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然灾害与文官考课

自然灾害与文官考课

时间:2022-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事实上,考课制度也是依此执行的。[524]而唐代凡遭遇自然灾害,视损害程度减免课役。因此,官员匿灾的存在,与唐代的考课制度有关,从其时具体规定可见,如实上报灾情会影响官员的政绩,从而影响其升迁。自然灾害的奏报与文官考课的关系启示我们:管理制度的科学化、可操作性及与其他制度的协调性,有助于建立更完善适合的制度机制,以克制人类贪图私利的本性。
自然灾害与文官考课_唐代自然灾害及其社会应对

在报灾检覆过程中出现的匿灾、妄报及相关的营私舞弊行为屡见不鲜,官员检覆结果也多有异同。这些弊端的出现,正如唐后期陆贽所言:“廉使奏吏之能者有四科,一曰户口增加,二曰田野垦辟,三曰税钱长数,四曰率办先期。……贵税钱长数,重困疲羸,捶骨沥髓,苟媚聚敛之司,有不恤人之病。”[519]

这种“不恤人”的现象,其实与唐代吏治,特别是日益完善的考课制度有很大关系。《唐六典》卷2《考功郎中·员外郎》载唐代考核文官政绩之法:食禄之官,考在中上已上,每进一等,加禄一季;中下已下,每退一等,夺禄一季。《新唐书·百官志一》亦载:唐代设考功郎中、员外郎各一人,掌文武百官功过、善恶之考法及其行状。其考法,凡百司之长,岁较其属功过,差以九等,大合众而读之。规定:凡考,中上以上,每进一等,加禄一季;中中,守本禄;中下以下,每退一等,夺禄一季。中品以下,四考皆中中者,进一阶;一中上考,复进一阶;一上下考,进二阶;计当进而参有下考者,以一中上覆一中下,以一上下覆二中下。上中以上,虽有下考,从上第。有下下考者,解任。对于流内之官,四善二十七最是考课制度的具体内容。并且进一步规定:“每岁,尚书省诸司具州牧、刺史、县令殊功异行,灾蝗祥瑞,户口赋役增减,盗贼多少,皆上于考司。监领之官,以能抚养役使者为功;有耗亡者,以十分为率,一分为一殿。”《通典》卷15《选举典三·考绩》详载:“诸州县官人抚育有方,户口增益者,各准见户为十分论,每加一分,刺史、县令各进考一等。其州户[520]不满五千,县不满五百者,各准五千、五百户法为分。若抚养乖方,户口减损者,各准增户法,亦每减一分,降一等。其劝课农田,能使丰殖者,亦准见地为十分论,每加二分,各进考一等。”事实上,考课制度也是依此执行的。开元末,李少康拜徐州刺史,“先是岁比大歉,人流者什五六,公条奏逋逃之名,削去其版,然后节用务本,薄征缓刑以来之,岁则大穰,人不患寡,浮游自占者至数千万。”承灾歉人流之后,徐州刺史李少康通过整顿户籍、节用务本、薄征缓刑,成功吸引浮游无籍之人至徐州,受到玄宗“优诏嘉叹,赐帛二百匹”。[521]元和中,洪州武宁县令于季文,“在官清慎,遏强抚弱,顷岁逋逃者复业数千户”,被评为上下考。[522]奉先县令崔翚“受代之日,计课尤殊,县吏请于君曰:‘自明府清理,一境阜安,辟田增户,前后罕匹。请以数实申于上司,考校最绩,合在异等。’”[523]说明“辟田增户”成绩突出,就能在考课时获最评,从而有助于升迁。而司农寺掌营种屯田的诸屯监(从七品下)、诸屯丞(从八品下),亦“以水旱蝝蝗定课”。[524]而唐代凡遭遇自然灾害,视损害程度减免课役。唐代对损免制度有具体规定,有章可循,受灾程度比前代进一步量化,救灾的可操作性增强。在很大程度上,唐代因灾蠲免制度得到了实施。

同时,唐后期“藩府代移之际,皆奏仓库蓄积之数,以羡余多为课绩,朝廷亦因而甄奖”。[525]说明包括仓粮在内的仓库财赋越多,其长官越可能升迁。因此,官员匿灾的存在,与唐代的考课制度有关,从其时具体规定可见,如实上报灾情会影响官员的政绩,从而影响其升迁。即唐代因灾损免制度与官员考课制度存在难以避免的矛盾。大中六年(852)七月,考功奏:近年准考课令,凡官人申考状,不得过两纸三纸。刺史县令,至于赋税毕集,判断不滞,户口无逃散,田亩守常额,差科均平,廨宇修饰,馆驿如法,道路开通,如此之类,皆是寻常职分,不合计课。自今后但云所勾当常行公事,并无败阙,即得准职分无失。及开田招户,辨狱雪冤,及新置之事,则任录其事由申上。敕依其奏。[526]宣宗时,考功反对将“赋税毕集”计入考课,这恰恰证明以往“赋税毕集”是考课的重要内容之一。唐代考课内容由重视“赋税毕集”到“开田招户”的转变,应该反映了唐后期两税法实施后的一个结果。而妄报灾害,则无疑是为骗取朝廷的赈灾粮物,所以前述淮南道采访使李知柔才会以“附下”为名,诬告和州刺史张无择妄报水灾。自然灾害的奏报与文官考课的关系启示我们:管理制度的科学化、可操作性及与其他制度的协调性,有助于建立更完善适合的制度机制,以克制人类贪图私利的本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