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视评论基本特点的形成机制

电视评论基本特点的形成机制

时间:2022-04-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电视评论基本特点的形成机制电视评论是新闻评论体裁与电视媒介结合的产物。第三代电视评论模式的形成大约在1990年前后,它以电视述评为主要形式,在遵循新闻评论共性原则的基础上,用有声的画面语言来论证。这个概括基本上符合电视评论发展的实际,反映了电视新闻工作者在评论领域摸索前进的基本轨迹。这种形式才是目前堪称为真正的电视评论。

第三节 电视评论基本特点的形成机制(37)

电视评论是新闻评论体裁与电视媒介结合的产物。作为体裁或话语形式,它的属性和在新闻传播中的功能,与报刊、广播评论是一致的。但由于传播方式的不同,它在内容取向、表现形式、表现方法方面,则必然有自己独有的特点。问题是怎样认识、概括和能动地驾驭这种个性特点,有效地发挥其优势、控制乃至消除其劣势。在1980年代初期,电视评论刚刚起步,实践还没有为探讨这些问题准备必要的条件,人们还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跌跌撞撞地一步一步往前走。如果说这是新事物发展的正常现象,那么在经过二十多年的摸索,在电视评论正以电视的声画兼备、视听结合的表现优势而日益受到人们重视的时候,显然有必要也有条件更深入地探讨这些问题,力求引出较为系统的规律性认识。

电视评论走过的路程

为了准确地把握电视评论的个性特征,有必要回过头来看看我国电视评论走过的路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进行的摸索和探讨。

19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获得了长足发展。除新闻节目中的评论以外,还出现了类似《焦点访谈》(中央电视台)、《新闻透视》(上海电视台)、《今日话题》(北京电视台)这样一些产生广泛社会影响的分析性节目。电视评论的这个局面,当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如同广播评论一样经历了一个移植、改造和逐步适应自己的传播方式的过程。有人在1990年代初期,曾经作了这样的概括:

自80年代中期以来,电视评论大体经过“三代”变化。第一代的模式是,由记者写出一篇评论,由播音员播出,只是自始至终有播音员的半身图像。这基本上是在报纸模式中摸索。第二代模式是,仍然写的是报纸风格的评论,也是由播音员播讲,只是配合出现画面,但许多画面和评论内容脱节;这说明,电视工作者已经意识到要摆脱报纸模式的束缚,但还没有冲破樊篱。第三代电视评论模式的形成大约在1990年前后,它以电视述评为主要形式,在遵循新闻评论共性原则的基础上,用有声的画面语言来论证。论据是形象化的,论证是由记者、主持人和各界人士共同完成的。(38)

这个概括基本上符合电视评论发展的实际,反映了电视新闻工作者在评论领域摸索前进的基本轨迹。

进入90年代以后,电视评论的发展步伐加快了,陆续出现了一批评论性或分析性的节目。有人这样描述这类节目的影响:

评论性节目的迅速发展是近年来我国电视屏幕上一个令人注目、使人感奋的现象。

以中央(电视)台为代表,从《焦点时刻》到《焦点访谈》栏目的建立,说明电视评论节目已经作为一个经常性的、具有鲜明电视特色、十分耀眼的品类,列入了荧屏之林。各地电视台也先后办起了自己定期或不定期的评论性节目,在观众中同样受到了格外的青睐。

他认为观众之所以欢迎这类节目,是因为:

1.它反映的是当前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

2.它播出及时,题材广泛,贴近生活;

3.它具有相应的时间长度,使节目内容具有一定的深度;

4.它不回避对一些不良现象进行必要的揭示与善意的批评,敢于反映人民的心声,并对社会作出有力的呼吁;

5.形象化、直观性和群众、专家的参与使它具有较高的说服力和权威性。(39)

也就是说,观众欢迎这类节目首先是因为它是新闻评论,或者说具备了新闻评论的就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迅速及时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的基本属性,同时也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媒介传播方式固有的某些传播优势。

不过,电视评论无论是与其他媒介的新闻评论、还是电视中的新闻报道形式相比较,毕竟还年轻,离完善、成熟毕竟还有相当的距离。作者在上引的文章中,曾经对1994年送评的评论性节目,作了以下的分析:

这次送评的评论性节目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新闻事件的深度报道。

第二种是综述形式。

第三种是述评形式。它以叙为主,夹叙夹议。议的部分或多或少,或深或浅,但都起了评论所必备的画龙点睛作用。这种形式才是目前堪称为真正的电视评论。

送评节目中存在的这种现象,也许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电视新闻界对于什么是电视评论还存在着认识方面的分歧或“误区”。甚至可以说,主要是陷于“认识误区”,否则怎么会出现把深度报道、综述当作评论送评的现象,怎么会出现要不要“评”之类的问题。

电视评论是电视中的新闻评论,它当然要适应电视媒介的传播方式,否则它就不是“电视”的作品。但是,如果背离了新闻评论的体裁特征,尤其是它的政论性特征,淡化了评论的色彩,没有自己的有理有据、观点鲜明的评说,那它就不是新闻评论。一个是媒介的传播方式,一个是体裁的基本特征,只有二者紧密结合起来,电视评论才堪称为名副其实的“电视评论”。

然而,怎样实现这一结合,看来并不容易。有人曾说:

可是,电视作为一种新的语言,迄今还没有文法。电视仍在成长时期,还没有发展出一套全备的理论。今天制作电视的人当然仍有一些可循的法则,有的采用电影手法,有的采用舞台艺术,只是没有一套真正属于电视这种新媒体的哲学理论与指导原则罢了。(40)

