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静安内容介绍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静安内容介绍

时间:2022-09-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整部法案共分为六章,分别为总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法律责任和附则,共计45条条款。第三十四条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2007年6月,鸿翔女装制作技艺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静安】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节选)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于2011年2月25日,由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于2011年6月1日起实施。

整部法案共分为六章,分别为总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法律责任和附则,共计45条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

(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

(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

(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

(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

(五)传统体育和游艺;

(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凡属文物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图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指出:

第四条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注重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十八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传承、传播。

第三十三条 国家鼓励开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科学技术研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方法研究,鼓励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整理、出版等活动。

第三十四条 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

静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

▲亨生西服门店

▲亨生西服制作工具

龙凤旗袍

▲龙凤旗袍制作工具

【国家级】

中式服装制作技艺(亨生奉帮裁缝技艺)

“亨生”是上海西服业著名的中华老字号企业,由奉帮裁缝徐继生在1929年创立。亨生因曾对中山装进行改良和独创的修身裹袖、时尚挺括的奉帮亨生造型而闻名沪上,是上海滩奉帮最著名的店家之一。

亨生奉帮手工技艺在制作中讲究“四功”(刀功、车功、手功、烫功)、“九势”(胁势、胖势、窝势、戤势、凹势、翘势、剩势、圆势、弯势),其服装的特点可以用“十六个字”(平、服、顺、直、圆、登、挺、满、薄、松、匀、软、活、轻、窝、戤)概括,既是实用服装又堪称工艺品。亨生奉帮裁缝技艺是奉帮裁缝的精华和代表,极具历史文化价值。2011年,中式服装制作技艺(亨生奉帮裁缝技艺)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中式服装制作技艺(龙凤旗袍手工制作技艺)

龙凤旗袍是海派旗袍中的佼佼者,其特色在于全手工、高质量的个性化精工制作。精确测量人体36个部位的尺寸,保证制作的旗袍完美展示体型。龙凤旗袍的缝纫制作工艺继承了即将失传的苏广成衣铺“镶、嵌、滚、岩、盘、绣”的传统工艺特色,其精选的面料和手工镂、雕、绣出的图案,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刘少奇夫人、邓小平夫人、董建华夫人、孙科夫人等都在这里定做过旗袍。

2011年,中式服装制作技艺(龙凤旗袍手工制作技艺)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印泥制作技艺(上海鲁庵印泥)

鲁庵印泥是印泥中的上品,由民国时期海派印泥大师张鲁庵创制而成,具有“印色鲜艳雅丽、质薄匀净,细腻而黏稠度高,热天不烂、寒天不硬,永不褪色”的特点。鲁庵印泥的制作要经历手工操作和自然氧化两种方式,整个制作过程包括研硃、搓艾、制油三道工序。篆刻大家陈巨来曾评价说“用此印泥,即便连钤细元朱文印十方,印文不走样,这在别的印泥是做不到的”。

著名画家张大千吴昌硕、吴湖帆、丰子恺、贺天健、钱君匋、唐云、程十发,篆刻家王福庵、陈巨来,书法家沙孟海、启功、高式熊、沈鹏等皆用此印泥,有“一两黄金一两泥”之称。

2008年,印泥制作技艺(上海鲁庵印泥)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上海市级】

戚毕越剧流派表演艺术

戚毕越剧流派表演艺术是由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戚雅仙、毕春芳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搭档,共同创作、不断探索形成的越剧流派。戚派唱腔别具一格,富有特色,以悲调为主,多慢板,音调多下行,是越剧界三大旦角流派之一。毕派小生扮相英俊秀美,台风飘逸潇洒,唱腔悠扬,字曲流畅,吐字清楚,唱法多变,似行云流水,悦耳动听,在越剧小生一行当中独树一帜。戚毕越剧流派的代表作有《王老虎抢亲》《白蛇传》《血手印》等。

