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这条道路咋就无人理会

这条道路咋就无人理会

时间:2022-04-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眼前这条路是连接银川市清和街与丽景街的育德巷,位于北门金三角附近。银川高级中学就紧邻这条路,这条路也是学校三千多名师生每天的必经之路。最近这次被挖开可以说是最糟糕了,从今年8月上旬开始。当时我们把这个问题反映给了银川市建设局城乡建设处,这个处室的负责人说,要对这一情况进行核实。

这条道路咋就无人理会?

他们也通过各种途径把这个问题反映给了相关部门,但是这个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我们这时候想,作为政府相关部门的领导,也许您的工作的确很忙,但是我们要问,那您的工作是不是应该包含这三千多名师生以及附近居民的出行问题呢?

主持人:这些年,银川市的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但是,目前银川市内仍有部分城市道路或街巷被忽视。这部分糟糕的路况给市民出行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不少市民为此四处反映,但是问题却始终得不到解决。

img506

img507

眼前这条路是连接银川市清和街与丽景街的育德巷,位于北门金三角附近。记者在这里没有找到路牌,毫不夸张地说,这已经不能再称之为路。眼前犹如小山的土堆一个连着一个,同时还有遍布的生活垃圾和雪融后的泥泞。

附近居民:已经挖了几个月,也不修也不平,这路实在不好走。前两天雪滑得人都过不去,从后面绕那么大个圈。

img508

这条路的西入口处悬挂着“大干五十天,喜迎国庆”的横幅,格外显眼也特别的滑稽。银川高级中学就紧邻这条路,这条路也是学校三千多名师生每天的必经之路。现如今,因为路的原因,银川高级中学不得已将学校正门封锁,师生们改走学校东面的侧门。那么这条路到底为什么被挖开?又为什么被搁置呢?

记者:我们今天节目的录制现场就设在了银川高级中学。看过我们节目的人都知道,我们的节目是“三方实地访谈”。但是由于一些不得已的原因,我们今天的节目只能是双方面对面。至于什么不得已的原因,我们稍后再说。首先来认识一下今天参与我们节目的两位嘉宾。坐在我身旁的这位是孙彦芳老师,你好!还有一位是马晓芳老师,你好!

img509

img510

记者:请问这条路被挖开多长时间了?

孙彦芳:这个路一共被挖开过三次。最近这次被挖开可以说是最糟糕了,从今年8月上旬开始。

马晓芳:雨天特别泥泞。像前一段时间下雨,就感觉是在泥水中走着呢,到雪天就纯粹滑得不行。天晴的时候,它整个挖开都是一层的土,然后尘土飞扬。附近的居民把垃圾倒在这儿,可以说形成了一个小垃圾站。现在挖开的那个大沟壕,可以说是像一个个丘陵似的。

记者:就我们学校来说,就是三千多师生要走这条路?

孙彦芳:我们学校上早读和晚自习的老师回家时,有的老师不小心崴了脚;还有骑自行车摔倒的;还有这一段时间下雪摔跤的,各种各样的事故都有。学生也一样。

img511

马晓芳:我们都得绕道走。这条路一出去就像山一样,得翻过去。所以,我们都得从另一条路绕着走。

记者:来之前我也了解了一下,好像要绕的话要绕到五宝大厦,从那个地方再折回来。那个区域好像因为拆迁的原因,已经拆得破烂不堪了。

马晓芳:有时从那个小道一走就觉得挺害怕的,特别危险。而且这边也曾经发生过一些比较严重的事件,就是遭抢劫啊,曾经都有。所以人从这个道走,真的特别担心。除非从丽景街那条道走。但丽景街走有个不好之处,重型车特别多,过马路特别危险。

记者:知道这是哪儿挖开的吗?

马晓芳:好像也不是很明确,就知道政府在办这个事情。

记者:听说我们学校刚刚获得了一项荣誉,是吗?

孙彦芳:对,评估了一个示范性高中荣誉称号。

img512

记者:那这条路会不会对我们学校造成什么影响呢?

孙彦芳:高一新生刚入学的时候,家长对我们学校也是怨声载道的,以至于部分学生直接就流失掉了。

马晓芳:本来这样的示范性高中会让学生家长源应该越来越多,学生在择校的时候会先来学校考察一下。结果,很多家长来了之后就找不着校门,不知道怎么进来。一看,校门怎么被封了?

记者:这个问题已经困扰我们这么长时间了,那没有想办法把这个问题解决掉?

孙彦芳:肯定想着解决。

孙彦芳:第一个,学校的一些领导应该给政府部门反映过;其次,这个路应该不仅仅属于我们学校的,它跟居民也有很大的关系,想必居民也应该反映过。肯定都想过办法,甚至还找各大媒体进行报道,以此来引起相关部门或领导重视,帮助我们解决。但是一直到现在,从8月初挖开,这个情况是越来越糟。一直没有一个人或一个部门站出来为此事负责。

马晓芳:当很多来我们学校视察的领导找不到校门的时候,也许他们会解决。

记者:其实这条路不仅是影响银川高级中学师生的出行问题,附近的居民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那附近的居民对这条路又是怎么说的呢?

(现场采访。)

记者:老师傅,我是电视台的记者,跟您了解个情况。你们门前这条路知道是哪儿挖的吗?

img513

附近居民:我们村上挖的。

记者:为啥挖的呢?

附近居民:就是因为咱们不拆房子,就把这条路挖了。逼着我们没办法走,我们只好拆房子。

记者:是你们村上挖的?

附近居民:村上跟这个开发商,就是这个汽车城。

记者:这个地方还有多少户人?

附近居民:我们还有七八十户呢,就是说一个月60块钱的出租房费。现在60块钱你说租谁的房子去呢?18个月返还房子,我们现在还不知道房子在哪里!

记者:那你们通过什么途径解决了?

附近居民:(相关部门)下来看了以后,他们说20天之内把这个路恢复好,下水给我弄好。看了以后打了个招呼,再连面都没见。电视台的、法治报来多少都不管用,没人管。我们这没人管,纯粹没人管。

记者:其实我们记者在接到这条线索的时候,是在今年的8月中下旬。接到这个线索之后呢,我们就和相关部门进行了联系。当时我们把这个问题反映给了银川市建设局城乡建设处,这个处室的负责人说,要对这一情况进行核实。但后来给记者的答复是,这条路由开发商来负责。

附近居民:现在推皮球着呢,政府推开发商,开发商推政府。

记者:后来我们把这个问题也反映给了银川市政府办公室。王勇秘书长说,会协调主管部门,也就是银川市建设局的蒋光林局长来解决这个问题,并且会接受我们的采访。随后,我们就联系了这位蒋局长,第一次联系的时候,蒋光林局长以正在开会为由挂断了记者的电话。隔几天之后,我们记者再次联系,蒋局长听到记者的名字之后就挂掉了电话。随后,记者再次拨打电话的时候,他的电话已经关机了。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我们再次把这个问题反映给了银川市政府办公室。王勇秘书长表示,他的工作很忙,不能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应付记者这点事上,说你们记者神通广大,应该自己去解决这些问题。那我们向周围的居民也了解了,很多媒体都已经关注这件事了,他们也通过各种途径把这个问题反映给了相关部门,但是这个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我们这时候想,作为政府相关部门的领导,也许您的工作的确很忙,但是我们要问,那您的工作是不是应该包含这三千多名师生以及附近居民的出行问题呢?好的,再次感谢两位参与到我们的节目中,谢谢!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播出日期:2009年11月23日

编导:卢宝晓(鲁冰)

摄像:胡 伟

   李海云

录音:高明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