作者在“谈电视”的一章里,甚至还加了一个“还没有文法的语言”的副标题。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探讨,是不是已经摆脱了这种状态?这自然不能无凭无据地妄加断言,但就电视评论而言,应该说的确还没有找到把媒介的传播方式和新闻评论的体裁特征有机结合起来的“文法”,即“结合”的规律或规律性认识。正因为这样,所以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就不免时而偏于这面,时而偏于那面;而现阶段出现的偏向或认识误区,则是初期忽视适应电视媒介传播方式的矫枉过正。当然,这只是就存在的问题而言,目的在于强调探讨电视评论基本特点时需要着重注意的一个前提,即既不能忽视媒介的传播方式,也不能背离体裁的基本特征。

总之,电视评论经过电视新闻界20多年筚路蓝缕的摸索,已经闯开了相当可观的局面,初步踩出了自己的路子。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提出了一系列有待解决的问题。如果在前面引述中接触到的问题基础上作进一步归纳,这些问题大致可概括为:

(1)由于电视是后起的媒介,电视评论不仅起步较晚,而且一开始就面临着报刊、广播的既有评论模式的双重影响,因此无论是在“自己走路”还是在“走自己的路”的问题上,都可以有更多参照模式,但也都需要经过一番艰难的吸取和改造。吸取不是简单的搬用,改造也不意味着另起炉灶,而是借鉴其他媒介经验过程中的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前期的电视评论缺乏电视自身的特点,近年来又出现了淡化评论的政论性属性、模糊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界限偏向。这一现象,其实都与不善于在吸取的同时进行适应性改造,在改造的时候保持体裁的基本属性有着直接的关系。

(2)电视有两种符号、两种通道,这既赋予它某种表现优势,也给它带来表现的难题。在如何看待两种符号、两种通道的问题上,如果不是自觉地与政论性内容的表达联系起来考虑,而是盲目地重此轻彼,那就难以发挥电视媒介的潜在优势,甚至导致传播的障碍。比如重图像、轻语言,重“访”轻“谈”,把评论窄化为述评、把述评窄化为“访谈”,甚至一味标榜“用事实说话”、大张旗鼓搞偷拍窃录的所谓“隐性采访”。这些现象的出现,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归因于忽视甚至漠视双符号和双通道内在的必然联系。

(3)在电视评论领域,人们虽不乏探索,但多数停留在经验层次上,而不善于把经验与它的生成条件联系起来作理论的概括,形成可以举一反三的规律性认识。因此,一种新的尝试获得成功,便不问青红皂白纷纷仿效;某种既有形式存在着某些缺陷,也不分析原因、寻求改进的办法,而是干脆弃之如敝屣。这就难以避免或是“一窝蜂”、或是“昙花一现”之类的现象,也难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电视评论基本特征的发展和完善。

如果说电视评论仍在成长之中,那么明确上述这几个问题,就是更好地认识和把握电视评论的基本特点,促使它健康发展和成长的重要前提条件了。

电视评论个性特征形成的基础

那么,电视评论有别于报刊、广播评论的特点是什么呢?由于它是在体裁与媒介相结合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可以分别从媒介和体裁的角度,作出相应的概括:或者从体裁特征出发,以声画兼备、视听结合、双线互补等传播特点,把电视评论与其他媒介的新闻评论区别开来;或者从媒介的传播方式出发,以融新闻性与政论性于一体的特点,作为电视评论区别于其他电视新闻表现形式的基本界限。下面就从体裁的角度出发,分别就电视评论的个性特征形成的基础或基本条件,作些认识所及的阐述。

声画兼备 电视评论是综合运用画面、字幕、实况音响和论述语言的新闻评论。符号的多样性,决定了电视评论具有不同于主要诉诸文字的报刊评论,以及单纯运用声音的广播评论的某些特点。

传播学认为,符号是人类传播的要素。(41)传播的一方,利用符号表达“意思”,接受的一方通过符号理解“意思”。电视评论同时运用画面和声音表达内容,既赋予它具体、形象、富于感染力和吸引力的表现优势,也提出诸如怎样恰当处理声画关系、运用具体形象的表现手段传递抽象的观念性内容的问题。

报刊是一种印刷媒介,它的传播符号除文字之外,还有图片、美术作品等形象化形式。人们理解和接受报刊评论的政论性内容,主要是通过阅读文字符号实现的。由于印刷文字可以保存,可以微观选择,能够为读者提供把握重点、反复琢磨的条件,所以报纸评论长于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表达高度概括、抽象的内容。从这方面说,它比之广播运用声音、电视运用声音和画面,题材的选择范围更为广阔,论辩也较易深入、周密,能够提供更加深刻而细致的分析和言简意赅的论述。不过,报纸评论要求接受者具有相当的文化水平和阅读能力,这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传播范围。

广播评论主要运用声音符号,包括论述语言和实况音响表达政论性内容。它拥有声音传播的优势,但也不得不面对着声音在电传输情况下难以避免和消除的弱点,如稍纵即逝、同音词容易混淆等等。这类弱点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人们对抽象的政论性内容的理解困难,因此克服这些弱点成为广播评论形成和完善自己的个性特征的核心问题。

电视这种最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可以调动和综合运用所有大众传播符号。它既能像报纸那样使用诉诸视觉的文字符号,又能像广播那样使用诉诸听觉的声音符号,还可以广泛使用图像符号,藉以表现姿态、表情、服饰、色彩、场景、空间等。研究的结果表明,综合使用多种传播符号与使用单一符号的传播效果是大不相同的(42):

img12

电视评论综合运用图像、声音、文字等符号,可以融形、声于一体,同时诉诸受众的听觉和视觉。这种既可以看又可以听,甚至可以读的评论,为观众提供了以较小的“费力程度”理解政论性内容的可能性。

