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东汉置敦煌玉门关

东汉置敦煌玉门关

时间:2022-03-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其时的玉门关已成大后方,无须重兵设防,于是东汉在敦煌西北90公里的小方盘城重置玉门关,阳关依然设防,但功能已减少;酒泉嘉峪的玉门关则完全不设防。有人据此认为,东汉在74年设置了瓜州玉门关。如是,则东汉、魏晋、北朝史书中所记诸多史实与此说矛盾,于是东汉置瓜州玉门关说者又自圆其说:两个玉门关并用。
东汉置敦煌玉门关_玉门关和玉关道

1.东汉置敦煌玉门关

西汉初置酒泉郡时以嘉峪玉门关为边关,后来分置敦煌郡后以阳关为边关,玉门关为二线。西汉开辟的西域南北两道都以阳关为起点。南道开通于公元前115年,走阳关道,即阳关向西南至婼羌,再向西去;或走大碛道,即阳关向西至楼兰,再向南至婼羌西去。北道开通于公元前60年,也走大碛道,再从楼兰向北至交河城,再向西去;或走大海道,即阳关向北至小方盘城(有西汉故道遗迹,当时小方盘城是都尉属下一侯官治所),再向西北走大沙漠,直达交河城西去。

西汉末年王莽篡朝,匈奴重新控制西域,南北两道中断。东汉初年光武忙于内政,“未遑外事”,于46年“罢边郡”敦煌,闭阳关。51年又“闭玉门关,专务休息”。直到73年,明帝遣“窦固出酒泉……破呼衍王于天山,留兵屯伊吾(哈密)庐城”。[34]同年班超出使西域36国,重新与汉通好。同年东汉在敦煌“置宜禾都慰以屯田,遂通西域……西域自绝六十五载,乃复通焉”[35]。西域南北两道恢复畅通。

经过100多年的斗争,西汉开拓了河西和西域天山以南地区,匈奴已经走向衰落,开疆天山以北的时机已经成熟。东汉复通西域后,次年即向北疆进兵。74年(永平十七年)窦固“复出玉门击西域……固遂破白山(天山东段),降车师(后部,北疆吉木萨尔县)”[36]。同年,西汉在车师前后部置西域都护、戊校尉和己校尉,[37]天山南北两疆50余国全部归属中国,西域三道全部开通。南道即南山北麓的阳关道,中道即天山南路(西汉称北道),北道即天山北路。北道走大海道至交河城,再翻越天山至车师后部,然后西行;或走伊南道,即阳关至小方盘城,再向北微偏西至伊吾,再从伊北道沿天山北麓西行。

关是道路出境之大门。西汉置西域都护前“独护南道”,阳关是最佳的边关位置。西汉开通北道(东汉称为中道)后,如走大碛道,阳关依然是最佳位置;如走大海道,阳关就有些偏南。东汉开通西域三道后,阳关偏南的问题突现出来,边关北移势在必行。小方盘城的地理位置,向北走伊南道可接北道,向西北走大海道可接中道,向西南走大碛道可接南道,成为新边关关址的最佳选择。而其时的玉门关已成大后方,无须重兵设防,于是东汉在敦煌西北90公里的小方盘城重置玉门关,阳关依然设防,但功能已减少;酒泉嘉峪的玉门关则完全不设防。

窦固骑兵取伊吾时走的可能是伊东道,即瓜州通伊吾的莫贺延碛路。有人据此认为,东汉在74年设置了瓜州玉门关。如是,则东汉、魏晋、北朝史书中所记诸多史实与此说矛盾,于是东汉置瓜州玉门关说者又自圆其说:两个玉门关并用。[38]一朝设置名称完全相同的两关而无任何前置词加以区别是绝对不可能的,真乃越说越离谱。伊东道十分捷近,行军打仗能出奇制胜,但戈壁碛路缺乏水草,十分难行,商旅使者都绕道有水草的敦煌,走伊南道,东汉至北朝,伊东道行人很少。490年(北魏孝文帝十四年)以后,此道才发展起来,609年(隋大业五年)才成为官道,所以瓜州玉门关不可能置于东汉,只能置于隋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