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深度报道的认识

对深度报道的认识

时间:2022-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深度报道是一种追求深刻性的报道理念、思想方法和立体的思维方式与旨趣的新闻写作体裁。深度报道的作用在于对社会问题作全方位的认识,并进行舆论干预,提升媒体的监督作用。美国的新闻学家把解释性新闻报道的产生与发展,称为新闻写作的第三次革命。深度报道的对象不是一般的新闻事件,而是事关国计民生、

第十一章 深度报道

第一节 对深度报道的认识

深度报道是一种新的新闻写作体裁,鉴于它成熟的写作思维方式、功能模式、结构形式和重要影响,深度报道成为真正的继政党新闻、客观新闻后的“第三代新闻写作主流文体”。

深度报道系统地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深入挖掘和阐明事件的因果关系以揭示其实质和意义,追踪和探索新闻事件发展趋向。

一、深度报道的概念

(一)对深度报道定义的例举

深度报道定义据统计有50多种,其中具代表性的有:

1.深度报道是“一种阐明事件因果关系、预测事件发展趋向的报道形式。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是新闻的五个‘W’和一个‘H’的进一步发展”[1]

2.深度报道是“一种报道重大新闻事件或为社会舆论所关注的有争议的问题的报道方式”[2]

3.深度报道是“介于动态消息与新闻评论之间的一种相对独立的文体。它是一种报道形式,通过系统提供背景材料,分析和解释新闻事件的性质、起因、后果、趋向等,就社会现象、经济现象、生活现象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分析矛盾,揭示本质,从而晓之以理、导之以行”[3]

4.深度报道是“一种题材重大、报道面宽广、深刻透视新闻事件与社会问题,全息组合、富有理性思辨的一种报道形式”[4]

5.深度报道是“运用理性的逻辑,通讯的技巧,消息的简明,文学的笔调,政论的气势,多侧面、多角度,超时空、深层次,生动反映和剖析重大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以引起思辨、寻求出路的新闻体裁”[5]

6.深度报道是“一种系统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揭示其本质,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趋向的报道方式”[6]

7.深度报道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的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7]

8.深度报道是“通过系统的科学材料和客观的解释、分析,全面深入地展开新闻内涵的报道形式”[8]

(二)对深度报道定义的归纳

总结以上定义内容,我们可以得出理解性的结论:所谓深度报道就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和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它突破了一人一事一时一地的报道模式,一面剖析事实内部,一面展示事实宏观背景,把握真实性。要着重揭示原因(Why)和怎么样(How)两个新闻要素。

深度报道是一种追求深刻性的报道理念、思想方法和立体的思维方式与旨趣的新闻写作体裁。一篇深度报道包含的主要内容有事件、新闻背景、新闻前景、新闻过程、新闻分析、主观感性、新闻预测、对策建议等。

深度报道从调查走向研究,从感性走向理性,记者通过调查研究社会问题,从调查型记者走向研究型记者。深度报道的作用在于对社会问题作全方位的认识,并进行舆论干预,提升媒体的监督作用。

二、深度报道的起源

深度报道的前身是解释性新闻,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美国的新闻学者把解释性新闻称为1929年经济危机的产物。那场席卷全美的经济危机使整个金元帝国一片混乱,美国人被打入了迷宫,不仅要求了解发生了什么事,更迫切要求了解事件的原因及其与政治、社会的关系。一些美国记者也意识到,运用客观报道手法的纯新闻已无法深入事件的深层,更无法剖析原因并揭示其影响与发展前景,这既不能满足读者要求,也违背记者的职责。于是,解释性新闻应运而生。

美国的新闻学家把解释性新闻报道的产生与发展,称为新闻写作的第三次革命。第一次新闻写作革命在18世纪中期,美、英等国的新闻文体从英国文学的抒情散文体束缚中解放出来,形成适合于报道的新闻文体;第二次新闻写作革命在19世纪中期,讲究导语写作,以“倒金字塔”式结构为框架的新闻报道在美国产生并风靡世界。而解释性新闻(也称深层次报道、有深度的报道)作为第三次新闻写作革命的产物,目前占了美国报纸的大部分版面,像《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一半以上的版面被解释性新闻占据。

