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轻重音辨义功能的历时探究

轻重音辨义功能的历时探究

时间:2022-04-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汉语研究中,“双音化”的概念由来已久。这就是为什么汉语中所谓的“后缀”或“类后缀”,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远远超过“前缀”或“类前缀”,而功能性成分及语法标记也表现出同样的趋势。本专著的下篇着重汉语轻重音辨义功能的历时探究,按照上述思路,在事实描写的基础上对汉语轻声产生的动因和机制,尤其是其中的规律性倾向进行合理解释。

在汉语研究中,“双音化”(disyllabification)的概念由来已久。剖析“双音化”的含义,“双音”指两个音节的连缀形式,“化”指变化成某种现象的倾向。对于双音化概念,以往的理解是:汉语在发展过程中,基本的语言单位(主要是词)由单音节向双音节形式转化的现象。近年来,随着汉语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研究的深入,我们对双音化的概念有了更为具体的解释,把这种现象看作一个动态的过程。Hopper和Traugott(1993)指出:

在双音化趋势的作用下,两个高频率紧邻出现的单音节词就可能经过重新分析而削弱或者丧失其间的词汇边界,结合成一个双音节的语言单位,这个过程叫做“复合化”(compounding)(参见石毓智2002)。

这个概念强调双音化的最终实现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两个单音节成分必须紧 临出现;(2)这种紧临出现必须是高频率的。

汉语历史语法研究表明,至少中古时期四声八调成型之后,双音化驱动导致汉语词汇和语法系统发生了历史性的质变。汉语的双音化趋势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语音简化导致同音词增多,通过增加词长(双音化)来调节、弥补,这是内因;社会发展,新概念、新事物、新现象的大量出现,产生了词义范畴类细化以保证信息足量的需求,这是外因。而作为语言节律本身崇尚“成双成对”的稳定、和谐的节律形式,则是人们心理审美的一种自然要求。

双音化的句法运作一个显而易见的作用是两字组的“融合”,内部不可分析、语素类化、功能转指等等现象,导致大量复合词的产生。从本质上来说这是概念整合的结果,高度整合的复合词不一定成为轻声词,但轻声词却一定是高度整合的结果,是汉语中特有的“词音形”。然而更值得关注的是双音化的“分化”效应,一个双音节韵律框架中,语义重心偏移到其中一个语素,另一个语素的语义虚化。这种语义重心的偏移在构词层面导致了类化语素的出现,在句法层面导致了功能性成分和语法标记的成型。

而汉语本身“前松后紧”的结构规律造成了词汇化、语法化的不对称。其中前附成分的语义虚化受到限制,语音上也不可能弱化,因而能产性弱;而后附成分的语义虚化不受限制,语音上伴随相应的语音弱化,产生了轻声现象。这就是为什么汉语中所谓的“后缀”或“类后缀”,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远远超过“前缀”或“类前缀”,而功能性成分及语法标记也表现出同样的趋势。

本专著的下篇着重汉语轻重音辨义功能的历时探究,按照上述思路,在事实描写的基础上对汉语轻声产生的动因和机制,尤其是其中的规律性倾向进行合理解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