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特别的采访准备

特别的采访准备

时间:2022-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特殊采访对象有了特殊的知识准备后,才能知道采访从何下手,与采访对象才有了对话的可能。

第三节 特别的采访准备

一、基于特别内容的采访准备

记者面向广阔的社会,自身的知识也应力求广博,这样才能在不同领域、不同要求的采访中扩大视野,便于同各种职业的采访对象接触和深谈。但记者也不可能做到万事通,因此,对于一些与特定报道对象有关的专业知识在采访前需要临时补充,避免在采访提问中问出外行的问题。

比如有一次,两位来自不同新闻单位的记者一起到鞍钢采访,介绍情况的人谈到超额1%完成上个月的生产计划,利用系数提高1.5%左右。利用系数是炼铁厂生产技术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一个容积1000立方米的高炉,利用系数提高1%,一年就可增产生铁10万吨,鞍钢炼铁厂高炉利用系数一月跃增1.5%,是个大新闻。其中一位记者采访前准备了这方面的知识,立即写了一条消息,作为工业报道的重要新闻发了;而另一位记者因为不知道利用系数是怎么回事,也就看不出此事的价值,只有空手而归。

在选题确定之后,面对即将要进行报道的新事物、新问题,尤其是有特别内容的——如采访专家、学者、科学家、艺术家以及特殊行业的专业人士等,记者需要进行充分的知识准备。

基于特别内容的采访往往是共性较少、个性较多,记者平常掌握的知识或是远远不够,或是根本没有,而报道所要涉及的知识往往比较精深,内涵也十分丰富,记者掌握这方面的有关知识就成为认识这些人和事的起点,没有这个起点,采访几乎无法进行。访问学有所长、技有所专的科学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入门不易,深入更难,因为他们在某一方面的知识一般都达到了精深的程度,如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对话者,记者需要更长时间、周密的知识准备。

如著名记者徐迟采访著名数学陈景润以前,为了弄懂哥德巴赫猜想这个数论中的著名问题,用了几个月的时间,钻研包括马克思的《数学手稿》在内的有关数学著作,硬着头皮和数学上某些难懂的问题打交道。新华社记者访问著名生物学家朱冼教授之前,翻阅他从事研究工作三十多年来写的三四百万字专著,才使采访获得成功。

对特殊采访对象有了特殊的知识准备后,才能知道采访从何下手,与采访对象才有了对话的可能。

二、基于特别采访方式的采访准备

对于一般的采访而言,主要是依靠观察、访问以及文献阅读等方式进行采访,无需特殊准备。一般来说,应该轻装上阵,带上本、笔、录音机等即可。

但如果采用特别的采访方式,如隐性采访、体验式采访等,就需要做一些特别的准备。

如进行隐性采访时,要考虑好如何不被采访对象发觉,准备方面要万无一失。中央电视台记者吴昊、陈含暗访浙江五金之城——永康的部分企业不注意劳动保护,导致务工人员被机床压断手指的惨剧时有发生。一开始,他们决定以打工者的身份直接进入工厂体验,然而由于所带的偷拍机的外包根本不像打工者用的,很难自由拍摄,而工厂为了防止工人夹带产品出厂,每天下班要检查所带物品,摄像机就会被发现,因此,这一采访方式就被否定了。而为了使暗访能成功,记者做了更充分的准备——在当地报纸上看到一家浙江的百强企业在招聘办公室秘书,于是前去应聘并成功。于是记者就可以夹着偷拍机在工厂里自由走动,把这家工厂违反安全规定与劳动法规的现象全部拍了下来[8]。观众通过记者的暗访,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大工厂的劳动保护尚且如此,那些小工厂就更不容乐观了。可见,进行特殊方式的采访需要有特殊的采访条件、精神及物质准备。

三、基于广播电视媒介的采访准备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指广播电视新闻记者为获取新闻信息而展开的调查研究活动,具有不同于其他媒介采访活动的特性,包括:

