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如何建立地球科学文化体系

如何建立地球科学文化体系

时间:2022-09-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地球科学文化精神指地球科学及其文化的内核,是地球科学自身发展和服务人类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气质及价值规范体系,具有凝聚、激励、导向和保障的作用。地球科学文化精神内核就是“谋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地球科学文化心态是指对待地球及其地球科学的态度,并最终表现在社会大众文化交流中的行为上。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理念,培育地球科学文化心态是关键。

认识地球、利用地球、管理地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地质学的根本任务,也是地球科学文化的宗旨所在。在文化建设研究中,一般将文化分为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本研究在借鉴前人研究思路的基础上,尝试从地球科学文化精神、地球科学文化心态、地球科学文化能力、地球科学文化行为、地球科学文化形象、地球科学文化传播等方面加以探讨,并构思一种地球科学文化新体系、新模式,从而更加有利于地球科学文化的建设、培育、创新与传播。

一、地球科学文化精神

地球科学文化,不但要强调“吃苦耐劳”的精神,更要强调地球科学亲近自然、探索自然奥秘所带来的乐趣,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文化精神是一个特定社会组织成员在长期的组织活动中所形成的具有普遍性、传统性和支配性的价值观念的总和。文化精神是一种科学的灵魂与方向。地球科学文化精神指地球科学及其文化的内核,是地球科学自身发展和服务人类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气质及价值规范体系,具有凝聚、激励、导向和保障的作用。文化精神作为地球科学文化的深层结构,是地球科学发展中积淀的灵魂和精髓,是地球科学持续发展前进的动力。

地球科学文化精神内核就是“谋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地球科学文化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营造和谐氛围,实质上是着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谋求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范式。旨在激励地球科学工作者致力于研究地球历史、演化、结构和物质组成,并为合理开发利用地球资源和保护地球环境而努力工作。倡导全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持续发展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着重培育社会公众尊重自然、珍惜资源、生态文明的思想观念。对地球科学文化而言,地质思维是系统的逻辑思维,促进原创性成果产生突破的是直觉、灵感、顿悟;科学方法是严密的实证方法,但在获取重大原始创新成果时,靠的是自然体验和野外观察;科学精神是地质科学家们在求真、求善的过程中所应该具备的崇高品德和修养。

“三光荣”“四特别”精神是地质人在长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地质找矿实践中,孕育形成的具有行业特色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地质人代代相传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国地质事业近百年来的发展历程中无数地质人凝练的精神,是地质行业和地质工作者谋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具体体现。

“三光荣”精神,是指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地质精神内涵。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中,明确要求继承和发扬地质精神这一优良传统。其随着实践的深入而不断丰富和升华,在地质事业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发挥着凝聚人心、振奋精神、鼓舞斗志的重要作用。“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实质是强化奉献精神。它要求地质工作者热爱地质事业,献身地质工作。地质工作野外作业强,工作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从一定意义上来讲选择了地质事业就意味着选择了对家庭、亲人以及较高的物质、文化娱乐的牺牲,就是把个人理想、目标、追求落实到地质事业之中,并为之奉献自己的青春和一切。“以艰苦奋斗为荣”是可贵的优良品质,实质是弘扬创业精神。它要求地质工作者要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忍耐的艰苦奋斗优良传统,以顽强的毅力、朴实的作风,征服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取得一个又一个丰硕成果。从国情出发,正视地质工作的客观环境和生活条件,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在物质生活方面要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反对铺张浪费;在劳动态度方面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吃苦耐劳,勇创一流;在进取精神方面要求真务实,奋发向上,勇于改革,善于探索;在品格风貌方面要情操高尚,先人后己,廉洁奉公,发扬拼搏精神。“以找矿立功为荣”是地质工作者的奋斗目标,为国家和人民找大矿、找富矿,提供充足的矿产资源。地质工作的地位和性质,决定了地质工作的根本是通过找矿突破,取得重大地质成果,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矿产资源储量和地质资料。

“四特别”精神,是指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是地质行业精神的新内涵,这四种特别精神始终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地质工作者吃苦耐劳、拼搏进取。1991年,江泽民同志为河南平顶山地质纪念碑题词“献身地质事业无上光荣”,对地质行业精神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地质工作者是新时期和未来地质事业永葆生机与活力,增强信心和勇气的制胜法宝。要始终激发地质工作者按照党的十八大要求,全面深化地质行业综合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实现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地球科学文化心态

