获,及时作好知识卡片积累,在家庭中培养兴趣,广泛涉猎,拓宽视野,受人生教益,提高语文素质。

语文生活化,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有利于学以致用,使学生的个性、自主、潜能得以充分发展,使学生的气质、观念、思想现代化。生活处处皆语文,处处留心皆学问。学生一旦体验到学习语文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通,课堂教学成了课堂生活,语文魅力的认同效应也就应运而生了。学生就会对课本以外的自然、生活、社会等大范围的、多角度的生活内容广泛涉猎、获取,为课堂语文学习作良好的铺垫,从而使学生从单一的语文课堂步入广泛的社会语文空间,在学语文的同时学做人,最终实现人格的自我完善。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解放思想,大胆尝试,积极进行探索和创新,努力使语文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广阔天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