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充满美感的生活追求

充满美感的生活追求

时间:2022-03-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节 天生爱美、充满美感的生活追求也许是青藏高原多元的色系和强烈的色差给了藏族人审美的灵感,藏族天生爱美,重视和强调居所、服饰、生活用具、宗教用品的形式和美感。藏族人对于柏枝、熏香特别的喜爱,无论是宗教意义上除邪避恶,还是日常用于净化除秽。面对现代化的冲击,人们的审美也在发生变化,比如以前人们喜欢“高原红”,皮肤黝黑为美,现代藏族女性会选择戴口罩来抵挡高原强烈的紫外线。
充满美感的生活追求_中国藏族

第五节 天生爱美、充满美感的生活追求

也许是青藏高原多元的色系和强烈的色差给了藏族人审美的灵感,藏族天生爱美,重视和强调居所、服饰、生活用具、宗教用品的形式和美感。藏族人似乎天生就对色彩很敏感,他们喜欢深蓝、墨绿、绛红、艳紫等色调对比感强烈的颜色,强调渲染性、夸张性、象征性和庄严性,在选料、制作上更喜欢手工缝制、雕刻、彩绘等古朴的风格,在质地上喜欢华丽、贵重的正品,佩戴赝品是会受到嘲弄的。

藏族人家非常喜欢收藏碗、装饰碗。传统藏族社会,一般用木碗,轻盈结实、手感舒适,人们还喜欢将木碗镶金烫银,珍贵小巧的木制酒盅,令人爱不释手。藏家很多也有瓷碗,俗称“周格”(龙碗)。进入帐篷或民居,你会看到一排排摆放整齐的瓷碗总是放在最显眼的地方,这些瓷碗或绘有龙凤、云纹,或绘有莲花、海螺、吉祥结、宝伞等藏族传统“八宝”图案,象征着吉祥、和瑞。只要是随手用的东西,藏族人都要对其装饰一翻,像刀具、火镰、马具、辔头、糌粑箱子、盛肉的木盘、煮茶的铜壶等,生活细节无不充满艺术品味。如果涉及到宗教用品,像家庭佛龛的装饰、佛像、法器、供物器皿等,人们就会更加细心和挑剔。佛龛是每个藏族家庭最重要的私人区域,因此佛龛也是藏族人家装饰最华丽、倾注心血最多的地方,佛像的制作不仅要合乎宗教的仪式、尺度,还要看上去精美,没有一点瑕疵,法器、供物器皿的选择、唐卡的悬挂、哈达的摆放、“切玛”(五谷斗)的装饰等既要讲究宗教用途也要注重美感。藏族人对于柏枝、熏香特别的喜爱,无论是宗教意义上除邪避恶,还是日常用于净化除秽。

就居所来说,大至佛宫、府邸、庄园,小至寺庙、楼屋、帐篷,无论是康区、安多还是卫藏,建筑的结构、布局、装饰、色彩无不昭示藏族传统文化的滋养。如果你去过拉萨,并朝觐过大昭寺、布达拉宫,你就会对藏族人的建筑艺术和风格产生直观、强烈的印象:辉煌壮丽、精美绝顶、色彩斑斓!藏区的寺院汇集了藏族社会千百年来所积累的财富与艺术传承,难怪有人会说,寺院是藏区的“银行”。藏区建筑最有特色的可能是川西一带的石碉楼、木雕楼,特别是土司的碉楼。一般人家的居所,为土木结构,虽然不一定华丽精致,但白色的装饰、黑色的窗口、经旗彩幡在屋顶飘扬,并不张扬的雕梁画栋、木制家具的摆设等,也是别有一番韵味。

img94

布达拉宫

藏族传统绘画凝聚了藏族人世代积累的审美元素,如佛教绘画美学经典《绘画度量经》,从藏族生活的现实土壤中,以源于现实自然物的微尘、手指、发尖等作为度量单位,用源自生活的美感挖掘出新的绘画语言,像佛的眼神要画得“如贝壳般”、颈项要“三条曲纹作美饰,形状要做海螺样”、颜色要“色红好似莲花瓣尖,洁润又如茜草般”等,颜料多用矿物、植物,如石黄、石绿、朱砂等,也用动物胶或牛胆汁,色泽鲜艳,经久不退。浩如烟海的藏族古代绘画,从历史迭宫的底蕴中提炼出纯粹的艺术精神,通过藏族绘画图景可以感受到通过审美形式积淀着的历史隐喻和生活现实,在世界美术史上,这一股凛凛的“藏风”,总是牵动着人们的情思。

img95

藏族女青年

或许,最能体现藏族人爱美、展示美的特点,就是穿在他们身上的衣服。藏族服饰虽然在细节上各有不同,但大体风格都是色彩艳丽、不厌装饰、饰品体积以大为美。像长袍、皮衣、长衫、羔羊帽、礼帽、各种珠宝串成的项链、耳环、金银质地的戒指、手链,还有名目繁多的头饰、腰饰,制作精良的靴子,从头到脚,莫不装饰,哪怕戴得都走不动了,也要美上一美。传统藏族社会的女性,在婚宴庆典、节日活动如赛马会时,总是要穿上最美的衣袍,戴上家中最珍贵的饰品如珊瑚、九眼珠、金制护身符等,就像参加选美比赛一样隆重,似乎一个家庭的全部财富都被她穿戴在身上。男性也十分爱美,特别是康巴汉子,他们戴大的耳环、戴三五个戒指、佩饰华丽长刀,蓄长发,走路缓慢而稳重,尽显阳刚之气。平常藏族人的装扮还是十分朴素的,但是在色彩的选择上,人们还是喜欢大色系、色泽深重的元素搭配,特别是传统藏族女性,一般不选择浅粉、纯白、纯黑这样一码色的衣服来穿,藏族称浅颜色是“没颜色”,在她们看来,“无色即无美!”

面对现代化的冲击,人们的审美也在发生变化,比如以前人们喜欢“高原红”,皮肤黝黑为美,现代藏族女性会选择戴口罩来抵挡高原强烈的紫外线。无论如何改变,藏族人爱美的天性和喜欢展示美的热情一如既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