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专题类新闻的写作要点

专题类新闻的写作要点

时间:2022-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专题类新闻的写作要点从对诸多获奖作品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专题类电视新闻越来越强调选题的故事化,越来越注重叙事的情节化,注重现场细节的捕捉、情感的挖掘、人物的个性化展示,这是专题类电视新闻共同的发展趋势。(一)新闻事件专题报道的写作要点新闻事件专题报道是对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件作详尽而有深度的报道。

二、专题类新闻的写作要点

从对诸多获奖作品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专题类电视新闻越来越强调选题的故事化,越来越注重叙事的情节化,注重现场细节的捕捉、情感的挖掘、人物的个性化展示,这是专题类电视新闻共同的发展趋势。如前文所述,根据题材不同,专题类电视新闻节目划分为新闻事件专题报道、新闻人物专题报道、新闻调查专题报道三种类型,由于题材不同,在解说词的创作上也有其各自特殊的要求。

(一)新闻事件专题报道的写作要点

新闻事件专题报道是对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件作详尽而有深度的报道。它要求详细地展示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深入发掘事件的本质。事件性专题报道的写作要注意尽可能把事件发生、发展、高潮、结束的整个过程展示出来,在展示的过程中通过细节、环境的描写,突出真实性和现场感。

1.清晰明了的叙事

专题类电视新闻侧重于报道新闻事实,“选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是央视著名制片人梁建增对专题类新闻报道要求的总结。虽然人人都能讲故事,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把故事讲好,讲得清晰明了,讲得曲折生动,讲得扣人心弦。把故事讲清楚是新闻事件专题最基本的要求,然后才能谈到对本质和规律的揭示。

新闻事件专题主要是以时间也就是事件发展过程为顺序组织内容,主要的叙事方式有两种:顺叙和倒叙。顺叙是按事物发展过程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多以时间先后为顺序,或以事件本身的发展过程来显示叙述的线索。顺叙的最大缺陷在于,容易成流水账,缺乏情节起伏,在写作中要注意详略得当,不能搞平均主义,要善于设置悬念,适时制造高潮,调动观众的期待心理。倒叙是先把事情发展的结局或关键部分提到文章开头,然后再按时间顺序来叙述事物的发展过程。运用倒叙,开头部分要为故事发展埋下伏线,下文要与上文的伏线相照应。

《惊心动魄22小时》是典型的顺叙,以警方侦破过程为线索,进行讲述,详述了警方寻找线索、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等情节,故事安排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显得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火烧湿地》则采用了倒叙的方式,节目一开始就告诉观众“扎龙着火了”,吸引观众注意,然后再一一讲述着火的时间、地点、火势的发展蔓延和损害情况、村民、消防官兵、保护区的灭火情况,并在叙述的过程中分析揭示出失火的原因,线索明显、条理清晰。

2.强烈的现场感

新闻事件专题报道属于新闻报道类,要有强烈的现场感。记者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对事件的发展过程以较长的篇幅做出较详细的报道,使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充分地满足其对重大事件的信息需求。

强烈的现场感主要来自于电视画面和同期声,解说词写得好也能起到增强现场感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解说词对现场气氛的描摹和对画面细节的提示上。画面、同期声可以通过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听觉,使他们获得现场感和真实感。但是,在视觉、听觉之外,嗅觉、触觉、味觉也是使人获得现场真实感受的重要途径,这些感觉在电视画面中并不能感受得到,如果解说词的撰写能够将这些感觉恰当地表达出来,必然有助于提高整个节目的现场感和真实性。

火烧湿地[3]

【解说】扎龙真的着火了。没有人能把大火与湿地联系在一起,但是扎龙湿地却真的着起了大火。

……

扎龙湿地是我国最大的鹤类保护区,每年都有大量的丹顶鹤在这里繁衍生息,然而现在扎龙已经看不到丹顶鹤了,出现在镜头里的,是远远的苇塘深处滚滚的浓烟。

……

扎龙的大火还在燃烧,夜晚,熊熊的火光映红了夜空,由于火势太大,许多农民已经放弃了扑救,他们站在大火燃尽的地方,无奈地看着远远的大火。

……

这是今天我拍摄到的一个画面:在湿地核心区赵凯村附近的一条公路两侧,一边是碧波荡漾,鸥鸟成群的湿地,一边是刚刚被大火吞噬后的焦土。如果没有这条公路的阻隔,湿地的水也许会自由流淌,芦苇也不会遭到被焚烧的厄运。

