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亚欧大陆游牧世界的地理范围与种族

亚欧大陆游牧世界的地理范围与种族

时间:2022-07-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欧亚大草原的地理范围很含混,不像土著地带那样各国都有着固定的界限,并且即使在整个游牧地带之内各个活动的种族之间也没有清楚的界限。如中国称中国北方及西北以外的游牧地带为“西域”。在此亚欧大草原上活动的游牧民族,其中有许多曾与中国发生过关系,中国曾给予他们以各种不同的名称,就中则以匈奴人与中国关系最密切。至此,游牧民族与土著地带的关系乃发生了重大变化。

欧亚大草原的地理范围很含混,不像土著地带那样各国都有着固定的界限,并且即使在整个游牧地带之内各个活动的种族之间也没有清楚的界限。大致上从蒙古以西直到南俄——今乌克兰地方,这一大片地区在过去就是这个大草原世界的总范围。其主要地带大部在今日中国和苏联两国的国境之内,此外还包有今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全部,以及阿富汗、伊朗的一部分。

在亚欧大草原上活动着的种族对这个大草原并没有留下一个固定的名称,后来所有的一些名称也多是土著地带的人给它起的。而各个土著地带的人们又各有各的称呼,因此在历史上一般地说它也没有一个固定的和统一的名称。如中国称中国北方及西北以外的游牧地带为“西域”。但“西域”一名在中国历史上应用时,其含义又有所不同:狭义的比较固定的范围是指葱岭以东的地方,此狭义的“西域”,大体上等于今日之新疆省;广义的意义则完全不固定,可大可小,任何一个时期中国所知道的,或曾发生过一些关系的中国西北边疆以外的地方,都被中国笼统地称为“西域”。印度虽然与这个世界关系很密切,常被这个世界的游牧民族所侵害,但对这个世界并没有一定的名称。希腊罗马则称此地为塞其提亚(Scythia)。希腊罗马人可能是根据此草原上与他们关系较密切的种族对自己的称呼,而以之称其所活动的地区为塞其提亚的。希腊罗马人用此名时也有二种不同的含义:狭义的是指喀尔帕提(Carpates)山脉以东直至顿河(Tanais)之间的草原,这一带是与希腊、罗马人关系最密切的大草原的一部分;广义的是指再往东的远近不等的塞其提亚的世界。

在此亚欧大草原上活动的游牧民族,其中有许多曾与中国发生过关系,中国曾给予他们以各种不同的名称,就中则以匈奴人与中国关系最密切。中国历史上对匈奴人也有种种称谓,但这不过是字的写法不同,音则都与“匈奴”相近。距离中国较远地方的各游牧民族,中国则笼统地称之为“塞人”,大约就是那些被希腊罗马称之为“塞其提人”(Scythae)的人。

历史这门科学所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土著地带,因为从新石器时代晚期以下,即从氏族社会转入有阶级社会以后,土著地带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中心。不过,游牧地带也不能被忽略,因它在某些时期、某些地方对历史的发展也曾发生了很大影响。

关于游牧世界与土著世界的分化大体上是发生在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在公元前三〇〇〇年以后,就旧大陆讲,偏北的一部分是游牧世界,偏南的部分渐变为土著世界。土著世界很快就转入了有阶级社会,而游牧世界则仍较长期地停留在氏族社会。这些还处在氏族社会的游牧世界中的人常侵掠土著地带,因土著地带开发较高,生活较优裕。游牧者对土著地带边界地方的经常抢掠行为,有时也发展成为大规模的侵略行动,从而使自己定居在土著地带。在上古史阶段中曾发生过三次游牧民族对土著世界的大规模的侵略,前两次已在第五章中讲过,第三次就是本章中所要提到的。

在公元四、五世纪之间,东西方几乎是同时,发生了游牧民族向土著地带的大规模的侵略活动,东方主要是以匈奴人为主,西方则以日耳曼人为主。就游牧世界——亚欧大草原的自然环境看,南北皆有天然的屏障:北边是无法穿越的寒带与半寒带的原始森林,南边则为许多大山脉所阻挡,山脉以南就是土著地带。但在这些区界游牧与土著地带的大山脉之内却有着几个天然的山隘,可使游牧民族长驱直入土著地带。在中国方面,从正北,匈奴人可以经过今内蒙古与山西之间的阴山、雁门冲入晋北,或从西北经由阳关、玉门关进入今蒙古平原及黄河流域。在波斯、印度方面,游牧民族可以经过印度高加索山(即印度库施山)的山路进入伊朗高原及印度河流域。由此再往西,游牧民族可以经过高加索山的出口进入亚美尼亚高原。再西,至欧洲,游牧民族则可经过多瑙河下游的河谷进入巴尔干半岛,并可穿过赫列斯滂沱海峡进入小亚细亚。

同时在游牧世界的生活条件下,有一个为游牧民族加以很好利用了的条件,那就是关于马的使用。马能为人所利用后,不但对游牧民族的历史和生活发生了重大的影响,而且对上古甚至中古时代土著地带的历史和生活也发生了重大的影响。马基本上是游牧地带的牲畜,最早驯服马的是游牧地带的某一个地方。马最初的功用与其他的牲畜一样,也是用来驮物载重,后又用以挽车。但游牧地带之用马挽车与土著地带不同,它所挽的车主要是游牧者的“行屋”。再后,游牧民族更改变了车的制作方法,将之变成战车,以马挽之,作为一种作战的工具。最早知道以马拖战车作战的是游牧民族,特别是西方的游牧民族,时间约在公元前一八〇〇年左右时。不过在其同时或稍晚,中国也有了同样的方法,西周时候开始有了清楚的记载,在周灭殷的大战中,即已“檀车煌煌”(《大雅·大明》)。但中国绝不是从游牧民族学来的,因当时与中国有关的游牧民族都还不知使用战车。关于马的利用,更晚一步的发展便是“乘马”。“乘马”也是游牧民族的贡献,并且也将之用在作战上,发明了骑射。至此,游牧民族与土著地带的关系乃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近代科学发达以前,马是陆地上最快的交通工具。在人能“乘马”以前,游牧地带地旷人稀(因为生产力低下,故人口稀少),而且彼此间的交通又大成问题,故不可能在政治上结成一个有联系的较大整体。人能骑马后,游牧地区各地之间的交通问题才解决了,各地之间在政治上乃有了大规模的合作,这不但促进了游牧种族自己内部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且自此以后,尤其在骑射成为一种战术之后,游牧种族间只要出现一个军事天才,即可组织起来一支人数较多的队伍,轻而易举地向土著世界发动侵掠和进攻。土著世界很难抵挡。并且如当土著世界的阶级社会中阶级矛盾正激烈而致大乱,从而削弱了土著世界对游牧种族的抵抗时,游牧种族就能乘虚而入,倾覆了土著世界的国家,占领一块土地,使自己成为当地的统治者。这种情况曾同时发生在旧大陆的东西两部分。以下就东、西方分开来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