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龄人的自我关爱

老龄人的自我关爱

时间:2022-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老龄人实现“老有所乐”,首先需要老龄人自己关心和爱护自己,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有良好的心态去自找其乐,这是最根本的一条。这种自我封闭的做法要不得,很容易会使自己患上老年忧郁症、老年痴呆症等不应该有的疾病。所以,老龄人退休后首先要培养自己在某些方面的兴趣,有了兴趣你就能参与相关活动,从而实现“老有所乐”。老龄人要学会关爱他人,首先要学会解除各种思想疙瘩。
老龄人的自我关爱_“积极养老”的全方位探索——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针、内容和动力的研究

老龄人实现“老有所乐”,首先需要老龄人自己关心和爱护自己,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有良好的心态去自找其乐,这是最根本的一条。自找其乐有如下一些做法。

1.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快乐”说到底是个人自身的一种感受,在任何可以发生或提供乐趣的活动和环境中,如果你不参与其中,是很难分享到快乐的。

比如说,你和你的朋友汇聚在一起,大家谈笑风生,显得很快乐。而你虽身在其中,但对大家谈论的话题不感兴趣,并没有参与他们的谈话,你会不知道他们在笑什么,你也就不可能从中分享到快乐了。

再如,现在很多社区里安装了适合老龄人运动的器材,很多老龄人每天早晚利用这些器材,玩得很开心,在玩的过程中还与其他人交流经验、相互切磋。他们的体会是“对他们的身体健康、心情愉快”确有帮助。但是,如果你不出家门,从来不光顾运动场地,与这些运动器材不沾边,你怎么能分享到其他人在运动场地体验到的“老有所乐”呢?

所以,老龄人首先要亲自积极参与家庭、社会、政府机构为老龄人提供的各种活动,积极利用社区提供的运动场地和设施,从中感受乐趣。

2.培养兴趣

兴趣不是生来就有的,是要寻找或培养的。有些老龄人退休下来之后,对一切都不感兴趣,说自己打牌、下棋、跳舞、唱歌等什么都不会,把自己闷在家中,孤苦伶仃、苦不堪言。这种自我封闭的做法要不得,很容易会使自己患上老年忧郁症老年痴呆症等不应该有的疾病。

培养兴趣的方法之一是学习。不会的东西是可以学会的。试想一下,你在年轻的时候不是学会了很多东西吗?我看到我们的很多老同事,他们在老年大学里学会了画画,有的还成了校歌咏队队员、舞蹈队成员、门球队队员……他们在退休之前是管理学教师、物理学教师、数学教师,从来没有跳过舞、玩过门球等,这些都是在他们退休之后学的。他们在这些活动中享受到真正的乐趣。

培养兴趣的方法之二是找事做。老龄人不要总是在家里待着,而要自己找事做。当然这里所说的“事”,不是指工作的内容,也不单单是做做家务,照看小孩。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听听音乐、练练书法等,都是可以培养起兴趣,做些有益的事情。老龄人工作了一辈子,取得了一些人生成就,但退休之后,这种优越感仿佛一下子消失了。尤其是职位越高的人,退休后落差感会越大。专家建议,退休后的老龄人应当培养一些兴趣爱好,这样会让他们有一种精神上的满足。

培养兴趣的方法之三是多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交流,或参加一些老年团体的活动,以保持自己对某一方面的兴趣爱好,也能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所以,老龄人退休后首先要培养自己在某些方面的兴趣,有了兴趣你就能参与相关活动,从而实现“老有所乐”。丰富健康的精神生活能让老龄人懂得晚年的生活也不总是灰暗的。

3.学会关爱他人

有人说“关爱他人其实也就是关爱自己”,这是千真万确的。其实人的关爱从来就是相互的,而在相互关爱中形成的友谊是十分可贵的,它能给关爱的双方带来情绪上的愉悦,精神上的快乐。

老龄人要学会关爱他人,首先要学会解除各种思想疙瘩。有些老同志退休后对什么都不满意,总是责怪别人,好像别人在有意捉弄自己,有很多心里疙瘩解不开。其实,要解开这些疙瘩并不难,主要是要学会多体谅别人,即学会能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不能一切从自我出发,要求别人听从自己。要知道,退休后的老龄人已从主角地位转向配角,别人可以不听你的,这是正常的,不必为之烦恼。

老龄人要能体谅子女。比如,有些老同志退休后一直盼望抱孙子,享受天伦之乐,但是儿子就是不听话,或者是迟迟不结婚,或者是结了婚迟迟不要孩子。他们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观念的包袱压在自己和子女的身上,弄得自己和子女都不开心。其实这是没有必要的。试想一下,社会发展到今天,早已不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了,子女对婚姻和是否生育有他们自己的考量,老龄人应该理解他们,不要为难他们。试问,难道为了孝顺父母,就一定要制造一个生命出来让你“老有所乐”吗?

时代不同了,有些观点要跟着改变。比如,中国人特别讲究亲情,对父母一方来说,强调对子女的无私奉献,奉献到老;对子女一方来说,强调对父母的“孝”,让子女背负一生的感情债。我们的父母对子女的奉献能否不要那么多、那么长,留一点时间给自己,留一点财富给自己;对“亲兄弟明算账”人们大多都能接受,其实“亲父子”又何妨“明算账”,免得以后谁欠谁的夹缠不清。从某种意义上说,父母少一点“无私奉献”,做子女的以后也就少一点“感情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