……

大火后的扎龙,一片寂静。小鸟在焦土上起落,在苇根中觅食。排水渠仍然在施工。丹顶鹤孤独地站在大火燃过的土地上,呼唤着失去的家园。

一句“扎龙真的着火了”就将观众的心揪了起来。“没有人能把大火与湿地联系在一起,但是扎龙湿地却真的着起了大火。”解说词把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大火”与“湿地”联系在一起,反差很大,引人注意。画面上远远的大火映照出近处村民无奈的脸;画面上乡间公路两侧一边水波荡漾,一边被火烧得焦糊,与这些画面相对应,解说词也句句“带火”。解说词与画面相互呼应相得益彰,对展现新闻现场和深化主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保证故事的完整性

同样是对新闻事实的报道,消息类新闻可以对事件进行实时跟踪报道,展现事件的动态,而新闻事件专题报道是一个对事件的集中专门报道,从事件发生开始到事件尾声,全程记录,时间跨度大,一般在事件已经接近尾声或是已经完全结束,才搬到电视屏幕上来,因而最终奉献给观众的是一个有头有尾的完整的故事。

中央电视台军事部摄录的获奖报道《潜伏行动》是这一类型专题的代表作。《潜伏行动》摄制组看准题材,抓住时机,不畏千辛万苦,参加海南武警部队围捕海南大犯罪团伙的行动,三台摄像机用追随摄影手法把围追歼灭歹徒的整个过程摄录下来,让观众亲眼目睹围捕歼灭行动的全过程。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事件新闻记者都能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因此,事件最开始的信息和画面可能捕捉不到,此外,有些事件因为延续时间太长,如果等到事件完全结束,可能会严重损害节目的时效性,丧失播出的最佳时机。在此类情况下,解说词就可以发挥它时间上的延续性和概括性,通过叙述性的语言按照时间顺序将画面没有的事实信息补充上去,保证让观众了解到整个事件的完整信息,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例如《惊心动魄22小时》:

【解说】那是在2个小时以前,也就是2月3日凌晨的一点多,吴若甫和几个朋友谈完事从豹豪酒吧出来,这时迎上来三个陌生的男子,这三个男子自称是北京市公安局丰台分局的民警,他们说吴若甫曾经交通肇事逃逸过,要求吴若甫跟他们回分局接受调查。然而在遭到吴若甫的断然拒绝以后,这三个男子掏出了手枪强行把吴若甫押上一辆桑塔纳2000型的轿车。见此情景,吴若甫的朋友拨打了110报警电话……

通过解说,观众不仅清楚地了解到吴若甫被绑架、警方接到报案的事实和经过,而且借助于生动、形象的描述,案发时的场景如图画一般反映到观众的大脑中,勾起了他们的好奇心。再比如《抢救白鲟行动》[4]:

【解说】2003年1月24日,中午1点10分,南溪县水政监察大队副大队长李建军接到渔民刘云华的电话。……误捕到一条可能是白鲟的大鱼。……他一方面告知刘云华一定要保护好这条鱼。同时,立刻调集人员、船只赶往捕鱼现场。

……

2003年1月27日,白鲟在经历了4天3夜的救护之后,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体力基本恢复。下午3点,专家们还在白鲟背部安装了声纳跟踪器。

下午3点18分,白鲟抢救专家组将白鲟放回长江。

白鲟刚一游走,专家们立即启动了追踪艇上的声纳接收装置。

下午5点10分,自放流以后1小时42分,跟踪艇第一次接收到了来自白鲟尾鳍上的超声波。信号显示,白鲟正在顺江而下。跟踪艇从此将24小时不间断地对这条白鲟进行监测,全面了解掌握白鲟的生活习性,为科学拯救白鲟提供第一手资料。

