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跟着感觉走

跟着感觉走

时间:2022-04-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跟着感觉走写作并非是一件难事,其实每一个人天生都有表达的天赋。这是微型写作课不可回避的重要内容。(二)国外高中作文题1.用三个形容词来准确地描述自己,并简要地说明选用这几个词的原因。命题者必须有课程意识、教材意识和学生意识,一定要关注真实的学生情感,关注真实的学生生活。

第三节 跟着感觉走

写作并非是一件难事,其实每一个人天生都有表达的天赋。只不过我们每次都不断地要求改变原先的表达方式,让学生的书面表达尽可能向成人化靠近,而真正属于学生的表达往往因为种种原因得不到认可。

我们必须认真反思当前的作文命题和作文评价。这是微型写作课不可回避的重要内容。现代作文命题的理念由“知识立意”转为“能力立意”,与国际接轨,从重视“怎么写”到关注“写什么”。作文命题往往创设真实的写作任务,考查学生对生活的思考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国外作文题举例如下:

(一)国外大学作文题

1.假如一个平常的日子被加上了4小时35分钟,你将会做什么不同的事?(芝加哥大学作文题)

2.开车进芝加哥市区,从肯尼迪高速公路上能看到一个表现著名的芝加哥特征的建筑壁饰。如果你可以在这座建筑物的墙上画任何东西,你将画什么,为什么?(芝加哥大学作文题)

3.你曾经不得不作出的最困难的决定是什么?你是怎么做的?到目前为止,有什么具体的成功给了你最大的满足?(普林斯顿大学作文题)

4.你认为什么思想、发明、发现或创造到目前为止对你的人生产生了最大的影响?请简要说明。(普林斯顿大学作文题)

(二)国外高中作文题

1.用三个形容词来准确地描述自己,并简要地说明选用这几个词的原因。

2.学校是否应该硬性规定学生穿校服?(议论文)

3.学校是否应该有配枪的校警?(议论文)

4.你赞成让16岁的学生拥有选举权吗?(议论文)

5.人类会犯错误,但是他们也有伟大的瞬间,我认为,其中一个伟大的瞬间就是……(要求:写一篇结构清晰的短文,文章中你需要解释为什么你认为那一瞬间是最伟大的。)

(三)国外小学作文题

1.你认为谁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负责?

2.你认为避免战争的最好办法是什么?

3.乘坐的轮船沉没了,你漂到了一个荒岛上,你将怎么生活?

4.任选一个州,介绍这个州的风土人情。

5.任选一种动物,以杂志的形式作介绍,不仅要有文字,还要有插图。

相比之下,我国的作文题大多忽视实际生活的应用,片面追求诗化的语言形式,用明显的统一的思想标准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例如“心灵的选择”是伪开放伪诗意的题目,题目已经明确思想的导向,学生没有选择;又如“提篮春光看母亲”“诗意的天空”“草色遥看近却无”就是片面追求诗化的题目,让学生如坠云雾之中,拼命揣摩命题者“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而像“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样真正激发学生想象力、自由表达的好题实在太少。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太注重语言形式的精致华美,对思想内容有所忽视。于是“小文人语篇”[2]比比皆是,“假”“大”“空”现象日益泛滥。当然,另外一个原因是国人的理性精神、逻辑思维和批判意识似乎有点先天不足,大家都习惯于点状思维、碎片化阅读、公共化的统一思想。

眼下我们可以做的三件有意义的事:(1)确立好题目的标准(2)确立好文章的标准(3)确立作文能力的阶段目标。

一、好题目的标准

孙绍振说:“好命题的最大特点就是能从感情层次激活其智性的潜在量。”笔者以为好题目的标准是有思维含量,能够唤醒学生的感情积淀,学生一见题目就兴奋活跃,欲罢不能,不吐不快。好题目贴近学生自我,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但贴近自我比贴近生活更重要。好题目必须有区分度,能分清不同层次学生的写作水平。好题目必须没有审题障碍,不是陈题或陈题变式,看似浅,内涵深,下笔易,写好难。

作文命题倡导多样的文体文风,关注教材范文和综合性学习,而不能全都与中考题如出一辙。这对平时的作文课有明显的导向作用。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作文题为例,命题者应该有教材意识,教材中的30篇课文有11次片断作文练习,综合性学习中有6次作文要求,体裁涉及日记、游记、改写、仿写、墓志铭、随笔、评论、读后感、调查报告、小论文等,课文范例有新闻、书信、小说、散文、说明文等,写作手法涉及叙议结合、先抑后扬、引用古诗词等。作为阶段性学业水平测试,应该明确作文题考查的能力点。例如以“我不会忘记你”为题,要求运用先抑后扬或叙议结合手法,这样考查点就立足于第二单元“普通人”叙事性作品上。如果以“设计并介绍一个小制作”,要求运用恰当的顺序,这样考查点就立足于第三单元“建筑园林”事物说明文上。

