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项目进度更新

项目进度更新

时间:2022-07-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进度控制的核心问题就是能根据项目的实际进展情况,分析比较其对项目可能会产生的影响,不断地进行进度计划的更新。可以说,项目进度计划的更新既是进度控制的起点,也是进度控制的终点。当项目进展到T1时,实际完成累计任务量Q1。项目进度更新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工作,即分析进度偏差的影响和进行项目进度计划的调整。

在项目进展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项目进度计划的变化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进度控制的核心问题就是能根据项目的实际进展情况,分析比较其对项目可能会产生的影响,不断地进行进度计划的更新。可以说,项目进度计划的更新既是进度控制的起点,也是进度控制的终点。

一、比较与分析

将项目的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进行比较分析,以评判其对项目工期的影响,查找实际进度与计划不相符合的原因,进而找出对策,这是进度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进行比较分析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横道图比较法

横道图比较法是将在项目进展中经观测、检查、搜集得到的信息,经整理后直接用横道线与原计划的横道线标在一起,进行直观比较的方法。例如,某混凝土基础工程的施工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比较,如表6-6所示。

14

表6-6中的细实线表示计划进度,粗实线表示实际进度。在第5天末检查时,挖土已按计划完成;立模比进度计划拖后1天;绑扎钢筋的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一致;浇筑混凝土工作尚未开始,比进度计划拖后1天。

通过上述比较,为项目管理者明确了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之间的偏差,为采取调整措施提出了明确任务。这是进度控制中最简单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仅适用于项目中各项工作都是按均匀的速度进行,即每项工作在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任务量是各自相等的。

项目完成的任务量可以用实物工程量、劳动消耗量和工作量三种物理量表示。为了方便比较,一般用实际完成量的累计百分数与计划应完成量的累计百分数进行比较。

2.实际进度前锋线比较法

前锋线比较法是按照项目实际进度绘制其前锋线,根据前锋线与工作箭线交点的位置判断项目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偏差,以分析判断项目相关工作的进度状况和项目整体进度状况的方法。如图6-13所示,在第7天进行检查时,工作2—5和3—6比原计划拖后1天,工作4—7比原计划提前1天。工作2—5是关键工作,其提前或拖后将会对项目工期产生影响,所以该工作拖后1天,将会使项目工期拖后1天。

根据实际进度前锋线的比较分析可以判断项目进度状况对项目的影响。关键工作提前或拖后将会对项目工期产生提前或拖后的影响。对于非关键工作的影响,应根据其总时差的大小加以分析判断。一般来说,非关键工作的提前不会造成项目工期的提前;非关键工作如果拖后,且拖后的量在其总时差范围之内,则不会影响总工期;但若超出总时差的范围,则会对总工期产生影响,若单独考虑该工作的影响,其超出总时差的数值,就是工期拖延量。需要注意的是,在某个检查日期,往往并不是一项工作的提前或拖后,而是多项工作均未按计划进行,这时则应考虑其交互作用。

3.S形曲线比较法

S形曲线比较法是在计划实施前绘制出计划S形曲线,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将成本实际执行情况与计划S形曲线绘制在同一张图中,与计划进度相比较的一种方法。

运用该方法可得到以下信息。

(1)项目实际进度状况。当实际进展点落在计划S形曲线左侧时,表明实际进度超前;若在右侧,则表示拖后;若正好落在计划曲线上,则表明实际与计划一致。

(2)项目实际进度偏差。如图6-18所示,ΔTa表示在Ta时刻实际进度超前的时间,ΔTb表示在Tb时刻实际进度拖后的时间。

618

图6-18 S形曲线比较图

(3)项目实际完成任务量偏差。如图6-18所示,ΔQa表示在Ta时刻超额完成的任务量,ΔQb表示在Tb时刻少完成的任务量。

(4)项目进度预测。如图6-18所示,项目后期若按原计划速度进行,则工期拖延预测值为ΔTc

4.“香蕉”形曲线比较法

“香蕉”形曲线是两条S形曲线组合而成的闭合曲线。它根据网络计划中的最早和最迟两种开始和完成时间分别绘制出相应的S形曲线,前者称为ES曲线,后者称为LS曲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每次检查的各项工作实际完成的任务量,计算出不同时间实际完成任务量的百分比,并在“香蕉”形曲线的平面内绘出实际进度曲线,即可进行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比较,如图6-19所示。

619

图6-19 “香蕉”形曲线比较图

“香蕉”形曲线的比较主要包括如下两个方面。

(1) 时间一定,比较完成的任务量。当项目进展到T1时,实际完成的累计任务量为Q1。若按最早时间计划,则应完成Q2,实际比计划少完成:ΔQ1=Q1Q2<0。若按最迟时间计划,则应完成Q0,实际比计划多完成:ΔQ1=Q1Q0>0。由此可以判断,实际进度在计划范围之内,不会影响项目工期。

