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简单而实用的逻辑

简单而实用的逻辑

时间:2022-07-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甲午战争的两年后,即1897年,一位中国青年人来到日本横滨,他就是中国革命之父孙中山,时年31岁。他需要借助日本的力量,来完成“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帝制”的重任。为此他与宫崎滔天相识,经介绍得到了犬养毅和古岛一雄等日本人的援助。实际上球是圆的,牌也有多种出法。就这么简单这么实用的逻辑支配着当时的国人。说明他对日本的野心还是有所警觉。这里,实力主义仍然扮演着最终话语权的角色。

甲午战争的两年后,即1897年,一位中国青年人来到日本横滨,他就是中国革命之父孙中山,时年31岁。他需要借助日本的力量,来完成“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帝制”的重任。为此他与宫崎滔天相识,经介绍得到了犬养毅和古岛一雄等日本人的援助。

甲午战争刚结束,血迹还未干,被日本人打败了,又死了那么多人。照现在的民族主义心情者来看,应该记住仇恨,不忘雪耻才是。他怎么还能跑到日本,接受日本人的招待与援助?退一步说,接受招待与援助也就罢了,怎么还发表演说与文章,说日本是“模范”、是“目标”、是学习的“榜样”呢?原来这就是一位革命家的政治视野了。实际上球是圆的,牌也有多种出法。对孙中山来说当时“终两千年帝制”是其目的,为了达成目的,手段就是个选项问题了。辛亥革命最终成功推翻帝制,日本也就成了孙中山的“基地”与“福地”。这就是历史纠缠于人的地方。这样看来孙中山之所以被誉为“中国革命之父”,不就是他比别人看得更远些更高些吗?要说爱国主义,这就是最大的爱国主义;要说民族主义,这就是最值得赞赏的民族主义。续孙中山之后,中国一批批政治家和文化人先后留学日本寻道求经。而湖广总督张之洞干脆在《劝学篇》中直接倡导留学日本:“至游学之国,西洋不如东洋。”这句话的分量如何解释都不为过。

鲁迅是在1902年东渡日本的,这是甲午战争后的第7年。在时间上不能算捷足先登了,但鲁迅从未骂过日本人。这是李敖说过的一句话。大家熟悉的《藤野先生》散文,有一段是这样写的:“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你看,使鲁迅勇气倍增与良心发现的不是中国人而恰恰是日本人。这要在今天,会令多少人愤怒?网上潮水般的谩骂肯定会淹没任何声音。但当时的人则显得心平气和,是当时愤青不够还是今天的人太过纠结?

日本这位昔日的“学生”,何以能在“先生”面前“兴之暴也”?一个“蕞尔岛夷”,何来能量?向先进国学习,向强盛者学习,回来为我所用,有何不可?就这么简单这么实用的逻辑支配着当时的国人。文明与强盛固然不能替代民族主义,但民族主义本身也不能简单地转换为文明与强盛。记住仇恨就能带来文明与强盛?毛泽东不这样看。为此毛泽东将孙中山定位为“伟大的革命先行者”,是相当准确与妥帖的。而毛泽东自己则在1972年的北京握住田中角荣的手,更是表现了一位政治家“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气度与胸怀,堪称中日交往史上的大手笔。

当然作为革命家的孙中山,自然有他自己的视野,对日本也不是照单全收,他也曾警告过日本不要乱来。如1924年他在神户高等女子学校作题为《大亚细亚主义》最后一次演讲中,就警告日本是要做“西洋霸道的狗”呢?还是要做“东洋王道的干城”(即军人或武士)?说明他对日本的野心还是有所警觉。《朝日新闻》至今还不忘他的这两句话。如在2011年10月10日的社论中说:“辛亥革命成功的20年后,即发生了满洲事变。日本最终没走上孙中山所期望的王道,而是选择了以侵略为手段占据中国的霸道。”可见,《朝日新闻》是在赞赏他的历史感觉。

不忘国耻不忘痛,所以甲午战争进入了我们的历史记忆深层。但如何才能不忘国耻不忘痛?这里,实力主义仍然扮演着最终话语权的角色。说得绝对点,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争就是检验文明与野蛮的尺度。胜者就是文明的,败者就是宣言》(径书房,2013年12月),日本官厅公务员若杉冽的《核电的模幻雾霭》(讲谈社,2013年11月),精通日本官僚体系的古贺茂明的《核电伦理学》(讲谈社,2013年11月)等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