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自我迷失(人与自我)

自我迷失(人与自我)

时间:2022-09-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技术超越人的控制,人的本质就会分裂——异化开始。人与技术之间具有悖论性的存在,这也是人的本体论困境:人是生存之中创造性的存在。技术发展的后果在人自身的表现是造成异化。所谓“异化”是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因此异化不应该看作是纯粹人为的事件,技术本身就有异化的根据。

四、本体之困境:自我迷失(人与自我)

人类的历史是一部追求生存与发展的历史。人类生存过程中,一直面临一个永恒的矛盾:即人们对物质的需求与满足这种需要之间的现实矛盾。人需要的满足靠天然自然有限的供给是难以维系的,人只有通过技术的方式创造性地改变自然以满足人不断的需要。人是在实践中生成的,人没有现成的规定性,实践范围、方式等都是人本质的决定因素。因此人就具有存在的本体论困境——既要不断将自身的本质外化于对象世界中,通过技术的方式改变世界,又要超越自己对象性本质。

悖论在知识的历史中已经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理性的最大胜利是怀疑它自身的合理性。“如果人的本质是人通过技术自己构成的,如果说技术就是人的(无)本质,那么,技术必然存在着两面性。一方面,是它把自由由潜能带向现实,自由只有依靠技术才可能表达出来,因为正是技术展开了人的可能性空间:有什么样的技术,就有什么样的可能性空间,因而也就有什么样的自由。另一方面,技术所展开的每一种可能性空间,都必然会遮蔽和遗忘了更多的可能性,使丰富的可能性扁平化、单一化。当代技术为着合用和效率所展开的工业世界,确实更多地表现了技术的后一方面。技术既是去蔽,又是遮蔽,既成就时间,又遗忘时间,既使记忆成为可能,又导致记忆的丧失。对整个人类而言,技术既是主体彰显自我的力量的象征,也是自我毁灭的力量。这是技术根深蒂固的二元性。”[38]技术表现出了人的本质,但技术产品一经离开人的创造阶段成为完全的对象性存在,技术就出现了与人的异己力量,人只有重新占有自己的技术成果,控制技术才能实现人的完全本质。如果技术超越人的控制,人的本质就会分裂——异化开始。

在生产中,人们只看到技术的力量,只看到机器的作用,忽视了人的作用。没有技术物,没有机器,人类就不能生产,就不能制造工业产品,就不能利用自然资源,就不能满足生存的需要。在自动控制的机器面前,人只是个旁观者,只是个被动者。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机器决定人的工作,人要去适应机器,人没有主动性,人没有自主性。“这些工人本身只表现为机器的有自我意识的器官(而不是机器表现为工人的器官),他们同死器官不同的地方是有自我意识,他们和死的器官一起‘协调地’和‘不间断地’活动,在同样程度上受动力的支配,和死的机器完全一样。”[39]工人的动作表现为被动性、适应性和从属性,这是机器时代人与技术物——机器关系的典型特征。

技术体现、彰显人的本质的同时,也压抑人的本质。人与技术之间具有悖论性的存在,这也是人的本体论困境:人是生存之中创造性的存在。

技术发展的后果在人自身的表现是造成异化。所谓“异化”是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在弗洛姆看来,异化现象的产生和发展,是因为人类的生活方式及其价值取向从根本上违背了人的本性。在现有的价值体系中,积累的东西高于生命的活动,资本的价值高于劳动力的价值,物的地位高于人的地位。劳动变成获取金钱和物品的手段,而不是展现潜能的积极活动。

技术排斥意志,压制情感,单面人和单面思维,加重了对人的控制和统治,给人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危机。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这种进步与倒退交织的两难状况,使从野蛮中解放出来的人类,再一次沉沦到一种新的野蛮中去了。马尔库塞说:“面对着这个社会的极权主义特点,技术‘中立’的传统观念不能再维持下去了。不能把技术本身同它的用处孤立开来;技术的社会是一个统治体系,它已在技术的概念和构造中起作用。”[40]

