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口老龄化与城市社区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研究

人口老龄化与城市社区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研究

时间:2022-03-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四川位于西部地区,是我国人口大省。综合上述分析可以推测:老龄化水平的日趋提高必将导致社会体育需求的结构性增长,可以说,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包括四川在内的各个区域将形成以老年人为重要力量的大众体育新态势。以社区为基石的老年体育公共服务相关研究成为当务之急。
人口老龄化与城市社区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研究_以四川省为研究对象_四川省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2010—2013年度成果概要汇编

张 蕾[1]

(四川师范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68)

“人口结构老龄化”与“老龄化日益加剧”现象的出现是目前我国各个区域普遍面临的社会问题。四川位于西部地区,是我国人口大省。2010年四川人口第六次普查公报显示:省内65岁及以上人口为880多万,老龄化水平为10.95%;省内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达到1 311多万人,老龄化水平为16.30%,上述数据远远超越全国平均水平。除此之外,相关研究预计2020年,我省60岁以上人口将高达20.78%。随着时间的推进,老龄化人口还将形成一个“水位”不断上升的“蓄水池”。值得关注的是,1996年、2000年、2007年我国分别开展了三次全国性群众体育现状调查,均显示出“在各年龄群体中,老年群体的体育参与率仅次于16到25周岁的群体,其体育参与率高居第二”,是我国体育人口的主要群体。综合上述分析可以推测:老龄化水平的日趋提高必将导致社会体育需求的结构性增长,可以说,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包括四川在内的各个区域将形成以老年人为重要力量的大众体育新态势。以社区为基石的老年体育公共服务相关研究成为当务之急。就现阶段研究现状而言,对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研究多以体系构建层面上的理论研究为主,理论上建构的要素体系具有一般性宏观指导意义,但纯粹框架元素结构性的研究成果和具体实践之间缺乏具体的操作价值。因此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查阅、问卷调查等相结合的方法,以已有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相关理论为依据,站在老年体育参与主体的角度,在18个地级市(除三大民族自治区外)中以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抽选出30个社区为研究对象,以实际回收的839份有效问卷为基础,对四川省老年体育公共服务各要素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政府或主管部门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提供一定参考。

研究显示:

就老年体育公共服务政策制度保障而言,社区对于老年体育公共服务的相关配套制度措施的倾向、重视与完善程度有待提高,调查数据表明政策制度的系统性与连续性不强,对社区老年体育的长效推进缺少保障效能。

就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主体方面,经调查发现,现阶段我省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主体主要有二:其一为由各社区老年成员中体育锻炼兴趣爱好者号召的,以自愿的形式形成的社区成员相对固定的体育活动群,通过老年体育爱好者的自身体育技能为载体进行平行传播,形成自发性的体育供给主体。此方式在所调查的社区中超过80%,几乎为主流模式。其二为通过社区行政力量提供,此外依靠市场的体育供给主体。需要提出的是自发性体育供给主体存在非稳定因素,因此,社区组织供给的主体帮扶作用不容缺失。

就老年体育公共服务场地设施而言,省内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社区由于土地资源的利用价值较高,在城市规划中往往对人口体育锻炼的空间场所存在不同程度的挤压,这类城市社区老年体育锻炼场所通常存在供需矛盾无法保障对接的问题,而学校体育场馆设施的对外开放制度的释放价值并没有被充分体现出来。城市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归属社区,可以供给老年人口体育锻炼的多元化跨社区共享性公共场地资源则相对比较丰富;另外,在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人力资源的配置性以及经费支持等方面相对比较薄弱,存在相关建设不健全、稳定性不高等问题。

综观以上研究,我省乃至全国老龄体育工作过去一直处于边缘地带,被政府纳入议程时间不长,老龄体育服务过往仅属于少数人所享有。因此我国各个区域大众老年人体育服务先天不足,在如何开展老年人体育服务方面的意识与平台才刚刚建立起来,老年体育公共服务相关制度还不够完善。我省体育公共服务各项资源的实际供给明显滞后于现阶段已经形成的需求规模。未来几十年,伴随着我省老龄化人口的不断增加,对体育公共服务的需求还将逐渐进入一个高速增长的时期,因此,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证层面都应该对之给予高度重视,并将此作为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与时俱进地健全完善老龄化社会体育公共服务。

【注释】

[1]作者简介:张蕾(1981—),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