三、深度报道在我国的发展

深度报道从20世纪80年代起在中国迅速崛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一个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中,新旧事物、新旧体制、新旧思想互相碰撞,各种社会问题被改革的上升流从“海底”带到“海面”,需要作出科学的解释与回答。

社会变革带来受众思维方式的变化,他们看问题的立场、方法日趋多元化,不再是非白即黑那么简单;新闻竞争促进了报道方式的改革,新闻媒介(首先是报刊)根据自己的特点,更多地把目光投向了报道的深度与广度上。所有这一切对我们这个时代的新闻记者提出了一个似乎有点高的要求,那就是不仅要提供事物变化的动态新闻,而且要对原有信息进行深度加工,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并给受众留下广阔的思考空间。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催生之下,深度报道在我国新闻传播中被广泛运用。这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新闻界的一件大事。仿佛是一夜之间,深度报道就向我们涌来:从《有胆略的决定》到《中国铁路的悲歌》,从《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到《关广梅现象》,一时华章竞出。

深度报道至今已成为新闻媒体提升传媒品牌、扩大社会影响、加强舆论监督、吸引受众注意力的有力手段。

开风气之先的是新华通讯社、《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一些媒体,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深度报道。1987年,受人关注的《关广梅现象》(《经济日报》)获得了全国好新闻特等奖,《人民日报》推出的《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及《中国青年报》的“三色”报道(《红色的警告》、《绿色的悲哀》、《黑色的咏叹》)被授予特别奖。随后,以首都几家大报为代表,《命运备忘录》、《七届人大开幕前夕》、《大学生毕业成材追踪记》和《“放活”教授》等竞相发表,构成了一股势头强劲的深度报道热,冲击着社会,冲击着记者,也冲击着原有的新闻写作模式和新闻工作者的思维。因此有学者称1987年为“深度报道年”。此后,随着更多的电视、纸媒及广播等纷纷以深度报道的形式产生众多有影响的报道并引起人们关注,深度报道这种形式更深入人心。

四、深度报道的特点

各家对深度报道基本特点的看法比较一致,主要可以归类概括为选题、深度、涉足和笔法等方面。

(一)选题重要

深度报道的题材和主题重大。深度报道的对象不是一般的新闻事件,而是事关国计民生、受众普遍关注而又困惑不解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是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如《经济日报》的深度报道《关广梅现象》,围绕租赁企业姓“社”还是姓“资”这一根本性的问题,对社会上的类似现象展开讨论,澄清了人们的认识,有力地推动了实际工作。此稿荣获1987年全国好新闻特等奖。

(二)具有深度

深度报道的思想深、分析深、内涵深、开拓深。深度报道不仅要回答“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要回答“为什么”和“怎么办”,并在此基础上深刻解释事物的整体轮廓与发展走向,揭示事物的本质,启发受众的思考。正是在这一点上,深度报道与社会反响也很大的典型报道区别开来。

《人民日报》发表的《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和《改革阵痛中的反思》(1987年10 月6日、7日)两篇深度报道力作,就是从国家发展和体制改革的交叉点出发,不断深化认识,回答了人们纳闷多年的问题:为什么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改革应向何处去,具有振聋发聩的社会效应。

(三)涉猎广泛

深度报道不限于一人一事一时一地的客观报道,而注重多人多事、多时多地,全方位、多侧面的报道,纵横捭阖、汪洋恣肆,显示出宏观的构思与磅礴的气势。

从报道的时间来看,深度报道纵贯古今,“以今日之事态,核对昨日的背景,从而说出明日的意义”。

从报道的空间看,深度报道能详尽地报道与新闻事件有关的方方面面,用以突出和衬托主题,增强报道的力度。

(四)笔法灵活

1.多种手法有机融合。在一篇深度报道中,常常既有“通讯的技巧,消息的简明”,又有“文学的笔调,政论的气势”,各种体裁交揉互补,多样统一。

2.报道方式多种多样。既有单篇的深度报道,也有连续报道、系列报道、组合报道等深度报道。

3.表现手法异彩纷呈,有描写、有叙事、有议论、有抒情。

可以说,凡是有利于表现主题和吸引读者的体裁、方式、手法,都能够在深度报道作品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深度报道的重、深、广、活等特点之间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在一般情况下,只有重大的题材才能在报道中进行深度挖掘和广度拓展;求重、求广、求深的深度报道,篇幅相对要长一些,因而也更需要生动灵活、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如果长而无物、枯燥乏味,深度报道的广度与深度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第二节 深度报道的发散性文体思维方式

