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沙奇迹沙坡头
沙漠是地球自然灾害之一。全世界陆地总面积为1.49亿平方公里。沙漠占总面积的29%。据联合国调查:全球陆地约1/3的土地受沙漠灾害影响,其中10%的土地完全沙化,人类难以栖息。而且每年以6万平方公里的速度增加。有1/5的人口不同程度地受到沙漠的影响。
我国共有12处沙漠。据20世纪末国家林业局普查,全国沙漠化面积达262.2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27.4%,近4亿人口受害。平均每年直接经济损失541亿元人民币。我国沙漠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呈弧形沙漠带。断续延绵在新疆、青海、陕西、宁夏、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9个省(区),东西长4000公里,南北宽400公里,总面积达71.79万平方公里,约为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面积之和。
沙漠颗粒极小,可以随风飘扬,流动性极强,对人类生存造成巨大的危害。主要是掩埋耕地、草场、公路、铁路,影响飞机、输电,使通讯中断或质量下降、数量减少,甚至形成沙尘暴灾害天气,影响人的健康。据专家考证,我国汉代西域五代十国之一的尼亚古国曾是古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后被沙漠掩埋。
宁夏全境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沙漠的侵害。主要是来自腾格里沙漠和毛乌素沙漠的危害。沙坡头就是腾格里沙漠危害的地区之一。
腾格里沙漠是我国第四大沙漠,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沙坡头地处腾格里沙漠东南端。距宁夏中卫市20多公里。近300年来,由于沙丘不停地向前滚动,中卫县城已向后退了7.5公里;累计压毁农田数万亩。1958年8月1日,连通包头、兰州两大工业城市的包兰铁路建成通车。包兰铁路是我国西北与华北的主要铁路干线,对我国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运输和工业发展至关重要,至今仍然发挥着极大的作用。但是,在包兰铁路宁夏中卫至甘塘段的55公里中,列车要十多次穿越腾格里沙漠东南前沿。由于沙丘高大,流动性强,严重威胁着包兰铁路的正常运行。如何保障铁路安全运行便是当时的一个重大课题。
沙坡头
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沙漠治理,就在包兰铁路通车的当年,成立了由中国科学院牵头的沙漠治理科学试验站,进行生物治沙试验。
20世纪60年代,世界治沙都处于一筹莫展的困顿时期,科学家们面对庞大的沙丘随风年年不停的向前滚动,只有望沙兴叹。
中卫沙漠治理科学试验站建立后,科技人员首先进行物理治沙试验,在中卫固沙林场和中卫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先后营造了100多条固沙林带。科学家们也在多次试验中采用把麦草方格集中连片埋在沙中的方法进行固沙试验,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效果。凡是在有麦草方格网罩的地方,沙子不再恣意飞扬,地势不再增高,沙丘不再向前滚动!充分印证了物理固沙的理论,更使人惊喜的是,次年在麦草方格中竟生长出绿色沙生植物,人们梦想不到:从来没有绿色、寸草不生的沙漠竟能生长出绿色植物!麦草方格创造出奇迹!这是宁夏沙坡头的奇迹!这是中国的奇迹!这是世界的奇迹!
沙坡头治沙成功了!科学家们总结出1米×1米的最佳方格铺下天罗地网,大面积的推广,大面积的治理,大面积的成功,先后固定了4000多公顷的沙漠。他们又在麦草方格中种植了沙生植物,也生长出郁郁葱葱的沙生植物。多年来,即使出现大风天气也没影响植物的生长,沙丘寸步难行,50年来沙丘没有前行一步,事实证明了沙坡头的奇迹!
沙坡头治沙的成功不仅保障了包兰铁路50年的正常运行,遏制了沙丘流动,也为世界治沙提供了史无前例的治沙经验,开创了人类成功治沙的先河,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国际环境保护组织十分重视,把沙坡头治沙工程称为中外治沙史上的奇迹!亚洲、非洲等上百个国家的治沙部门专程来考察学习。联合国有关组织也在沙坡头举办治沙讲习班和培训班,传授沙坡头治沙经验。1995年,沙坡头治沙工程被联合国评为“全球500强环境保护奖”之一。我国也授予其“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与航天等科学技术并列载入我国科技史册。
多年来,用麦草方格固定流动沙漠已被国内外广泛应用到公路、铁路有沙漠的沿线,收到了良好的效益,节省了大量的资金。恢复了生态,使历史上黄龙肆虐的不毛之地出现了绿色!
沙坡头人民在征服沙漠的同时又大胆地开发利用沙漠资源,近10年来,他们依托沙坡头治沙的世界性平台,大力发展沙漠旅游、沙漠文化、沙漠人文、沙漠历史、沙漠体育、沙漠游戏、沙漠民俗等朝阳产业,吸引了无数的国内外游客,被国家批准为5A级旅游景点,为当地人民创造了大量的财富。
治沙是人类与大自然的搏斗,这就决定了其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经过50年的实践检验已出现新的转机。据第三次全国沙漠化检测结果显示:地处腾格里沙漠和毛乌苏沙漠的宁夏回族自治区,通过治理,已累计治理沙化土地46.7万公顷,沙化面积从20世纪70年代的165万公顷减少到118.3万公顷。1994年到2004年10年间,土地沙化面积减少5.3万公顷,减幅为4.3%。其中,流动沙地和半固沙地分别减少了37.9%和59.7%。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治理速度大于扩展速度的历史性转变。另外,从遥感卫星图上明显看到,曾经被腾格里沙漠南移7.5公里的中卫城已与沙漠越来越远,毛乌素沙漠等三片沙漠在图上很大部分都呈现出绿色!
宁夏人民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长期实施综合治理的可持续战略,到“十五”末共营造防风林面积107.1万公顷,现有森林面积51.1万公顷,覆盖率达9.84%。按照目前的沙漠治理速度,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制定了宏伟的“十一五”治理沙漠规划和中长期治理规划:“到2010年,治理沙化土地面积33.36万公顷,区域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到2020年,全区60%以上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得到治理,沙区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到21世纪中叶,全区可以治理的沙漠化土地基本得到有效的治理。”特别是2003 年5月1日,宁夏在全国率先实行了以省为单位全境封育禁牧的重大决策,结束了单纯以植树造林治理沙漠却收效甚微的历史,科学的提出以草原自然修复来遏制生态恶化,解决因草原超载、过度放牧造成的土地沙化问题,全面改善草原生态环境,使治理工作走上良性循环的新路子。
如今的沙坡头,黄龙披绿衣,金沙荡银波,勇敢勤劳的中卫人民正以饱满的热情大力发展沙产业,建设着一个独一无二的新中卫!
(李有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