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由灶转农的人丁

由灶转农的人丁

时间:2022-03-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煮盐灶丁大多属于“单邦型”的精壮男子。嘉庆年间的人口密度仅苏州府的十分之一。由于人口构成以流人与移民为主,故而少见传统的宗族组织。原有的盐民中,转耕为农的被称为本场人,依然务盐的,则北迁往盐区。从苏北沿海垦区所有劳动力来看,原灶民约15%,海门启东移民占80%。本场人的丁头屋、驴头屋等围绕灶台展开的居住模式,逐渐被院落和开间的宅院形式所取代。此外,棉纺的产业化发展,又带来商业意识的萌芽。
由灶转农的人丁_乡愁的记忆——江苏村落遗产特色和价值研究

经济上从盐向棉的变更,也带来了社会结构与形态从流人、灶民社会到农民、商人社会的变化。

(1)流人盐民

早期的苏北盐场人群,以流民为主。流人煮盐,最早可追溯到西汉初年,吴王刘濞招募天下“亡命人”在海安及如皋的蟠溪地区(时属广陵郡)煮海水为盐。南北朝至唐初,东布洲(即水脊出海之地)等沙洲上,有常州府流人煮盐为业。通州成陆以后,周边地域的移民开始进入此地。但因土地贫瘠,且仅盐业一途,故居民仍以流民为主。煮盐灶丁大多属于“单邦型”的精壮男子。如明初“白茆抽丁”以充盐民。

随着盐业的发展,各盐场的人口需求不断增加,嘉庆十一年(1806年)通州全境9个盐场共有灶户40922户,盐丁123449名,其中余西场有灶户7001户,盐丁20653名。但受交通和自然限制,此地人口密度相对较小。嘉庆年间的人口密度仅苏州府的十分之一(18)

由于人口构成以流人与移民为主,故而少见传统的宗族组织。其信仰也多为流行于中下阶层的道教诸圣。

(2)农人商贾

随着农耕转型和近代工业化的发展,耕读文化和商业意识在重塑地域社会形态。

废灶兴垦以后,通吕水脊上盐场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有的盐民中,转耕为农的被称为本场人,依然务盐的,则北迁往盐区。转农灶民不仅不懂棉花栽培技术,而且也不掌握普通的农耕技术。因而,随着张謇推广植棉,大量海门启东移民进入盐区垦殖。从苏北沿海垦区所有劳动力来看,原灶民约15%,海门启东移民占80%。至1928年,各公司外来移民达10万以上。

大量务农移民涌入,带来了地域各方面的改变。首先,原有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本场人的丁头屋、驴头屋等围绕灶台展开的居住模式,逐渐被院落和开间的宅院形式所取代。同时,伴随农耕而来的士读之风开始蔓延,书院、文庙等文化设施开始兴建。

此外,棉纺的产业化发展,又带来商业意识的萌芽。这一时期移民多举家迁移,趋于人口构成多样,社会分工的形成,有手工纺纱织布的,有贩运棉花与土布的,有种植蔬菜瓜果的,有做小买卖的。移民从事的职业更加丰富,花行、钱庄、典当以及各式店铺集聚,出现城镇的商业中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