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影视音乐的民族性

影视音乐的民族性

时间:2022-07-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应当说,中国电影在较早时期已经基本解决了音像情境统一的问题。我国电影音乐的发展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化的沃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审美心理传统的深刻影响。中国的绘画和音乐本是以深沉含蓄为主,表现了民族内敛的哲学思想和审美情趣。

音乐最能表现民族心理素质和精神风貌。何为民族精神?中共十六大确定的中国今后20年的历史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文化建设事业,有一个根本的指导思想是“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对于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十六大报告则精辟地界定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的影视艺术事业和文化产业,要用先进的文化和健康有益的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要用各种各样类型的优秀的及比较优秀的作品教育国民,建设精神文明,“使全体人员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同时,还要用作品去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事实上,这种民族精神还会外化为民族文化形象。影视艺术则在民族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精神风貌、审美情趣等方面影响并作用于民族文化形象的塑造。这是新世纪中国影视艺术事业、文化产业负有的一项特殊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电影是舶来品,其舶来指的是技术放映的方式,而内容则是民族的,情绪基调是多种类型的。音乐是推进剧情、外化人物内心、激发观众想象的手段之一。应当说,中国电影在较早时期已经基本解决了音像情境统一的问题。中国电影普遍注意了音乐风格和音乐使用手法与电影民族性内容的统一,影片通常配有乐曲,还常常传承“诗言志,歌咏言”的传统,每每以出现歌曲或片中人物以歌抒怀的方式来强化环境,推进情节,渲染情绪。电影音乐的创作应将民族音乐置身于世界电影语言的文本中,结合某些先锋派的实验手法,通过多种方式的重新组合来释放有限声响的无限创造力和想象力。

影视音乐的创作要注重对音乐中民族精神的挖掘,很长时间以来我们大部分的电影音乐作品,在民族音乐的运用上仅仅局限于突出民族特点和民族风格,而较少张扬音乐中蕴含的民族精神。音乐本身就是运动的一个基本因素,溯本求源,它可能是运动的原动力。电影中的音乐不仅本身在运动,还促进画面与主题的运动并促成整个电影作品与观众情感的契合。抓住音乐纯表现性的特质,促使影片的音乐始终与人物心理活动相同步,画面是影片的基本主旨,而音乐则是主旨的发展和升华。通过色彩、速度、力度等要素的适度运用,加入和声的深度处理,使整个作品呈一个严密的网状结构,使整个影片的音乐既按自己的逻辑进行,又同时与影片的其他要素构成同步对位的立体效果。狭隘的民族主义、本土意识特别可怕。

(一)民族音乐元素在影视艺术剧作中的运用

当影视艺术进入有声期,世界各地的影视作品便广泛采用不同类型的音乐。其中,世界各个民族的音乐在影视作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民族地域特性音乐元素的运用,使得影视画面更加丰富生动并促进其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我国电影音乐的发展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化的沃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审美心理传统的深刻影响。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不同地域和民族间不同的音乐风情为电影音乐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同时,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特的民族精神、心理状态、风俗习惯以及美学思想,为影视音乐的创作与实践提供了无尽的源泉。

早期电影《马路天使》中的“天涯歌女”与“四季歌”的音乐元素都选自苏州江南民歌《知心客》与《哭七七》为素材,经著名作曲家贺绿汀先生精心组织改编音乐,那凄婉柔美的音乐旋律与歌女、琴师之间深情的隔窗相望画面相互映衬,其情其境催人泪下,人们在民族音乐特定语境及影视画面之间,既能够感受到背井离乡的凄苦,也能感受到江南水乡的甜美气息,深刻地反映了人民顽强的生活信念,这一段民族音乐构成了电影音乐的经典。电视连续剧《大宅门》中的音乐就采用了大量的与剧情相符合的地方戏曲的音乐元素,它苍劲悲凉而又激情高亢,塑造了生动而真实的艺术形象,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奠定了整部剧的风格基础,产生了很好的艺术效果。京胡等民族乐器的运用也恰到好处,不张狂也不献媚,民族音乐元素与剧中人物和剧情达到了较为完美的融合。

相互映衬的音画对应在影视中应用得较为广泛,但并不是音画关系的全部。中国的绘画和音乐本是以深沉含蓄为主,表现了民族内敛的哲学思想和审美情趣。近年来,随着我国影视艺术创作水品的不断提高,影视音画的反衬与对比手法被广泛地运用到影视创作中来。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手法使影视音画的融合更加完美,表现出更为深刻的思想性。《阿凡提》中浓郁新疆风味活泼的民族音乐元素,在生动地表现阿凡提与其小毛驴的机智聪明与幽默的同时,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巴依老爷和国王的贪婪和愚昧无知。影片《天下无贼》中的“知道不知道”是改编自陕西民歌的音乐元素,影片结尾时,女盗贼长跪雪地断念“英雄侠盗”,为孩子祈福,希望天下无贼的理想和谐社会的实现,此时的音乐并没有激烈的情绪表现,相反,它表现出一种感情深化之后的镇静,给人一种摄人心魄的力量,这种音乐的魅力远远超过了悲痛的撕裂心肺的号啕大哭。

