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视新闻稿的写作

电视新闻稿的写作

时间:2022-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电视新闻稿的写作电视作为当代社会四大新闻传播媒介中的主力军,在传播信息、影响舆论方面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功能。虽然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没有广播简便,但它的迅速如今已不容忽视。在电视新闻中,需要写作的文字稿主要是解说词部分。但电视新闻稿的写作除了要符合广播新闻稿的要求外,还有其特殊要求,这突出地表现在要处理好声画关系上。

第二节 电视新闻稿的写作

电视作为当代社会四大新闻传播媒介中的主力军,在传播信息、影响舆论方面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功能。有人曾形象地把它称为传播媒体的“脊梁”和“眼睛”。的确,电视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

通讯员向电视台提供新闻线索或者帮助记者录制新闻节目,也成为日常工作。了解一些电视媒体的特点,对通讯员更好地与电视媒体打交道有好处。

一、电视媒体的“杀手锏”

与广播、报纸比较而言,电视媒体的特点就在于它的“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具体说来,电视媒体具有以下特点。

(一)信息传播即时、迅捷

电视是使用电波进行传播的媒介,电波传播的迅捷赋予了电视新闻及时性的传播特点。随着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电子新闻采集系统的出现,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时间大大缩短,再加上直播、插播、滚动字幕等传播手段的使用,使电视摆脱了纸质媒体因出版周期固定而导致的时效性不足的缺陷,从而使电视新闻传播的及时性和迅捷性得到了充分体现。虽然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没有广播简便,但它的迅速如今已不容忽视。

(二)直观性强

电视是视听合一的传播媒介,人们通过电视能够亲眼见到并亲耳听到各类人、各种活生生事物的“音容笑貌”,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这就是电视视听合一传播的效果。单凭视觉或单靠听觉,或视觉与听觉简单地相加而不是有机地合一,都不会使受众产生如此真实、信服的感受。而且电视对观众的文化知识水准没有严格的要求,即便不识字,也基本上可以看懂或理解电视所传达的内容。

(三)形象生动

电视以图像、声音、文字等符号直接作用于受众的感知器官,富有感染力,能引起高度注意,在多数情况下易为人们接受。电视新闻的这些传播符号是同时作用于受众的感官的,视听结合,形声并茂,比报纸新闻和广播新闻具有更加直接的表现力。所以,很多活动,没有电视记者架起摄像机,活动就不开始,一直要等到镜头对准现场,活动才开始举行。

二、电视新闻稿:声画结合,相得益彰

电视和广播在传播新闻上有着鲜明的共性特征,如都要求所播的内容真实、准确、生动;都是运用有声语言传达信息;都是运用现代的电子手段进行传播;都要求传递信息时语音规范、表达准确。所以,广播、电视声音传播的特性决定了其文字稿应是口语化的。在电视新闻中,需要写作的文字稿主要是解说词部分。由于听觉信息是稍纵即逝的,观众不可能去细细品味词与词之间、句与句之间细微的差别或对语言信息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挖掘。所以和广播一样,电视新闻文字稿写作也是“为听而写”,要用多数观众听得清楚的口语化语言。但电视新闻稿的写作除了要符合广播新闻稿的要求外,还有其特殊要求,这突出地表现在要处理好声画关系上。

(一)声画要合一

声画合一是指电视画面和声音同时指向一个具体形象的结合形式,它的特点是声音和画面同步发生、发展,视听高度统一,使观众既能观其形又能闻其声,以加强传播内容的真实感和可信度。例如新闻《20亿只田鼠肆虐洞庭湖》:

画面:湖面、堤岸成群老鼠奔跑,毁坏的庄稼,人们打老鼠。

解说:这里是位于洞庭湖畔的湖南益阳市大通湖区。当地群众说,老鼠不是在堤坝上打洞,就是啃庄稼,所到之处破坏严重。这几天,他们每天和老鼠“作斗争”,一棒打去,能打死两三只;铲子拍下来,能砸死七八只。

在这则新闻中,解说词讲到大通湖区,画面就配合出现湖面和堤岸;解说词说到老鼠破坏严重,画面就立即“配合”庄稼被毁的镜头;解说词说到人们每天和老鼠“作斗争”,画面就出现人们用各种方式打老鼠的镜头和声响。画面、解说共同指向同一事物和动作。

另外,在电视新闻中,如果画面上的人物或物体就是声音的来源体,这种声画合一的方式又称声画同步。例如在一些关于特大爆炸事故的电视新闻中,不仅有爆炸画面,还有爆炸的同期声,这种声画同步更加凸显了电视新闻的现场感和纪实性,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4]

对于声画合一的表现方式来说,电视记者、通讯员一方面要找到反映新闻主题的画面,另一方面要找到能够充分反映画面内涵的语言,避免电视新闻画面和解说各是各、两者间没有内在联系的现象发生。对于声画同步,电视记者、通讯员则要能够将现场有价值的声音和画面真实地记录下来,同期声一定要和现场同步。

(二)声画要对位

在电视新闻中,声音主要是指解说词。声画对位指的是解说词和画面围绕着同一个内容中心各成系统,不是机械的同步,但彼此又相互配合、互相补充的表现方式。在声画对位关系中,解说词与画面的不同步,不是给观众以“看图识字”的简单感知,而是利用不同步产生的信息差距,充分调动观众视听两个感知通道的注意力,引起声画信息叠加联想,加大感知深度,产生1+ 1>2的传播效果。