一、对发散性思维的认识

“发散思维,就是以一个目标为中心,把思路向四面扩散,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的思维方法。”这是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的。他认为发散性思维是创造力的特质,与创造力有直接关系。发散性思维要求思维者在思维时,既要进行空间的拓展也要进行时间的延伸。所谓空间拓展,即对思维对象进行多要素、多结构、多层次、多方位的思考。所谓时间延伸,即一方面面对过去,回溯引起现实结果的多种原因;另一方面面向未来,探测对象发展趋势的多种可能性。

确切地讲,深度报道不满足于向受众提供简单的新闻事实,而是使新闻事实进一步深化。要求一方面剖析新闻事实的内部;另一方面展现新闻事实的宏观背景,从总体联系上把握真实性。

深度报道突破了“一人一事一时一地”的模式,要求对新闻事实进行跨时空的、由里到外的综合反映,要求说明事情的来龙去脉,阐明本质意义,预估事件的影响,提示发展趋向。

由此可见,深度报道的主要思维方式是发散性思维。从受众角度讲,任何事物的属性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化的,受众的需要也是多元化的。因此,深度报道的笔触应伸向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从不同角度揭示其典型意义和社会价值。

对比消息和通讯,可以看出,深度报道已不是简单的关注“点”和“面”等问题,而是一个“立体”,也就是说它的观照课题已由一维和二维转向三维的层面。

二、发散性思维的运用方式

在深度报道中,发散性思维的运用方式有连续式、系列式和组合式三种。

(一)连续式

只对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在一定时期内进行连续性报道,注重事件的同义性和内容的连续性,这种方式的深度报道通常追踪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和追溯以往事实的轨迹,用以探索事物的来龙去脉和问题的本质。它是在对事情结果毫无所知的情况下,伴随着事件的进程和人们对事件认识的深化,层层深入地展开报道,因而它特别能激起受众的关心,吸引社会参与,并在一起探索和反思。这种方式称为“连续报道”。

(二)系列式

只对典型的新闻人物、事件现象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运用不同体裁报道。它不是单独追踪和描述事件的发展过程,而是用深邃的目光,深入剖析人物,在反映现实上具有较强的透视力。这种运用方式可称为“系列报道”。

(三)组合式

在同一主题下集合几篇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来源的稿件,形成综合性和整体性优势,使主题在集纳与组合中升华的报道形式,可称之为“组合报道”。

第三节 深度报道的常用文体形式

一、深度报道的文体选择

深度报道作为新闻学中特有的文体形式出现后,除了外在形式外,还要以具体的主题倾向组合报道内容。深度报道发展至今,比较常用的几种形式是“解释型”、“调查型”和“预测型”。

(一)解释型报道

解释型报道是指主要用来解释新闻事实的一种深度报道形式。通过背景材料的大量运用,解释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并揭示其实质、意义。

如果用“6W”理论分析,解释型新闻报道把Why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即揭示“新闻背后的新闻”。

(二)调查型报道

调查型报道又称“揭丑报道”。它是一种专门的揭露型报道,在西方它是报刊上的一种特殊报道形式,专门用来揭露社会阴暗面、政府的黑幕、大企业的罪恶勾当以及社会的内幕,等等。

在“6W”中,调查型报道关注的是Who、When、Where和What四个要素。由于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和新闻发展需要,Who类调查报道往往能引起较大的反响。

(三)预测型报道

预测型报道是指对受众关心的有可能出现的情况、问题进行科学预测的一种报道方式。其特点是具有前瞻性和探索性。

预测型新闻报道是在社会不断发展、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出现的,满足了广大受众想要了解事物的未来发展趋势的需要。