节目开头,解说词先介绍了渔民误捕白鲟,当地渔政人员赶往现场察看的情节,向观众告知新闻的由头。而在节目结束的部分,解说词先是告诉观众白鲟已经脱离生命危险,并被放回长江,从哪里来,又回到哪里去,一般而言故事应该是完满结束了,然而从保护珍贵野生动物的角度来看,事情并不是到此终止,专家们还要对白鲟进行持续性的跟踪监测。可是如果等到专家们掌握了白鲟的生活习性再进行报道的话,节目的时效性必然大打折扣,最好的方法莫过于用解说词对此进行概括性介绍。这样就使得节目不仅达到了形式上的完整(白鲟被治愈并放生),而且在主题上达到了完整(对白鲟的研究和保护)。

(二)新闻人物专题报道的写作要点

新闻人物报道是以人们普遍关注的人物为报道对象,报道人物的活动,反映人物的思想状态和精神风貌的报道。2001年中国电视新闻奖专题类节目评选,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在落选的10篇作品中,有8篇是以人物为题材的,比重达到80%。这8个作品中,正面人物有5个,中间人物有2个,反面人物有1个。我们不得不思考,究竟如何才能做好新闻人物报道,如何才能将新闻人物报道做得真实、可信、感人。

1.以事写人

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事实是新闻的基础,要使人相信就要拿出事实来。新闻人物专题顾名思义是写人,但人物个性的刻画往往离不开他们从事的具体事件。没有具体的事实,也就无法实现对人物的刻画,无法打动观众,更无法震撼人的灵魂。

由于受到以往电视专题片“形象化政论”的影响,我国的典型人物报道一贯有一种高高在上、空洞说教的作风,喜欢在解说词中堆砌华丽的词藻来赞美、歌颂英雄人物,却往往适得其反,颇受观众的质疑和排斥。

人物类专题“用事实说话”有两种基本的表现方式:一种是先有主题思想,然后用若干个事实和细节来加以证实,这种方式需要对人物的生活、言行进行长期的记录,然后选择其中最能体现人物思想、情操和精神境界的典型事件,围绕主题组织材料。例如山西电视台2002年制作的《百姓书记梁雨润》:

【解说】这里是山西运城河津市胡家堡村,13年前一桩人命案使村民畅春英相继失去了儿子和丈夫,由于对法院判决不服,两口装着亲人尸体的棺材一直停放在家里。2001年10月20日,梁雨润就任运城市纪检委副书记的第六天就踏进了这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小院,成了十多年中第一个走进她家的领导干部。

……

然而十多年中,虽然手里拿到的领导批示有二三十份,但一级一级落下来,却仍然没人过问她的案子,而常年上访使她家一贫如洗,畅春英常靠捡破烂维持生计,家里是活人死人同处一屋,村里人也很少和她家来往了。

2001年秋天,梁雨润的到来震惊了整个村子,然而他面对的不仅是两口沉甸甸的棺材,还有受尽了屈辱磨难的畅春英一家的怀疑和误解。

【同期声】畅春英二儿子:有种你就把我铐走。

畅春英:喝酒喝醉了。

畅春英二儿子:我家这十来年都没法过。

【解说】他是畅春英的二儿子,为了给哥哥伸冤,曾多次找乡政府、法院拼命,十多年来的失望甚至绝望,使他几乎怀疑所有人。

……

梁雨润经过调查发现,案件并不像畅春英所想的那样,杀人就必须偿命,主犯当年从轻判决的原因是年龄还不满18周岁,而且现在已经刑满释放了,为了切实解决这个历史遗留问题,梁雨润一面向法院申请重新审理,替畅春英补回刑事附带的民事赔偿,一面协调各级政府给畅春英经济上的补助,还反反复复做畅春英一家的思想工作,劝说将棺材入土为安。

