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先锋派电影的美学特征

先锋派电影的美学特征

时间:2022-08-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章 先锋派电影运动——狂热者的艺术梦格里菲斯的成功,为电影艺术的殿堂奠定了基石。这个前后不到10年,以失败而告终的电影运动是电影史上的一个奇特现象。但经过这次冲撞,电影的独立特性更为世人所了解,也为电影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先锋派电影的出现从形式上看是各类艺术形式相互渗透的尝试,但实际上它的出现有广泛的社会政治背景和文化动荡的环境。

第三章 先锋派电影运动——狂热者的艺术梦

格里菲斯的成功,为电影艺术的殿堂奠定了基石。这门生命力极强的艺术形式一旦趋于成熟,其他姊妹艺术也开始向它汇拢,而电影本身也如饥似渴地汲取其他艺术的营养来壮大自己,并且从自身萌发出各种流派、各种观点、各种趋向。这是电影发展初期的第一次自觉的分裂。它为以后这门艺术走向多样化开辟了道路。20世纪初在电影摄制过程中已经形成一定风格的,除了格里菲斯以外还有英国的“勃列顿学派”、法国的“芳森学派”和“瑞典学派”。“勃列顿学派”是因为它的两位代表人物威廉逊和斯密士都出生于英国的勃列顿地区而得名。这一学派主张电影反映现实生活,反对卖弄技巧和矫揉造作。在电影方法上它非常重视自然景的作用,强调外景与内景的协调在影片中的作用。芳森学派的创始人是法国芳森城里的一家肉店老板的儿子查尔·百代,他建立的庞大的电影企业——百代电影公司也沿袭了通俗化的传统。后来在著名艺术家齐卡的主持下,“芳森学派”拍摄了一大批适合大多观众趣味的通俗影片。百代公司在20世纪最初十几年控制了世界影坛,被称为电影史上的“百代时代”。瑞典是个欧洲小国,但瑞典的电影艺术家在通俗化的影响下,刻意追求电影的表现手法,在电影语言创新上构成了自己的特点。其中斯约史特洛姆和史蒂勒就是两名世界闻名的导演。这些以通俗化为主要原则的电影派别,在早期的电影探索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对以后的电影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0世纪20年代以后世界电影的格局逐渐分为3块。一块是以好莱坞为中心的美国电影,它在商业的浪潮中迅速崛起,很快就取代了百代公司的地位,垄断了全世界的商业电影市场;另一块是正在兴起的苏联蒙太奇学派,他们在理论上的建树为电影艺术的深化开辟了道路;第三块就是欧洲的先锋派电影运动。这个前后不到10年,以失败而告终的电影运动是电影史上的一个奇特现象。在电影还刚刚步入艺术殿堂之时,就被一些艺术家用来作为反艺术的工具,这不能不说是一场误会。但经过这次冲撞,电影的独立特性更为世人所了解,也为电影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先锋派电影的出现从形式上看是各类艺术形式相互渗透的尝试,但实际上它的出现有广泛的社会政治背景和文化动荡的环境。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文明进入工业时代后第一次大规模的自相残杀。它打破了欧洲人维多利亚式的生活准则,在它的旗帜下形成的和谐、平静、仁慈的传统已开始在人们心中发生动摇。社会矛盾激化,战争创伤严重,猜疑、孤独、苦闷、远离现实成为当时知识分子普遍的心态。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文艺界掀起了一股反传统的热潮,文学上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绘画中的印象派、立体派、点彩派的出现,以及寻求抽象造型,潜意识的艺术手法,使文艺界热闹非凡。这一浪潮逐渐开始向电影渗透,一些从事现代派艺术创作的作家和画家开始想在电影这个新领域一显身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