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影视作品中“声音”的特征

影视作品中“声音”的特征

时间:2022-08-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影视作品中的声音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以再现形式出现的自然声;二是以表现形式出现的阐释声。以上一些声音,在影视作品中常常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再现声音的原态,不作特殊的修饰和表现,给人以真实自然的感受,并增强空间的真实感。此外,在美国导演希区柯克拍摄的影片《群鸟》中,导演对鸟鸣声音的处理,也是别具匠心的。可是在《群鸟》这部影片中,鸟的叫声却成了令人恐惧的声音。

一、声音的特征

声音,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我们在书中常常会看到“寂静无声”、“万籁俱寂”的描绘和用语。其实这只是一种对环境缺少音响的精神感受。不是没有声音。而是你没有听到声音。实际上你走到哪里,声音就追随到哪里,有许多微弱的声音光凭耳朵是听不到的。我们生存的空间是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如果世界没有了声音,这世界也就失去了生机。有生命存在,就有声音存在。心脏的跳动,就是声音的见证。

影视作品中的声音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以再现形式出现的自然声;二是以表现形式出现的阐释声。

(一)自然声

其中包括自然界赋予的声音,如风声、雨声、水声、雷声、马嘶、鸟叫、虫鸣等声音,同时也包括机器运转声、车声、飞机声、汽笛声、碰撞声、摩擦声等物理现象所发出的声音,以及人自身所发出的声音,如话语、梦呓、叹息、欷歔、哭声、笑声等。以上一些声音,在影视作品中常常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再现声音的原态,不作特殊的修饰和表现,给人以真实自然的感受,并增强空间的真实感。

(二)阐释声

主要指人的主观世界对声音的感受。它不同于自然声,导演为了获得这种主观的具有表现性的声音,而不得不对自然声加以改造,对其进行修饰、加工、提炼,甚至以某种工具对自然声进行模拟,甚至加以夸张、扭曲、变形,从而创造出来的声音。阐释声是出于导演的主观需要,并达到阐释某种事理或思想的目的。有时对阐释声的运用,还出于获得某种情绪、气氛、意境、理性或者某种特殊思想感情的需要。

在德国导演福尔克尔·施隆多夫拍摄的影片《锡鼓》中,主人公奥斯卡敲击锡鼓和他发出的尖叫声能将玻璃击碎,鼓声能破坏法西斯分子庞大的集会场面的异常能量。这里声音是作为阐释声,而不是以自然声出现的。导演对声音进行了表现性的运用和处理,所以给人一种隐喻性的内涵感觉。

《锡鼓》是一部情节相当怪诞、具有寓言性的影片。主人公奥斯卡是一个精神异常的儿童,他三岁时便看透了成人社会的虚伪,故意从梯上摔下来,从此便不再发育成长,身高长久停在94厘米的高度。在他三岁生日那天,母亲给他买了一个红白相间的锡皮鼓作为生日礼物。从此,这只锡鼓便和他形影不离,终日挂在他的胸前,并出现了一种令人惊奇的怪异现象:当他敲击锡鼓并从口中发出尖利的叫声时,房上的窗户玻璃就会被震碎。

导演对鼓声和叫声的运用,是把它作为一种具有生命内涵的阐释声进行处理的,它激越、高昂、尖利,具有非凡的穿透力和震撼力,所以他的叫声可以击碎玻璃,他敲击的鼓声可以主宰和改变众人的意识和行动。

有一次,纳粹分子在广场举行隆重的集会和阅兵仪式,奥斯卡躲在广场旁边的木板后面,不停地敲击锡鼓。这鼓声扰乱了阅兵式的军乐声,使军队行进的步伐变成了舞步,变得滑稽可笑,顿时破坏了阅兵的庄严气氛;而看台上的群众本应行纳粹式的举手礼,手臂却随着鼓声摆动起来,唱起了舞曲,并跳起舞步,把庄严的集会和阅兵搅成了一场闹剧。这样,鼓声便成为一种具有魔幻力量的怪声。显然,导演对这种声音的处理寄托着一种寓意。

鼓声是正常的声音,但它又具有非凡的魔力,因为它是用奥斯卡的生命力灌注其中的,奥斯卡自从获得锡鼓后,就不再生长,永远保持着原来94厘米的身高,像个永远长不大的儿童。

说奥斯卡是儿童,可是他已经老了。因为他曾经和他家的女仆玛丽娅生过一个孩子。玛丽娅也是他“父亲”的情人,所以他“父亲”认为这个孩子是他的弟弟,可他自己知道这孩子应该是他的儿子。

说奥斯卡老了,可他仍然是个儿童。他的身材总也长不高,所以他一生孤独、无援,唯一和他相伴的就是那只锡鼓,所以锡鼓和鼓声就成了他生命的组成部分。每当他敲击锡鼓,响起激越的鼓声时,这鼓声实质上凝聚着和浓缩着他的生命力,也是他整个生命力的喷发,它的象征和寓意也由此而产生。

在《锡鼓》中,导演对声音的处理,显然涵盖着两个层面:一个方面,来自人的喊叫和鼓声极其现实的自然层面;另一个方面则是它的非现实的隐喻层面,也是导演要透过声音阐释的事理,这是留给观众思考的层面。而两个层面又有机地统一在影片的一种声音中。由此可见,阐释声是以自然声作为基础的,经过导演的加工、提炼之后,加大了自然声的信息含量,使它具有了表现的功能,提升到较高的寓意层面。

另外,在德国影片《罗拉快跑》中,对罗拉尖叫时的声音处理,也曾出现震碎墙上挂钟的玻璃以及震碎人们手中的酒杯的现象。这种手法的运用,显而易见是从影片《锡鼓》中模仿而来的,只是用意略有不同罢了。

此外,在美国导演希区柯克拍摄的影片《群鸟》中,导演对鸟鸣声音的处理,也是别具匠心的。一般说来,鸟在现实中是被人当做观赏玩物对待的。在文学中也常用“鸟语花香”这样的词语来勾画令人愉悦的声音和景色。可是在《群鸟》这部影片中,鸟的叫声却成了令人恐惧的声音。在影片中,鸟凶猛地袭击人类,使人受伤和死亡,使人面临灾难,遭受飞来横祸。由此,鸟的形象不再可爱,鸟的声音不再悦耳。每当观众看到那些栖落在电线上、树枝上、屋檐上以及飞翔在天空中的鸟群,每当听到它们发出的凄厉的叫声,哪怕是偶尔扑打翅膀所发出的轻微响声,都会感到它们对人类生命的威胁,使人胆战心惊,毛骨悚然。

影片中令人恐惧的鸟的叫声,都不是来自鸟的自然叫声的复制,而是导演通过电子合成器所制造的模拟声音,它比真实的鸟叫声显得更为逼真,而且更具威慑性。其实道理很简单,生活中的真实并不比艺术中的真实更逼真,而运用艺术手段创造出来的真实性,往往比生活中的真实更具魅力。

影片中的鸟的叫声、振翅声,都是出于艺术的需要,经过电子合成器加工创造出来的声音,不是“鸟语花香”中的悦耳声音,反而给听觉带来了令人恐惧的威慑力量。这种反义的处理,颠倒了人与鸟的正常关系,不是人在观赏鸟,恰恰是人成了鸟的观赏物,并变成了鸟的猎取对象,人在鸟的面前恐惧万分,胆战心惊,从而揭示出在现代文明的表层掩盖之下,人的脆弱的本质。导演通过对鸟与鸟的声音的处理,充分发挥了阐释声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