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说人与“数”

小说人与“数”

时间:2022-03-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数”之道虽大,却是至简,故而小说。据以上说起来,“数”虽有万象,却只有一个本源,那便是“一”,便是万物形象的抽象体。“数”是“数”,人是人,“数”是规律的、物质的,人也是如此。总而言之,人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掌握命数,发挥数的作用。
小说人与“数”_大讲堂 : 中国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文化建设实录. 2014—2015

河北南皮农村商业银行 付东帅

说起“数”来,不问问天地是不能透彻理解的,不仔细了解其历史并寻其尽头是不能踏实下笔的,因为“数”之大,不是个人可以自身解决的,而是需要反观历史,静静观心和细细体悟出来的。然而“数”之道虽大,却是至简,故而小说。

1.“数”之存在。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上面的两句话分别出自《道德经》和《黄帝内经》。一般解释为“道是本源,是独一无二的,道本身包含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一种适匀的状态,万物在这种状态中产生。”“天地阴阳的范围广泛,在具体运用时,经过进一步推演,则可以由十到百,由百到千,由千到万,再演绎下去,甚至是数不尽的,然而其总的原则仍不外乎对立统一的阴阳道理。”

据以上说起来,“数”虽有万象,却只有一个本源,那便是“一”,便是万物形象的抽象体。“数”的本身具有客观存在性,不因外因外物的存亡而消存,其演化若水之下,若云之上,具有客观规律性,不为万物所变动。

2.人之知“数”。

《黄帝内经》中还讲“至道在微,变化无穷,孰知其原?窘乎哉!消者瞿瞿,孰知其要?闵闵之当,孰者为良?恍惚之数,生于毫厘,毫厘之数,起于度量,千之万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这句话描述的是人对事物的认知,大意是“高明的医道精深入微,变化无穷,难以了解,更有谁能知道它的渊源啊?困难啊!百姓的病痛让人关怀忧虑,并感到畏难,学者感叹其精要是什么?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当然,冥冥之中包括医道在内的令人感到渺茫难知的食物,并不是无从了解。他们全都产生于微小精细的变化。这极其微小的变化达到一定的程度和数量的时候,就可以用规律法度去衡量认识了。从一到十、到百、到千、到万以至于无穷无尽的事物,都可以据此道理来逐步扩大对它们的认识,当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万事万物——包括医道的完整体系就建立起来了。”

想想圆周率便是通过大量的数据,反复演算而得出的。历史上,刘徽把圆内接正多边形计算到3072边形,才将圆周率算至小数点后四位,祖冲之在此基础上,继续推算才算至后七位,时至今日,仍未算尽,而只知其无限不循环。在这一历史之中,刘徽所提出的“割圆术”就是“推之大之,其形乃制”最好的例证,而圆周率不正是“恍惚之数”吗?

3.“数”之于人。

“数”本来只是个抽象体,不因人而存亡,其运行更是刚健有力,不因人而异同,遵循抽象于万物形象的客观规律。但是麻烦来自于能思想的人类本身,“数”就像大多数科学和客观规律一样,我们总想充分认识它,然后运用它得出点儿什么或者避免点什么。但是从人研究“数”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矛盾的产生,注定了“数”的双面性。

人想要研究“数”,而作用于它,便会将它一切两半:一半像是佛法,其具有客观规律性,不因人的存亡改变而变化;另一半像是孙悟空,其存在于人意识之中的,其所具有由于人类的主观局限性认识而赋予“数”这个抽象体以片面性以及不系统性。

4.人“数”之交。

试想一下,在很久很久以后,人类无所不能,千变万化如孙悟空,其不还是照样难逃宇宙法则吗?五百年后,最终不照样走上取经之路而成佛吗?其根本原因在于孙悟空因循佛法而生,所以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后终归于佛法。同理,“数”源于宇宙造化,源于“一”,最终其本身及其运用还要回归到现实和“一”中去,“九九归一”呀!

现在是个科学猛进、技术发达的年代,我们日常使用的最高科技的东西大概就是计算机与网络吧,其承载的东西就是数据。现在 “云数据”和“大数据” 不是特别时髦吗?这二者的本质不就是运用二进制数对 “1” 进行的累加与储存吗?其最终归“一”为人的运算与智慧,人的智慧“千变万化”,为阳;万物“固态而有常”,为阴。阴阳交互,才会有新问题新事物产生,才会有进步。

5.天人合一与唯物辩证法万岁。

最后,重提哲学上的两个问答,这两问两答可以很好地说明人与“数”的关系是如何印证我国古代“天人合一”和西方的“唯物辩证法”思想的。

第一,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是什么?一是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二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因为客观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三是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

第二,对应二者的辩证关系,方法论是什么?一是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全面,主观能动性愈能充分地发挥,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它的惩罚。二是要正确地认识必须通过实践,依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三是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

反过来讲,进步和新事物之所以产生,是因为有问题和矛盾出现;之所以有问题和矛盾出现,是因为人类不甘心,不甘于命数;之所以人类不甘于命数,因为人就是这样。“数”是“数”,人是人,“数”是规律的、物质的,人也是如此。“心有不甘”就是人的普遍规律。

总而言之,人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掌握命数,发挥数的作用。首先要明白自己也在命数之中。其次,需要理解数之两半的辩证关系。如此发挥,才能更加科学和实事求是一些,才能多一些对,少一些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