2007年6月,戚毕越剧流派表演艺术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鸿翔女装制作技艺

鸿翔是我国创始最早的女式时装品牌,素以制作毛呢大衣、西装夹克、晚礼服而著称。其西装、大衣讲究形体吻合,曲线优美,挺柔相济,久不走样;丝绸礼服、旗袍、连衣裙则雍容飘逸,追求“一丝不苟”“天衣无缝”。在工艺特色方面,其服装裁剪注重“精准”合体,量体裁衣,尤以能按顾客体型特征、衣料性能和服装样式进行立体裁剪这一祖传的看家绝活而闻名;其服装结构造型注重体位吻合,舒适美观,以“挺、刹、玲、巧”见长;其服装制作注重面料、衬料高温起水定型,严格按质量标准手工精制,工艺处理以“推、归、拔”恰到好处为特色,具有很高的民族品牌价值

2007年6月,鸿翔女装制作技艺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王家沙本帮点心制作技艺

王家沙点心店初创于1945年,迄今已有70余年的历史。王家沙点心店虽然因地得名,但因其经营的点心闻名上海。其蟹粉小笼选用大闸蟹为原料,每天现拆蟹粉,用高汤拌制而成,皮薄馅鲜,汤汁香浓;其蟹粉汤团外糯内鲜,汤汁饱满,堪称一绝;其酥饼在杨帮酥饼的基础上加以改良,口感更酥、更松、更香,在业内享有盛誉。

2007年6月,王家沙本帮点心制作技艺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绿杨村川扬菜点制作技艺

绿杨村川扬菜点制作技艺是川扬菜点中烹饪技艺的典型代表。绿杨村酒家创建于1936年,迄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绿杨村的川扬菜肴和淮扬细点的制作技艺兼取两者之长,使之相互交融、相互补充,其工序的细腻程度以及原料、调料、火候等诸多因素的掌控都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是中式烹饪技艺的杰出代表。

2007年6月,绿杨村川扬菜点制作技艺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凯司令蛋糕制作技艺

凯司令创办于1928年,其蛋糕制作技艺是西点制作工艺的典型代表。凯司令的糕坯不添加任何添加剂,始终坚持三层夹心工艺,奶油香味浓郁。凯司令的技师独创了具有中国喜庆吉祥图案的模具来制作饰物,饰料饱满,线条精细流畅,图案美观、造型逼真、文字清晰,蕴含浓厚的生活情趣。

2007年6月,凯司令蛋糕制作技艺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陆氏伤科疗法【静安区级】

陆氏伤科始创于明末清初,至陆念祖医师已有八代历史。陆氏伤科临床上(尤其银质针)的临床应用独具一格。陆氏银质针从古代的“九针”演变而来,吸取了圆利针、长针、大针的特点制造而成,应用于颈肩腰腿痛的治疗,辅以陆氏祖传方药,在迅速缓解急性腰扭伤、颈肩部等严重疼痛中有显著疗效,被列入“上海伤科八大家”。

2011年7月,陆氏伤科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立丰食品制作技艺

立丰广东食品店创建于1938年,当时主要经销广帮土特产及粤味烧烤熟食等,并自产自销风味独特的牛肉干、猪肉脯、香肠、肉枣、腊鸡、腊鸭及挂炉烤鸭、烤乳猪、烤叉烧等粤味熟食,风靡沪上,供不应求。立丰产品选料优良、加工工艺精湛、味道鲜美、回味绵长、营养丰富、食用方便、卫生安全。“立丰牌”牛肉干尤有上海“牛肉干大王”之美誉。

2007年4月,立丰食品制作技艺被静安区人民政府公布为静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大美华布鞋制作技艺

“大美华”布鞋是闻名上海70余载的民族品牌,向以自产自销各式软、硬底特色布鞋和拖鞋而驰名。1937年2月由“大陆”“美生”“东华”三家制鞋作坊合并而成,店名各取一字,定为“大美华鞋店”。“大美华”选用各式上等的真丝软锻、毛料做鞋面,特约姑苏木渎王记绣庄绣制“花、鸟、鱼、虫”等艺术图案。软底鞋采用牛绒革做底,京羊皮托底,羊毛毡衬垫,柔软轻巧,富有弹性。

2012年6月,大美华布鞋制作技艺被静安区人民政府公布为静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课后问题】

1.你知道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区别吗?

2.你知道上海还有哪些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