不过,这只是声画兼备的一面,而且是潜在的一面,即它只是提供了获致这种效果的可能性。至于能否真正收到这种效果,则取决于是否善于把声音与画面有机结合起来,使它们完全融为一体,形成1+1=2(或>2)的综合表现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说,认识多符号可能拥有的表现优势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具体地认识各种符号自身的优势、劣势及其组合规律,通过符号的恰当组合发挥它们的互补作用,实现以具体、形象的方法表现抽象内容的目标。因为电视评论毕竟既离不开画面,也不能因为画面不能或不善于表现消逝了的事物和抽象的观念而回避必要的抽象,牺牲政论性内容。在这里,难点不仅在于符号(包括画面自身和画面、声音、屏幕文字)的组合,尤其在于通过这种组合实现具象与抽象的结合和转化,即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

为说明问题,试比较两则同一题目的评论:一是《人民日报》1997年5月19日的社论《保护耕地,刻不容缓》;一是山西电视台1995年播出的同名评论。前者在阐述保护耕地的严峻形势之后,着重指出:

现在的问题是,保护耕地的形势如此严峻,却仍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多少危机感。特别是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并没有把耕地保护作为经济发展的前提。有人还错误地认为,“为了把经济搞上去,牺牲点耕地不算什么”,“只要有钱,没有耕地也有饭吃”,甚至说“保护耕地就是保护落后”。不少地方以牺牲耕地为代价来招商引资、聚集“地财”,不顾国家大局,乱上项目,滥占耕地,甚至肆意炒卖地皮,从中牟利。近年来,许多城市无限制地外延发展,各类开发区一度无序遍地开花,农村宅基地严重超标,“圈大院”和乱建“路边店”成风,耕地浪费、破坏的情况触目惊心。有的地方大片土地闲置不用,白白地在那里晒太阳,造成农民生产生活无着落。这种不管国家命运前途,不顾群众死活,不顾子孙后代利益,肆意挥霍耕地的行为,实在令人无法容忍!

山西电视台评论的整体结构虽说有5个部分(即①提出问题;②分析山西耕地锐减的成因;③从全国看山西;④对策和措施;⑤结论),但主体是第2部分,它展现了乱占耕地的种种现象,基本上涵盖了上引社论的内容。且引其中一个片段:

[字幕]保护耕地刻不容缓

[现场解说]观众朋友,这里是晋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面积13.3公顷,记者在这里没有看到一家新开发出来的像样的企业,相反土地却被挪作他用,盖起贵族学校和宿舍。

由于这些开发区的土地征而未用,用而不尽,结果造成大量耕地被圈占。在1993年前后的“开发区热”中,我省就建了各类开发区76个,其中80%属于乱设,共占用土地7880公顷。

这种一哄而上、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致使我省耕地锐减的势头又有所回升,而有的地方领导却依然是“土地跟着需要走”,把招商引资置于基本国策之上,因为有了行政决策和权威意见作后盾,一些地区“先上车,后买票;先圈地,后申报;先发展,后规范”,使非法占地禁而不止,难怪群众形象地说:“政府现在吃土地,子孙将来吃空气”。(43)

这一片段,以画面、现场解说结合的方式,按由点及面的构思表现内容。虽然这段文字没有提供画面的情况,但通过还原大致可以认为:它的画面,主要展现“点”(典型单位)的滥用耕地的情景、提供感性的材料,为“面”(全省)的概括和深一层的揭示(原因和后果)提供有说服力的依据;而现场解说则同时承担了说明画面、概括“面”上情况和揭示深层内涵的功能。紧接着又依次表现矿区土地塌陷、污染,工厂非法征地,变耕地为鱼塘、果园,宅基地失控,坟墓占地等;除一处运用同期声外,表现方法大致类似。这样处理,较好地发挥了声、画的互补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抽象与具象的结合,看来是经过一番精心策划和剪裁的。据说为制作这一述评,记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行程数千里,摄录了300多分钟素材,采访了几十位有关人士(44);但在运用时却又力求少而精,这在同期声的取舍方面尤为明显。

如果说通过两则评论的比较,可以较为具体地理解不同媒介各自的表现特点,那么从山西台的述评中,则可以看到声、画符号同样需要坚持扬长避短的原则,在画面的支持下充分发挥声音,尤其是解说词的多方面的表现功能,是强化电视评论政论性特点的重要保证。总之,离开声音与画面的紧密配合,就不可能具体、形象地表现抽象内容,电视评论也就不成其为“电视的”新闻评论。

视听结合 视听结合作为电视评论特点的另一基础,是从感知通道的角度说的。人类认识外界的事物,都需要经历由视觉(眼)、听觉(耳)、触觉(四肢)、味觉(鼻舌)等器官的感知和大脑综合加工的过程,其中视觉和听觉是最主要的感知通道。电视媒介同时诉诸视觉和听觉,为人们提供获得外界信息的较完备的介体,大大延长了视、听器官和强化了它们的感知功能,因此迅速发展成为当代最富于吸引力的传播媒介。视听结合这一传播特点,决定电视评论任何时候都必须把视、听放在同等的地位,而不可以畸轻畸重、稍有偏废。这是我们认识和把握电视评论特点的另一重要前提。

但是,以连续画面表现新闻事实和有关事物,为观众提供可视的信息,毕竟是电视评论的优势所在。而从接受心理的角度说,观众既然选择了电视,他的第一心理需求就是看,就是连看带听或连听带看。况且,在电视评论出现以前,新闻评论都是供读或供听的;怎样使评论可视,或者说怎样用画面为表现评论内容服务,完全是一个崭新的课题。鉴于这些因素,在表现手段上适当地强调和突出“以视为主”这一侧面,在一个时期内重点在“视”上下工夫,可以说是形成和完善电视评论建立在视听结合基础上的特点,增强其说服力和感染力这一过程的必要环节。

那么,怎样适当突出“视”的侧面呢?