中考写作题的命题趋势是彰显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考查学生的思维、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命题者必须有课程意识、教材意识和学生意识,一定要关注真实的学生情感,关注真实的学生生活。例如2013年台州中考作文题就是这样一个好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也许你不富有,但你有一个温暖的家,这就够了;也许你不聪明,但你有一股拼搏的劲儿,这就够了;也许你不出众,但你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这就够了……

也许你很听话,但这可能还不够;也许你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可能还不够;也许你有一个美好的梦想,但这可能还不够……

题目一:这就够了   题目二:这还不够。

此题为“二选一”的全命题作文,具有很强的思辨色彩和人文气息。“家”“拼搏”“热爱生活”“听话”“成绩”“梦想”这些词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这些熟知的生活学生是否深入思考过,这才是最为关键的。因此,这题目是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作文题型除了全命题、半命题、材料、话题之外,还应该提倡“问题式”作文题。因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运用恰当的问题,设计真实的问题情境,可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例如:

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演讲时说,他并没有过多去考虑死的问题,而是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中的最后一天,做自己还没有来得及做却最想做的事。因此,他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如果明天是你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想做什么呢?

请展开想象,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此题有很多种角度,不同的回答很能看出学生的思维品质和精神世界。例如最后一天我要给妈妈洗一次脚、给爸爸送一朵鲜花、向妈妈说一声“对不起”“谢谢”等,这些回答往往在寻找曾经的记忆,思维上缺少创新;又如最后一天我要疯狂地打一次游戏(一场球)、再一次温馨地睡在父母中间、给奶奶亲手煮一碗面条、再和爸爸掰一次手腕、和同窗好友一起去看大海、想在胡杨底下沉沉地睡去等,这些回答体现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能够思考生活,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和阅读视野。学生通过联想、想象、判断、自证,能够写出自己的真实思想和情感。

这样的命题为学生提供的思维空间较大,能激发学生在问题的框架下多角度地思考,同时能避免不着边际的空话套话,也避免宿构和套题,能够考出学生真正的写作水平。

二、好文章的标准

有人说,听不懂的歌才是好歌,看不懂(朦胧)的作文才是好作文。老师究竟以什么作为评分的依据呢?作文评分能跟着感觉走吗?好作文的评价标准可谓众说纷纭,说法不一:内容充实、真情实感、切口小、有文采、材料新颖、有思想深度等等,但这总不能作为科学的量化标准,因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笔者以为写作重在考查学生对自然、社会、生活中的具体现象或问题的感受、思考和评析能力。评分标准重点看“内容、语言、结构、书面”四个方面,权重为4∶3∶2∶1。“内容”在于学生表明自己的看法并自圆其说,以思想认识的深浅宽广为主要衡量标准;“语言”在于精准和流畅,恰当运用词语、句子和标点符号,不写错别字和病句,强调语言文字使用的规范性;“结构”要完整,衔接自然,层层推进,开合有度,开头能吸引读者,结尾能让人回味无穷。“书面”要字迹清楚美观,卷面整洁干净。

美国比较流行的作文评价标准为“6+1要素”评价,即“想法和内容、组织、口吻、措辞、流畅、惯例”,再加上“呈现”。“想法和内容”是指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组织”是指文章的结构,“口吻”是指文章的语气、感情、风格、个性等,“措辞”是指恰当的词汇和语言表达方式,“流畅”是指句子的通顺和流畅程度,“惯例”是指写作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呈现”是指呈现的对象、场合、方式、文字的大小、字体、间距、行距、图表、页码、版式等技术。

尽管国内外作文评分标准各有差异,但总的指导思想应该是一致的,就是考查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6+1要素”评价注重知识内容的明确和写作程序的分解,诸如主旨、内容、结构、用词、句子通顺、写作规范、标点符号等,让教学从内隐的默会知识转为外显的明言知识,便于将科学指标精确地量化,使写作心理活动过程外显化、程序化,有利于写作课的可操作化和具体化。但是写作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言语心智活动,过多地注重文章的形式,势必导致技术主义和形式主义,忽视学生的生命教育。如果国内的作文评价能够借鉴“6+1要素”评价中的成功做法,克服评价标准笼统虚置、刻意拔高思想、人文情感泛滥、唯写作技巧等毛病,更多地考量学生真实的思想观点和生活体验,那么我们的作文评价标准就更加完善。例如浙江省初中学业考试作文评价标准(见下表)是目前比较好的,值得大力推广。

img35

三、作文能力的阶段目标

作文能力的目标:①观察和分析能力(包括搜集和积累材料的能力)②审题能力③确定中心(立意)能力④选材和组材能力⑤语言表达能力⑥修改能力。如果落实到每节课,那就要分解目标,细化到具体的能力点。每次作文让学生写前有目标,写时有方向,写后评价有依据。