由黑龙江电视台摄制的《农机下乡了》,获得了1999年度中国新闻奖。这条新闻就成功地运用了声画对位的组合方式来表现主题。画面部分是农机部门组织的敲锣打鼓、浩浩荡荡的车队以及种种表现,而解说词却告诉观众:本来半个小时的路程,在市里的各大街道转来转去就用了三个小时,唯恐别人不知道他们要下乡了;好不容易到了目的地,因为没有事先通知,所以没有卖出一台农机,整个活动共花费万余元,前后历经八个小时,现场只停留了一个小时。综合画面和声音信息告诉观众的是,这不是什么方便农民的“农机下乡”,而是害人的形式主义。

在电视新闻中,需要采取声画对位表现方式的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画面不能传达受众想知道的信息,这时需要借助解说词来对易产生疑问和误解的画面进行解释、说明、分析,以扩大信息量。

1996年12月10日的《东方时空·东方之子》节目,为了表达作家萧乾和其妻文洁若之间相濡以沫的情感,采用了下面这样的画面和声音:

画面:萧乾右手拄杖,左臂挽着夫人从远处向镜头走来。两人的形象越来越清晰,叠至萧乾与妻子年轻时相偎相依的一组照片。

解说:萧乾对文洁若说,我曾离过三次婚,这方面不稳定害己害人,是生命最大的浪费。当时,还没有接触过异性的文洁若,谢绝了一些好心人三番五次的劝告,毅然选择了比她大17岁的萧乾。萧乾自认为在漂泊了40年后,终于找到了家。结婚3年后,萧乾被下放去劳动。当时文洁若对他说,你去吧,我等着你。

在这组镜头中,画面仅仅起到一个展示主人公形象的作用,三言两语的画外音却交代清楚了萧乾夫妇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深挚的情感。这样观众会将萧乾夫妇不平凡的经历和画面上的老人结合起来,画面和语言的信息尽管不一样却能相互配合,达到一种相互补充的效果。[5]

二是电视镜头没有记录下已发生的事实,而这些事实对于受众了解全部事件的真相又非常重要,此时就需要借助解说词来弥补。

1996年6月29日《东方时空·时空报道》播出的《鳖场为何关门》中使用了如下的声画组合来交代整个采访背景:

画面:绿树掩映下的小村庄,记者随着当地村民进入甲鱼养殖场。

解说:这里是山西省洪洞县有名的甲鱼养殖村,当记者来到这个在当地小有名气的甲鱼养殖场的时候,这里已经很难看到一只甲鱼了。

画面:打开小木门可以看到,池塘里的蓬蒿有一人多高,多处池塘壁出现裂缝和脱落,池塘里只有很浅的水,整个养殖场内是一片荒凉破败的景象。

解说:这个在当地颇有名气的甲鱼场,在几年前却是另外一番景象,这里曾养殖过近万只的甲鱼。

在这里,甲鱼场的红火场景已经往日不再,不可能拍到现场的画面。但这个节目进行了很好的处理,向受众传达了一个完整的信息,即用破败后鳖场的画面配上背景解说,用语言(曾经养过近万只的甲鱼)和画面(近乎干枯的鳖池)形成强烈的对比,以此激发观众的想象。在这种情况下,文字稿占有主体地位,画面仅起到一个信息传播的引子的作用。[6]

声画合一强调的是记者要善于选择最恰当的语言来配合画面。而声画对位则更强调解说词要对画面本身不全面的信息量进行补充,或通过对新闻活动背景情况的介绍来增加新闻的立体感和厚度,如前面所举的例子。

但在实际的电视新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声画相互重复的现象。如画面上已是熙熙攘攘、张灯结彩的过节情景,却非要配上解说:“节日的街头到处洋溢着祥和喜悦的气氛,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姹紫嫣红,人们换上节日的盛装喜气洋洋。”画面的内容其实已经向人们展示了节日喜庆的景象,但此时仍然用这些抽象模糊的张灯结彩、祥和喜悦等词语来配画面,不仅会造成信息传播的重复,而且使本来应由观众自己感受的气氛变成了电视媒介的强行赋予,可信度和感染力也会下降。所以,对于电视新闻记者、通讯员来说,这种情况应该避免。

实际上,在电视新闻中,无论是画面还是解说词,都不可能成为独立的整体,它们各自都有自己的不足和局限,应该把二者的长处叠加在一起才好。电视新闻如果只注重画面,虽然有助于传达形象,但不善于传达观念和理论;如果只注重解说词,倒是弥补了画面语言不能更深层次地揭示事实真相以及所产生的效应等缺点与不足,但在表现形式上又显得枯燥、单调。所以,对电视新闻记者、通讯员来说,必须强调具备两种素质,即对文字和画面的最有效把握以及对新闻的高度敏感。

另外还有一点要强调的,就是电视新闻的标题。它一般是单行标题,比报纸标题更为简洁,需要拟题人高度的概括能力,这种能力,无论是记者还是通讯员,都应该下大力气培养。

电视文稿的写作、电视新闻的摄录,对于通讯员来说,工作量没有与报纸打交道大。原因就是电视制作的过程复杂一些,通讯员参与难度大一些,参与也就较少。因此,关于电视文稿的写作与相关技术,我们就只讲到这里。

思考题

1.写广播、电视新闻稿有哪些要求?

2.请选择一篇广播稿,分析它的写作特点。

3.请选择一篇电视新闻节目,分析声画合一、声画对位是如何体现的。

【注释】

[1]朱珉:《广播新闻写作要力求精炼》,《新闻窗》2007年第2期。

[2]蔡东民:《口语化,让广播新闻“一听了然”》,《新闻传播》2006年第7期。

[3]朱珉:《广播新闻写作要力求精炼》,《新闻窗》2007年第2期。

[4]何志武、石永军:《电视新闻采写》,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8页。

[5]孟建、祁林:《广播电视新闻写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版,第131页。

[6]孟建、祁林:《广播电视新闻写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版,第13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