在“6W”分析法中,预测型报道关注的是How的问题,即根据丰富的经验和科学手段对事物作出“怎么样”的回答。

另外,新闻述评、调查报告、工作研究等形式都是深度报道的表现形式。

二、深度报道的结构形式

当消息以“倒金字塔”形式、通讯以其感情丰富的语言和“均衡原则”传递信息时,人们惊叹于它们的实用价值。那么深度报道有没有成熟的结构形式呢?美国的《华尔街日报》素以深度报道而闻名,这个报社流传着一句写作箴言:“一千万人的死亡只是一项统计数字,而一个人的死亡却是一场悲剧。”点出了深度报道一种特有的结构形式:聚焦式结构。

(一)导语

深度报道的导语可以是一个与报道主题相关的最为典型的人物或事件的“白描”,可以是一段感人的情节,也可以是某人的独白或引语,其任务是提供一个生动的个案或场景,激发受众的受传兴趣。

(二)过渡主题

在实现主题的过渡上,首先,设法在个人的遭遇或经历与一个宏观或主观性的社会问题之间建立起某种联系,然后,点出报道的主旨,使报道顺畅地由个人问题的描述转换到对大问题的考察分析上去。

(三)发展主题

对大问题展开报道和分析,多层面地关照和透视主题,使主题得以全方位地展现。

(四)意味深长的结尾

如果报道从某位人物写起,就一定要以这个人物收尾,如果报道以一个戏剧性的场景开场,结尾也一定要回到这段场景中,使受众在对一个具体的人物或场景的感受中,再次回味大问题。

(五)充分延伸和拓展新闻“6W”要素

1.When:立足此时,追溯既往,推测未来。

2.Where:立足现场,左右延伸,纵横兼顾。

3.Who:立足事实,追踪采访,涉及相关。

4.What:立足此事,搜集情况,报道细节。

5.Why:立足直接,分析横向,追究纵深。

6.How:分析意义,注重结果,预测未来。

第四节 深度报道的一般写作要求

深度报道以其强烈的轰动效应对记者们构成了难以抗拒的诱惑。然而,深度报道重、深、广、活等特点,又决定了它比其他新闻报道体裁、方式更难以把握。采写深度报道的时候,记者在遵循新闻采写一般原则的基础上,对抓题材和进一步挖掘两个方面应予以重视。

一、抓住重点,选准题材

综观这些年在全国好新闻评比中获奖的深度报道,其共同特点就是题材重大,反映问题典型。只有那些具有重要性和典型性的新闻事件或社会问题,才有可能进行深度挖掘和广度拓展,成为深度报道的题材。

抓住重点,选准题材,要求记者有较强的新闻敏感,能够准确及时地判断新闻线索(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事实或问题的简要信息或信号)蕴含的新闻价值,能从一个十分隐蔽的微弱信号上发现重大选题。这与记者的理论功底、宏观思维的能力、生活知识的积累密不可分。

恩格斯曾为马克思的《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写过这么一段序:

的确,这是一部天才的著作。紧接着一个事实之后——这个事实像晴天霹雳一样震惊了整个政治界,有的人出于道义的愤怒而大声诅咒它,有的人把它看作从革命中解救出来的办法和对革命误入迷途的惩罚,但是所有的人对它只是惊异,而没有一个人理解它——紧接着这样一个事实之后,马克思发表一篇简练的讽刺作品,叙述了二月事变以来法国历史的全部进程的内在联系。[9]

同样面对令人震惊的事实,马克思能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写出著名的《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所具有的就是一种政治敏感。如果将这篇作品看作深度报道(事实上完全可以这样看),马克思所具有的不正是我们千呼万唤的新闻敏感吗?