(2) 任务量一定,比较所需时间。当项目进展到T1时,实际完成累计任务量Q1。若按最早时间计划,则应在T0时完成同样任务量,所以,实际比计划拖延,其拖延的时间是ΔT1=T1T0>0;若按最迟时间计划,则应在T2时完成同样任务量,所以,实际比计划提前,其提前量为:ΔT2=T1T2<0。可以判断:实际进度未超出计划范围,进展正常。

5.列表比较法

采用无时间坐标网络计划时,在计划执行过程中,记录检查时刻正在进行的工作名称、已耗费的时间及尚需要的时间,然后列表计算有关参数,根据计划时间参数判断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之间的偏差,这种方法被称为列表比较法,如表6-7所示

15

二、项目进度更新

根据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比较分析结果,以保持项目工期不变、保证项目质量和所耗费用最少为目标,做出有效对策,进行项目进度更新,这是进行进度控制和进度管理的宗旨。项目进度更新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工作,即分析进度偏差的影响和进行项目进度计划的调整。

1.分析进度偏差的影响

通过前述进度比较方法,当出现进度偏差时,应分析该偏差对后续工作及总工期的影响。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分析产生进度偏差的工作是否为关键工作,若出现偏差的工作是关键工作,则无论其偏差大小,对后续工作及总工期都会产生影响,必须进行进度计划更新;若出现偏差的工作为非关键工作,则需根据偏差值与总时差和自由时差的大小关系,确定其对后续工作和总工期的影响程度。

(2)分析进度偏差是否大于总时差。若工作的进度偏差大于总时差,则必将影响后续工作和总工期,应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若工作的进度偏差小于或等于该工作的总时差,则表明对总工期无影响,但其对后续工作的影响,需要将其偏差与其自由时差相比较才能做出判断。

(3)分析进度偏差是否大于自由时差。如果进度偏差大于自由时差,则会对后续工作产生影响,应如何调整,应根据后续工作允许影响的程度而定。若工作的进度偏差小于或等于该工作的自由时差,则对后续工作无影响,进度计划可不作调整更新。

经过上述分析,项目管理人员可以确认应该调整产生进度偏差的工作和调整偏差值的大小,以便确定应采取的调整更新措施,形成新的符合实际进度情况和计划目标的进度计划。

2.项目进度计划的调整

项目进度计划的调整,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1)关键工作的调整

关键工作无机动时间,其中任一工作持续时间的缩短或延长都会对整个项目工期产生影响。因此,关键工作的调整是项目进度更新的重点。有以下两种情况。

(1)关键工作的实际进度较计划进度提前时:若仅要求按计划工期执行,则可利用该机会降低资源强度及费用,即选择后续关键工作中资源消耗量大或直接费用高的子项目,在已完关键工作提前量的范围内予以适当延长;若要求缩短工期,则应重新计算与调整未完成工作,并编制、执行新的计划,以保证未完关键工作按新计算的时间完成。

(2)关键工作的实际进度较计划进度落后时:调整的方法主要是缩短后续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将耽误的时间补回来,保证项目按期完成。

2) 改变某些工作的逻辑关系

在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允许改变的条件下,改变关键线路和超过计划工期的非关键线路上有关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将依次进行的工作变为平行或互相搭接的关系,以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调整应以不影响原定计划工期和其他工作之间的顺序为前提,调整的结果不能形成对原计划的否定。

3) 重新编制计划

当采用其他方法仍不能奏效时,则应根据工期要求,将剩余工作重新编制网络计划,使其满足工期要求。

4) 非关键工作的调整

当非关键工作时间延长但未超过其时差范围时,因其不会影响项目工期,一般不必调整,但有时,为更充分地利用资源,也可对其进行调整。当非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延长而超出总时差范围时,则必然影响整个项目工期,关键线路就会转移。这时,其调整方法与关键线路的调整方法相同。

非关键工作的调整不得超出总时差,且每次调整均需进行时间参数计算,以观察每次调整对计划的影响。其调整方法有三种:一是在总时差范围内延长其持续时间;二是缩短其持续时间;三是调整工作的开始或完成时间。

5) 增减工作项目

由于编制计划时考虑不周,或由于某些原因需要增加或取消某些工作,则需重新调整网络计划,计算网络参数。增加工作项目,只是对原遗漏或不具体的逻辑关系进行补充;减少工作项目,只是对提前完成的工作项目或原不应设置的工作项目予以删除。增减工作项目不应影响原计划总的逻辑关系和原计划工期,若有影响,则应采取措施使之保持不变,以便使原计划得以实施。

6) 资源调整

若资源供应发生异常,则应进行资源调整。资源供应发生异常是指因供应满足不了需要,如资源强度降低或中断,影响到计划工期的实现。资源调整的前提是保证工期不变或使工期更加合理。资源调整的方法是进行资源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