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收复新疆的光辉业绩

收复新疆的光辉业绩

时间:2022-05-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但当他接到清廷的授命之后,却是心情振奋,决心要从阿古柏手中夺回新疆。左宗棠认为“自古关塞用兵,宜精不宜多”,按照这个原则,他着手整顿在边疆的部队。成禄是乌鲁木齐提督,新疆吃紧时,清廷命成禄率部到哈密,增援督办新疆军务的景廉。这些问题不解决,左宗棠就不要想进军新疆。

四、收复新疆的光辉业绩

左宗棠受命督办新疆军务是在光绪元年,当时他已经六十四岁,身体又多病疾。但当他接到清廷的授命之后,却是心情振奋,决心要从阿古柏手中夺回新疆。左宗棠在陕甘总督任内就着手为进军新疆创造条件,新疆地处边远,军粮、军需仅是运输一项,困难就很多。为了减少粮食转输困难,他认为西征军在精不在多,围绕这个思想主张,他早就着手进行这项工作。

1.整顿镇驻新疆的朝廷命官和整编部队。左宗棠认为“自古关塞用兵,宜精不宜多”,按照这个原则,他着手整顿在边疆的部队。早在同治十一年(1872年),他就弹劾满洲贵族成禄。成禄是乌鲁木齐提督,新疆吃紧时,清廷命成禄率部到哈密,增援督办新疆军务的景廉。成禄畏葸胆却,按兵不动,长期留守在高台,按编制成禄军十二营,实际上只有一半,长期吃空缺,军饷不济时他就截留景廉的军饷。本来他应归陕甘总督调遣,但他是满洲贵族,根本不理睬左宗棠。这些问题不解决,左宗棠就不要想进军新疆。他向清廷弹劾成禄的种种不法,要求撤换他。清廷下令将成禄革职拿问,将原部十二营根据宜精不宜多的原则整编成三营,划归景廉指挥。另一个满洲贵族穆图善,曾任过陕甘总督,左宗棠受命陕甘总督后,穆图善领兵督办兰州军务。新疆形势紧张时,同治十二年(1873年),清廷命穆图善开往敦煌一带,以备入疆;左宗棠上奏清廷,表示不同意,认为这支部队不得力,“战守具不足恃,他建议将这支部队“遣撤”,以节约军饷,后来清廷把穆图善调入北京供职。

剩下的满洲贵族大员还有景廉,原任乌鲁木齐都统,同治十三年(1874年)受命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此人也是苟且偷安、不求上进之徒。而且统部兵员虚缺,原部三十四营,实数应有一万七千多人,实际兵员不足一半,长期吃空缺。更严重的,他自恃为满洲贵族,根本不和左宗棠合作,由这样的人督办新疆军务,左宗棠就不要进军新疆。为扫清障碍,他上奏清廷,要求将景廉调开,由另外一名满洲贵族金顺暂管关外军务,清廷准奏,将其部三十四营,改编为二十五营。这样一来,他基本上扫清了进军新疆在人事上的障碍。

与此同时,左宗棠在镇压回民起义之后,也对所部湘军进行整顿,把老弱冗员,凡无战斗力的皆给资遣回,并且明确宣布凡是不愿随他出关西征的,不论官兵,一律听便,给资回籍。留下来的大多为健壮之兵,而且是自愿出关西征的,战斗力都比较强。

2.筹饷运粮:进军新疆面临的重大问题是军饷和粮食转输问题。部队整编发给遣散人员回籍路费,用银达九十万两。而从内地转运军粮到新疆,路程至远又难行走,运费特别高。如一万名士兵,仅从肃州到玉门,路程三百六十里,如果每只骆驼运五百斤粮食,就要一千头骆驼,二百名驼夫。从玉门到哈密路程一千四百里,运价就更惊人了。但由于准备西征,粮饷又非解决不可,他一面向洋商借款三百万两,以救燃眉之急,一面报请清廷拨款应急。清中央政权也希望收复新疆,在权臣文祥的积极支持下,清廷命户部拨款二百万两,批准他借用洋款五百万两,又令各省提前解西征银三百万两。这样,军饷问题才初步得以解决。

筹粮是进军新疆面临的重大问题,左宗棠认为:“粮运两事,为西北用兵要著。事事利钝迟速,机括全系乎此。”而“买粮一事,须预计马步实数,克日行走,到地实用外,再预备裹带数日。一路一处,均须筹计。少买不足供食,多买又裹带累赘”,因此征集粮草数字应是十分精确。假定,步兵每营七百人,马队每营二百五十人,马二百五十匹,一营马队用粮相当于两营步兵。步兵每人每月用粮四十五斤,按此数字,有多少营就筹多少粮。经过几年艰苦转输,由河西运到安西、哈密的已有一千万斤,从哈密运到古城子的约四百万斤,从归化包头运存巴里坤的,约五百万斤。经过这些准备,便为进军新疆创造了条件。