1.电子传播手段的介入,广播电视采访就整体上说增加了与以往不同的采访形式,即电子媒介记录与采访共生的采访形式,我们称这种采访形式为带机采访

与平面媒体的采访不同,带机采访所获得的信息可以通过声音和影像的方式直接进入新闻节目中,而传统的脱机采访所获得的信息则要首先转换成语言,再以文字语言或有声语言的方式进行传播。在广播电视采访中,脱机采访更多地承担外围性的信息收集任务,而把关键性信息的采访交由带机采访来完成。带机采访的特殊性在于它不仅要考虑到新闻信息的采集,而且要考虑到新闻信息的传达。因此,它不仅涉及所采集新闻信息内容的重要性,也涉及所采集新闻信息形式的表现性。在这里,记者不仅要考虑问什么问题,而且要考虑以什么方式发问;不仅要考虑采录到了什么内容,而且要考虑是以什么方式采录到的信息内容;不仅要考虑到被采访者语言内容的准确性,还要考虑到其语言表述的生动性等。下面这个报道就充分体现了广播、电视带机采访的特点。

台湾民众举行“反‘台独’救台湾”大游行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主持人:陈水扁就任台湾领导人两周年之际,台湾民众举行“反‘台独’、救台湾”大游行,请听中央台记者金荻、万成从台北发回的录音报道:

【出同期音响“(闽南话)反‘台独’救台湾!(普通话)反‘台独’救台湾!”】(压混)

听众朋友,今天下午数千名台湾民众走上台北街头,举行声势浩大的“反‘台独’、救台湾”大游行。

下午1点由300多辆出租车和私家车组成的游行车队浩浩荡荡(同期汽笛声),来自各党派和各界组成的一百多个团体,三千多人参加了游行。游行的群众冒着高温,挥动着写有“反‘台独’”、“回归一中,万事畅通”等字样的旗帜、标语,高喊着口号。

【出音响“爱台湾、反‘台独’!”“反‘台独’、救台湾!”“我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压混)“我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

记者在中山南路看到,游行的队伍非常庞大。参加游行的人大多数是青壮年,也有上了年纪,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或头戴印有“1 CHINA(一个中国)”图案的帽子,或身穿写有“中国人”大字的T恤,他们要求台湾当局放弃台独主张,正视台湾目前的困境,为民生凋敝的现状找出路。

游行总指挥、台湾“中国统一联盟”等游行主办单位发表了《向“台独”说不——反“台独”暴力宣言》。《宣言》指出,台湾领导人的“台独”政策和李登辉的“台独法西斯”并不能代表台湾的民意。优良的武器不能保证台湾的安全,只有两岸和平才是台湾安全的最大保障;《宣言》要求台湾当局接受一个中国原则,遵守“九二共识”,重启两岸谈判,开放两岸“三通”。

【压混音响“和平统一,一中救台!”“和平统一,‘九二’共识!”】

台湾“统联”主席王金平在游行的队伍中发表演讲:

【出音响“我们在这里要向全世界宣告:在这里的台湾人,也是中国人!我们是台湾的中国人!(民众)对!我们也是中国的台湾人!(民众)对!(鼓掌……)”】

在游行队伍里,我们看到一位年轻的妈妈,她怀抱着婴儿。

【记者采访“记:你怎么看今天的活动?民众:我嘛是劳工。台湾已经成这个样子,经济不好,太乱了……”】(音响减弱)

游行始终在和平有序中进行。【游行群众齐唱的《国际歌》】这次游行的路线,是经过台湾当局批准的。但是游行队伍按照批准的路线要经过台湾领导人办公场所前的凯达格兰大道时,却遭到了警察的阻拦和警告。而5月11日,在“台独”分子组织的“正名”运动中,警察却护送着“台独”分子的游行队伍经过凯达格兰大道。