首先,需要分清两种画面。一是直接再现评论对象——新闻事件、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画面。这种画面来自客观事物发生、发展的现场,需要即时、即境地抓拍,因此反过来要求电视评论尽可能选择适于现场抓拍画面,或含有画面资料的题材或话题。这是电视评论发挥画面直接表现功能的重要条件。获首届中国新闻奖《桐乡粪桶留给我们的启示》、《学雷锋的队伍走了以后》(45),以及获全国优秀电视新闻奖的《菜篮子里看改革》(46)、《制止用公款吃喝》(47)等作品之所以获得成功,都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选择了含有现场画面、适合于“视”的题材。另一种是表现访问过程的画面。这是因为电视评论的选题,往往是在评论对象已经显现出某种评论价值之后确定的,许多事实的发生发展过程及现场景象已经无法再现,通常只能通过对当事人、目击者的访问来弥补。这类画面虽然也“可视”,但它所表现的已经不是事情本身而是访问的过程。这类画面本身并不“说话”,而是用来表现“说话人”及其“说话”的环境、情景,充其量起某种衬托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以视为主”是有条件的,两种画面的表现功能及拍摄要求也有不容忽视的差别,切莫作绝对化的理解。

况且如同其他媒介的评论一样,电视评论选择题材主要服从于社会需要;而不同题材适合于用什么符号来表现,主要诉诸“视”还是诉诸“听”,也有其自身的规定性。不妨比较一下《北京人会说普通话吗?》(48)和《造林还是“造字”》(49)。就题材而言,前者显然更适合用声音、经由口说耳听来传递内容,而后者要充分表现所“造”的“字”的“壮观场景”及其付出的代价(民力和财力),则只有发挥画面的再现功能。这两则评论虽然都“可视”,但前者的画面主要用于衬托声音所表现的内容,后者却有相当一部分画面承担着直接表现内容的任务。如果说较好把握“视”的不同表现功能,是这两则评论成功之处,那么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稍失分寸,则又不免给它们留下某些瑕疵。如前者也许出于增强可视性的考虑,安排了一个“小唐”跟随采访,就不无徒费精神、甚至有“摆布”之嫌,也多少冲淡或抑制了声音的表现功能。后者因为“造字”之举已经时过境迁,又没有可资利用的画面资料,也不很善于运用“蒙太奇”手法,虽然力图用声音来弥补画面的不足(如这段现场解说:“在村民的带领下,记者来到其中的一个‘封’字跟前,由于字体太大,记者很难将该字完整地拍摄下来”),毕竟多少了削弱“视”的感观冲击力。是否如此,琢磨琢磨,也许有助于更好地把握“视听结合”,更好地驾驭和发挥画面表现功能,满足观众的接受心理需求。

第二,要善于捕捉可视的形象、场景,丰富画面语言,把具体分析、抽象议论与可视的形象融为一体。请看看《学雷锋的队伍走了以后》中的一组画面:

①全景 四环路街道

②特写 墙上的学雷锋标语

③近景 地上遗弃的快餐饭盒

④近景 鼓楼广场一角满地头发

⑤全景 正在收摊的学雷锋队伍

⑥全景 队伍走后街道上的垃圾

即使没有论述语言,人们也可以通过这组对比强烈的画面,清楚地了解作者的意图,理解其中的寓意。由于捕捉了真实、典型的现场画面,并进行了恰当的组接,评论所阐述的道理也就具有较为雄辩的说服力和较强的感召力:

雷锋同志公而忘私、艰苦奋斗精神,是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时代需要大力弘扬的精神。全民学雷锋、做好事的高潮十分必要。但是正如广大群众所说,学雷锋千万不能走形式,而要扎扎实实地学习雷锋精神,从自己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使雷锋精神真正植根于人们的心灵里,体现在人们的行动中。这样,“学雷锋”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不过,现场画面的摄取毕竟受时空等条件的限制。对于某些不能获取画面但本身包含可视因素的事实、情节或细节,则应尽可能运用相关的影视资料或图片、图表、字幕等,开发其中的可视因素,藉以丰富画面语言、增强视觉效果;这样就可以通过满足观众“看”的心理需求,引发他们的接收兴趣,引导他们更好地理解评论的政论性内容。例如《惜哉文化》开头展现熊熊燃烧着烈火的画面,就是录像资料;它为伴随它的解说提供了历历在目的现场情景,不仅使它更加有血有肉,而且赋予这则述评的引言以强烈的震撼力:

11月15日凌晨1点多,吉林市银都夜总会内部起火,火势迅速蔓延到两侧的市博物馆和市图书馆。这幢面积为1万4千多平方米的大楼成为一片火海。在这场火灾中,除银都夜总会被焚毁外,损失最重的是吉林市博物馆。这个博物馆里收藏有世界级国宝吉林陨石标本,其余还有各级文物上万件。(50)假如没有这段录像资料的烘托,这段解说固然也能表达意思,但恐怕不免使人感到苍白,其震撼力也将大大削弱。当然,调动可视材料也要适当,要防止滥用和坚决杜绝移花接木、颠倒时空关系等弄虚作假的现象。

