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字正腔圆有哪些审美特质?

字正腔圆有哪些审美特质?

时间:2022-04-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字正腔圆———广播电视话语表达的气质与风范王 峥话语表达的气质与风范是由构成话语表达的多种要素融合生成的,包括声音质量、话语表达个性色彩、知识结构、审美情趣、话语主体的性格特征等等。笔者认为,这种广播电视话语表达的共性特征可以概括为“字正腔圆”这样一种话语表达的气质与风范。

字正腔圆———广播电视话语表达的气质与风范

王 峥

话语表达的气质与风范是由构成话语表达的多种要素融合生成的,包括声音质量、话语表达个性色彩、知识结构、审美情趣、话语主体的性格特征等等。透过这种气质与风范,受众可以感受到话语主体的“质量”(身份、力度、深度),话语信息的可信度、吸引力,媒体的权威性和某种审美特质等多种信息。

节目形态的多样化要求话语样态的多样化,以及话语主体风格的多样化、个性化。个性化是在共性基础上的个性,是寓于共性之中的。笔者认为,这种广播电视话语表达的共性特征可以概括为“字正腔圆”这样一种话语表达的气质与风范。

“字正腔圆”在很多与语言有关的专业中运用较多,包括各种戏曲演唱、声乐演唱、地方戏演唱、影视表演语言艺术,以及文化教学中的语文教学等等。在广播电视话语表达艺术当中,“字正腔圆”既是话语表达技术技巧准则,也是话语表达的审美准则,其中蕴涵着深刻的思辨性艺术哲理。这一准则受一定时代的、民族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艺术趣味、艺术风尚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主客体的生活经验、思想感情、审美能力与文化素养等影响,其内涵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发生变化,适时分析和研究它们的内涵实质,用以指导广播电视话语表达审美实践,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张颂教授在谈夏青播音风格的一篇文章中提到:“字正腔圆”应成为中华民族语言艺术的风范。那么“字正腔圆”有哪些审美特质和美学价值,它可以生成什么样的话语表达的气质,为什么应当成为广播电视话语表达的风范,是本文着重想要探讨的问题。

一、字正腔圆的语言学价值

在话语表达的技术层面上,所谓“字正”就是指语音纯正。具体说应包括声母发音部位准确、发音方法得当;韵母归音到位;声调幅度到位等等。话语表达必须让观众和听众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字正”是字音的问题,是表达的基础。所谓“腔圆”,则是指声音圆润动听,悦耳响亮,是声音的问题。我们往往可以通过对字音的调整来增加声音的魅力,因此笔者认为,“字正”是作为“腔圆”的前提而存在的,也就是说只有“字正”才能“腔圆”。

人类说话的声音就是语音。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具有一定意义、能起社会交际作用的声音。语言的声音和它所代表的意义是互相依存的统一体。一方面,不代表任何意义的声音不能称之为语音;另一方面,意义必须借助于声音才能表达出来。声音和语音是紧密结合的,声音是意义的载体,本身也有表情作用,字音离不开声音的依托。

声音和语音的关系还表现在,声音总会受语音的影响。比较各地方的发音我们发现,语音不同,用声状态也相应有所改变,语音的位置影响共鸣的位置、口腔的状态、气息的深浅等发声的状态。语言的物质基础是人的天然嗓音,世界上不管多么简洁或者复杂的语言,一般都由辅音和元音构成。所以字正腔圆概括了语音形成的一般规律,即有什么风格的“字”就有什么风格的“腔”。当人们把字音讲得很纯正(符合本民族的语言规范)时,才可产生适合民族习惯的语腔。

比如江浙、上海一带的语音,辅音往往重而长,元音却短促,有时还带有入声色彩,这一特点使得他们的发声听起来共鸣不好且偏前,气息浅,浮在胸部,吐字也只集中在唇齿一带,让人感觉噪音大。同样道理,各个国家语音的差异也造成了声音上很大的不同。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日语语速较快,发声位置靠前;而英语的发声位置则靠后,后声腔开度大,胸腔共鸣比较明显;在普通话中清辅音占绝对多数,没有复辅音,每个音节元音占主要位置,声调变化鲜明,且高音成分多,这使得普通话在声音上呈现出响亮、悦耳、圆润、明朗的特点。这些都说明字音和声音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在语言学中“字”与“腔”是密不可分的,不同的地方口音,决定不同的声腔关系。这就是“字正腔圆”的语言学意义。然而,当播音创作驾驭着语言之舟徜徉在艺术海洋里的时候,便又显露出更为深刻的艺术内涵。

