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全的界定

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全的界定

时间:2022-02-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全属于非传统文化安全范畴。从内涵上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全主要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和发展不受威胁和危险的状态,主要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安全和发展安全两个安全层次。相应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全可划分为不同的安全类型,表现出多方面的安全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全的界定_国家文化安全研究导论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全的界定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已经被国际社会所广泛接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已经积极展开的今天,正式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全的概念,深入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全问题,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并非空穴来风。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本身强烈隐含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和发展问题的安全忧虑和思考,正是出于非物质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所普遍遭遇的消失、消亡、流失以及不断异化的危机,严重影响了区域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同时也是出于文化资源的日益枯竭,文化创新的动力要求,从而引起了各国政府对本国传统文化发展可持续性问题的普遍思考。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农耕社会的历史文化遗存,体现了各民族和地区人民在生产生活方式上的集体智慧,作为成熟的文化样式彰显了其所在地区人民的文化心理结构特征和模式,对于促进不同地区和文化的文化对话与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桥梁和中介作用。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全概念的提出,现实地观照了这样的理论需求。

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全属于非传统文化安全范畴。从内涵上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全主要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和发展不受威胁和危险的状态,主要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安全和发展安全两个安全层次。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安全主要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能够得到延续,作为具体的文化样式或内容的存在不会消失或消亡;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安全是对其生存安全的更高层次要求,不仅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能够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并相应获得新的生存样态,更要保证在发展过程中能够保持其创造者或持有者对之的文化认同,也就是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需要继续保持活态的生存发展方式,也要保持一种传承主体与文化事象的共存共在的状态。简言之,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全是建立在其生存安全和发展安全的双安全机制上的,脱离了发展安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全是不存在的,脱离了生存安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全更是无从谈起。

相应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全可划分为不同的安全类型,表现出多方面的安全问题。从传承的角度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全可划分为传承人安全、传承机制安全、传承环境安全等安全问题;从存续状态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又面临着遗产的消失、消亡、流失、变异等安全问题。总之,通过不同安全维度的划分,能够反映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发展的多方面安全问题,这对我们积极保护并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