二、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质

本质是针对现象而言的,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的事物的客观规律。就一般意义而言,记者采写新闻报道,总是力求透过现象,挖掘事物的本质。在这一点上,深度报道与有深度的报道是一致的。但是,深度报道揭示事物的本质,要突出一个“深”字,它在报道大量事实的基础上,发表直接、精辟的见解,深刻揭示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启迪读者的哲理性思辨,闪现出“理性之光”。因此,也有人把深度报道称之为思辨性的报道。

通过对一些成功的深度报道作品的分析,可以发现,从以下角度切入(构思),有利于提高报道的深度与力度。

(一)从体制上切入

改革开放是我们时代的主旋律,当记者对一些社会现象或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时,往往首先触及体制问题,避开了体制问题,许多报道和分析将显得苍白无力,抓不住要害。

《命运备忘录》(《中国青年报》1987年12月2日)就是从体制上深刻揭示事物本质的代表作。

(二)从理论上切入

一位哲人说过,理论上的解决才是真正的解决。深度报道作为记者主体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其报道对象非常复杂,仅仅局限于对具体事物的描述,往往很难说清楚,只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才能对纷繁复杂的报道对象(社会现象、社会问题)作出科学的分析和解释,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和《改革阵痛中的反思》这两篇深度报道,之所以被评为1987年全国好新闻特别奖,与其较强的理论色彩密不可分。两文作者之一的祝华新说:“借助理论的理性之光,新闻就平添了思想深度和令人信服的力量。”[10]他的体会是有道理的。

(三)变换角度切入

深度报道的构思和写作要特别注意视角转换,如寻找经济报道的非经济视角和非经济报道的经济视角,或者说武戏文唱、文戏武唱。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问题便在深度报道中唱了主角。但是,经济与政治、文化等从来都是密切相连的,许多经济问题,可以在非经济领域(如政治、文化等)找到更好的注释和说明。

(四)纵贯横连,视野宽广

深度报道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把重大新闻事件或典型问题放在历史与社会的网络中进行全方位的考察,作“纵贯横连”式的描述与剖析,从而再现事物丰富多彩的立体画面,给受众以深刻的启示。

所谓“纵贯”,就是要运用各种历史背景材料,善于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表述问题;所谓“横连”,就是要截取历史的某一个横断面,研究同一事物在不同地域、不同环境的发展状态,从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联系中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表述问题。

只有充分运用各种背景材料,用发展的、联系的眼光来分析这些材料,才能深入地挖掘事件或事实的意义,展现深度报道的魅力。

(五)全息组合,采用“蒙太奇”的手法

为了在有限的篇幅里凝聚更多的新闻信息,全方位、多角度地报道与剖析客观事物,深度报道在写作中经常采用“蒙太奇”的手法,强化组合效应。

“蒙太奇”原意为构成与装配,在电影艺术中指剪接与组合,即指镜头与镜头的连接产生出跳跃的情节与连贯的思维,形成特定的题旨与意念。这种表现手法运用到深度报道写作中,就是将不同时间、空间发生的事实巧妙地组合在一起,给读者以全新的印象与连贯的思考。

“蒙太奇”的手法,在许多深度报道中表现得十分突出。例如,《中国青年报》关于大兴安岭火灾的深度报道之一《绿色的悲哀》(《中国青年报》1987年7月4日)在描述“人是自然的儿子还是自然的暴君”时,首先描写了一条叫“虎子”的家犬在熊熊大火之中引导主人一家老小冲出火海、死中求生的情景。当有人出高价要买这条狗时,主人怎么也舍不得卖,人与动物处在和谐的环境之中。接下来,记者笔锋一转,推出了一组愤怒的野象连续向人类“报复”的镜头:

——在南曼和勐养,愤怒的野象捣毁人们的住房,偷袭举行婚礼的队伍;

——在攸乐山,象群冲翻粮仓,一气扼死4头水牛;

——在勐腊的密林里,出现了一支与人类为敌的“大象游击队”,见人就追杀;

——1985年3月,数十人进入勐养自然保护区围猎,枪声逼使一头大象逃出世代居住的家园,将一名农工踩成肉饼……

记者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了“蒙太奇”的手法把不同时间、空间的特写镜头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全息”的题旨与意念:人与森林、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依存的环境遭到破坏后,人类必然也会遭到动物与大自然的惩罚。如何将人与植物、动物构成的生物圈内的恶性循环改变为良性循环?如何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正是这篇深度报道重大而严肃的主题。在这里,“蒙太奇”的手法不仅增加了新闻的信息量,而且能产生1+1>2的组合效应,引发受众深层的思考。

