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数字用法规范

数字用法规范

时间:2023-04-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五、数字用法规范秘书写作的语言组合是多元的,除文字外,还广泛使用数字、表格、图形等特殊语言。秘书写作中,数字的用法应该规范,这也是秘书写作的一项规范和要求。为真正做到秘书写作中数字用法统一、规范,我们认为应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结合起来,具体明确秘书写作中的数字用法。

五、数字用法规范

秘书写作的语言组合是多元的,除文字外,还广泛使用数字、表格、图形等特殊语言。其中数字的使用尤为经常、广泛。

秘书写作中,数字的用法应该规范,这也是秘书写作的一项规范和要求。《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二十五条第九项规定:“公文中的数字,除成文日期、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在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秘书写作涉及的文体比较多,除公文外,尚有事务文书、日常生活文书及各种专业文书。为真正做到秘书写作中数字用法统一、规范,我们认为应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GB/T15835-1995)结合起来,具体明确秘书写作中的数字用法。

秘书写作中数字用法的总的原则,应是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总的原则,即:凡是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又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

秘书写作中数字用法的特殊要求,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规定,有成文日期,即正文结尾下落款中的时间,必须使用汉字,书写完全,国标《公文格式》中明确“零”写成“〇”。如“二〇〇九年七月一日”不能写成“2009年7月1日”或“09.7.1”、“〇九.七.一”、“零九年七月一日”等。

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即正文内部几大部分的标识序号,必须使用汉字。如正文第一部分应标为“一”或“第一章”、“第一条”。秘书写作中,结构层次标识分四级,依次标识的数字书写形式为:一、(一)、1、(1)。“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即指“一”、“(一)”。

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的语句中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这也包括不是出现在一组数字中、不表计量和不具统计意义的一位数,应用汉字。如“一个人”、“四种产品”、“读了九遍”中的数字,不是一组数字,不能写成“1个人”、“4种产品”、“读了9遍”等;一律、十滴水等定型的词,不能写成“1律”、“10滴水”;八国联军、四氧化三铁、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三世界、五省一市、十月革命等词组、惯用语、缩略语不能写成“8国联军”、“4氧化3铁”、“2万5千里长征”、“第3世界”、“5省1市”、“10月革命”等;相差十万八千里、白发三千丈等语句中的数字具有修辞色彩,不能写成“相差10万8千里”、“白发3千丈”。

在秘书写作中,以下几种情况也应使用汉字:

星期几及夏历、中国清代以前的历史纪年必须用汉字。如星期六、正月初八、清咸丰十年九月二十日。

邻近的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应用汉字(且两个数字间不用间隔号)。如:四五天、十八九岁、七八十种、一千七八百元、十之八九等。

引用古籍标注版次、卷次、页码,数字应与所据版本一致。如:①许慎,《说文解字》,四部丛刊本卷六上,第九页。

除上述必须使用汉字的几种情形以外,秘书写作中的数字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要注意的是:年份不能简写,如“2010年”不能写成“10年”,“2000—2008”不能写成“2000—08”;4位及其以上的数字,采用三位分节法,节与节之间空半个阿拉伯数字的位置;5位以上尾数多零的数字,可改写为以万、亿作单位的数,如345000000公里可改写成“3.45亿公里”或“34500万公里”,但不能写成“3亿4500万公里”或“3亿4千5百万公里”;一个用阿拉伯数字书写的多位数不能移行。

秘书写作中的数字,除必须使用汉字的几种情形外均使用阿拉伯数字,有利于规范数字用法,也是标准化的要求。一段时间里,为照顾老同志的阅读习惯,曾有多用汉字少用阿拉伯数字的不成文规定。随着秘书写作的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秘书写作中的数字用法也应该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既遵循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总原则,又适应秘书写作数字用法的特殊要求。目前,在秘书写作实际工作中,数字的用法还比较混乱,应尽快统一、规范、标准。

【注释】

[1]欧阳造主编:《文秘写作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