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香港回归纪念日

香港回归纪念日

时间:2022-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强占香港后,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强迫清政府于1860年4月24日签订了中英《北京条约》,陆续占领了九龙半岛及附近岛屿海域。双方最后同意,通过外交途径商谈解决香港问题。1984年9月26日,中、英双方终于在北京草签有关香港的“联合声明”。法案规定从1997年7月1日起,结束英国对香港的主权和治权。4月4日,英女王签署了该法案的批准书。4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
香港回归纪念日_现代节日解读

(7月1日)

东方明珠

香港位于广东省珠江出口的东侧,澳门位于珠江口的西侧,彼此遥遥相望。香港在气候上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具有夏不酷热、冬不严寒的特点,故有“远东避寒胜地”之称。

香港,作为中国的一部分,自秦始皇平定岭南至公元331年(东晋威和六年),香港地区隶属于南海郡番禺县,公元331年—757年隶属于东官郡宝安县,公元757年—1573年隶属于广州府东莞县。1573年从东莞县分出一部分设置新安县,故香港地区又改属广州府新安县所辖,直至19世纪40年代以后先后被英国所强占、强租。

占香港地区人口绝大多数的华人,他们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人民勤劳、勇敢和智慧的美德,在艰苦复杂的条件下,一百多年来,充分利用和发展西方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管理经验,用自己的双手把香港地区建设成为现代世界上先进的城市,并成为举世瞩目的重要经济贸易中心,被世人誉为“东方明珠”。

侵略者的跳板

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从手工生产过渡到机器生产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产品的剩余及原材料的供应要求扩大海外市场,因此侵略成为资本主义的本质。在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和1816年(嘉庆二十一年),英国政府两次派专使来华与清政府谈判,要求建立外交关系、开辟通商口岸、割让沿海岛屿,均遭到清政府的拒绝。

当时英国是对华贸易额最大的国家。据统计,1781年—1790年中国输英的商品,仅茶叶一项即达9 600万银元。而英国输入中国的商品在1781年—1793年总共为1 680万银元,略过茶价的1/6。由于对中国贸易的逆差,英国为弥补巨大的贸易差额,每年要搜罗大量墨西哥银元偿还中国。英国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竟然不择手段,抛弃文明的伪装、人类的道德,将一种“特殊的商品”——鸦片,偷偷地运进了中国。鸦片是一种严重损害吸食者健康但又令吸食者难以割舍的特殊商品。由于对中国大量输出鸦片,到1830年英国从此不仅不再运来墨西哥银元,而且英国把鸦片从它的殖民地——印度贩运到中国,售价比成本要高出4~6倍,给英国带来巨大的利润,反而从中国运走670多万银元。

随着鸦片走私的日益猖獗,英国迫切需要在中国沿海占有一个岛屿作为基地,以便进行大规模的走私活动。1816年英国政府代表团被清政府驱逐后,曾向英政府提供的报告认为:香港是英国希望占有的目标,从各方面来看,无论出口入口,香港水陆环绕的地形,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良港。

1830年,在华的英国鸦片商联名上书英国议会,要求英国政府占领中国沿海岛屿一处,以“保护”英国对华贸易。鸦片的大量输入,对中国人民的精神毒害和经济掠夺,已引起当时朝野的关注,湖广总督林则徐上书道光皇帝,指出鸦片“危害甚巨,法当从严,若放任自流,数十年后,中国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道光皇帝深受震动。1839年道光皇帝派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东虎门查禁了鸦片,打击了侵略者的气焰。

鸦片战争

从此英国更感到香港的重要性,认为要有自己进行鸦片贸易的立足点,就必须占据香港岛。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帝国主义决心以武力破坏我国的禁烟政策。同年2月,英国政府正式任命全权代表来华,以“保护通商”为借口,进行军事侵略和外交讹诈。英国代表提出:要求中国将英国全权公使指定的面积,使用位置适宜的沿海岛屿一处或数处,永久割让予英国政府,作为英国臣民居住贸易的地方。否则,英国必“相战不息”。4月,英国议会正式通过了发动侵华战争的决议案。1841年1月26日,英军突然用武力强占了香港岛,并举行了“隆重”的占领仪式。