……

在梁雨润真诚、耐心的劝说和抚慰下,畅春英心中仇恨和冤屈的坚冰渐渐融化了,终于在协议书上签了字。

【同期声】畅春英二儿子:哎呀,我这十三年,终于从这个阴影中走出来了,梁书记能给我解决,我说梁书记,咱啥话也不说了……

【解说】今年(注2002年)5月8日,梁雨润带领运城市委、市纪委与河津市、乡、村三级干部50多人,早早来到畅春英家,在她家停放了13年的棺材终于起灵了。这时候,梁雨润走上前去,抬起灵柩,亲自为死者扶灵送葬。

在新闻人物专题报道中,对其事迹的展示是解说词的首要任务。从上面的解说词我们可以看到,它没有用任何赞颂的辞藻,而是通过解说词讲述故事,通过事实的描写和叙述,用事实说话。以百姓书记“疾民之苦,解民之困”的主题为线,这一个个的故事就像穿在线上的珍珠,相互辉映,人物形象有了事实的依托而真实、可信、感人。

另外一种表现方式是通过完整记录一个新闻事件来表现人物,这种方式新闻性更强、时效性更高,为新闻人物专题报道普遍采用,比如中央电视台2004年播出的《爱的谎言》:

【解说】田世国开始寻找救母亲的最后希望。他查询了大量资料后发现,目前世界上移植医学的主流趋势是亲属移植。……田世国觉得,这是挽救母亲生命的最后希望,他做出了一个决定。

……

田世国觉得自己的想法天经地义,他把自己的决定告诉了弟弟妹妹。

……

田世国的想法,遭到了弟弟和妹妹的坚决反对,但是田世国主意已定。

……

兄妹3人为给母亲捐肾争了起来,田世国的妻子也想把肾捐给婆婆,就连田世国14岁的儿子也加入了进来。

……

面对也争着捐肾的弟弟妹妹,田世国拿出了大哥的权威。

……

田世国给弟弟妹妹下了死命令,当着父母的面,只能说正在寻找合适的肾源,绝不能提到半句田世国准备给母亲捐肾的事。从母亲生病开始,原本在父母面前从不撒谎的3兄妹开始学会用一个接一个的谎言瞒着父母。

通过解说词的展开和过渡,片子从田世国决定捐肾开始,而后遭到弟妹的反对,又力排众议,到向家人下命令瞒着母亲。解说词展示了清晰的叙事线索,用纪实手法讲述了山东汉子田世国捐肾救母的故事,展现了母子情深,让人深深感动。

2.以情感人

优秀的电视新闻人物专题报道总是蕴含着浓浓的深情,以真情来打动电视机前的观众,或者是通过故事的叙述,记录人物的生活点滴,引起观众的同情、钦佩、赞赏等,把他们紧紧吸引在电视机前,关注人物的命运,与人物一起经历生活的悲欢离合,从而调动起观众的情感参与。

云南电视台制作的《艾滋夫妻的最后时光》,用摄像机记录下了艾滋病患者生命中最后时刻的片断,反映了艾滋病患者真实的生活和心理变化。从病人打电话到电视台寻求帮助开始,直到他们去世,记者全程跟踪和参与,在解说词的创作上,记者用第一人称表达了对艾滋病人命运的深深关切。

【解说词】接到电话后,我们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带上摄像机,来到了小芳的家里,当时并没有料到艾滋病会如此迅速地毁灭这个家庭。

……

是呀,爸爸病倒了,孩子失去了一份快乐,而妻子除了失去往日的幸福之外,还失去了一份安全感。

……

躺在病床上的小芳爸爸,脸色憔悴,脸颊消瘦,双眼深深地凹陷下去,让人有些害怕。我们也为他们一家人今后的命运担心。

……

小芳爸爸的突然离去,让我们大家都难以接受。

……

因为丈夫治病已经花去了家里大部分积蓄,在挑选骨灰盒的时候,只能选一个最便宜的,小芳妈妈说,以后有钱一定给他换个好的。

……

在这个时候,我们和孩子一样显得多么无能为力,只能静静地等待着医生护士拿来各种仪器,不停地往小芳的妈妈身上插各种管子。……

饱含关切之情的解说词,使得观众在观看节目时,与记者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被深深打动。节目播出后,许多观众表达了对小芳的深深同情,纷纷解囊相助。

