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世界银行贫困线法

世界银行贫困线法

时间:2022-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1990年代开始,世界银行在测量贫困时采用每天的平均消费支出。同时,世界银行通常还使用家庭平均每天消费支出2美元作为贫困线,更为准确的表述是每人每月65.48美元[6]。暂时性贫困指的是收入低于贫困线而消费高于贫困线。
世界银行贫困线法_中国转型期城市贫困与社会政策

除了国际贫困线法和恩格尔系数法以外,世界银行的1美元线和2美元线也可以用来测量我国相对贫困的状况。从1990年代开始,世界银行在测量贫困时采用每天的平均消费支出(当消费支出无法获得的时候,用收入代替)。按照1993年的购买力平价(PPP),通常将家庭平均每天消费支出1美元作为贫困线(简称1美元线),或者更为准确的表述是每人每月32.74美元。同时,世界银行通常还使用家庭平均每天消费支出2美元作为贫困线(简称2美元线),更为准确的表述是每人每月65.48美元[6]。2008年,世界银行以2005年的购买力平价(PPP)进行测算,又公布了每天生活费不足1.25美元的世界贫困人口状况。为了估计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相对贫困状况的变化趋势,这里以1美元线为相对贫困的下线(绝对贫困线),以2美元为相对贫困的上线[7],来计算我国相对贫困人口数。具体计算公式是:

2美元贫困线以下的人口数-1美元贫困线以下的人口数

=相对贫困人口数

世界银行按1美元线和2美元线公布过我国从1981年到2005年的贫困人口数和贫困率。根据以上计算方法,那么我国1981—2005年的相对贫困人口数和相对贫困率可以分别计算出来(见表2-3):

表2-3 按世界银行贫困线计算的相对贫困人口数和相对贫困发生率(1981—2005)

资料来源:Shaohua Chen &Martin Ravallion,2008,“The Developing World Is Poorer Than We Thought,But No Less Successful in the Fight against Poverty”,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No.4703,August.
注:相对贫困线人口数、相对贫困人口数/1美元线贫困人口数和相对贫困率是笔者计算得到的。

从上表可以看出三个非常重要的趋势:(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介于1美元线到2美元线之间的相对贫困人口数总体呈上升趋势。1981年相对贫困人口数是2.42亿,1987年时增加到4.95亿,1996年时到达最高点为5.04亿。此后开始有所下降,到2005年时降为3.68亿。可见相对贫困人口规模并没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减少,反而不断上升。(2)1美元线绝对贫困发生率不断下降,从1981年时为73.5%,到2005年下降到只有8.1%。而相对贫困发生率却恰好相反,即呈上升趋势。在1981年时是历史最低点(24.3%),到1987年时已经上升到最高点(45.7%)。此后开始有所下降,但2005时仍然达到28.2%。这也说明,改革开放以来的绝对贫困状况已经大幅度改善,但是相对贫困状况却恶化了。(3)在1981年时,相对贫困人口数远远低于1美元线下的绝对贫困人口数(两者之比为0.33∶1)。此后相对贫困人口数开始上升而1美元线下的绝对贫困人口数则大幅度下降,在1987年时相对贫困人口超过1美元线下的绝对贫困人口,两者之比达到1.40∶1。1996年时两者之比进一步上升到1.74∶1,到2005年时达到最高点为3.46∶1。这也进一步说明,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经济发展使最底层的贫困人口生活状况大为改善,但相对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相对于全体社会成员来说反而有恶化趋势。改革开放后中国在减少绝对贫困人口方面所取得成就是十分显著的,也赢得了全世界的广泛赞誉。与此同时,由于财富分配两极化等原因,中国城乡社会在稍高于绝对贫困线周围却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低收入群体。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2005年中国日均生活费低于1美元的人口数是1.06亿,日均生活费低于1.25美元的人口数是2.08亿,日均生活费低于2美元的人口数是4.74亿,日均生活费低于2.50美元的人口数是6.46亿。也就是说,如果贫困线在1美元的基础上提高0.25美元,贫困人口将增加一倍。如果贫困线提高到2美元,那么贫困人口差不多是原先的5倍。如果贫困线提高到2.50美元,那么贫困人口将大约是原先的6.5倍。

以上三种方法都可以用来估算城市相对贫困人口的规模。但是由于目前国内关于相对贫困的界定尚无定论,所以相对贫困群体的规模也不可能有统一的数字。尽管如此,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当前中国城市相对贫困人口的规模应当远远超过绝对贫困人口的规模。这一点除了从表2-1和表2-3中可以看出来以外,另有两点理由也可以充分支持这一结论:

第一,从社会分层结构来看,相对贫困人口的规模同贫富分化有相当大的关系。贫富分化不断扩大的结果会产生越来越多的处于相对贫困状态的低收入群体。衡量贫富分化的重要指标是基尼系数。一般认为基尼系数超过0.3就属于分配不公正的范畴,而我国2000年就已经达到0.458。2002年时10%的最高收入户约为10%的最低收入户的倍数为7.9倍。在金融资产和储蓄存款中,60%—80% 为20%的高收入户所占有[8]。这种贫富差距格局至今也没有明显改变。在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的状况下,庞大的低收入群体存在表明相对贫困群体的规模也将是庞大的。

第二,从贫困的类型来看,我国城市贫困是一个复杂的结构。有学者将我国城市贫困分为三种类型,即持久性贫困、暂时性贫困和选择性贫困。持久性贫困指的是收入和消费都低于贫困线标准,是绝对贫困。暂时性贫困指的是收入低于贫困线而消费高于贫困线。选择性贫困指的是收入高于贫困线,但是消费压低在贫困线以下。根据一项对辽宁、江苏、河南、四川、甘肃和北京市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市贫困人口中,持久性贫困人口占29%,暂时性贫困人口占20%,选择性贫困人口占51%[9]。这个研究表明,在中国贫困人口中,低于贫困线的绝对贫困人口仅占全部贫困人口的29%,而其他71%都应该是处于相对贫困状态。这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说明,相对贫困人口的规模远远高于绝对贫困人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