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两册每个单元均有明确的写作内容和能力目标(七上第一、第二单元为总体目标):

img36

微型写作课要在教材基础上有更加明确的能力训练点,有更加具体的能力达标要求,这样教师教得明明白白,学生学得轻轻松松。写作的课程目标细化为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落实于课时目标,这样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升才有保障,而不是停留在含糊笼统的大目标上。例如句子流畅这一目标可以细化为长短句的转换、骈散句的转换、形象化的句子、警策锦句、有条理的句群等课时目标。这方面的具体内容在第二章已经呈现,此处不再展开。

【资料库】

“跟着感觉走”还能走多远?

——对中考作文评分的质疑与反思

今年中考在即,回想去年中考作文阅卷,心有惴惴然。如今中考评分标准看似周全,层级分明,标准详尽,但实际操作中有多少老师真正按这一标准逐条打分,评分标准形同虚设!大多数阅卷教师一目十行,匆匆而过。曾有一位阅卷老师这样感慨:“(作文评分就是)跟着感觉走。”这句肺腑之言道出了其中的玄机!

阅卷老师的感觉是什么?经验?抑或是能力?许多老师自己不会写作,基本的写作经历只停留在学生时代。所谓的写作感觉往往是华丽工整的辞藻,气势恢宏的排比,深刻独特的哲思,新颖奇特的结构。阅卷老师一看到排比段落就心动,一看到名言典故就心喜,一看到新奇文体就双手投降而打出高分,而对那些质朴率真的文字嗤之以鼻。于是在豪华的语言外衣下,学生炮制“假”“大”“空”的文字也成了写作的首选。措辞周密的评分标准竟成了一种美丽的幌子,使一切看似合情合理。

同一篇作文,有的打一类卷,有的打二类卷,有的甚至判为离题,其原因是教师个人的好恶在阅卷中起主导作用,即“跟着感觉走”。有的教师喜欢排山倒海的引证,有的热衷锋芒毕露的说理,有的偏爱柔情似水的抒情,有的喜欢信手拈来的散文,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因而,“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许多学生投其所好,挖空心思找满分作文中的所谓的秘诀与规律,以博取高分。

当然,阅卷教师主观评判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本无可厚非。但曲意奉迎、投机取巧的作文风气实在应该摒弃,更不允许作为典型经验介绍而招摇过市。我们的写作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训练和提高学生常用文体的写作能力。如果考什么就练什么,功利目的太强,利益驱使太重,其结果是害学生。因此,作文评分作为教学导向之一,应有客观而有效的操作办法。“跟着感觉走”还能走多远?笔者有四点想法以供参考。

(1)作文评分标准的操作性要强。

中考写作评分标准到底标准不标准?我们的实际操作离标准还有多远?评分等级虽有词语的变化,但笼统模糊。一类卷中的标准“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完整,条理清晰”,二类卷中的标准“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切,结构完整,条理清楚”,不知道“切合”与“符合”“突出”与“明确”“充实”与“较充实”“真挚”与“真切”“清晰”与“清楚”之间到底有多大的区别。茫茫然的阅卷教师最好把握的就是“语言流畅”“语言通顺”和“语病较多”这三个层次,再加上特色加分中反复强调的还是语言上的区分度,如“记叙生动形象感人,议论深刻透彻,说明特征鲜明”“有文采”“语言优美,富有表现力”“具有浓郁的个性色彩”“体现出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语言上的优劣成为阅卷教师关注的重点,甚至是全部。因此,作文评分标准操作性要强,切不可模棱两可,也不可偏向某一方面。该标准应体现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内容是基础,而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应提倡文章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言之有理。

另外,阅卷由三人独立打分,误差在5分之内的取三人的平均分。这实际上是中庸之道的表现。明明是好作文,就因不合某些老师的口味就分数打折,岂不冤枉!事实证明,中考作文分大多数在基准分37分左右徘徊,因此有人就认为作文好也好不到哪里去,差也差不到哪里去。这足见中庸思想贻害之深。学生漠视语文的现象也不足为奇。误差在5分之外采用组内讨论后由组长定夺。阅卷组长的主观判断决定一个考生的命运,这不也是一件草率的事吗?

