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客家文化的广西的历史

客家文化的广西的历史

时间:2022-03-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衣着方面广西地处中国南疆,先秦时期,广西叫“骆越国”,属于“百越(粤)”地区。自汉族支系客家先民入桂后,给广西带来了当时先进的农耕技术与中原文化,极大地促进了广西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随着客家人的迁入,这种状态逐渐有所改变。自平定三蕃之乱后,清廷即着手对包括广西在内的西南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招民垦荒。他们与当地人民共同开垦荒地,种植经济作物,有效解决衣着材料方面的困难。
客家文化与和谐广西

(一)衣着方面

广西地处中国南疆,先秦时期,广西叫“骆越国”,属于“百越(粤)”地区。“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蠃蛤,不待贾而足,地势饶食,无饥馑之患,以故呰窳偷生,无积聚而多贫。”[6]可见当时的广西处于原始封闭状态,生产技术落后,生产资料贫乏,百姓蒙昧无知。自汉族支系客家先民入桂后,给广西带来了当时先进的农耕技术与中原文化,极大地促进了广西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广西社会的开发,无疑应首先归功于自古就聚居在此地的各个少数民族,但汉族大量移民的到来,对广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和生产力水平低下,古代广西土著人口长期处于停滞和缓慢增长的状态,既无开发的动力,也无开发所需的劳力。大量外来人口的徙居广西,正好弥补了这两方面的不足。由于客家人主要来自农业和手工业发展水平较高的中原地区,他们的徙居不仅为广西的开发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而且带来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手工业技术,大大地促进了广西经济社会的发展。古代的广西农业,长期处于粗放型经营状况,生产技术落后,大部分地区不粪不溉,仰成于天。随着客家人的迁入,这种状态逐渐有所改变。早在宋代,广西桂林兴安已开始使用中原常用的利用水翻筒车提水灌溉的技术,到了清代象州等县已广泛运用这一技术。[7]明代,横州(即今广西横县)接受了大量来自江浙的军事移民,他们把江浙发达的水利技术带了过来。据明人笔记,横州乡村“有田一丘,则有塘潴,水塘高于田,旱则决塘窦以灌。”[8]广西在明末清初遭受战争破坏较大,桂北地区更是人烟稀少,土地荒芜。自平定三蕃之乱后,清廷即着手对包括广西在内的西南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招民垦荒。雍正年间,川陕岳钟琪奏开“招民事例”,向进入四川、广西、贵州的穷民提供“牛具、种子,令其开垦荒地。”[9]因此,大批无地或少地的湖南农民来到桂北地区,“杂集于山谷高原、水泉阻绝之处”[10]

源于中原地区的客家先民从中原带来了先进的耕作技术,一改当地刀耕火种的原始农耕状态,农业生产飞速发展。他们与当地人民共同开垦荒地,种植经济作物,有效解决衣着材料方面的困难。在客家少数先民进入广西的宋代,广西经济作物的种植主要是苎麻。陈尧叟任广西转运史时,看到农民种苎麻有好处,认为除耕种水田外,“地利之博者惟苎麻尔”,因而倡导“广植苎麻”。[11]经他大力提倡,苎麻种植得到普遍推广,“今树艺之民,相率竟劝;杼轴之功,且以推广。”[12]此外,宋时广西的植棉也有相当发展。宋人周去非记载;“吉贝木,如低小桑枝,萼类芙蓉花之心,叶皆细茸,絮长半寸许,宛如柳棉,有黑子数十,南人取其茸絮,以铁筋碾去其子,即以手据茸就纺。不烦缉织,以之为布,最为坚善。”[13]当时江浙一带种棉尚少,而两广已是“木棉收千株,八口不忧贫。”[14]由于获利甚厚,植棉已经很普遍了。心灵手巧,刻苦耐劳的客家先民,凭借自己的辛勤劳动很快满足了自己的基本生活资料,同时也很快用上了从中原带来的先进纺织技术,大大发展了客家社会的手工业。

