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构建现代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构建现代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时间:2022-03-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共同指向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会是一个人人学习,人人接受教育,接受适合自己的教育的社会,它彻底打破了制度化教育的不平等现象。学习型社会中,每个公民享有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自由取得学习、训练和培养自己的各种手段。教育兴,则国运昌;教育亡,则国运微。而关系公平论则重视到被自由平等主义正义论者忽视的政治权力结构的不公平所导致的教育不公平。
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构建现代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_转型中国的正义研究

当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是,在学习型社会中逐步实现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共同指向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会是一个人人学习,人人接受教育,接受适合自己的教育的社会,它彻底打破了制度化教育的不平等现象。“教育已不再是某些杰出人才的特权或某一特定年龄的规定活动;教育正在日益向着包括整个社会和个人终身的方向发展”。“我们不仅必须发展、丰富、增加中小学和大学,而且我们还必须超越学校教育的范围,把教育的功能扩充到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33],这就是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会中,每个公民享有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自由取得学习、训练和培养自己的各种手段。教育机会不局限在儿童阶段,而是贯穿人的一生,这样就保证了教育机会的无限性和开放性。一个人不因为制度化教育的筛选而失去教育的机会。教育将贯穿人的一生,每个人可以在最适当的时机和场所接受合适的教育。对受教育者来说,与其说是一种权利,还不如说是一种责任

那就要求我们在构建公平有效的教育体系的过程中,扩大并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建立健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良性机制,坚持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相结合、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充分整合各种资源,使教育成为有效、便捷、一体化的体系,使得公民在想要学习的时候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得学习机会,获取学习资源,使得想学、能学、学有所成成为一种社会化的常态,建设学习型社会。

教育兴,则国运昌;教育亡,则国运微。教育作为社会改革和社会转型的重要方面,承担着不同于经济政治等其他方面的特殊的教化功能,承担着如何培养人、培养怎样的人的重要责任,因而是至关重要的。从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开始,教育公平就被广泛讨论。罗尔斯注重结果公平的正义原则,强调差异和补偿对于实现公平的重要性,但抹杀了有天赋、有才能者的积极性;诺齐克则注重市场在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实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求按照人的才能自由选择教育方式和教育资源,而没有注意到如何在天赋不同的人之间实现基本教育的均等化;德沃金则运用“钝于天赋,敏于志向”的理论,将机会均等的基础教育和按照人的志向来自由选择未来发展的基础教育之外的高等教育结合起来,一定意义上讲,能够弥补罗尔斯和诺齐克的缺陷。而关系公平论则重视到被自由平等主义正义论者忽视的政治权力结构的不公平所导致的教育不公平。对于转型期的中国教育来说,不管是基础教育的义务教育阶段,还是高等教育,以及职业教育,都存在着公平性缺失的问题,因而不仅要从各种具体手段上来解决教育公平问题,而且要从制度本身的转型来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构建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注释】

[1]张冬冬:法学博士,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思政部讲师,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复旦大学政党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2]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6页。

[3]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69页。

[4]同上书,第96页。

[5]同上书,第68—69页。

[6]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99页。

[7]同上书,第96页。

[8]同上书,第97页。

[9][加拿大]威尔·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上),刘莘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203页。

[10][美]罗伯特·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28页。

[11]冯建军:《三种不同的教育公正关——罗尔斯、诺齐克、德沃金教育公正思想的比较》,载《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第10期。

[12]I.Young,Justice and politics of difference,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0,pp.206—207.

[13]Ibid.,p.209.

[14]钟景迅、曾荣光:《从分配正义到关系正义——西方教育公平探讨的新视角》,载《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年第5期,第18页。

[15]肯定性行动是20世纪中叶以来美国政府照顾少数族裔和弱势社群的优惠措施,这一政策的理论假设是,黑人等少数族裔在美国的现代化过程中长期处于不利地位,因此有必要对他们进行补偿。这种积极性的做法正是差别原则的典型表现,在资源仍然有限的情况下,高等教育的资源适当地偏向于那些长期在种族隔离制度中受害的群体和女性,这在罗尔斯看来无疑是正义的做法。

[16]I.Young,Justice and politics of difference,p.197.

[17]I.Young,Justice and politics of difference,p.37.

[18]黄宇、杨丽娟:《从罗尔斯的三原则谈教育不公平现象及社会成因》,载《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第1期。

[19]和学新:《社会转型与当代中国的教育转型》,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135页。

[20]金生鈜:《什么是正义而又正派的教育——我国教育改革的症结》,载《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年第3期,第2页。

[21]“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人民网:http://edu.people.com.cn/GB/8216/ 196960/12122912.htm l。

[22]“周济在教育部2008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央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gov.cn/ gzdt/2008-01/04/content-850544.htm。

[23]王玲玲、冯皓《: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促进教育公正》,载《求实》2008年第11期,第42页。

[24]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资料》,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年版,第466页。

[25]朱宏军:《转型期教育公正的现状及其对策探析》,载《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80页。

[26]范先佐、付卫东:《农村义务教育新机制:成效、问题及对策》,《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7期。

[27]王本陆:《消除双轨制:我国农村教育改革的伦理诉求》,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5期。

[28]教育部财政司:《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年版,第623页。

[29]孙阳、杨小微、徐冬青:《中国教育公平指标体系研究之探讨》,载《教育研究》2013年第10期。

[30]孙阳、杨小微、徐冬青:《中国教育公平指标体系研究之探讨》,第114页。

[3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学会生存》,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05页。

[32]朱宏军:《转型期教育公正的现状及其对策探析》。

[3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学会生存》,第20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