这里需要指出,强调在电视评论中适当突出“视”这一侧面,绝不意味着视觉语言可以取代论述语言,或论述语言无足轻重。电视评论毕竟是评论,它如同其他媒介的新闻评论一样,重在通过说理阐述对于所评论事物的思想、观点、见解和态度。而无论是思想、观点还是见解、态度,多数是画面拙于表现的,一般主要依靠论述语言来表达。因此,视觉语言不仅不能取代论述语言,而且必须与论述语言紧密配合。如果说经过一个时期的努力,电视评论的可视性已经得到相当程度的加强,那么现在的矛盾主要方面已经转移到怎样精心处理论述语言的方面来了。为什么观众感到电视评论叙多议少、访多谈少呢?假如对为观众赞赏和受观众非议的某些作品作些分析、比较,那就可以发现问题的症结并不在于叙与议、访与谈的量的多少,而在于有些议和谈或者没有触及问题的实质,或者语言粗糙、逻辑紊乱,归根结底都是论述语言方面的问题。这种缺陷,即使在获奖作品中也时常可以见到,更不要说日常播出的节目了。所以,在强调电视评论的可视性的时候,有必要把精心处理论述语言提到更重要位置上来。

视听结合这种双通道的传播方式,赋予电视评论以其他媒介难以企及的表现优势,这几乎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究竟怎样看待和发挥这种优势,却还存在着一些有待探讨的问题。也许正因为这样,《传播学概论》在阐述这个问题时,一方面说:

电视和有声电影可以进入眼睛和耳朵。……因此,视听媒介在传达一定题材、一定数量的信息上,要比单纯的听觉或视觉媒介更为有利一些。

另一方面又提醒人们注意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在看到同时向听觉和视觉器官发出信息的优越性时,也应该考虑到布罗德本特、特拉弗斯等人提出的人的知觉只能通过一个渠道进行的理论。换句话说,感觉器官通向大脑的路径是只有一条车道的公路,不论是听觉的还是视觉的信息都可以通过这条路径,只是不能同时进行。因此,全部信息的某一组成部分必须在短暂的存储系统中等候轮到它的时候,因此一个人决不可能从通向两种感觉器官的传播获得双倍于只通向一种器官传播的信息量。不仅如此,现在已经有材料证明,在听觉与视觉两种通道上传播的信息之间往往发生干扰,因而视听传播渠道非但远不能获得双倍的效果,有时候还可能不如只通向一种感官的传播渠道那样有效。

与电视评论的实践联系起来,琢磨一下这两种观点,也许有助于更冷静、更清醒地看待双通道这种传播方式,以及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它在评论领域里的表现优势。

双线互补 电视与广播一样,以线性传播的方式传播内容。不过,广播只运用声音,是单线的线性传播;电视则同时运用声音和图像,诉诸听觉和视觉,它是声音线和图像线双线并行的线性传播。电视媒介的这一传播特点,赋予电视评论形成自己的表现特点另一个重要条件——双线互补,即通过画面和声音的连续性及其交互作用表达内容。

电视评论除口播评论主要诉诸声音以外,都注意同时调动画面和声音的表现功能。(51)作为供“视”的画面,它的表现功能在于以具象符号表现客观存在的事物,如人的活动、事物的状态、事件的现场以及周围环境、访问过程等等,为评论所表达的思想、观点、见解、态度提供依据或佐证。作为“听”的声音,包括同期或非同期的实况音响和论述语言。实况音响无论是否伴随画面,在评论中都拥有类似画面的再现功能;论述语言则主要按逻辑的方式、方法和规律阐述思想、观点、见解,有时也用来说明或解释画面、揭示画面的内在蕴含。所以,电视评论的线性传播方式,实际上是由承担不同表现任务的两条线——画面线和声音线组成的,它们分别从目视、耳听两个通道消除人们对事物认知的不确定性,进而更好地接受和理解评论的政论性内容。在这种“双线互补”的声、画关系中,声音影响观众对画面内涵的理解,画面则有助于观众经由具体、形象的材料领会声音所概括的抽象内容。它们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可以收到相得益彰的表达效果;而任何割裂这种互补关系的做法,则必然会削弱甚至损害政论性内容的准确表达。所以,英国电视理论家格林·阿尔金说:

电视不只是一种看的东西,然而也没有必要说音响或画面哪个更重要。在制作一个效果好的电视节目时,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如果说两者中任何一个能独立发挥作用的话,那不是对它的赞扬,相反,却说明这两者还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52)

电视评论声画互补的传播特点,通常有两种表现方式:

(一)声画合一

即声音和画面直接结合,共同为表达同一内容服务。同期声与画面同时摄录,自然属于“声画合一”,不用多说。此外,还有另一种“声画合一”:其中的论述语言直接解释画面内容,发掘画面内涵,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分析和阐述。请看《大家一起来扫除“文字垃圾”》(53)中的这一片段:

img13

这里的画面通过一组组典型的镜头,具体反映了社会上用字混乱的状况;声音(解说词,即论述语言)虽然是后期制作时配入的,但直接针对画面提供的典型例子进行评述,二者紧密结合,共同说明社会用字混乱问题的严重性以及纯洁祖国语言文字的迫切性。这种既不脱离画面,又不简单重复画面的组合方式,使评论的说理既有充分的依据,又有的放矢,易于为人们所理解、信服并接受。总之,不管是否运用同期声,只要实现声画合一、视听同步,无疑都有利于增强评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唤引观众共鸣和联想的效果。

(二)声画对位

这是电视评论双线互补的又一表现形式,指声音与画面围绕同一政论性内容,在各自发挥自身的表现功能的基础上,互相配合,共同为实现说理目标服务。其特点是利用声音与画面不同步产生的信息差距,充分调动人们通过视觉和听觉感知事物的能力,引导他们把声音与画面联系起来加以思考,进而深化对于事物的认识。请看下面这一片段(54)(见下页):