如果人的生命成为技术改造的对象人就彻底被技术化了。“通过自然和人类关系的技术化,人性自身也成为一种纯粹的技术对象:人们被缩减、被拉平、被训练,以使他们能够作为巨大的文化机器中的组成部分而发挥作用。”[41]按照技术的逻辑,人就可以直接叫人的制造了。“欲望与能力的落差并不必然导致人类的现实困境。只有在崇尚欲望张扬(既包括面临严峻的现实生活环境而激发的对生存的本能渴望,也包括为了满足人性的自利与贪婪而对奢华物质享受的纵容)的扩张主义价值观支配下,才必然导致为了满足欲望的增长而强化能力的提高,以及能力提高无法赶上欲望增长的人类现实困境。人类对欲望的张扬产生了两个相互背离的倾向:一方面,对物质欲望的张扬导致对技术能力提高的渴望,技术能力的提高导致社会的等级化、集权化,从而在事实上窒息了人类对精神欲望(自由)的追求;另一方面,对精神欲望(自由)的追求始终主导着人类的社会生活,这是一种人类对生存目的的本能追求,它体现为对人本主义思想所涵盖的尊重个体价值、自由、权利理念始终如一的追求。人性内生的两种相互背离倾向所产生的矛盾,成为人类社会在对立、冲突、博弈中不断演进的推动力量。”[42]因为技术可以有以下功能:一是技术使“不可能”变为“可能”——这是技术创新的目标;二是技术使“能够”变为“应该”——这是技术应用的目标。生命与技术本身又是一对矛盾:人的生命是自然的,也是自为的;而技术是人为的。人的生命价值的高贵就在于不可取代性,但技术的功能就是取代。生命是不可能重复的,但技术必须是可重复的。技术与人有一致的一面,又有矛盾的一面。因此异化不应该看作是纯粹人为的事件,技术本身就有异化的根据。

【注释】

[1]李翔海、邓克武:《成中英文集》第1卷,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48页。

[2]李翔海、邓克武:《成中英文集》第1卷,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48页。

[3]陈昌曙:《从哲学的观点看科学向技术的转化》,载《陈昌曙技术哲学文集》,东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3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4页。

[5][美]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竺乾威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页。

[6]李翔海、邓克武:《成中英文集》第1卷,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49页。

[7]田鹏颖、万舒全:《论社会技术存在》,《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8]赵大宇、田鹏颖:《论社会技术本质》,《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年第2期。

[9][德]F.拉普:《技术哲学导论》,刘武等译,辽宁科技出版社1986年版,第102页。

[10][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徐开来译,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8页。

[1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徐开来译,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9页。

[1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徐开来译,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9页。

[13][英]卡尔·波普尔:《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舒炜光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37—38页。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17页。

[15][美]詹姆斯·E.麦克莱伦第三、哈罗德·多恩:《世界史上的科学技术》,王鸣阳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

[16]张成岗:《现代技术问题研究——技术、现代性与人类未来》,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3页。

[17][德]哈贝马斯:《哈贝马斯访谈录——现代性的地平线》,李安东、段怀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22页。

[18]陈嘉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55页。

[20][德]马丁·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2页。

[21]吴国盛:《让科学回归人文》,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5页。

[22][英]保罗·戴维斯:《上帝与新物理学》,徐培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9页。

[23]吴文新:《科技与人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6页。

[24][美]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马季方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4页。

[25][荷]E.舒尔曼:《科技的时代与人类的未来》,李小兵等译,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第119页。

[26][德]H.萨克塞:《生态哲学》,文涛等译,东方出版社1991年版,第194页。

[2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坯坤译,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72页。

[28]http://news.xinmin.cn/rollnews/2011/12/02/12864235.html.

[2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6页。

[30]雷毅:《生态伦理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2页。

[31]余谋昌:《生态伦理学——从理论走向实践》,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2页。

[32]刘树伟:《人类中心主义解读浅析》,《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33]李伦:《鼠标下的德性》,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0页。

[34]郭良:《网络创世纪——从阿帕网到互联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2页。

[35]林德宏:《人与机器——高科技的本质与人文精神的复兴》,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97页。

[36]邱仁宗:《做人还是做“上帝”》(双螺旋丛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版,序。

[37]辛继湘:《人文价值——科学课程价值取向的必然选择》,《教育评论》1998年第2期。

[38]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fdc06201009twe.html.吴国盛:《技术与人文》。

[3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36页。

[40][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导论第7页。

[41][荷]E.舒尔曼:《科技时代与人类未来——在哲学深层的挑战》,李小兵、谢京生等译,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第314页。

[42]http://www.comment-cn.net/data/2006/0705/article_11806.htm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