据明人方瑜所记,明代广西的纺织品主要有葛布、苎麻布、络布、竹布、棉布兼丝布等。[15]其中以麻布最多,当时麻布仍是广西人的主要衣料。明代广西宾州(今宾阳)已采用高机纺织麻布,比传统的矮机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明人郭棐引用了《宾州永圃歌》:迩来女工高上机,织纴旋勤事缵织;只恨山荒不长麻,葛布官买用钱补。[16]这首民歌表明,宾州的麻织业已相当发达。19世纪前期,西江流域各地棉麻纺织业的也相当兴盛:农妇“每日黄昏,则纫麻出棉,夜分乃息。农事即毕,机声轧轧,与小儿啼笑之声相杂”。[17]贵县农家,耕作之外,“妇女自染自舂,深秋玷声四起,丁冬可听”。[18]“他们的入抵,有力地提高了广西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程度,改变了广西的文化景观和经济面貌,为广西社会注入了新的血液。”[19]

客家人的衣着穿戴,包括衣服、鞋、帽、裙、帕、首饰和雨具等,皆为汉唐服制遗风,比较古朴、大方,偏宽偏长,色偏深,多黑、蓝、灰色,只有夏季用苎麻纺织的白布,富家用白绸缎,直至清末也大体如此。平时一般人家的衣服,男女无多大区别,上衣是“大襟衫”,右边斜下开襟,安布纽扣,讲究的用铜钮,女服只是在襟加一二条边(讲究的绣花边),以示男女之别。衣服袖子宽长,袖口宽一尺左右。男装另一式是“长衫”,俗称“四围齐”,长度以能遮盖“脚眼仁”为准。此衫当为礼服用,讲究外面加穿“马褂”,配上小官帽(俗称“榄豉帽”),在年节或做客时才穿。裤子,则男女基本无别,一律宽头大脚,裤腰是用较软的布做的,穿时用纱织布带(俗称“裤头带”)扎紧,或干脆不用布带,将裤头交叉绞紧反扎于内即可。裤管(俗称“裤脚”)宽尺八至二尺,一条裤管穿两条腿也还很宽,如果裁去一截,就像当今流行的时装“裙裤”。客家人筚路蓝缕,创业维艰,物质上以饱暖为需求,精神上以安稳为目标,只求效益,不图奢华。

客家先民生活在闭塞的山区,在恶劣的环境中形成了一种刻苦耐劳、朴素节俭的优良传统。他们常讲“多衣多寒,少衣自暖,衣必常暖,然后求丽”,这表现出了客家人不慕虚荣、不尚奢华、崇尚节俭的精神品质和追求自然朴素、简单实用的审美情趣。加之因受自然、生活条件和“富有莫忘艰苦时”观念的影响,除了富裕之家,一般都比较简单朴素。广西地处我国南方,除桂北冬季稍冷外,桂中、桂南广大地区,年均气温较高,终年少见冰雪,所以一般人衣着比较简单,仅够替换即可,非十分需要或在青年男女婚嫁之时,很少添置新衣。

勤俭持家,不尚奢华,是客家社会生活的好风尚。在广西客家人中,广泛流传着老人教育后生的一句俗话是:“有人笑漫,冇人笑烂。”意即日常穿着虽然陈旧一些,只要勤换勤洗,卫生整洁,就可以得到别人的理解;如果满身腻垢,汗渍斑斑,虽然服饰华丽,亦难免招人耻笑。

新中国成立后,衣着随着工业的发达,生活改善,更趋多样化。女的穿红着绿,花色品种层出不穷;男的西装革履,自由选择,穿着追逐现代化,这是客家社会的普遍现象。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穿着向时髦、漂亮、高档发展。夏天,多姿多彩的化纤、丝绸,普遍进入职工、市民、农民家庭,一般人都有内衣、外衣之分。西装革履、白袜、边衣裙、旗袍已成为男女青年夏装。冬天,老人普遍穿棉衣、毛绒衣、卫生衣,青年人穿各式毛线衣、夹克衫、西装或各式呢绒中褛。

具有“世界裤子之都”的玉林市福绵管理区也是客家人聚居地,早在唐宋时期,福绵就是一个商业重镇。明末清初,粤东、南海等地的客商来到福绵发展。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南流江成为广西食盐进口航道,福绵船埠成了广西最大的食盐市场和玉林的重要商埠。福绵与外地的文化、语言、风习等方面的互相交流影响,商业集散地的文化积淀,形成了福绵人特有的儒商文化气质。福绵服装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发展于80年代,服装企业经历了数量由少到多,规模从小到大,实力由弱到强,档次从低到高,品牌从无到有,产品从单一到多元,管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赢得了“世界裤都”的美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