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精美的广西民族图腾

精美的广西民族图腾

时间:2022-03-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节 族徽与标志族徽是群体的标志,因原始人迷信某种动物或自然物同氏族有血缘关系,故用来作本氏族的徽号或标志,旨在区分群体。但是,新中国成立前,京族社会中已经没有崇拜图腾、祈求生育的习俗了。京族人信奉的主管生育的神是“三婆”,与当地动植物无关,由此可见京族社会图腾文化的淡化程度。京族先民的图腾,应该与滨海动植物有关。
族徽与标志_中国京族

第五节 族徽与标志

族徽是群体的标志,因原始人迷信某种动物或自然物同氏族有血缘关系,故用来作本氏族的徽号或标志,旨在区分群体。对于别的民族,是一种区别的标志;对于本民族,却是互相认同的旗帜,结成整体的纽带。这是人类历史遗传而形成的集体无意识文化模式。这种凝聚力,是一个民族得以生存、发展的本能。从一些民族学、人类学的材料来看,最早的族徽应该是图腾标志。

如果一个特定的族群或民族认为某一动物或植物是自己的祖先,那这一动物或植物就被认为是该族群或民族的图腾。原始人最初对人类生殖的原因是一无所知的,他们以为图腾在人的生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因而形成最早的生育观念——图腾生育信仰。原始时代想要生育的妇女或不孕妇女一般要到图腾圣地祈祷跪拜,或设法接触图腾与图腾象征物,希望图腾魂进入体内,这样便产生了祈求图腾生儿育女的仪式。但是,新中国成立前,京族社会中已经没有崇拜图腾、祈求生育的习俗了。京族人信奉的主管生育的神是“三婆”,与当地动植物无关,由此可见京族社会图腾文化的淡化程度。

图腾物多与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关,热带地区的人们不会把北极熊奉为图腾,滨海民族不会把骆驼当做自己的图腾。京族先民的图腾,应该与滨海动植物有关。由于京族较晚才来到现今的居住地,因此诞生于原始社会的图腾标志只能变现为图腾遗存,主要表现在图腾柱、旗帜、住宅、器物、基地、人体装饰等方面。京族的哈亭屋脊中部有双龙雕刻,这也许就是京族早期的图腾,有古百越人蛟龙(或蛇)崇拜的遗风。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代统治者实行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京族人为了趋利避害求得生存,不得不隐瞒自己的少数民族身份,淡化自身的文化特色,甚至设法攀附汉族的豪门显祖。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各民族的友好交往,各民族、各族群文化的互相影响、互相吸收,文化族属更加模糊。这是历史发展的潮流,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京族历史上图腾意识淡漠乃至消失的事实。但另一方面,随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的实施,少数民族迫切希望他们的民族身份得以真实地表达。当今世界范围内民主潮流与民族主义浪潮的再次兴起,又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民族或族群的文化界限。作为一个人数较少民族,不难设想,如果没有一种凝聚力,是难以在主体民族文化的包围下走过漫长的、艰苦的历史过程并得以顽强地生存的。京族能走到今天,必有其区别于周围民族的精神特质与文化面貌,这是一个关于信仰、阐释、协调和象征性的问题。如果没有民族文化,就无所谓现代族群意识。

img158

京族族徽——海韵独弦琴

京族的族徽,是一个民族在数百年的历史进程中,为民族生存、发展而艰苦奋斗的那种顽强的斗争精神的物化。波涛汹涌的大海,一只简朴又不失优美的独弦琴隐约奏出悠扬的乐声,如此构图的族徽标志,反映了京族几百年来延续至今的生活方式与审美意蕴,它是一种群体意识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集体表象,在任何时候都突出自己的特点,强调自己与其他人的不同,这正是“海韵独弦琴”图案作为京族族徽标志的灵魂所在。

【注释】

[1]廖翠荣:《仪式·性别:京族“哈节”的人类学研究》,《钦州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2]资料来源于东兴市宗教事务局提供的《宗教志》。

[3]资料来源于东兴罗浮恒望天主教学堂。

[4]滕兰花:《清代广西天后宫的地理分布探析》,《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年第3期。

[5]马居里、陈家柳:《京族:广西东兴市山心村调查》,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24页、224页。

[6]中国公教网,http://666.aaawww.net/com/catho1ic/index.php3?fi1e=detai1.php3&kdir=3599313&nowdir=3631649& id=1211271&detai1=1

[7]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全集》(第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第17页。

[8]奉仰崇:《亦幻亦真的三岛传说》,《防城港日报》,2005年12月15日。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26页。

[10][英]怀特海:《过程与实在》,杨富斌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第180页。

[11]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通志·民俗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88、189页。

[12]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辑委员会,《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编辑组: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碑文、契约资料集》,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年,第264页。

[13]黄桂秋、黄燕熙:《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与对策》,《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