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盐池县一批挖甘草能手变成治沙功臣

盐池县一批挖甘草能手变成治沙功臣

时间:2022-03-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盐池县一批挖甘草能手变成治沙功臣昔日滥挖甘草走的是穷途末路 今日自费治沙走的是新生之路从前挖甘草的铁锹,现在成为植树的工具:宁夏盐池县一批曾经破坏过生态环境的人如今变成绿化家园的有功之臣。位于毛乌素沙漠边缘的盐池县,原有辽阔而丰美的草场,但由于滥采乱挖、过度放牧,大部分草场已经沙化了。现在,盐池全县像他们这样自己投巨资治理荒沙的治沙大户,已有很多。治沙,正成为许多盐池人自觉的行动。
盐池县一批挖甘草能手变成治沙功臣_这方水土这方人

盐池县一批挖甘草能手变成治沙功臣

昔日滥挖甘草走的是穷途末路 今日自费治沙走的是新生之路

从前挖甘草的铁锹,现在成为植树的工具:宁夏盐池县一批曾经破坏过生态环境的人如今变成绿化家园的有功之臣。这些人是在亲眼目睹生活环境日益恶化之后才奋起植树治沙的。

位于毛乌素沙漠边缘的盐池县,原有辽阔而丰美的草场,但由于滥采乱挖、过度放牧,大部分草场已经沙化了。滥挖甘草,一度演变成每年春秋两季的生态浩劫。这支挖甘草大军,原来以外地人为主,但也不乏本地人。近几年,挖甘草的人中,就很少有本地人了。因为在惨重的教训面前,越来越多的盐池人觉醒了。他们意识到,挖甘草是在干得不偿失的蠢事。

42岁的刘贵增的经历就很有代表性。面对记者,他毫不掩饰自己过去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他不但挖过甘草,而且贩过甘草。挖甘草时,他身体强壮、经验丰富,总比别人挖得又多又好;贩甘草时,他头脑精明、腿脚勤快,赚的钱也比别人多。他从十几岁开始挖甘草,一直挖到近30岁。后来,他觉得挖甘草不如贩甘草,便与三个朋友合伙贩运甘草。从1986年到1989年,他贩卖甘草10多万斤,净挣1万多元。可是,他发现,这种钱越来越难挣了。因为甘草越来越难收,收上来的甘草上等级的越来越少,越来越不值钱了。但那时他还未下决心“洗手”不干。真正令他改变人生追求的,还是他与沙尘暴的一次不期而遇。他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情景,便向记者绘声绘色地描述起来。那次,他到一个村里办事,没想到碰上了沙尘暴,两三米外啥也看不清。虽然回家的路只有十几公里,但因为寸步难行,他只好在小村里蹲了一夜。这一夜,他想了很多。他对挖甘草、贩甘草的危害有了清醒的认识。从那以后,他就与甘草彻底“决裂”了。他改行跑起了运输。挣了一些钱后就开始植树治沙,改造家园,他要弥补以前的“过失”。现在,他已经将自己的十几万元全部投到自己承包的几百亩沙荒地上。除此之外,他为此还向银行贷款20多万元。

曾在供销社工作的王学文也有与刘贵增类似的经历。他停薪留职后,也做过甘草生意。后来他觉得甘草生意不能再做了,就跟姐夫合伙治理荒丘。在那原来寸草不生的2500亩荒地上,他已经投入60多万元,现已有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在,盐池全县像他们这样自己投巨资治理荒沙的治沙大户,已有很多。其中承包治理面积达到500亩以上的就有20多户,在百亩以上的则有五六十户。治沙,正成为许多盐池人自觉的行动。

目前,这些治沙大户虽然普遍受到资金的困扰,有人甚至为此债台高筑,但没有人后悔,更没有人打退堂鼓。

(原载2002年8月17日《光明日报》三版头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