三、案例分析

【案例】 (载于《经济参考报》1991年8月21日)

金牌不是名牌

刘欣欣 何大新

几年前还为金牌大省而洋洋自得的辽宁人,如今却受到了市场无情的嘲弄;目前,在全国各省、市,辽宁产成品资金占用“三角债”全国第一……

然而,许多辽宁人尚不知道悲哀。

闪光的金牌没市场

金、银牌一直青睐着辽宁。几十年来,国家每年评比金、银牌,辽宁的得数都排在前三名,目前其获奖金、银牌总数已达520块之多,将近占全国金、银牌总数的1/6。

然而,市场却不肯把她那媚人的秋波送向辽宁。

沈阳生产的沈乐满牌热水器与广东万家乐牌热水器同为国家银牌产品。论性能“沈乐满”的安全可靠性和煤气燃烧率全国第一;看结构,“沈乐满”由500多个部件组成,属高档产品,而“万家乐”只有300多个零件,属中档货,二者的零售价又相差无几。然而“万家乐”去年销售30万台,“沈乐满”只有8万台。

辽宁生产的雄狮牌美发器是全国第一家引进设备生产的,质量超过香港产品,国内称雄,可是在北京、广州、上海等地那群芳斗艳的美发用品柜台前,却难见沈阳的“雄狮”。

昔日在全国显赫一时、辽宁引为自豪的丹东手表、金笔,营口幸福牌钢琴,友谊牌洗衣机,沈阳的机床等,如今都坠入市场萎缩的困境。

失去市场的直接后果是产品的大量积压。今年初,在沈阳市一轻局各工厂的仓库里,积压着18万辆自行车、72万只手表、1.2万台冰箱。流动资金压死了,生产难以为继。

机械行业是辽宁的支柱产业,光国家金牌就有73块,雄踞全国首位。令人难堪的是,1990年,辽宁省机械产品竟在全国夺得积压第一的“桂冠”。

有金牌无市场,金牌大省的处境着实可怜。今年1至5月,全省60%的国营企业亏损。除鞍山、本溪、盘锦三市因有鞍钢、本钢、辽河化肥厂三个“盈利大户”支撑外,沈阳、大连、抚顺、丹东、营口、锦州等11个城市的工业全部亏损。

金牌大省成了亏损大省。

“上帝”为何不买账

金灿灿、银闪闪,一块块奖牌货真价实,为何难博“上帝”的宠爱?

究其背后的原因,辽宁的金、银奖牌有五大缺憾:

一曰:“杨贵妃”型——“养在深闺人未识”。金牌并不等于名牌。辽宁人不善于把奖牌变为名牌。在电视广告节目中,人们看到10次“万家乐”,也难见“沈乐满”一面,前者已成为消费者倾慕的名牌,后者却鲜为人知。

二曰:“模特”型——不能形成批量生产。这样的金牌于企业有何用?

三曰:“铁拐李”型——生产腿长,销售腿短,销售渠道少,网点更少。获国家味素行业第一块金牌的沈阳红梅牌味精早就名扬大江南北,而今却因销售乏术,在市场上不得不拱手称臣。

四曰:“皇帝女儿”型——价高无人攀。据介绍,辽宁省的名优产品价格普遍比外地高。功能过剩是价格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沈阳一家新型建筑材料厂生产的石棉瓦质量之好可用50年,因此荣获同行业唯一的一块银牌。可是时代进步了,现在人们只用石棉瓦盖暂设房。一家建筑单位表示:“能挺两年足矣,50年不坏,有什么用呢?”于是,用户都转而去买乡镇企业生产的寿命短但价格低的产品。

五曰:“老面孔”型——沈阳某大机床厂一种获得银牌的车床生产20多年,直到去年销售不出去了才大吃一惊。

曾使辽宁人引为自豪的金牌产品,如今却又给人们带来苦涩的疑惑:这样下去,金、银牌产品还会闪耀出当初那迷人的光彩吗?

