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古代保护生态环境的理论和实践

中国古代保护生态环境的理论和实践

时间:2022-03-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各种文献典籍中,记载了大量古代关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思想、言论、典故和制度性的规定。这说明“天人合一”在中国古代并非只是一个抽象的思想原则,而是已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行动。中国古代先哲关于自然资源保护的思想理论也很多。
中国古代保护生态环境的理论和实践_生态文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基本思路,它把人与天地万物看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认为它们都是由同一宇宙本源所创生的,因此都是有生命的存在物,相互之间处在一种血肉相依的生态联系中。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为了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也必须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善待宇宙万物。这种认识不是什么神启也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先民从农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从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中得来的。据历史文献记载,我国早在尧舜时代就设有管理山林川泽、草木鸟兽的“虞”即环境保护机构和官员,至秦代已出现《田律》这样系统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在各种文献典籍中,记载了大量古代关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思想、言论、典故和制度性的规定。这说明“天人合一”在中国古代并非只是一个抽象的思想原则,而是已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行动。

“网开三面”和“里革断罟”是人们都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前者是说有一天商汤外出游猎,看见有人正在张网捕猎,那个人在东西南北四面都布了网,并祈祷说:“愿天下四方的鸟兽都掉进我的罗网!”汤听后不以为然地说:“你这不是要把天下的鸟兽都一网打尽吗?”于是下令撤掉三面的网,也默默地祷告:“想到左边去的就往左,想到右边去的就往右,不听我指令的就自投罗网吧!”诸侯们听说这件事后,都盛赞商汤的“仁德”连禽兽也受到了恩泽,于是都归顺于他,很快推翻了夏王朝。这说明三千多年前的古人就已懂得,捕猎鸟兽不能采取一网打尽的办法,而要给它们留一条生路。后一个故事是说,有一年夏天,鲁宣公在泗水撒网捕鱼,大夫里革听说后立即赶去,撕破鱼网扔在地上,并向鲁宣公宣讲保护草木鸟兽虫鱼的古训,大意是说:在动植物繁殖生长期谁也不得捕捉、伤害它们,这样才能让万物生息繁衍。鲁宣公听了这番话后,惭愧地说:“吾过而里革匡我,不亦善乎!是良罟也,为我得法。使有司藏之,使吾无忘谂。”(《国语·鲁语》)从里革给鲁宣公讲的道理中可以看出,周代保护生物资源的规定已十分具体,什么时节可以采猎草木鸟兽虫鱼,什么时候不能采猎,以至于采猎什么样的,都有严格的规定。周代生物资源保护的范围相当广泛,除了草木鸟兽鱼鳖之外,还包括蚂蚁、蝗虫之类的昆虫,其目的也十分明确,就是要使生物资源得以繁衍再生。在当时,这类古训,实际上已具有法律的效力,君臣上下都必须遵守,为此里革敢于冒犯君颜直谏,鲁宣公也能知错就改,这确实是很不容易的。

中国古代先哲关于自然资源保护的思想理论也很多。他们对世界的整体联系和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有较深刻的认识,善于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为了人类的整体和长远利益,针对各个时代出现的环境问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环保思想和主张。在这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当首推春秋时期的思想家管仲。管仲曾在齐国为相。他从发展经济、富国强兵的目的出发,十分注意保护山林川泽和草木鸟兽等自然资源。《管子·轻重》篇说,山林川泽是出产薪柴和水产的地方,政府应该把山林川泽管起来,让人民上山去砍柴,下水去捕鱼,然后政府按官价收购,人民也可以通过这些营生来糊口谋生。他认为不能很好地保护山林川泽的人就不配当君主。管仲提出了“以时禁发”的原则,主张用立法和严格执法的办法来保护生物资源。如说:“修火宪,敬山泽、林薮、积草,天财之所出,以时禁发焉。”(《管子·立政》)“山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禁发必有时。”(《管子·八观》)就是要制定防火的法令,把山林草木认真地管起来,封禁与开发都要有一定的时间,建造宫室用材也要有一定限度,反对滥伐林木或过度开发。他还提出,作为国家的法令就要有权威性,对犯法的人要严刑重罚。“苟山之见荣者,谨封而为禁。有动封山者罪死而不赦。有犯令者,左足入,左足断;右足入,右足断。”(《管子·地数》)管仲的环保思想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把保护生物资源与更好地开发、利用这些资源,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结合起来了,这就是所谓“先王之禁山泽之作者,传(专)民于生谷也”(《管子·八观》)。

先秦儒家孟子荀子都有较丰富的生态环境保护思想。孟子认为生物资源“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孟子·告子上》)。因此,对于人类来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荀子继承和发展了管仲“以时禁发”的思想,根据生物繁育生长的规律,提出了系统的自然资源保护理论和措施。他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鳣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荀子·王制》)他不但把这些保护自然资源的措施看成是“圣王之制”,而且主张从税收制度方面来保证这些措施的贯彻执行,如“山林泽梁,以时禁发而不税”(同上)。作为一个主张“明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家,荀子并不赞成无限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一味地征服自然、截天役物,而是强调要“不夭其生,不绝其长”,要尊重和遵循“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其目的就是要发展生产,让百姓“有余食”“有余用”。这也说明“顺天”思想确实是荀子天人观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不应对其作片面的理解。