心态是价值的反映,更是地球科学文化落地生根的土壤。文化心态体现为一种社会心态。心态表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对他的人生成长与发展会有很大的影响。好的心态可以让人更好的取得成功、更好的享受生活,提高幸福指数。地球科学文化心态是指对待地球及其地球科学的态度,并最终表现在社会大众文化交流中的行为上。谋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心态是人们对地球科学文化发展高度的认识。

地球科学文化对该领域人们的思维方式、心理素质产生累积性影响,形成地球科学领域具有普遍性的思维模式和心理定势,这种思维模式和心理定势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地质学者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以至于成为地学人的对外形象和社会大众的基本评价。它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单凭个体力量也无法改变,从而在地球科学领域里呈现强大的惯性,促进或阻碍地球科学的发展。

地球科学文化心态实际上是一种科学文化观。它是地质行业人才群体或社会大众对地球科学及其存在价值的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思想反映。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理念,培育地球科学文化心态是关键。特别是地质行业人才群体要不断强化固化自身致力于研究地球漫长的历史,地球的演化、结构和物质组成并合理开发利用地球资源和保护地球环境的理念。同时,还要唤起全社会大众运用地质思维和时空观的方式,支持、理解、关心地球科学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科学技术支撑及其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形成绿水青山发展范式的合力,更加充分认识到科学与文化、地球科学与地球科学文化、地球与人类的和谐关系,实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和谐生态系统。培育人们科学、准确、稳定的地球科学文化心态,是践行绿色发展、循环发展、生态发展的基础前提,是人们践行地球科学文化的一种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和思想共识。

地质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质精神强调为社会主义地质事业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实践、建功立业的道德品质,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体现了奋发有为和开拓创新的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具体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地质事业上的具体体现。地质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内容上是相一致的,对于地质行业来说,继承和弘扬地质精神,就是在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地球科学文化心态总是隐蔽在社会大众的某一心灵深处而不知不觉地形成,社会群体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地球科学文化的携带者,个人的一言一行都反映着地球科学文化在生活中的痕迹。地球科学文化心态总是和个人的文化观联系在一起,提高对地球科学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宽容度,培养跨文化交际和宽容的能力,达到思维习惯、文化模式、价值取向等方面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心形合一。

三、地球科学文化行为

行为是受思想支配而表现为外在的活动,是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及表现。价值取向是行为文化的核心,行为方式是行为文化的表现,行为环境则是行为文化生长的土壤。人的行为是在一定的价值观支配下发生并反映了一定的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五四”青年节在北京大学考察时说,“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这就是我们的用人标准为什么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因为德是首要、是方向,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行为既是一种实践,也是一种文化。行为文化作为人们积淀下来的社会心理、思维方式和风俗习惯,具有明确的外显性特征。行为文化与人的行为息息相关,体现在地球上每一个人的工作、生活、学习活动之中,这主要是强调地质工作者在从事科学研究活动中具有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行为环境,是大文化概念的一个类型。地球科学文化行为包括文化建设、文化事业产业、文化生产创造、文化投资、文化政策、文化活动、文化布局等,文化行为的主体可以是国家、地方政府、社会团体、个体等。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所铸造的。因而优秀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有一个历练的过程,特别是从不标准、不规范的行为到自学自律遵守理念约束的转变,从人类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向我与自然和谐的转变,要坚持以谋求人类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为指导,以知行合一为地球科学工作的总目标,遵循内外结合的工作方法,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全面推进地球科学行为文化建设。

在地球科学文化理念指导下,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社会大众特别是地质人才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充分认识“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努力研究地球科学,普及地球科学知识,造福人类社会。更加重要的是要尊重自然生态环境,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增强资源环境观念,优化环境资源配置;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不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要转变消费行为模式,崇尚科学合理的消费方式,消除经济生产活动和人类生活对大自然的稳定与和谐构成的威胁,形成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绿色发展,直至包括绿色生产观、绿色消费观、绿色技术观等在内的地球科学文化行动指南。