3.突出个性

要体现人物的个性,在写作上要从人物不同的经历、职业、文化背景、社会背景等方面的差异着手,善于观察和发现人物形象和气质的个性特征,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非他莫属”的个性特征。例如中央电视台2004年播出的《徐本禹们的故事》:

【现场】学校敲铃

【解说】大石小学四个年级的学生就在这栋让人感觉跺脚都会晃的木楼里上课,这个靠墙搭建的篷布棚里面有两个年级在上课。每次上课下课,孩子们都要在篷布上的大窟窿里钻进钻出。在这个海拔1600多米的高原,冬天的风会像刀子一样穿透木板间和帐篷上的缝隙,割在正在上课的孩子们和老师的脸上。徐本禹每天要在这个四处透风的“篷布教室”里上八节课。

跺脚都会晃的木楼、篷布教室、大窟窿、小刀似的寒风……这是一段典型环境的描写,通过介绍故事的发生地,展示了人物特殊的生活环境。在如此恶劣的环境、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徐本禹能几年如一日地在山区义务支教实在是难能可贵。环境越是艰苦恶劣,就越是衬托出徐本禹异于常人的性格特点,人物形象也就越鲜明。

在人物专题中,解说词的写作要抓住最能代表个人特色的肖像、声音、装扮,最能体现人物个性特征的言行,并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中央电视台军事部记者冷冶夫摄制的人物专题片《胖子连长和他的连队》就是很好的印证。“胖连长许文峰腰围与裤长同是2.9尺,身高1米62,体重也是162斤。为了弥补个头不足,在连队前讲话时,他总爱站在高一点的台阶上。”胖连长不仅形体上具有个性,言谈举止也极富个性,鲜明生动的个性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三)新闻调查报道的写作要点

电视新闻调查报道是就某一重大新闻事件,或群众关注的社会问题、社会现象进行详尽的、有思辨的电视深度报道。它通过纪实性的采拍,对事物追本溯源、分析比较,开掘事物的本质,既立足现在又要展示以往背景并预测未来,以期达到对问题的共识或起到“释惑”作用。

根据调查对象不同,电视新闻调查可以分为事件性调查和主题性调查。事件性调查是对新近发生的某一有重大社会影响的事件的调查报道,主题性调查是对某一社会问题或现象进行调查。

电视新闻调查的题材也不单纯是揭丑、曝光,还有大量结合政府某一时期的中心工作,针对群众所关心的热门现象或问题的专题调查,比如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中,后者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1.真实准确——解说词的基本要求

从本体上讲,调查性报道要揭开“被掩盖的真实”,它本身就是一个发掘和展示真实的过程。真实,是调查性报道的本质要求。没有真实,就没有调查性报道,只有真实才有说服力。

在调查性节目的写作过程中,记者务必要保持客现态度,把新闻事实陈述清楚,多述少评或者不评,不轻易对一时把握不住的事情下结论。一定要尽可能交待新闻来源,文字要平实、准确,切忌用文学手法写新闻报道。只有做到真实、客观,才既可以让调查性报道产生较好的社会效果,又能有效地保护记者避免新闻诉讼。

写作上的真实来自于采访的扎实、深入。在采访中,对事实要进行认真调查,对于各种材料要到现场进行核对或者有人证、物证,尽可能地采访所有与事件有关的人员,不能顾此失彼,偏听偏信。对于数字一定要再三核对,确保准确无误。例如《追踪矿难瞒报真相》[5]:

【解说】根据他提供的线索,记者又在河南上蔡、商水等地找到了2名被瞒报的遇难矿工家属。确认上蔡县韩寨乡石桥村的邱梅松和商水县胡吉乡康老村的康雷都在这场矿难中死亡。家属们不仅去过临汾办丧事,取回了骨灰,而且还都拿到了一张协议书,上面写道:“甲方:临汾市尧都区阳泉沟煤矿,乙方:邱梅松。2002年12月2日,由于发生矿难,邱梅松不幸遇难。经甲乙双方代表协商同意,达成协议,由甲方付给乙方29 000元,一次性了结,不得反悔,也不得节外生枝。”

