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播电台保健类科普知识专题要突出时代特点

广播电台保健类科普知识专题要突出时代特点

时间:2022-04-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广播电台保健类科普知识专题要突出时代特点曹海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和日常保健也越来越关注,广播电台的保健类科普知识专题也随之越来越受欢迎。不可否认,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广播电台保健类的科普知识专题也或多或少地涉及到这些内容,但是,较之对预防细菌、病毒和寄生虫污染的普及宣传则是远远不够的。

广播电台保健类科普知识专题要突出时代特点

曹海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和日常保健也越来越关注,广播电台的保健类科普知识专题也随之越来越受欢迎。前段时间,有听众打电话请教有关打耳眼的问题,因此我们集中搜索了一下这个方面的科普知识。有的说“打耳眼要防止感染”,有的说“不要在经期打耳眼”,有的提出“打耳眼要选择准确的穴位”,还有的提倡“用激光打耳眼”等等。认真琢磨一下这些文章,颇有意思。“打耳眼要防止感染”云云,难免有些老生常谈,传播的知识实属一般;“用激光打耳眼”,属于把技术渗透到日常生活之列,算是有一些特点;“避开经期打耳眼”,已经注意到人体的具体情况,可谓有了新的角度;“选择准确的穴位打耳眼”,把打耳眼这件不起眼的小事跟保健联系在了一起,颇具新意。由此不难看出,保健类科普知识专题的内容广泛,制作潜力很大。就是同一内容,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高度进行表述,避免老生常谈,努力向新的领域开拓,使作品富有时代的特点,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认真研究电台的保健类科普知识专题就会发现,日常保健类科普知识在整个科普宣传中的位置是很突出的。但是整个保健科普的内容,很大比重是普及人类跟细菌、病毒和寄生虫污染进行斗争的知识。再搜索一下七八十年代甚至五六十年代的媒体,其主题也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种几十年一贯制,内容翻来覆去的现象不能不令人深思。

不可否认,人们在同细菌、病毒和寄生虫污染的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应用这些知识,为人类的生命健康起了重要的作用。在今天,这些知识对于防病治病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时代前进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的生活习惯,乃至卫生观念、生存质量都跟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广播电台,作为很多人获取保健知识的重要途径,在采写、制作保健类科普知识专题的时候,就应当跟上时代的脚步,探索卫生保健中的新问题,把那些富有时代特点的新内容及时普及到群众中去。

事实上,只要认真研究,新的内容到处都有。且不说那些新的科研成果,也不说那些新的应用技术,单单是人们经常接触的日常保健知识也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营养保健是人们至为关切的问题,也是保健类科普知识的重要内容之一。过去一提到营养,人们往往只注意到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几种营养素。认为只要经常满足人体对这些营养物质的需要,就能确保身体的健康。可在当今时代,单单讲究这些营养就很不够了。研究发现,除了上述营养物质外,诸如铁、铜、锌等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更为明显,甚至对某些疾病还有着重要的医疗作用。酌量增食一些木耳海带等含铁丰富的食物,对于防治缺铁性贫血、补充产妇失血过多等大有益处。适当增食一些贝类等含锌量丰富的海产品,对于提高儿童智力,促进健康发育,甚至治疗某些不育症也有明显效果。以往,很多人都知道菠菜含铁丰富,不少父母也都用“大力水手爱吃菠菜”这句孩子们耳熟能详的动画片里的语言来鼓励不爱吃菜的孩子多吃菠菜,而最新的研究表明,虽然菠菜的含铁量非常丰富,但其中所蕴含的草酸也极易溶于水,而草酸进入人体后与钙结合,形成草酸钙,从而造成人体钙的大量流失。那菠菜就不能吃了吗?不是的,通过现代医学研究手段,营养学家甚至可以告诉人们生活中菠菜的正确吃法:先用热水一焯,再把水充分挤掉,拌着吃,这样既能补铁,又不会流失钙;再比如,像蜂蜜、蜂王浆这样很有营养的好东西,父母一般都不舍得吃,留给孩子补充营养,这种做法在物质匮乏的过去是可行的,不会造成孩子营养超标。但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很多老人和父母唯恐孩子营养不足,只要是有好的就给孩子补,结果很多小男孩早早窜了个头,到青春期却停滞不前了,而女孩子的初潮期越来越早,甚至“八岁女孩乳房开始发育”这样的题目都见诸报端……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这些现象都是超量服用蜂王浆这类高营养物质惹的祸,研究表明:如果给尚未发育成熟的孩子过多过频地食用这类食品,就会产生性早熟现象,骨龄过早达到成人水平,最终反而阻碍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这些都是时下日常保健中人们非常需要的极具时代特点的保健理念。