四、地球科学文化能力

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文化能力就是对当事人的语言、行为、情绪、心理、态度等背后存在的异质文化根源具有的敏感程度和洞察能力。地球科学文化能力旨在为地球村的每一个人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重内涵、养大气、琢大器的氛围。地球科学文化能力是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能力,是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与人民福祉的能力,它包括了创造能力、想象能力、竞争能力等。一是地球科学文化具有育人能力。地球科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自然科学,担当着资源环境教育、资源危机预警、人地关系反思等育人的光荣使命。地球哺育人类是根本任务,地球科学文化要充分发挥战斗力、生产力、想象力、意志力、创造力、抚慰力、牵引力、凝聚力的积极作用。二是地球科学文化具有引领能力。地球科学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主力军,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服务个人健康成长成才。三是地球科学文化具有融合能力。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坚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以史为鉴;要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坚持海纳百川、洋为中用;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地球科学文化。四是地球科学文化具有创新能力。要把握文化创新的方向,培育文化创新的观念,努力营造创新文化的和谐环境。地球科学文化具有启迪人类认识自身、认识自然、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教育功能,同时是一种储量巨大、采掘不尽的富矿资源,具有强大的经济功能,能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五、地球科学文化形象

文化形象是一个组织文化传统、文化行为、文化实力的集中体现。地球科学文化形象是一个立体、多维、复杂的综合系统,是地球科学整体形象的表层和外显,包括地球科学及其地质学家行为表现。塑造地球科学文化形象,应注重遵循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历史现实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真理和价值相结合,是社会公众对地球科学及其服务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印象和评价,是一种整体感觉、认知和印象,是客观发展状况与公众主观理想的结合,是地球科学文化自身创造的产物与基础设施的体现和综合评价结果。它主要通过媒介和舆论传播与表达,是地球科学整体实力的一种重要体现,对外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和亲和力,对内则具有强大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地球科学文化形象是以地球科学为主体,以地球科学理论、地球科学史、地球科学人物、地球科学思想、地球科学事件、地球科学景观为内容,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人文资源。与其他文化资源既有相同之处,又有自身特点。地球科学文化既可以表现为有形的地质、地貌、景观和人物形象,也可以表现为无形的地学知识、地质灾害现象、地学历史记载等,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可以表现出超大的时间跨度和空间尺度,也可以进入肉眼看不见的微观世界和难以预知的未来世界。如围绕地球科学主题,可以开发为人与自然科教片或纪录片,也可以开发为电影、电视、卡通动漫等。在一些发达国家,以地球科学科普为中心的旅游事业已成为举足轻重的地球科学文化产业,取得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在我国,尽管地球科学文化资源极其丰富且有独特的风格特点,但进行深度开发的却很少,广度也不够。仅仅一些浅层次的开发和零散式的利用,不仅极大地浪费并破坏了地球科学文化资源的整体性,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地球科学文化本身应有的价值。地球科学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同于一般人文资源的开发,更加需要尊重地球科学文化资源的特点,保护大自然世界荒野的原貌,为现代城市人提供精神上的需要。不能在自然景观内加入太多人为因素,使自然变得不自然,魅力大减。

良好的地球科学文化形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和不可或缺的软实力。如同一把界尺,反映社会成员的整体素质和精神风貌,反映地球科学文化吸收能力和文化创造力,反映地球科学文化的社会影响力。良好形象的塑造是地球科学发展的宝贵财富和强大动力,可规范个体群体行为,激发社会成员的理想和抱负,增强社会成员的归宿感、凝聚力与向心力,获取社会的广泛认同,形成人们的心理定势。提升和优化地球科学文化形象,建设富有时代感的文化形象,不断完善地球科学文化是地球科学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发展地球科学文化产业,深入发掘地球科学文化内涵,充分展示地球科学思想和地球科学文化,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向大众文化发展,作为感召人、吸引人、影响人、凝聚人的文化愿景。大力推进地球科学文化建设,推出一批具有地球科学文化特色的影视、网络、文学、艺术等作品,激励地质工作者和社会大众研究开发地球科学文化资源,在影视动漫、图书出版、网络、旅游等领域普及地球科学知识,传递地球科学文化理念。

六、地球科学文化传播

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包括信息的共享、有意图地施加影响、信息交流的互动过程、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社会关系的体现等。文化传播是人们利用一定传播媒介扩散或输出文化意义体系的活动,是传承、推广和发展文化的重要途径。文化传播包括文化传播者、特定意义体系、一定符号识别系统、专门媒介和文化传播对象等。文化传播是指文化通过各种传播方式的组合进行扩散,从而产生尽可能好的传播效果。在国际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的文化格局下,要让文化更好地走进国际文化大舞台,走在国际文化前列,必须做好文化传播。多形式、多方位、多层面宣传地球科学知识、政策和法律法规,弘扬地球科学文化,倡导生态文明建设,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地球科学事业发展的文化氛围。将地球科学文化列入青少年地球科学基础教育内容,在全社会开展地球科学科普宣传,更大限度地增强人类保护地球家园的自觉性。