在这里,声音(解说词)部分是批评在举办展览这一类活动时,硬拉孩子们来装点门面的花架子,呼吁不要影响孩子们的学习和健康,敦促主办者应以务实的精神办事;而画面部分并没有顺着声音内容反映展览会的情况,也没有直接表现主办者如何把孩子们“从课堂里拉出来”,更没有反映人们对这种现象如何有意见,而是用8个镜头着力“描绘”孩子们“在寒风中无精打采”、“东张西望”、“颤抖”、“发抖”的神态,显示出孩子们的“被迫”和“无奈”的表情。然而,这些画面又都为以声音表达的议论提供了形象的依据和有力的支持。乍看像是各自表现各自的内容,实际上处处相互照应;这种照应的实现,主要不在于孰主孰从、孰先孰后,而在于在形成明确构思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构思统一处理声音和画面。严格地说,声画对位是在采制全过程中实现的,决非仅仅是后期制作的事。

img14

声画对位的表现优势,在于它能引起观众的联想,激发观众的思考,从而收到单纯的语言或单纯的画面所达不到的表现效果。这种优势以声、画分别表现的事物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为基础。如果没有这种联系,或者没能把这种联系恰当地表现出来,那就可能出现或相互重复、或互相脱节的现象,不仅不能形成互补的综合表现效应,甚至还可能导致两种信息形态的相互干扰。

电视评论的双线互补,并非声音与画面齐头并进。就电视的传播特点说,它传播的连续性主要表现在画面方面,而声音则是可以适当间断的。理解并利用声音的可间断性,为观众腾出理解画面或思考声音内容的时间,将可以更好地发挥双线互补的优势。

以上我们从三个方面分别阐述电视评论形成自身特点的基础。但是,这三者并不是各自孤立存在和分别起作用的,而是一个统一体中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电视评论的个性特征,是在双符号、双通道和双线传播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因此,要确切概括和体现电视评论的基本特点,就不能不认真研究画面、声音等符号的表现功能和规律,在提高驾驭符号能力上下一番工夫。

画面、同期声、字幕的运用

如上所述,电视具有声画兼备、视听结合和双线互补的传播特点和优势。不过,媒介的特点和优势之间,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区别。媒介的传播特点是客观存在的,而优势却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人们自觉、恰当地体现这些特点。就电视评论来说,电视的传播特点,只不过是为它调动具体、生动、形象的表现手段,增强议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提供了条件和可能性。至于能否成为评论作品的实际表现优势,主要取决于在采制的过程中是否自觉地把媒介的传播特点和评论的体裁特征结合起来,并在这个基础上调动各种符号、各种表现手段,共同为既得体又充分地表现政论性内容服务。它涉及电视评论采制全过程各个环节的一系列问题,这里仅就画面、同期声和字幕的运用,作点必要的说明。

画面——画面可以直接再现事物、场景以及记录其发生、发展过程,给予人们仿佛亲自面对事物、身临其境之类的感受,这是它成为电视传播不可或缺的表意符号及其表现优势的基础。不过,它的具体表现功能,又因电视的不同体裁而异。电视新闻报道以画面再现部分新闻事实,而电视评论则着眼于通过画面具体、形象的展现,引导观众理解客观事物的内在蕴含、发展趋向、社会效应,甚或作举一反三的联想和思考。且看《是“振兴会”,还是“催眠会”》(55)的这一片段:

img15

在这则述评中,画面既是引出话题的“由头”(全景),也为话题的展开提供了活灵活现、无可辩驳的形象化事实依据(特写),从而以其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吸引观众去琢磨述评所提出的核心问题:“像这样无意义、无效率的会议,还能让它继续开下去吗?这类会议赖以存在的现行体制,不改革,行吗?!”

如果说这则述评中的画面,主要起引出“由头”和提供形象化论据的作用,那么《惜哉文化》(56)的画面,就不仅着力调动可以调动的各种画面为表现论题服务,而且无形中扩大了画面的取材范围和表现功能。这则评论除常规的访谈画面外,还先后运用了四种来源、性质、功能不尽相同的画面:

其一,用于烘托解说词的资料性画面,如:

[资料画面]熊熊燃烧的博物馆和图书馆烈焰腾空,从建筑物的各个窗口向外喷着火舌,消防队在灭火……

[解说]11月15日凌晨一点多……这组显现时间相当长的全景画面,虽然不是与作为评论“引言”的解说同步摄录的,却同解说词天衣无缝地粘连在一起。二者相互衬托,相互为用,赋予评论以让观众非看下去不可的巨大吸引力。

其二,用作访谈背景的现场画面,如:

[现场画面]仍在冒烟的废墟;残破的博物馆外;记者采访聚集在现场的群众……

[采访同期声]

市民甲:这个博物馆在我们的心目中是非常神圣的地方,今天看到烧成这个样子,江城人民心中感到特别气愤。

市民乙:太可惜了。那些文物太可惜了,太可惜了。

记者:损失有多大你清楚吗?

市民乙:无法估量。无价之宝。

史吉祥(吉林大学教师,原吉林博物馆馆长助理):我在长春听说之后,昨天晚上赶回来看了吉林市电视台播放的新闻,一宿没睡着觉。一闭眼全是火。我们博物馆收藏的东西是几千年的文物遗留下来的。博物馆是1962年建馆的,三代人惨淡经营,一下毁于一旦。上万件文物所剩无几。我脑袋都大了,都木了。我真受不了这事儿。唉……

这里的画面,同一般的访谈画面明显不同。它展现受访人在火灾后的现场接受采访,以灾后废墟衬托受访人的面部表情。这样把现场、面容和话语融为一体,显然可以给观众带来情景交融、相得益彰的强烈视听感受。