考试的区分度指考题鉴别不同考生能力的程度,即测试中能使不同水平考生的成绩明显拉开距离。作文题是开放式题型,以精确的分数来定等级,往往会产生不公平的效果。例如二类卷的最高分与一类卷的最低分只有一分之差,但一类卷和二类卷之间应有明显的区别。定分与定级之间到底有多少区分度呢?笔者以为作文适宜定等级,而定等级之后应给出该类的基准分,在此基础上再加上“错别字每3个扣1分”之类的硬性评分标准。“先主观后客观”“先定性后定量”只有这样,区分度才会有效,才不至于陷入作文分数好坏相差无几的尴尬。

(2)阅卷教师的专业素质亟待提高。

阅卷教师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作文评分的优劣。作文阅卷教师必须有广泛的阅读面,对中学生写作要有兴趣、有经验。因此,教育科研主管部门应对教师专门严格培训,尝试并运行评分标准,裁定评分等级,并进行抽样评析。主管部门抽调中考阅卷人员,应随机抽取这些受训的教师参加阅卷,这样才能确保相对稳定的高素质的阅卷队伍。每次中考阅卷应放宽阅卷时间,或加大作文阅卷人员力度,3人独立打等级,若有等级误差,应换另一个小组再打等级,直至相同为止。避免一言堂,二次打分若仍有差异,应采取多数意见。

(3)倡导多样化的文风

什么样的文章是好作文,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每一位阅卷教师。质朴的文章和华丽的文章都有均等的机会成为好文章。关键是“言之有物”和“言之有情”。回归学生真实的生活,回归学生真实的语言表达,那才是好文章。对初中生来说,不宜过高地苛求考场作文的语言有文采和创意的新奇独特。“万能作文法”之所以会有市场,其原因与评分中的这种文风主导向是分不开的,与教师对“小文人语篇”的认同和推崇是分不开的。教师由于这种偏执于“文采”的价值取向,加上阅卷时间短,结果只能“跟着感觉走”。因此在考场内外要倡导多样化的文风,尤其要关注那些质朴文字背后的真实情感和真实生活。

(4)命题的导向必须校正

命题的好坏将决定考试的成败。正确的作文命题导向是题目越灵活,切入点越小,设置情境越新,对象指向越明确,考查的效度就越大,那些宿构文章就越会自动暴露“生搬硬套”的痕迹。有些市地选题作文“二选一”、“三选一”。自由度是大了,但不异于给宿构作文开绿灯,不利于选拔人才。大量宿构文章威胁着考场评分的公正,考验着教师的阅卷能力。以某市中考作文为例,材料给出五种情境,要求学生联系实际,选一角度构思立意,写一篇文章。题目开放性强,材料隐含五种角度,选材余地大,但这五个材料侧重从人生的角度作阐述,似乎暗示学生没有“人生感悟”就不是好作文。这是一种命题的偏差。其次,以童话形式给材料,初中学生对隐喻哲理不甚理解,导致不少学生出现审题障碍。这与新课程“不设审题障碍”的要求相违背。其次,考生在五个角度中选择中犹豫思考,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不利于考查学生真实水平。

(作者沈建军,发表于《语文教学通讯》初中版2007年第10期)

【附】

“万能作文法”模板[3]

第一板块:经典万能妙句开头(渲染文采100字以内)

“万能引题”——

是什么,来得悄无声息,走得不留痕迹,却激起所有色彩的轻舞飞扬?

是什么,轻轻地来了,又轻轻地走了,在收获的季节留下飘垂的金黄?

是什么,悄悄地走了,又轻轻地来了,为沉寂的大地纺出洁白的梦想?

哲人对着蓝天微笑:“是时间。”孩童握着风筝拍手:“是风。”流浪者说:“什么都不是,只是一个梦。”

我说……(填写话题关键词)

第二板块:小故事过渡(引入话题200字以内)

第三板块:总结小故事(回归话题100字以内)

第四板块:可再引入一个小故事(吸引读者300字以内)

第五板块:排比妙句(升华主题100字以内)

(话题关键词)是千里大堤一沙一石的凝聚,

(话题关键词)是春蚕吐丝一缕一缕的环绕。

(话题关键词)是远航船的帆,有了帆,船才可以到达成功的彼岸。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的选择;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谭嗣同的选择;

宁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是朱自清的选择。

而我的选择的是……(填写话题关键词)

第六板块:名句或者名言结尾(虎头豹尾100字以内)

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滚,就会失去雄浑;

沙漠如果失去飞沙的狂舞,就会失去壮观;

人生如果失去……(填写话题关键词),生命也就失去了意义。

盈盈月光,我选一杯最亮的;落落余晖,我拥一缕最暖的;

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草,我摘一束最灿的;

漫漫人生,我要采撷世间最重要的……(填写话题关键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