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西客家话的名称和来源

广西客家话的名称和来源

时间:2022-04-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1.1 广西客家话的名称和来源与粤方言一样,客家话也不是广西最早的原居民所说的话,但是广西客家话的源流比粤方言要容易追溯得多。客家人进入广西,或经陆路,或经水路。就使用人口而言,客家话位于粤语和官话之后,堪称广西第三大汉语方言,从而使广西与广东、江西、福建一样,成为客家话的主要分布地之一。

3.1.1 广西客家话的名称和来源

与粤方言一样,客家话也不是广西最早的原居民所说的话,但是广西客家话的源流比粤方言要容易追溯得多。原因是:

其一,从可凭借的各种人文史料来看,客家人迁徙及客家话形成的历史比较清晰。

其二,广西客家人民居虽然区别于闽西南客家人那样的城堡式大围屋,但是客家人所特有的饮食起居惯例,婚丧嫁娶习俗,为人处世的价值观念,明显区别于当地原居民。

其三,许多客家人自愿恪守“宁卖祖宗田,勿忘祖宗言”的信条,特别注重保持自己的母语,因此,“有客家人即有客家话”,广西各地客家人之间,广西客家人与粤、闽、湘、赣客家人之间,均可以客家话交谈而毫无挂碍。

综上所述,客家话“悬案”不多,因此笔者在拟定广西汉语方言调查点时,对于客家话只选择了两个点,遂把主要精力,放在来源众说纷纭,差异对应芜杂,区划各持己见的平话和粤语之上。而选取北流塘岸的客家话,旨在揭示聚居区客家话的概貌,以马山县片联客家话为调查点,则是为了反映远离聚居区而与壮语杂居的客家话的状况。

笔者在广西汉语方言的田野调查中发现,对“客家”二字的解释因人因地而异,例如,宜州把操百姓话,并自称宋朝来自山东者,称为“客”,把说百姓话,叫做“讲客话”;横县也把自诩为唐朝军队后裔的山东人称作“客人”,将“客人”说的话叫做“客话”;濒临越南的龙州响水镇操平话者,也被当地壮族人称为“人客”,平话被称为“话客”。类似的现象不胜枚举。然而上述“客话”并非现代汉语方言区划中的客家话,而是人们顾名思义,取“客”字的基本义来区别原居民与外来户及其母语。

而真正的客家人在广西各地的称谓五花八门,例如:博白县有人称其为“客家人”,隆林县有人称其为“潮州人”,柳江县有人称其为“广东人”,凭祥市有人称其为“梅县人”,玉林市有人称其为“来人”、“梅县人”等等。现代汉语方言区划中的客家方言在广西各地大致被称为“客家话”、“新民话”、“麻介话”、“ 挨话”、“来话”、“广东话”、“潮州话”、“梅县话”等等。

就笔者所能接触到的广西各地的家谱、族谱及口碑材料来看,有的广西客家人的始祖,居住于黄河流域,东晋时下江南;有的客家人则分别于宋、元、明朝来自广东的潮州、惠州、嘉应(即今汕头市、惠州市、梅州市),以及福建、江西、湖南等地。例如:

博白县城《黄氏族谱》曰:“黄氏祖居山西河南五胡乱华之际刘渊掳帝篡位吾祖避战乱而渡江客居赣州府比及黄巢反叛朝廷天下大乱先祖再流离之闽地清康熙年间定居博白。”

陆川县陈姓家谱言:“吾族世居黄河以北唐宋之交兵战如荼民不聊生逃难至江西明洪武年流落陆川。”

象州县李鼐公立于光绪十年(1884)的墓碑书:“鼐公始祖本河南开封府人氏宋末宦游赣州明末为商贾之梅州清光绪元年投象州城厢。”

邕宁县古氏宗字簿写道:“我始祖陕西榆林人东晋战乱渡黄河到徽州(今安徽,笔者按)宋徽宗年亡命江西吉安府(今遂川县,笔者按)清雍正时迁来邕宁。”

罗城县谢氏家谱称:“谢祖公清朝同治皇时自湖南珠玑巷徙桂林轩公东去恭城隆公西走罗城敏公留居桂林兴安。”

客家人进入广西,或经陆路,或经水路。陆路主要从粤西、粤北进入桂东的贺州、桂东南的北流、容县、玉林、陆川、博白等地,或者从湖南南部进入广西富川再到桂北的兴安、桂林、柳州一带。水路主要从广东封开入桂,然后溯注入珠江的各个支流而上,通过贺江、桂江、浔江、北流江、柳江、郁江、左江、右江、红水河等水系,渗入广西各地。这一点,从客家人的族谱、家谱、家书中也可窥见一斑。例如:

横县黄珍祖太公自传言:“本族祖居福建漳州清朝年间假舟楫取贺江至昭平走蒙山居平南溯浔江光绪元年择居永淳(今横县,笔者按)。”

崇左太和镇张耀斌家谱说:“张太公江西吉安府人氏明末迁居平远(今梅州市,笔者按)晚清沿郁江左江几经易地终定居太和。”

客家话之所以见于闽、赣、粤、桂、湘、鄂、川等地,与客家人自东晋以来先后经历的五次大迁徙不无关系。以下是引自《汉语方言概要》(袁家骅等著,第二版,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89)的客家人迁徙表:

img518

广西之所以有客家人,很可能就是上表所述的客家人第四次迁徙的结果,而广西各地客家话相对一致性比较高的事实或许可以说明,广西的客家话很可能是在粤、闽、赣的客家话形成以后,才由西迁的客家人带到广西来的。

由于客走他乡的客家人无论落脚何处,都不可避免地与当地原住民发生土地纠纷(例如,清朝咸丰六年(1856)至同治六年(1867)发生过令人震惊的“广东西路土客斗案”,11年间双方屡战屡斗,财产损失之重,人员伤亡之众,惨状实不忍睹),于是客家人或频繁易地而居,或索性投身偏远贫瘠之地垦荒为生,以至于客家人几乎遍布全广西,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相对集中使用客家话的区域见于桂东、桂东南,零零星星的客家方言岛则散落于桂西、桂北。在少数民族聚居区,不乏既融入当地社会又仍保留着客家语言和客家习俗的客家人。就使用人口而言,客家话位于粤语和官话之后,堪称广西第三大汉语方言,从而使广西与广东、江西、福建一样,成为客家话的主要分布地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