其三,用于长距离电话访谈的组合画面,如:

img16

这组画面包括两部分——“央视”办公室的通话镜头和火灾现场的全景、特写镜头。这样组合,显然出于避免单独拍摄采访者这一头可能导致画面单调、削弱谈话交流感的考虑,可以说是一项以权宜方式争取意想效果的积极措施。其中的火灾现场镜头与谈话内容联系紧密,不仅可以弥补没有受访人画面的缺失,也许还可以收到另一效果,即激发观众将穿插于这一电话访谈前后的两段访谈(即前面对徐祚祥和后面对陈福的采访)联系起来思考的效果。

其四,这是一个很特殊的镜头,这里姑且称之为“补缺画面”:

img17

这是一个罕见的特例:在受访人拒绝摄像采访的情况下,采取这种办法填补画面的空白,就本例说,也许可以收到如《精粹》所说的某种对比效果。可惜,由于播出的节目并没有对运用这个聊以补缺的画面作相应的说明,却也可能因访谈双方的话语与图像展现的情景毫不相干,而让观众莫名所以。是否如此,作点琢磨,也许对能动驾驭画面、增强画面的表现功能不无裨益。

上述这两则评论的画面及其表现功能,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如前一则的画面比较单纯,它主要以“曝光”的方式,让画面直接面向观众“说话”,同时辅以提示式的解说;而后一则的画面,不仅类型及表现功能多样,而且运用了“组合”、“补缺”画面。不过,这些差别,其实都是在特定条件下,尤其是从适应题材的实际、能动体现选题意图和立论思想出发所作的具体选择和运用。如果差别说明电视评论可以根据各自的需要调动各种各样的画面,让它们在论述过程中发挥各种各样的功能的话,那么,一切从题材出发,服从于体现选题意图和立论思想,就是能动驾驭画面的根本准则了。而单纯就画面而言,则主要是发挥“照相本性”,以准确的画面语言表现事物、事件及其有关的人、事、物和相关环境等,增强新闻事实的可信程度,最大限度地消除人们认知事物的不确定性,以及由于文化水平、生活经验等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理解差异,并为观众提供“一种显而易见的亲近性”(克拉考尔语)(57),以满足其“百闻不如一见”的心理需求。因此,恰当地运用画面,电视评论就获得了一种其他传播工具所不具备的说理手段,可以大大增强评论的说服力和贴近性,从而也较易于为人们所接受。

那么,怎样恰当地运用画面呢?具体要求将在下章结合“电视图像评论”阐述,这里只强调几个原则:

(一)坚持为说理服务的原则。究竟用什么画面,从哪个角度用,怎样剪裁、组接,都要服从说理的需要,有利于增强论述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按照这个原则摄取和处理画面,才能使其成为表现内容的必要因素,而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品。因此,要警惕为画面而画面,甚至不惜让内容俯就画面、牺牲政论性内容的倾向。

(二)恰当处理同言语的关系。这里所说的“言语”,包括所有面向观众的解说、阐述和访谈话语。力求让二者相互为用、相互强化,防止不必要的重复和声画分离的现象。

(三)善于调动各种表现技法和编排手段,加强画面自身的论辩功能。如在《学雷锋的队伍走了以后》中,大量运用了蒙太奇的技巧,把热热闹闹的学雷锋场面与队伍走后遗留的大量垃圾两组画面组合在一起,使之形成鲜明的对比,使画面自身具有一种不言而喻的论证力量。在《桐乡粪桶事件留给我们的启示》中,则调动组接技巧表现画面之间的有机联系,使画面具有对比、象征意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画面不能表现抽象的缺陷,表达了单一镜头难以表达的内容。在《观察与思考》的一次谈论减轻学生作业负担过重的节目中,当采访对象谈到应减轻小学生的压力、让他们健康成长时,甚至把访谈画面与采访现场背景——花园里盛开的鲜花、绿草和插在花园中的标语牌“请爱护花草”——组接在一起,形成画面隐喻。这组画面不仅恰如其分地支持了评论的论点,而且具有激发观众作由此及彼联想的作用。这些评论的实践表明,调动各种表现技巧和手段,增强画面语言的论证功能,是恰当运用画面为说理服务的重要一环。在这方面,电视评论拥有巨大的有待发掘的潜力。

同期声——同期声指与画面同步摄录的各种声音,包括伴随客体——人、事、物发展变化而发生的声音,因采访而发生的现场或非现场访谈音响,以及与客体发展变化、采访活动相关的环境音响。

同期声在电视评论中的作用,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增强真实感、可信性

由于同期声与画面同步摄录,同画面所表现的声源(客观事物)保持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二者相互配合,就能使观众通过屏幕既见其形又闻其声。在电视评论中恰当运用同期声,让画面人物直接面对观众讲话,或表现与采访对象交谈的内容,或再现新闻现场的声音,无疑将使电视评论更具真实感和可信性。请看《造林还是“造字”》的这几个片段:

img18

续表

img19

在这个例子中,记者通过画面把观众的注意力引到陡峭的山坡前,然后运用现场解说和采访的同期声,绘声绘色地介绍“字”的“壮观”、“造字”付出的代价,以及农民的无奈,最后以“编后语”议论说:

封山育林,绿化山川,是我们各级政府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郧西县部分乡镇加强封山育林的宣传本无可厚非,但要劳民伤财地去“造字”不造林,那也只能是违民意、毁民财、失民心了。郧西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至今还有不少农民未解决温饱,花费如此浩大的人力、财力来建造这样的石头标语,说到底还是一种不注重实绩、只做表面文章的形式主义。如果没有一系列现场解说和采访的同期声提供的真实感和可信度,这一议论是否能够获得这种有如水到渠成,既自然又雄辩的说服力呢?虽然不能说绝对不可能,但恐怕不容易。