市场呼唤“制造商”

记者在大连、沈阳时,发现不少企业的金、银奖牌或奖杯不是摆在销售科、展销台,而是供奉在荣誉室、贵宾会客厅。有人曾问:金牌是什么?一些辽宁人答:是政府给的荣誉,是上级的褒奖!可一位南方厂长则说,它首先是市场通行证!

重生产、轻流通,这是金牌大省悲哀的症结所在。

目前,辽宁省一些领导部门最关心的自然是“产值”,每个月,不少企业都要收到以“必得产值”为首的生产调度令。一些地方、一些企业仍在积极扩大生产规模,然而,对其产品能否走上市场变为商品却不甚关心。辽宁的许多企业,精兵强将、人才集中在生产上,销售人员过少,有的上万人大厂竟然没有开过订货会,且不知产品市场在何方。

行家说辽宁,感触最深的一点是这里的生产结构落后,生产结构刚性化,调整适应性差,大批量生产单一品种容易,干那些小批量、多品种的产品难上加难。沈阳的标准件厂、铸造厂、低压开关厂等企业均号称亚洲最大,人才、技术、设备、资金都占优势,可面对市场的新变化、新需求却是“磨盘身子——转不动”,拿不出适应用户需要的产品来。沈阳某大机床厂生产的普通车床大量积压,而眼看着一沓沓轴承车床、管子连床的用户订单,连连叹气:咱这“母鸡”不会下这种“蛋”。

难怪有人出言入木三分:“辽宁多的是生产者,少的是制造商。”

事实最有说服力,向以豪爽著称的辽宁人在花钱做广告上显得格外小气。今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首届中国国际广告研讨会暨展览会设置的300多个广告摊位中,多数是南方企业,其中福建省的三个市就占32个摊位。而偌大的东北三省只有三席。更使辽宁人丢面子的是,自己家门口的广告媒介也成了外地人的天下。1990年,沈阳共发布3.4万条广告,其中当地企业的只占1/3。据一位广告界权威人士介绍:沈阳市共有5400家企业,到目前,做过各种广告的只有540家,占1/10,而广东省轻工行业做过广告的企业则占总数的9/10。

难堪也罢,不服气也罢,现实无情地告诉人们:“金牌现象”是一面镜子,它从一个侧面照出,面对新的市场格局,辽宁人无论在经营机制和思想观念上都是不适应的。

补上市场这一课已成为摆在辽宁人面前的重要课题。给人们希望的是,辽宁省许多有识之士已开始认真地思考,他们开始承认自己的不足和落后,他们开始探求新的出路。

【分析】 1.记者抓住了一个重要的选题,报道涉及的是尚未被人们普遍认识却又影响一个省发展大计的关键事实。

2.对原有的事情进行研究加工,就“金牌”问题深入开掘,揭示其本质,对事实解剖分析,进行了理性的思辨。

3.运用发散性思维,跨时空写作,通过多方位联系,在比较中寻找发展滞后的原因。

4.用蓄力的笔锋、尖刻的语言触及经营和管理上的思维意识,“金牌现象”如一面镜子,折射出人们观念落后、陈旧,市场意识与商品经济意识差等通病。

5.通篇大气磅礴,运用大角度、大跨度、大视野,引起人们注意,触发人们思考。

6.写作手法灵活多样,根据表述的需要或叙述、或推导、或总结、或议论,达到了深度报道的效果。

【注释】

[1]《新闻学简明词典》,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72页。

[2]彭朝丞:《“深度报道”的写作》,《新闻与成才》1988年第9期。

[3]吴培恭:《重视和开拓深度报道》,《新闻学探讨与争鸣》1988年第3期。

[4]刘炳文、张骏德:《新闻写作创新与技巧》,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59页。

[5]陈健民:《深度报道初探》,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4页。

[6]程世寿:《深度报道与新闻思维》,新华出版社1991年版,第7页。

[7]《新闻学大词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8]《宣传舆论学大词典》,经济日报出版社1992年版。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290页。

[10]祝华新:《寻找记者的角色》,《新闻战线》1988年第5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