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年代后日本经济的长期低迷

年代后日本经济的长期低迷

时间:2022-07-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999年以后,日本经济陷入长期通缩。二战后,日本正是在这种政治、经济的良睦互动中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次年,政治家小泽一郎撰文指出,日本应努力成为一个“正常国家”,改变“经济一流、政治三流”的状况。日本经济的长期低迷、对外贸易的起伏变化表明,在经济日益国际化的形势下,各国经济受

“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经济陷入萧条,政府采取了诸多对策,制定有关扩大内需、简政放权、结构改革等方案和计划,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加快了改革步伐,每三年推出一个放松规制计划,所涉及的领域不断扩大,意欲“寻求日本经济社会彻底的结构改革”,给日本经济注入活力。

然而,日本经济依然不景气,1991—2013年,实际GDP年平均增长率为0.9%(参见图5)。1999年以后,日本经济陷入长期通缩。同时,日本制造业的竞争力趋于下降,一些知名电子企业经营业绩不佳。

图5“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实际GDP增长率的变化
资料来源:内閣府『平成26年度年次経済財政報告』、321頁。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美、英等国在减少政府干预、开放市场方面积极推动改革,并取得了进展。1986年,中曾根内阁发布“前川报告”,该报告被认为是日本正式启动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标志,其后各届政府都朝改革的方向努力。

由于日本是一个官僚体制国家,改革计划由官僚制定,同时官僚本身又是实施改革的主体。减少政府干预意味着官僚的权力会受到削弱,“对某些团体来说,在政治上维持现状不变,是十分重要的事,因为他们可以由某些特定的计划得到巨大利益”[25]。官僚们很难真正热衷于改革,反而会抵制和设置阻力,加之日本经济业已成熟,在改革方面每向前迈出一步,不可避免地会触及制度中的深层问题,很多情况下是在形式上实施了改革措施,而实际仍以其他方式进行变相管制。因此,日本的体制改革进展缓慢,缺乏彻底性,与其成熟经济体制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

90年代以后,日本制造业的竞争力相对减弱,尤其在信息网络技术开发和应用普及等高新科技领域,落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产业竞争力的变化。从表5中可见,80年代日本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为2.6%,明显高于美国、联邦德国、法国和英国。而90年代以后,无论是纵向比较还是与其他发达国家的横向比较,日本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幅度均呈下降态势,明显低于美、德、英等国。

表5 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的变化

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经济发展又有利于保持政治稳定。二战后,日本正是在这种政治、经济的良睦互动中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政界走向分化组合。1993年宫泽喜一下台,从日本自民党分裂出的新生党、新党、先驱新党联合社会党、民社党和公明党,推举日本新党党首细川护熙组成多党联合政府,结束了自民党执政38年的历史。1994—2000年,细川护熙、羽田孜、村山富市、桥本龙太郎、小渊惠三、森喜朗先后担任首相,几乎平均一年换一相。直到2001年4月,高举改革旗帜的小泉纯一郎就任首相,并执政五年有余。此后到2012年期间,出现安倍晋三福田康夫、麻生太郎、鸠山由纪夫、菅直人、野田佳彦等多位首相。政权更迭频繁,不利于经济政策的连续性。

与此同时,伴随经济实力、国际影响力的提高,日本对政治大国地位的诉求不断增强。早在1983年,中曾根康弘曾提出日本要做“政治大国”。1992年,日本在《外交蓝皮书》中首次明确提出,要发挥与其国力相称的领导力。次年,政治家小泽一郎撰文指出,日本应努力成为一个“正常国家”,改变“经济一流、政治三流”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不再像六七十年代那样优先发展经济,而是将很多精力放在追逐“政治大国”的梦想上。可以说,安倍政府试图修改和平宪法、在安保外交方面走到今天这一步,是90年代以来的一个量变过程,只不过安倍迈出的步伐更大。

“泡沫经济”崩溃后,在应对经济不景气问题上,日本政府制定政策的总体思路陈旧,主要通过降息、扩大公共投资来刺激经济增长。1991年7月到1995年9月期间,日本将基准利率从6.0%一直下调到0.5%,并屡次出台综合性经济对策。这些措施非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加重了政府债务负担,致使通过利率、财政等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余地越来越小。

以财政为例。1993年,日本政府债务余额与GDP之比为69%,尚低于意大利、加拿大和美国;财政赤字与GDP之比为4.5%,在发达国家中仅高于德国。然而,为刺激经济增长,政府扩大公共投资,财政支出不断增加。1995年,日本政府债务余额与GDP之比升至80.4%,财政赤字与GDP之比升至6.0%。到2000年,这两项指标分别上升到123.2%和7.0%,均超过财政状况恶劣的意大利,大大高于OECD成员国的平均水平。[26]

1990—2000年,日本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从12.1%上升到17.4%,2005年进一步升至20.2%,到2013年则高达25.1%。这期间,75岁以上的人口比重也持续提高,已超过10%,日本医疗养老方面的需求持续扩大。20世纪90年代末以后,日本劳动力人口数量相应呈减少趋势,2012年为6555万人,比1998年减少了238万人。[27]

在这一形势下,日本在劳动力市场开放政策上有所松动。2006年9月,日本与菲律宾签署“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PA),首次涉及劳务市场开放问题,日本对来自菲律宾的短期商务访问、工作调动、护理等人员放宽入境和在日居留限制。在日本与泰国签署的EPA中也涉及类似内容,但时过多年进展缓慢,日本在开放劳动力市场问题上的态度依然谨慎保守。国内劳动力的萎缩,会影响家庭收入、消费支出及金融、科技创新能力,进而削弱经济增长潜力,这已成为日本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一大困扰因素。

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在日本经济萧条的情况下,日本对外贸易规模仍不断扩大。除1992年贸易增速因景气跌落而略有下降外,1993年日本对外贸易额超过6000亿美元,1994年和1995年贸易增长率均达到两位数。这期间,日本贸易顺差居高不下,1994年创下1208.6亿美元的纪录。[28]但90年代中期以后,尤其是日元汇率频繁波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1年美国IT泡沫破灭、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致使日本对外贸易发展呈不稳定状态。

日本经济的长期低迷、对外贸易的起伏变化表明,在经济日益国际化的形势下,各国经济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日益增大,并且随着跨国公司经营趋于本地化直接投资带动出口的作用逐步减弱,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越来越难以奏效。要实现贸易、经济稳定协调发展,需要扩大内需,建立较为科学合理的新型贸易体制及经济增长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