(二)渲染气氛,增强现场感和感染力

这一作用,在现场评论和以分析新闻事件为主的评论中尤为显著。由于画面与言语、环境音响等是同时录自同一现场的,它们相互配合,无疑可以更好地再现现场气氛,强化现场感,给观众以更直接、更强烈的感受。例如《让我们伸出双手》(58)中的这一片段:

img20

这样将记者的联想式述评、同失学孩子的家长、一位农民交谈的话语,连声音带画面地呈现出来,声、画相互催化,当能让观众获得比非同期的画面、话语更真切的感受,乃至引发他们的种种联想。这种相互催化,或许就是同期声的力量之所在。

毫无疑问,同期声同画面一样,是电视评论表现论据的重要手段。为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就必须精心处理它与论述语言的关系,使二者榫卯相应、紧密配合,防止不必要的重复和脱节、背离等现象,否则就可能出现类似下面这个例子的缺陷:

img21

这里的同期声与论述语言显然不无重复。如果是要渲染现场气氛,则论述语言须适当调整阐述角度,至少应避免语言重复;如果画面已经显示了现场气氛,那么舍弃这段同期声恐怕也未尝不可。虽然就这则评论来说,这一缺陷并不影响它的整体表现效果,但毕竟是一种需要也可以避免的瑕疵。

字幕——字幕指根据内容需要,在后期制作时,运用电子技术叠加在画面上的文字。它也是电视的可视因素之一。

电视评论主要运用画面和声音表现内容。但无论画面或声音,都存在着某些本身难以克服的局限性。如画面善于表现空间,却难以表现空间方位和时间;善于表现事物的状态,却难以完善地表现事物的内在含义。用声音表达政论性内容,则可能由于声音稍纵即逝、同音异义词不易辨别之类的弱点,导致这样那样的听知困难,影响观众确切理解其中的含义及逻辑联系。适当运用字幕,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类缺陷,使观众通过视、听、读三位一体,以及同向、多维的感知通道,获得更为确切的理解。具体地说,字幕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一)提示、强调作用

以字幕显示标题、论述重点和主要论点,是电视评论常用的手法。如《桐乡粪桶事件留给我们的启示》中,先后出现了4条字幕:

①桐乡粪桶事件留给我们的启示

②农村市场的两头一方面是疲软,另一方面是有效供给不足,原因何在?

③农村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启动这个市场应该从哪里着手?

④农村市场疲软的症结在于供给和需求的相互错位,所以,启动这个市场的关键在于有的放矢地调整产品结构。

其中,①是标题,②和③是提示、强调重点,④是概括结论。通过这几条屏幕文字的提示、强调,无疑可以增强观众对画面和声音所表达内容的印象,从而更好地把握其中的重点,加深对主要论点的理解。

(二)补充、说明作用

字幕可以用来补充、说明画面无法表现的时间和地点、人物名字一类的要素,消除画面信息的不确定性,有利于把论述语言集中用于说理。而配合声音适当运用字幕,则可以避免或减少同音词带来的听知困难和理解歧义;弥补同期声可能存在的缺陷,如录音质量不好(听不清)或说话人方音太重(听不懂)等,提高同期声的表现效果。

总之,字幕的主要功能在于帮助观众看懂、听清评论内容。它是一种配合画面和声音表情达意的辅助手段,用好了可以收到锦上添花的表现效果,用滥了则不仅无助于表达,还可能破坏画面的美感或分散观众的注意力。这里重要的是控制字幕出现的频率,选择适当的屏幕位置(以不影响画面的完整性为原则),以及掌握闪现的时间。(59)

画面、同期声和字幕,都是电视评论独具的表现手段。它们各有所长,各有自己独特的表现能力。恰当运用这些手段,发挥它们的综合优势,则需要注意以下原则:

——一切以充分体现立论,为深入浅出而确切地说理服务的原则。这是充分发挥画面、同期声、字幕综合优势的前提。要善于调动这些手段,利用画面的形象、直观,字幕的提示、强调功能,以及同期声的可直接传情的感染力,准确、生动、深入浅出地处理政论性内容,为观众创造理解抽象内容的条件。切不可片面夸大某一表现手段的作用,或者盲目追求技巧、故弄玄虚,那样势必将异化为干扰,反而增加理解困难,影响和削弱评论的传播效果。

——双线互补原则。即在保持画面的连续性、完整性同时,恰当处理和利用声音的可间断性,避免二者的不必要重复或相互割裂、相互干扰。

——以论述语言为主导的原则。论述语言是电视评论的主体,处于支配画面、同期声的地位。音响的选择和剪裁,画面的取舍和组接,都要与论述语言配合一致,既要注意充分发挥画面、音响的作用,又要防止喧宾夺主,冲淡评论的政论色彩,削弱评论的逻辑说服力。不过,这里所说的论述语言的主导作用,不是量的要求,而是作为连结一切的中轴或贯穿始终的主线;论述也不意味着非长篇大论不可,画龙点睛式的议论,以至于访谈时的提问,事实上都是相当受欢迎也相当有效的论述手段。

把握这几个原则,是不是可以更好地体现电视评论的基本特点,发挥它的舆论作用呢?不妨在实践中认真作一番尝试和检验。这样我们就可以加深认识、提高能动驾驭能力,而且还可以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其基本特点,推动电视评论继续往前发展。

思考题:

1.与报纸评论、广播评论比较,电视评论有哪些基本传播特点?

2.在电视评论中如何体现双线互补的原则,发挥它的声画结合的表现优势?

3.在电视评论中,画面、同期声、屏幕文字拥有哪些表现功能?为发挥它们的综合表现效应,应该遵循哪些原则,注意哪些问题?

4.说说你对以论述语言为主导这一原则的认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