下午四点,游行队伍停在了信义路上的美国在台协会,愤怒的人群向铺在地上的美国国旗扔鸡蛋,并焚烧了美国国旗。

【出音响“R.O.T(台湾共和国)烂烂烂!One China(一个中国)赞赞赞!”】

下午四点五十分游行队伍来到孙中山纪念堂,游行在“中国人大团结”的口号声中结束。

【压混音响“反台独!中国人大团结万岁!万岁!”】

这个报道中,游行现场的一些有感染力和说服力的声音通过记者的采录进入到节目里,如人们所喊的口号,游行组织者发表演讲、参加游行的群众的看法等,这些声音比记者的一般性描述更有表现力和生动性,令听众感觉似乎身临其境;同时,广播电视采访也使用脱机采访来收集背景信息或不便用声音或图像记录的信息,如这个报道中游行队伍的规模、穿着及行动路线等就由记者的解说来完成信息的传达。脱机采访与带机采访相辅相成,通过带机采访突出新闻的可听元素或可视元素,这是广播电视采访的一个特点。

2.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具有时间同步性

广播电视新闻当中,不仅被采访者回答问题时的有声语言可以直接地展示在报道当中,新闻事件过程及至细节的展示也都可以通过音像的形式由素材直接来完成。因此,带机采访捕捉到的音像素材将以其不可改变的形式直接构成报道作品的一部分,后期的再创作只能决定对素材的选择与作用,而很难对素材本身进行改变(通过物质手段有可能对画面和声音的部分内容进行突出、强调或遮盖,但不能改变画面和声音的根本性质)。换句话说,作为新闻素材搜集过程的带机采访已经构成了新闻作品制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成败对整个作品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影响。这样的采访形式,改变了以往回溯式、结论式的报道方式,使报道在时间定位上产生了前移,采访与报道可以同步展开,进而产生了“现在进行时”的报道形态。这样的采访方式,使广播电视采访的信息存在于时间流程当中,与真实生活流程一一对应,甚至可以通过现场直播的方式实现现场采访的同步传播。

就像《台湾民众举行“反‘台独’救台湾”大游行》这个报道,记者的采访与事件是同步进行的,台湾民众边游行,记者边进行采访,对有特点的声音进行采集、记录。一旦游行结束,带机采访的大部分内容就已经完成,不可能再“制造”出游行时的口号声、演讲声的声音。所以,也有人认为广播电视采访是“一次成型”的调查研究活动,很多时候一旦错过了采访的最佳时机,就没有补救的机会。

3.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方式直接关系到新闻报道形式

在平面媒体的报道中,经常会出现采访结束之后再考虑采用什么样的报道形式的情况,采访与写作这两个环节在一定程度上是分离的。而在广播电视采访中,由于新闻素材可以用原生态的形式直接进入到新闻报道里,这就使得新闻报道的形式与新闻素材的获取方式即采访方式发生了密切的关联,前期采访与后期写作、制作的环节必须紧密衔接。在采访前,记者就应预见到即将采访的新闻会采用什么样的报道形式,从而对自己的采访方式做出调整和准备,以保证传播的可信性与合理性。

如果认为某新闻比较适合作现场报道,就应在采访中有意识地增加记者或主持人的声音或出镜采访,如果把记者或主持人定位于新闻现场的目击者与报道者,记者或主持人就应该出现在现场音响或现场图像中,这样,其目击者的身份才能得以确证。但如果采访前未能想到使用现场报道的形式,即使是后期发现这种形式很适合这条新闻也于事无补,因为采访未能提供相应的素材。

在“神六安全返回”的新闻中,记者有一段现场报道,就是站在返回舱边完成的,很鲜活也很有说服力。

(解说)在返回舱着陆后,担负飞船回收任务的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所属着陆场回收站及时发现目标,在陆军航空兵部队配合下,迅速赶往着陆地点,接应航天员安全出舱。

(同期声)记者现场:我的旁边就是神舟六号飞船返回舱。从我们在直升机上得到飞船返回舱着陆的消息,到我们赶到现场,仅仅用了十五分钟时间。现在工作人员正在进行舱外检查,很快就要打开舱门,迎接航天员出舱。

(解说)返回舱门开启后,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先后自主出舱,面带胜利的微笑,向前来迎接的同志们挥手致意。(着陆现场和指挥大厅现场同期:欢呼声、掌声、献花)

(同期声)记者现场采访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

记者:我是中央电视台记者。请问在115个小时的太空飞行中,你们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航天员费俊龙:我们这次太空之旅非常顺利!我们舱内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很好!现在我们感觉到身体状况不错!谢谢!