至于喝水,过去一般认为,把水煮开了喝就是卫生的了。水一煮开,足以杀死其中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可在现在,仅仅喝开水就很不够。这是因为,新的污染给水质带来了更加复杂的改变。在煮沸后的开水中,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的污染是得以清除了,但像铅、砷、汞等一些有害微量元素的成分增多了。事实表明,在现时代,要搞好饮水卫生,单靠煮沸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一点在于净化。经过严格净化的水,不仅能消除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的危害,而且能清除像铅、汞、砷等有害微量元素及其他污染杂质的危害。现在大部分家庭都用上了净水器,喝上了纯净水、矿泉水,应该说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最新的研究又发现:净水器也并不完美,它的用法也有可斟酌之处。怎么讲呢?我们都知道在炉灶上煮沸了很长时间的水和经过多次反复煮沸的残留开水是不能饮用的。同样,如果净水器内的水长时间没有人喝,那其中的水就是经过了反复煮沸的,在那些温吞水中,亚硝酸盐等致癌物也成倍增长。如果长期饮用这样的水,对人体同样也是一种潜在的慢性危害。那怎么办呢?很简单,如果长时间不喝热水的话,就把净水器的热水开关关上,什么时候喝水,再提前打开开关。这一点,乍一看虽然是生活的小细节,但同样打上了新时代的烙印。

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外部环境给人带来的影响非常大。过去,一提到环境卫生,人们往往只局限于扫灰除尘。可在今天,环境卫生的内容就被大大地扩展了。诸如空气的质量,噪声的大小,色彩的调配,周围的绿化等多种因素都是评价环境卫生质量的重要内容。

此外,像精神保健、生物周期等许多新的领域也都已经引起医学界专家的关注,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事实表明,这些问题对于人体健康和日常保健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不可否认,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广播电台保健类的科普知识专题也或多或少地涉及到这些内容,但是,较之对预防细菌、病毒和寄生虫污染的普及宣传则是远远不够的。难怪,在对广播电台听众的随机采访中,与群众谈及这些新的保健知识,他们总是显得有些生疏。大量专题传播的知识,多是着眼于防治某种疾病,或者解决某个患者的具体问题。就是说,注意力多局限在一个小的局部上。事实上,在现时代,随着交通的发达便利,人际交往的日益频繁,更多的保健问题已不仅仅局限在某个人或者某个特定的范围内,而成为一个广泛的人群问题、社会问题和公共问题。例如,SARS、禽流感、疯牛病等等。所以,要从根本上防止病毒的扩散,降低发病率,在搞好个人卫生和保健的同时,应当在尽可能大的范围里普及预防知识,采取预防措施,把媒体的宣传力量最大化。由预防“一个人”转变为预防“一群人”。应当说,这是现时代保健科普专题不容忽视的另一个重要课题。

当然,我们讲保健类的科普知识专题要反映时代的特点,传播新的知识,并不是说,凡“新”即可。还是要考虑群众的接受程度和社会效果等一些现实的问题。例如,胎儿性别的控制方法即使“新”,也不应当宣传。否则,在“传宗接代”的封建余毒的影响下,就会带来性别比例失调等严重的社会问题。我们所讲的保健类的科普知识专题要反映时代的特点,是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研究日常保健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在搞好基础知识普及的同时,把富有时代特点的新的保健知识及时而准确的普及到群众中去。

〔作者单位:山东烟台人民广播电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