3.建立兰州机器局。左宗棠知道阿古柏的部队大多用洋枪洋炮,西征军武器装备如不改善,作战将会遇到困难。当时,虽然李鸿章创办了江南制造局、金陵机器局和天津机器局,但李鸿章是反对左宗棠进军新疆的,自然不会将这些机器局生产出来的枪炮支援左宗棠。在这种情况下,同治十二年(1873年),他在兰州南关创办了兰州机器局,从广东、浙江聘请熟练工人,由总兵赖长筹办,他对制造枪炮有一定经验。这个厂一年之后,便能造出各种枪炮。左宗棠西征军的得力将领刘锦棠的部队开赴新疆之前,就是用这个厂生产出来的枪炮装备的。兰州机器局虽然不大,但在西征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光绪元年(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办理新疆军务。同年,左宗棠调旧部刘典为陕甘军务帮办,坐镇兰州,目的是让他办理粮饷,支援西征军。光绪二年(1876年),左宗棠以陕甘总督名义,命令汉中镇总兵谭上连进军新疆,记名提督宁夏总兵谭拔萃、记名提督陕安镇总兵余虎恩相继率部入疆。左宗棠的主力部队刘锦棠也同时入疆。左宗棠经过一番调查研究,认为阿古柏与白彦虎有矛盾,阿古柏想保存实力,不一定愿与左军决战,而白彦虎所部系乌合之众,并不耐战。根据新疆地形北高南低,加上乌鲁木齐系北疆重镇,如果攻克乌鲁木齐,南疆就会震动,而我军则会大受鼓舞。于是,左宗棠决定先进攻乌鲁木齐。并决定以徐占彪五营驻古城一带确保粮路畅通,并防止敌军回窜甘肃,以金顺四十营中的一部协助刘锦棠进击乌鲁木齐,由刘锦棠部负责主攻。新疆百姓颇受阿古柏、白彦虎的蹂躏,一旦知道西征大军进剿阿古柏会起而支援的。一切部署停当之后,左军于八月攻克乌鲁木齐附近的古牧地。刘锦棠从俘虏处搜获一封乌鲁木齐的告急信,得知乌鲁木齐“防守乏人”。刘锦棠当机立断,下令立即进攻乌鲁木齐。西征军收复乌鲁木齐,白彦虎已自古牧地逃往南疆,阿古柏派兵来援,军到离乌鲁木齐二百里左右的达坂,得知乌鲁木齐已被左军攻克,立即退回南疆。可见,收复乌鲁木齐的胜利,大大挫伤了敌人的士气,奠定了左军将士收复新疆的信心,使清政府更加坚定地支持左宗棠的军事计划。

乌鲁木齐收复后,左宗棠开始准备进军南疆。但正在这时候,英国侵略者威妥玛亲自去找李鸿章,让李鸿章转达奕,要求让阿古柏乞降“立国”,即在南疆成立一个国家,肢解新疆。李鸿章居然接受委托,并告诉奕:“能否准喀酋投诚为属国,祗隶版图,不必朝贡,免致劳师糜饷,兵连祸结。”其实,英使威妥玛的意思,也正是李鸿章投降卖国的意图,就在这一天,李鸿章上书认为:“左帅进图新疆,倾国之力断不足以接济,识时务者多议其非。”而且认为进军南疆会“失和”于英国。十月间,左宗棠收到清廷关于威妥玛愿意调停让阿古柏乞降“立国”的征询意见信。左宗棠非常生气,指出乌鲁木齐、吐鲁番、南八城都是中国领土,阿古柏是侵占我国领土的贼匪,英使威妥玛竟然称阿古柏是“喀王”,岂有此理。至于英使威胁说,如果左军出兵南疆定会导致俄国出兵干涉,左宗棠也加以力驳,当时俄国只在伊犁驻军一千,左军进入新疆后毫无动静,根本没有进行干涉的可能。英使此举其目的是想借阿古柏势力控制南疆,其侵略野心昭然若揭。左宗棠向清廷保证说:“南路贼势重在达皈即噶逊营、吐鲁番、托克逊三处,官军南下,必有数大恶战,三处得手,则破竹之势可成。”根据左军士气和兵力,左宗棠进军南疆击败阿古柏是有把握的,坚决拒绝李鸿章代英人替阿古柏乞降“立国”的意见。

左宗棠一面整顿军队,一面积极筹粮。左军攻下乌鲁木齐之后,曾缴获粮食一百万斤,但当地饥民太多,开仓赈济,已用去不少粮食,左宗棠急速从甘肃和乌鲁木齐以西采购一批粮食,并转运到前线。同时,他命令部将刘锦棠争取在伊拉里克地区征购粮食,这个地区水地多,是产粮区,处在吐鲁番和托克逊之间。大军到达后,对百姓一律赦其从贼之罪,免其徭役之苦,这样就可以得民心,而粮食一律公平购买。如能在这里征购一部分粮食,则可减少从内地运粮,节省大量军饷。南疆比北疆富庶,左宗棠认为进军南疆时要坚持“只打真贼,不扰平民”,这样就可以“不愁乏食”。