老子从宇宙整体性观点出发提出“道法自然”的生态思想。道法自然是老子哲学的主要观点,“尊道贵德”是《老子》理论的核心。老子把“道”提升到自然总规则的高度。他说的道大体上有三层意思:第一,它先于天地存在,“道者万物之奥”,它作为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据,产生了天地万物。第二,它是世界万物运行的基本规律。“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清代哲学家王夫之把它读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说,道,自然无为,但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件事物不是它所为。唐代的李约,在《道德真经新注》中把这一名句断为:人以地为法则,以天为法则,以道为法则,便是以自然的本性为法则。这就是自然之“道”。第三,“道”是人类追求的最高境界。圣人之治就是按“无为”的原则,符合“天道自然本性”的原则,“为无为,则无不治”。按照这一原则,过顺乎自然的生活,是人的最高德行。这就是王充所说:“故无为之为大矣。本不求功,故其功立;本不求名,故其名成。”

程朱学派从人与天地万物是一体的角度提出生态保护思想。程颢认为,人与天地万物是一体的,因而人对天地万物要施以仁爱之德。他在《河南程氏遗书》中说,自然万物是人的“四肢百体”,是人的“无机的身体”,怎么能不爱呢?朱熹认为,仁者是“天地万物之心”,仁的基本内涵是“心之德”“爱之理”。这里,“心之德”是从心上说,就人而言的;“爱之理”是从规律上说,就“天”而言的。“仁者,爱之理”,指“仁是体,爱是用”,“仁是根,爱是苗”。也就是说,仁爱是人心的根本德性,“在天地则盎然生物之心,在人则温然爱人利物之心”(《朱文公文集》)。

明代的王阳明也是从“天地万物一体”而提倡“仁民”“爱物”的。他说:“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就是说由于天地万物是一体的,爱人就要爱物,包括爱惜有生命的鸟兽草木,也要爱惜没有生命的瓦、石(《大学问》)。

中国古代思想家们当然离不开从人的利益出发阐述“生态伦理”思想,因为生物和自然界对人是有价值的。这也体现出中国古代思想家的人类生态思想,开始把人独立于自然界之外,即有了人本思想。儒家和道家都把爱的伦理原则,推广到生物和自然界。把生物和非生物作为两个范畴提出,而非生物则主要是指现代生态学中的环境。可见中国古代思想家从一开始就注意到了生态的本意,只是用中国古代特有的语言表达生态含义。例如,把“混沌”世界尚未认知的规律称作“道”。这里的“混沌”是指生命产生之前的自然界。这样对生态概念的表达,较之2000年后的西方自然观,更加富有理性。

道家提出“爱人利物之谓人”(《庄子·天地》),把“爱人”和“利物”作为道德要求,并把两者结合起来。用现代生态学语言表达,就是:人类既要利用生态资源,又要保持生态,更新自然资源,达到永续利用目标,这才是有道德的。

儒家提出“爱人及物”“仁者,爱人之及物也”。“仁”是爱人,但五谷禽兽之类,皆可以养人,故“爱”育之。这是“仁民爱物”。可见,儒家、道家对待包括人在内的自然界的基本态度是:爱万物,永续利用万物,人、天、地、万物是一个有序的整体。这和现代的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有极为相似之处。

以上概略的介绍和评述,已足可说明我国古代有着丰富的朴素生态智慧,形成了一套相当系统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思想。

一些国外思想家十分推崇中国古代生态思想。法国思想家施韦兹在他创立尊重生命伦理学的著作中,多次提及中国思想家老子、孔子、孟子、庄子、墨子等人,说在他们的思想中,人和动物的问题早就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哲学原则上确定了人对动物的义务和责任,说他们是深刻而富有活力的生态哲学思想的创立者和宣告者。

国际环境伦理学学会主席、美国哲学家罗尔斯顿指出,东方传统文化思想对伦理学的哲学基础突破会有所帮助。东方的伦理不是以人类为中心的,它不鼓励剥削资源。他们懂得,要给予所有事物的完整性,而不去剥夺个体在宇宙中的特殊意义,懂得如何把生命的科学和生命的神圣统一起来。西方现代思想家所寻找的尊重生态的伦理学突破口正是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发展到宋代,更趋成熟。他们在继承先前儒家思想的同时,吸收了墨家的“兼爱”,庄子“泛爱万物,天地一体”的思想,进一步发展了“天人合一”思想,并且主张人与自然平等。就是说,在人与自然平等的基础上,提倡人们爱护其他一切自然物和人造物。程朱学派的“天地合一”哲学特别是程颢提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思想,具有重要的生态伦理学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