英军在占领香港后,继续北上,于1842年8月4日到达南京城下,强迫清政府于同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条约规定“香港一岛”正式据为“割让”地,赔款2 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从此香港被英军强占。强占香港后,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强迫清政府于1860年4月24日签订了中英《北京条约》,陆续占领了九龙半岛及附近岛屿海域。

1894年英国趁中日甲午战争之机,再一次提出扩界要求,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包括香港岛、九龙、新界地区及附近辽阔海域和大屿山等大小200多个岛屿,租借期限99年。租借期限从1898年7月1日起算。

回归之路

新中国成立后,1972年3月8日中国在致联合国非殖民地特别委员会主席的信中声明:“香港、澳门属于历史遗留下来的帝国主义强加于中国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结果。香港和澳门是被英国、葡萄牙当局占领的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我国政府主张,在条件成熟时,用适当的方式和平解决港澳问题,在未解决以前,维持现状。”

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邓小平就香港前途问题与她进行会谈。邓小平提出,关于收回香港主权问题,可以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案解决。他强调:“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转余地。”“应该明确规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双方最后同意,通过外交途径商谈解决香港问题。

1983年,中英两国政府代表于7月12日开始了第二阶段第一次会议,经过两年22轮谈判,达成了两国关于解决香港问题的基本框架。1984年4月,英国外交大臣贺维访问北京后抵达香港。他在香港发表声明,公开宣布英国放弃1997年之后对香港的治权。声明表示:“要达成一份能使本港在1997年以后仍然继续由英国管治的协议,是不切实际的设想。”

1984年6月,谈判进入最后阶段。7月份,英国外交大臣贺维再访北京。8月1日,贺维抵港,举行记者招待会,宣称中英双方已同意协议大纲及主要条款。1984年9月26日,中、英双方终于在北京草签有关香港的“联合声明”。1984年12月19日中英政府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前途的《中英联合声明》。联合声明圆满解决了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问题,也为香港的长期繁荣和稳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985年2月7日英国议会下院通过香港法案。法案规定从1997年7月1日起,结束英国对香港的主权和治权。4月4日,英女王签署了该法案的批准书。4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与英国政府交换关于香港前途联合声明的批准书。1985年5月27日,两国政府在北京交换批准书,联合声明随即生效,香港从此开始了回归祖国的过渡时期

举世聚焦的一瞬

公元1997年6月30日23时18分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灯火辉煌,举世瞩目的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这里的五楼大会堂隆重举行。敞亮的大厅里座无虚席,双方军乐团交替演奏着快乐的乐曲。4 000余位来自五洲四海的嘉宾身着盛装,仪态凝重。

23时46分,中英双方主要领导人入场。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国务院总理李鹏外交部长钱其琛、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香港特区第一任行政长官董建华步入大厅,步履矫健地登上主席台,在中方主礼台就座。

23时47分,双方仪仗队同时齐刷刷地施举枪礼。23时48分,英国查尔斯王子走向英方一侧的讲台致词。他说,仪式标志着香港在英国管制150多年后,根据1984年签署的联合声明而交还中华人民共和国。

23时56分,中英双方护旗队进场。23时59分,随着英国国歌的旋律,那面蓝底米字旗和英国统治下绘有皇冠狮子、米字图案的港旗缓缓垂落,在场的英国官员肃立。米字旗降落了,被鸦片和炮火熏黑的历史永远完结了。

7月1日零时零分零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奏起,鲜红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国旗之旁,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同时徐徐升起,犹如紫荆花迎风怒放。

零时3分,江泽民主席走上讲台,以洪亮的声音庄重地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这是中华的盛事,也是世界和平与正义的伟大胜利。”

零时9分,交接仪式结束。百年一瞬,沧桑巨变,列强瓜分,骨肉离散。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主权的行使,这洗雪百年耻辱、扬眉吐气的时刻将永载史册。

附:《中英联合声明》简介

《中英联合声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于1984年12月19日由中国国务院总理赵紫阳与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签订。两国政府在1985年5月27日互相交换批准书,《中英联合声明》正式生效。声明指出:香港地区(即香港岛、九龙及新界)是中国领土,英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将香港地区交还中国政府,中国政府于同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中国政府将在“一国两制”的原则下,确保香港继续维持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这些基本内容后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加以规定。

中国政府在声明中承诺,在“一国两制”的原则下,中国政府会确保其社会主义制度不会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香港本身的资本主义制度及民主制度可以维持五十年不变。这些基本政策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中列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