这是一段典型的调查式新闻专题的解说词,在这段解说词中,不仅出现了很多地名,如上蔡县、韩寨乡、石桥村、商水县、胡吉乡等,还有几个人名,如邱梅松、康雷。不仅有时间2002年12月2日,还有金额数字29 000元,以及对事实的介绍“确认上蔡县韩寨乡石桥村的邱梅松和商水县胡吉乡康老村的康雷都在这场矿难中死亡”,“家属们不仅去过临汾办丧事,取回了骨灰,而且还都拿到了一张协议书”。不管是人名、地名,还是时间、数字,必须完全准确,不能用同音字或民间简体字,每一个数字都必须精准,保证每一个名称所指示的人物或地点具有唯一确定性,少用或不用概括性的、模糊的时间和数字,因此,写作中仍需对名称、职称、时间、地点乃至事件的细节仔细核对,做到准确无误,保证调查揭露的事实真相容不得当事人质疑和否认。解说词的真实和准确可以赋予专题调查强大的揭露力量。

2.叙述——解说词的主要功能

解说词在新闻调查专题报道中的主要功能是叙述。同时,在调查理念的引导下,记者要跟踪记录和剖析社会事件或社会现象发生发展的过程,通过对过程的展示,调动观众了解未知的心理,提高观众的参与性。解说词在叙述故事时,应该配合画面,体现调查的过程性。这种过程性体现在时间的延续、空间的转移以及真相被揭露的层层深入。

新闻调查专题报道的解说词的写作有两种叙述方式:一是时空顺序式;一是与调查的进度一致的逻辑顺序式。时空顺序式主要用于事件性报道中,详尽展示事件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逻辑顺序式主要用于主题性调查中,展示调查的过程和进度,帮助观众理解。

比如,在《追踪矿难瞒报真相》中,解说词采用了逻辑顺序式,成功地展示了记者的采访调查过程。

【解说】那么,在这次事故中到底伤亡了多少人呢?

……

尧都区安监局、市矿山救护大队和矿主异口同声说死了8人。而老百姓却都听说死了三四十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

没想到车上坐的正是一位要返回矿山取东西的四川矿工,虽然他也说不清楚矿难中到底死了多少人,但仍给记者提供了新的线索。

……

从火化人员登记表上看,遇难矿工的情况与安监局提供的名单是一样的。没有发现陈伦兵等3人的名字。难道真的没有这3个矿工吗?

……

在这种情况下,记者决定再上矿山,看能否从矿工的遗物中发现线索。结果不但发现了一位安监局名单上已有遇难矿工的证件,而且还找到了一个写着吕世文名字的通讯录,上面有多个电话号码。

……

在吕世文父亲的帮助下,记者很快在邻近的河南省沈丘县找到了与吕世

文同时遇难的另一个被瞒报的矿工高凤新的家。

……

根据他提供的线索,记者又在河南上蔡、商水等地找到了2名被瞒报的遇难矿工家属。

……

日前,在当地公安机关的帮助下,四川矿工樊平章所提供的北川县陈伦兵、周丛友遇难一事也得到了证实。

到底死了多少人?——官民说法迥异,孰是孰非?——偶得线索,又遭新挫(火化登记表、花名册上没有樊的工友名字),孰是孰非?——再探矿山,得到重要线索通讯录——按图索骥,顺藤摸瓜,查清事实真相。片中的解说词清晰地为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疑窦丛生、曲曲折折的调查过程,通过调查过程的展示,消除了观众头脑中的一个个疑问,并最终通过确凿的证据展示事件的真相。

黑龙江电视台制作的《艰难的“粮改”》的写作则是按时间顺序——

【解说】双方的较量从年初省政府部署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会上(注:3月11日)拉开了序幕。

……

在拜泉县粮食局,农村股股长邹明山直率地说,目前还没有向农民宣传“粮改”新政策。

……

5月初,省里的“粮改”会议已过去了近两个月,为了督促各项“粮改”措施真正落实到位,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粮改”工作大检查。