阿古柏知道左宗棠是不会放弃进攻南疆的,就在吐鲁番、达坂、托克逊等地集结部队,征集粮草和军火,准备和左军决战。

达坂是军事要地,也是阿古柏重点设防地,如果清军攻下达坂,南疆门户洞开,吐鲁番、托克逊也就攻之不难。因此,左宗棠进军南疆第一个军事目标是达坂,这一战关系到是否能顺利进军南疆的大事,必须打好。他决定由他的得力部将刘锦棠来担任主攻。

光绪三年,刘锦棠率兵二十余营自乌鲁木齐出发,到达达坂城附近。敌军引湖水阻止清军近城,但刘部骁勇善战,骑兵涉水而过,步兵继之,很快地就包围了达坂城,击败自托克逊派来增援的骑兵,城中贼匪成了瓮中之鳖。刘锦棠命令用开花炮攻城,一炮击中城里火药库,经过一场恶战,击毙敌军数千人,俘获一千余人,战马八百余匹以及各种军械无数。这战打得非常出色,西征军只阵亡五十二名,受伤一百余人。刘锦棠之所以要全歼敌军,不许一人突围,目的想震慑一下敌军,这样一来,左军再攻其他城镇时,敌人就不敢负隅顽抗。

攻克达坂城之后,刘锦棠进军托克逊,当地维吾尔族百姓主动从托克逊来送情报,说阿古柏知道达坂全军覆灭,惊恐万分,正准备逃窜。刘锦棠急派骑兵进袭,敌军经过一阵顽抗,弃城逃窜。左军攻克托克逊。与此同时,左宗棠另一部将张曜也攻占了吐鲁番。

达坂、托克逊、吐鲁番三城的攻克,进攻南疆击溃全部敌军已无太大困难。但正在这时,英国政府却发了什么“照会章程”,说什么他们和喀什噶尔早在四年前就订有条约,不让左军继续进击阿古柏匪帮。郭松焘完全站在英国侵略者一边,重弹李鸿章旧调,认为“回疆不足经营”。左宗棠看到郭松焘的奏折,十分愤慨,他严正指出,阿古柏原是浩汗王国人,“非无立足之处,何待英人别为立国?即欲别为立国,则割英地与之,或即割印度与之可也,何乃索我腴地以市恩?”清臣当时看到左宗棠在新疆胜利在望,自然也不赞成李鸿章、郭松焘之流的投降活动。

西征军在攻克达坂等三城之后,阿古柏看到“立国”不成,前途无望,便服毒自杀,由其子伯克胡里继位,内部矛盾重重。

南八城,即库车、喀拉沙尔、阿克苏、乌什、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叶尔羌、和阗,这些城非常分散,相距都是几百里,不过由于西征军比较富庶,军粮可以就地征集,这是一个有利条件。光绪四年(1878年)八月,西征军开始进军南八城,十月,西征军攻喀拉沙尔,收复库尔勒。据俘虏供称,白彦虎已西走库车。左军乘胜进击,攻克库车,斩敌一千余名,缴获羊一万两千多只。西征军仅用六天六夜时间,奔驰九百余里,连克三城,救出大批被裹胁的各族难民,可知西征军士气之高,战斗力之强。左宗棠闻三城捷音,立即命令刘锦棠、张曜穷追残匪。刘锦棠攻克库车之后,只休整了三天,便策马西进,军到阿克苏,白彦虎不战而逃,西征军进驻阿克苏。这样南八城中的东四城全部收复。十二月,西征军收喀什噶尔,这是阿古柏的巢穴,被他侵占达十二年之久,这时回到祖国的怀抱。喀什噶尔攻克之后,白彦虎、伯克胡里见大局已去,便逃入俄国境内,清将黄万鹏停止进击,奉命就地监视其动向。在攻克喀什噶尔的同时,另一支西征军攻克叶尔羌、英吉沙尔。清将董福祥于光绪四年(1878年)初进克和阗。这样南疆八城全部收复。新疆各族百姓从阿古柏的残酷统治下解放出来,回到祖国的怀抱。左宗棠十多年呕心沥血,终于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援下,经他及其得力的部将刘典、刘锦棠、张曜等全体爱国官兵的努力奋斗,取得了消灭阿古柏匪帮、收复新疆的辉煌战果。

左宗棠收复新疆之举,仅运粮修路就是颇具气魄的。据记载凡大军经过地方,他都命令修筑道路,并且沿途命令士兵种树。据左宗棠的老乡隆无誉在《西笑日觚》一书中说:“左恪靖自泾州以西至玉门,夹道种柳,连绵数千里,绿如帷幄。”光绪五年(1879年),杨昌浚应左宗棠之请,到西北旅行,亲眼看到沿途绿柳成荫,触景生情,写了这样一首诗:

大降筹边尚未还,
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
引得春风度玉关。

这首诗不但说明左宗棠西征的豪情气概,而且由于西征植树把春风引渡到玉门,收复了新疆,也改造了自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