一种文化之所以能在社会上享有盛誉、肩负众望,不仅仅是拥有大批优秀人才、提供优秀成果,更在于地球科学领域向社会传播生态文明、传承地学文化精神、创新地球科学文化。面对舆论生态的变化和当前全新的舆论环境,积极有效地应用全新媒体技术,主动适应、顺势而为,扩大地球科学影响力,展示地球科学事业的良好形象,不断为地球科学事业改革发展增加正能量。科学谋划传播,善管善用媒体,用一组组镜头、一幅幅画面、一篇篇文章、一张张照片、一段段文字……记录地球科学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创新进程中的每一个美好瞬间,使之变成记忆的永恒、烙上地球科学文化的印迹、奏响地球科学文化的最强音。

文化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自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与社会公众对话,应该是地球科学文化传播的核心。地球科学文化最根本的任务是在地球科学与社会公众之间架起桥梁,满足公众的科技文化需要,提高公众的地球科学文化素养。地球科学文化的普及,不是地质科学家单向给予社会公众的,而是要让科学家走近社会公众,知道公众需要什么样的地球科学文化产品,从而让社会公众走近地球科学,了解地球科学与自己有什么关系。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与民众的需求,更是地球科学自身生存发展之本。20世纪,地球科学在认知宇宙和地球重大地质事件、勘查矿产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减灾防灾、推进社会进步、提高人民生活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今,随着公众对生存环境、地质灾害、资源国情等地学知识和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加,必须加强知识创新与知识传播,使这两只“翅膀”同时强壮起来,地球科学文化才能展翅高飞,走出被遗忘的角落。在地球科学诞生100多年以来,附加于地球科学本身的巨大文化价值应当被更多的人们所认识,向大地质观、大众文化方向延伸,这是提高全中国人科学文化素质的必然需要和发展趋势。目前,地球科学文化传播还仅仅停留在宣传、普及一般科学知识的层面上,宣传的媒体仅停留在报纸、书刊等传统媒体上,涉及地球科学文化方面素材的影视作品极少。地球科学文化传播的力度、深度、广度及其有效性、实效性,远不能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相同步。特别缺乏大量大众化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地球科学文化作品,这与社会公众对生存环境、地质灾害、资源国情等地球科学知识和信息需求的日益增加是很不匹配的。而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地学科普应该说是已经贯彻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如美国有《冰河世纪》《洛杉矶大地震》《侏罗纪公园》《后天》《凤凰劫》《天地大冲撞》《山崩地裂》等电影。地震多发国日本也曾拍摄过一些反映日本人忧患意识的《日本沉没》《首都消失》等灾难片。中国作为一个地球科学大国,其地质、地貌等地球科学文化和与此相关的人文文化资源丰富,完全可构筑成一个较强大的文化产业。除了地质公园建设属我们主导,已渐成为一个带有地球科学明显标志的品牌地学文化科普范例外,有影响的影视、书刊等形式的地球科学文化科普还为数不多,甚至可以说几近空白。这种现状与我们这个大国、这个大的行业是不相称的。《勘探队之歌》《深山探宝》《年轻的一代》《地质之光》《创业》《唐山大地震》等作品,它们所揭示的人类与自然环境、地球家园之间的关系主题,引发了很多思考。但是这些已经不能适应和满足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及人民大众的需求,急需有反映人口资源环境主题的新作品,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地质优势的地球科学文化作品。

总体而言,地球科学文化精神是谋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它是地球科学文化的内核和价值取向,处于中心地位。地球科学文化心态是对地球科学文化的认知;地球科学文化能力是对地球科学文化的功能展现;地球科学文化的行为是地球科学文化的实践属性;地球科学文化形象是地球科学文化的载体;地球科学文化传播是地球科学及其文化服务人类社会的途径。同时,地球科学文化精神、心态、能力、行为、形象、传播之间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它们之间构成了一个有机体,共同形成了科学完整的地球科学文化理论体系(图10-1)。

图10-1 地球科学文化体系示意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