……

在集贤县,记者先于省检查组赶到了“保护价粮食收购订单”的签订现场——丰乐镇永强小学。为应对检查,县粮食局和乡村的干部们正紧张地忙碌着。

……

面对大检查中发现的诸多问题,省政府决定召开紧急电视电话会议(注:6月30日),再次推进落实“粮改”工作。

……

然而10月中旬后……粮食价格的恢复性增长,加速了外地粮食经销商在黑龙江的落户和本地经销商的涌现……终于从根本上打破了国有“粮食

企业”长期以来对粮食市场的垄断,粮食市场出现了供销两旺的喜人局面。

……

在集贤县粮食局下属的粮库,再也没有了昔日农民排着长龙、浩浩荡荡来送粮的场面,到处冷冷清清。

……

12月20日全省粮食局长会议上传出好消息:包括拜泉、集贤等县市在内的187户粮食企业的改革现在已经全面启动,明年全省粮食企业将全部实现“粮食购销体制改革”。

从3月11日省政府开会部署“粮改”开始,到12月20日的粮食局长会议决定全面启动粮改,期间由于既得利益者的消极抵制,粮改工作一再停滞。本片解说词按照时间为顺序,记录了黑龙江省“粮改”进程,清晰地展示了粮食局从对政策的消极抵制到最后不得不接受的演变过程,指出“粮改”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

3.理性思辨——解说词的风格

新闻调查要求写作者透过纷繁复杂的事物现象,揭示事物本质和发展规律,提出独到的深刻的见解,从思想理念上使读者受到启发。以文字语言为依托的解说词,可以展现画面所不能表达的理性和逻辑力量,不断唤醒和提升观众的理性思考、抽象概括能力,引导观众主动参与,有助于揭示事物本质,从而增强电视新闻调查报道的理性思辨色彩。

理性思辨不仅是对解说词文字风格的要求,它也体现出解说词在节目中的作用。解说词的理性思辨色彩,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是提问,二是分析。通过提问,引起观众思考,推动调查深入。比如《追踪矿难瞒报真相》中:

从火化人员登记表上看,遇难矿工的情况与安监局提供的名单是一样的。没有发现陈伦兵等3人的名字。难道真的没有这3个矿工吗?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又到区事故调查组去核对矿工的花名册……

又例如《维吾尔乡村有所汉语学校》[6]:

这是2004年11月,记者在阿克苏地区乌什县一个偏远乡村采访时偶尔拍摄到的画面。在这样一个维吾尔族占到99%以上、很少能听到汉语的乡村,怎么会有一个这么小的孩子用汉语唱儿歌?他是从哪里学的呢?记者跟随他开始了采访。

分析是解说词实现理性思辨能力的另一个方式。在电视新闻调查中,记者对真相的揭露、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揭示,很多都是通过解说词的分析来实现的。比如:《解读“民工荒”》[7]: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十几年来,虽然两代外出打工者的就业观念发生了巨大变迁,但他们的月收入却没有太大的变化。以深圳市的宝安区为例,10年前的最低月收入是400元,而现在是480元,仅仅提高了80元。与上海比,低了155元,比浙江宁波低了140元,即使是与一些内地城市比起来,也相差无几。

内地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农民的扶持政策,让劳务工们有了更多的选择,而新一代的打工者们又不愿意把青春耗费在单调、枯燥的流水线上。再加上他们外出打工还需要抛弃农活和背负家人分离这样一个心理成本,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出现民工荒了……

通过解说对不同时期、不同地点打工者的最低月收入水平进行纵向、横向比较分析,包括纵向深圳10年来打工者最低月收入的变化,对两代打工者就业观念的变化进行比较,横向将深圳与国内其他城市打工者的最低收入进行对比,从而揭示出民工荒的原因:在深圳工厂流水线打工,不能使新一代打工者获得期望的收益。通过准确的数字和缜密的推理,说理透彻令人信服,突出地体现了专题新闻调查解说词的思辨色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