二、字正腔圆的美学价值

(一)字正腔圆包涵丰富的审美特征

我们对于字正腔圆的思考不应只停留在话语表达的技术技巧层面,“字正”与“腔圆”既是话语表达的两个要素,也是两个审美客体,是从中国戏曲、说唱表演中提炼出来的一个美学范畴。在“字”的表达过程中,本身就蕴涵着丰厚的美学趣味;汉语普通话语音的特点,使“腔”呈现出多种审美特征。

1.“字”的审美特征

首先是字的“韵律性”。汉语普通话具有声、韵、调的特质。在广播电视话语表达中如何把这三类特质艺术化地表现出来既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播音技能技巧,也是一种审美创造。经典的播音作品听起来语意准确清晰、音质纯美流畅、语音响亮味浓,呈现出韵律化的语言所特有的艺术魅力。

其次是“字”的“形态性”。为了把字音咬准、吐清楚,播音技术理论中继承了传统曲艺艺术的科学成分,讲究“吐字归音”,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我国戏曲还将吐字的审美标准用“大珠小珠落玉盘”来比喻。这说明在技术中蕴涵着审美,而审美中又十分讲究技术,二者融为一体。

2.“腔”的审美特征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腔”的含义。“腔”指动物身体内部空的部分,如口腔、胸腔等;又指开口说话的意思,如开腔、答腔等;也指乐曲的调子,如昆腔、唱腔等;还指说话的腔调,如京腔、学生腔等等。

在播音创作当中,“腔”融合了普通话精良的语感和播音语言的鲜明特点,使得播音语言呈现出纯正、规范、大气的韵味。“腔圆”是指话语表达线条的美、声音音色的美、力度和速度的变化的美等等。

(二)字正腔圆蕴涵中国古代美学思想

字正腔圆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中国古代传统美学提倡“以言为本”、“文以载道”的观念,又兼有“得意为主”、“得意忘言”的审美追求,而“字正腔圆”体现了和谐的“言意”关系,旨在达到“重言”与“得意”的互补。

1.“字正”:以言为本,文以载道

在“言”和“意”之间,前提必须“重言”,才能达到我国古代传统的审美取向———“文以载道”,形成“以言为本”的审美原则。只有“以言为本”,“文”才可以“载道”。在中国古典美学的语境中,“字正”有其深刻的思想渊源。

2.“腔圆”:得意为主,言意互补

“腔圆”与“字正”是两个并列的范畴。如果说“字正”体现出了传统美学的“重言”,那么“腔圆”则旨在美学的“得意”(“得意为主”、“得意忘言”)的理念。这里所说的“意”不能简单理解为“字”的“意义”,而应理解为“意韵”、“意境”或“境界”。这就意味着,“腔圆”作为中国传统声乐、曲艺艺术的审美范畴,所强调的不仅是声音本身的“圆浑”、“圆润”,更重要是一种艺术意境或境界的表达。因此,只讲“字正”而无视“腔圆”,即只“重言”而无所谓“得意”,播音表达就难以获得一种基于意境的美感。将“腔圆”与“字正”并列在一起,并合成“字正腔圆”的整体,正体现出了“重言”与“得意”的互补。

“言”、“意”关系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的重要问题。先秦时期就有关于“言”、“意”关系的论述。庄子曾提出“言不尽意”、“得意忘言”等美学命题,这自然就对中国古代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最终使他们的艺术给人一种简约而旨丰、言简而意赅的审美境界。

三、“字正腔圆”的传播学价值

“正”有正义、庄重、威信的意味,具备由己达人的不可抗力。“圆”是圆通、融通,指声音的魅力和表现力。字正腔圆构建起话语主体的传播信念,使有声语言变得自信与可信,先声夺人、引人入胜。这种话语的表达方式蕴涵的形式美,有利于在信息相对过剩的今天“创造注意力”。

“字正”和“腔圆”是互相促进融通的,而不是互相干扰。关于字正腔圆,我们首先要重视语音的正确。只有“字”正,才有可能在正确传情达意的基础上进一步去研究“腔”的美。而“腔圆”则是“字正”的审美与升华,无此审美与升华,“字正”又会失去它的意义。只有把二者和谐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达到“字正腔圆”。

字正腔圆在播音发声和普通话语音中体现为字音的颗粒饱满、字字珠玑,声音的圆润清晰、悦耳动听。这是专业表达风范的基础,适用于有稿与无稿播音以及不同的话语样式中。“字正腔圆”在话语表达当中体现为语流的珠圆玉润、气盛言宜,语感精确、味道纯正,而绝不是呆板、固定腔调、机械表达。“字正腔圆是话语的一种美的叙述方式,应该有更多的人学习它,掌握它。”[1]

因此,字正腔圆能够呈现大国风度、时代高度和历史厚度,符合我国受众的审美观念,应成为广播电视话语表达的气质与风范。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注释】

[1]张颂:《语言传播文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21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