又如前文所举的《彼得堡之夜》中,不同的听众对音乐产生不同反应的原因并不在于演奏技巧的好坏,而在于乐曲的性质:俄罗斯提琴家演奏民歌,坐在最好座位上的绅士淑女便连连摇头,嘘声不绝,而坐在顶层楼座上的贫苦听众则兴高采烈,大表欢迎。我们必须听到民歌的曲调,体验到它的情趣,然后才能了解为什么它们会受到一部分听众的热烈欢迎,而又会触怒一部分听众。使这个场面具有特色的东西,不仅是音乐,而且还包括这批听众,音乐在这里除了有它的剧作意义以外,同时还含有深刻的思想意义。

音乐家谭盾创作的诸多影视音乐中,对民族音乐的旋律、配器及中西乐器的混合演奏等都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改革,这种尝试非但没有削弱民族音乐的性质,相反,更增强了民族音乐的感染力。影视音乐作为一种文化,具有民族和世界的两面,它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国影视的民族音乐立足于民族的本质特性,同时广泛地与中西音乐、人类社会文化及心理学等科学成果相结合,建构起新时期的民族音乐文化,影视中的民族音乐元素绽放出崭新而绚丽的花朵,这也是为什么民族音乐元素在影片《夜宴》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的原因。

(二)科学运用民族音乐元素,并发挥它们的表现优势

民族音乐元素在我国电影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影片中有着不同方面的体现。创作者无论是刻意追求,还是自然的流露,都是想让音乐具有与众不同的魅力。的确,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而对“入世”以来国外大片以及片中大制作电影音乐的冲击,我们必须头脑清醒地看到自己的优势和缺陷,中国电影音乐必须坚持走自己的路,才能成世界电影乐坛的一枝奇葩。千百年来我们的确有很多好的东西,我们又有多民族的优势,各民族的文化五彩缤纷,争奇斗艳,民族音乐文化更如浩瀚的大海无边无际,民族音乐素材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民歌、山歌、号子、民间音乐、民间戏曲、说唱音乐等,平行线上我们继承了很多,垂直线上我们的确还是弱项,我们的电影音乐缺少的是饱满的和声织体,借鉴、学习,洋为中用将是民族影视音乐未来的出路,而且是唯一的出路。比如在音乐中尝试着用一些超越时间观念的古典主义管弦合奏音律,把它们从一个时代剥离出来,赋予音调和浪漫气息,然后再把现代主义音乐和民俗音乐,火爆突然的旋律加进来,只有这样,电影音乐才可以真正做到包罗万象,紧凑而充实。

民族音乐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音乐的源泉。民族音乐来源于各民族的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与其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和生活方式及风俗习惯相关联。文化知识的传承需要文字或特殊的符号作为其载体,而民族音乐就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一门传达人类情感的特殊语言,我国的民族音乐是各民族人民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自由抒发是其显著的特征。影视音乐民族化的创作活动,需要各个作曲家各自多动脑筋,勤奋学习,做艰苦的创造性的劳动。不仅要继承民族、借鉴西洋,而且还要互相学习,才能在音乐的民族化上做出良好成绩。由于作曲家的爱好、生活经历、出生成长的地方、年龄大小有差别,并且学习民族音乐和借鉴西洋音乐的程度、所写作品的题材、体裁均有差别,在音乐创作民族化的实践上也就可能千差万别,因此,就不能把所有的都框入一种模式。

此外,讲民族性不仅要讲民族性格,更重要的是如何体现民族精神,民族音乐反映的不仅仅是民族的地域和风貌,也反映出民族的精神气质。例如俄罗斯的民族音乐,所体现的民族性格特征是:宽广、辽阔、深沉、忧郁。俄罗斯的许多音乐作品采用的是小调式旋律,增减音程的广泛使用,使音乐结构极具一种内在的拉力。像《红莓花儿开》、《三套车》、《喀秋莎》、《小路》等歌曲,其色彩暗淡柔和,抒情而略带忧郁,突出地反映了俄罗斯人的性格特点。因此,作曲家要善于抓住我们民族所具有的旋律化的欣赏心理,并且运用西方和声组成的立体化音响,以及动机模进变型式发展的音乐思维,融合到自己民族的欣赏习惯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