记者:海胜,请你也讲一下。

航天员聂海胜:我感到有很多人,有无数人在牵挂着我们,我们非常感谢我们的祖国和人民对我们的厚爱!

由此看来,广播电视记者在采访前就应该对最终做出的报道形式心中有数,是音响报道还是无音响报道?是现场报道还是无现场报道?不能等到采访结束时甚至到写作时才做决定。这种根据报道形式的需要而采取相应的采访方式的做法,将给节目的编辑和信息的传播带来很大的便利,同时能提高采访与写作的效率。

4.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的角色定位更丰富

在一般的新闻采访中,记者的角色定位通常是调查者和传播者,而在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中,记者的角色定位除了传统的角色之外,有更丰富的内容。如在现场报道中,广播电视记者同时也是受众观察新闻事件的现场引导者。现场报道通常需要记者在新闻事件的事发现场解说新闻事件的背景和新闻要素,并引导受众观察新闻事件的现场、理解其意义,对可能出现的传播障碍加以解释;必要时通过对现场当事人及有关人士的提问,来解答受众的疑惑。在这个过程中,记者和受众一起来了解和把握新闻事件,受众在记者的引导下接收信息并进行解读。记者此时的角色定位是一个引导者,与受众的关系更为平等。而平面媒体的现场采访一般没有这样的过程,新闻事件往往是由记者理解、消化之后再加以叙述,记者仅作为调查者与传播者出现。

如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在报道“巴格达遭空袭”这一新闻时,有一段这样的现场报道:

观众朋友,我现在是在巴格达市新闻中心的平台上……我们现在听到整个巴格达市区,爆炸声响彻整个夜空。我们可以看到,在我的身后,有防空的炮弹和高射炮的炮弹。爆炸声在我们的附近响得非常强烈。在我们的周围,各个方向都有巨大的声音,而且可以看到强烈的火光……

记者在现场从不同方位引导观众去听、去看,通过大量的场景展示与细节表现让观众亲自感受空袭带来的灾难。这样的角色定位让广播电视记者在听众或观众心中更为亲近、亲切。

作为引导者的广播电视记者仍然掌握着传播内容的选择权,但这种由传播方式变化引发的记者角色变化,毕竟对记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现场中,记者要及时地、随机应变地对现场加以从宏观到微观的整体把握,既要对新闻事件的发展做出预测,又要对受众的接受心理与需求做出判断和把握,还要时刻关注传播的目的与传播效果。记者的言行举止及至服饰都会对传播效果产生影响,记者本身也成了广播电视传播中的一个符号,他在新闻现场信息传播过程当中的表现及其对现场的驾驭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传播的成败。

5.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对设备具有较强的依赖性

新闻素材的采访及传播效果,不仅取决于记者的观察、询问、分析、报道,以及被采访者的现场表现,还取决于摄录器材的记录效果。对器材的相对依赖性,是广播电视记者区别于文字记者的又一特点。

熟练地操作摄录器材是对广播电视记者的基本技能要求,而熟练地应用摄录器材的传播特性进行报道,也是广播电视记者所应具备的基本专业素质。相对于广播记者而言,电视记者对摄录器材的依赖性更强,如果没有摄像机,电视记者可以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因此广播电视记者在采访前必须做好物质与技术的准备,包括录音、录像设备、话筒、电池等都要备齐,并与相关人员做好协调。采访前,要保证这些器材是否都处于良好状态,包括电池能用多久,磁带是否够用,话筒线的接触是不是良好等,这些必备的物品,临场时缺少一样或损坏一样,都会影响正常工作,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6.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团队合作性

广播电视采访往往是以团队的形式完成,尤其对于电视来说,基本上都是以采访小组的组织形式开展工作的。也就是说,电视采访是集体工作的产物,除特殊情况外,一般由两个以上的记者协作进行,而不是一个记者单兵作战。在电视采访小组当中,一般需要一位采访记者和一位摄像记者,有时还会有录音师协同采访。根据采访任务的需要,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加上灯光师、技术人员、主持人、编辑、编导、制作等。这就要求采访组当中的每一个人都要按照自己的角色要求做好自己所分管的那一份工作,同时,又要与其他的同事协同工作,共同完成好报道任务。在合作的工作方式下,信息的有效沟通就显得格外重要。如果采访记者与摄像记者不能够很好的沟通,摄像记者不了解采访记者的意图,或者二者在新闻事件现场的配合不够默契,就会给采访工作带来困难,进而影响到采访和传播的效果。

对于广播电视记者来说,脱机采访部分的问题准备与平面媒体的记者类似,提问应该围绕让采访对象介绍有关情况、把新闻事实的真相弄清楚来设计,做到思路清晰、提问明确、发问及时就可以了。

如果采访的提问和回答要作为音像素材记录下来,即要进行带机采访的话,记者做提问准备时还需要考虑提问与回答的镜头(音响)效果。如要考虑问题以什么方式提出,会引起对方比较好的反应?问题的表达应该如何效果会更好?等等。

著名节目主持人敬一丹曾讲过一个自己采访的亲身经历。一次她去某地农村采访农民互助协作组织的发展,当地推举了一个养猪专业户作为采访对象,正是以这位专业户为核心联系了若干农户作为帮助对象,由这位专业户向其他农户传授养猪经验和技术,用一帮多的形式共同致富。这位农户也因此成为了养猪协会的会长。敬一丹在采访前准备了很多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这样的:“请问会长,您的养猪协会辐射了多少家农户?”没想到对方听了提问后露出迷惑的表情,说:“记者同志,啥叫辐射?”敬一丹一下就愣住了,当时就意识到自己的准备出了问题。作为带机采访,只考虑了自己的问题组织,但没考虑对方的理解力和表达力,这样拍摄下来的采访过程效果会非常不好。这位农户见记者愣住了,便说:“记者同志,你也别叫我会长,我不过就是个养猪头啊!”这时敬一丹想到了如何转换问题,于是她顺着农户的话问:“那请问您这个养猪头领了几个猪倌啊?”这下这位养猪专业户听明白了,打开了话匣子,采访顺利进行下去了,现场录制的效果也不错。

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广播电视的采访在进行提问准备时除了考虑如何挖掘事实、了解情况外,有时还需要考虑有声语言的传达效果,这样才会取得采访的成功。

练习

1.选择一个与校园相关的话题写一篇报道,例如食堂饭菜质量问题、校园心理健康问题、校园贫富分化问题等。确定选题之后,请通过互联网及学校图书馆的数据库来查找与此相关的报道。记下专家对此问题发表的观点以及你认为可能用于报道的资料或报道,并将其用在你的报道当中。

2.确定一位你想采访的对象,看看使用搜索引擎,能否找出关于他的信息。你可能会发现,一个很普通的人在网上也许都会有不少信息。

3.你们校园里的某些建筑物或者标志是以某些人的名字命名的。假设你要写篇关于此人的报道,请写一个采访提纲。你从图书馆、网络中查找关于这个人的背景资料,然后采访使用这些建筑物的学生,看看学生对此人的了解程度。并可将这些内容写进采访提纲。

4.通读一张报纸,看看引语在报道中是如何被使用的。思考记者问了什么样的问题以获得这些答案?

5.观看一个电视采访并记录问题,思考这些问题怎样被提出以及被访者如何作答。采访准备在这次采访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注释】

[1]石岩:《“对话”话是不具职业水准的文体?——做“对话体”报道的几点感受》,《后台》,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年版。

[2]《京华时报》2008年5月28日A32版。

[3]张默:《新闻采访写作》,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8页。

[4]杨龙、刘向晖:《大拯救》,《中国新闻周刊》2008年第18期。

[5]戴敦峰:《与任志强过招》,南方周末《后台》,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年版。

[6]虞家复:《我想再次采访邓小平——记美国著名电视记者华莱士》,《中国记者》1987年第5期。

[7]寿蓓蓓:《如何向高官发问》,南方周末《后台》,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年版。

[8]吴昊:《永康体验,采访感悟2003》,中央电视台新闻采访部内部资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