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唐渤海盛国时东北亚最大的都城

唐渤海盛国时东北亚最大的都城

时间:2022-05-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建立政权渤海国是唐代时期,我国东北少数民族靺鞨族建立的地方政权。为了加强对北方各族的控制,渤海王室开始选择营建新的都城。上京龙泉府两度为都,前后历经160余年,是渤海国都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这是牡丹江历史上第一个最大的行政建制所在地,成为当时东北与东北亚著名的大都市之一。上京龙泉府是我国东北时代最早、保存较好的古代都城之一,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上有一定的地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Heilongjiang

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位于黑龙江省宁安市境内,南临风景如画的镜泊湖,北环碧波粼粼的牡丹江,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是我国唐代渤海国的重要古城遗存。遗址以唐朝长安城为模式规划设计,由外城、内城和宫城组成,布局合理,遗存丰富,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立政权

渤海国是唐代时期,我国东北少数民族靺鞨族建立的地方政权。靺鞨族是我国古老民族肃慎族的后裔,女真人、满族人的先世。靺鞨族在东汉、魏晋时称挹娄,南北朝称勿吉,隋、唐时称靺鞨。靺鞨有七部,其中以松花江上游的粟末靺鞨最为强大。

公元7世纪末,粟末靺鞨在其首领大祚荣的率领下,占据牡丹江上游的东牟山(今吉林敦化附近),并于698年建立“震国”。705年,唐中宗派侍御史前至“震国”招慰,大祚荣接受了唐朝的招慰。713年,唐朝以大祚荣所辖地区为忽汗州,册封大祚荣为忽汗州都督,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从此,粟末靺鞨等“去靺鞨号,专称渤海”,成为唐朝中央政府管辖下的一个州。

遗址石碑

建都上京

渤海自大祚荣至末王大湮撰被契丹攻灭,共历经229年,更迭15世王,统治区域包括现在我国东北大部和俄罗斯滨海州的全部等广大地区。渤海政权建政初期,其都城在吉林省敦化敖东城,周长不足千米,史称“旧国”。后来,随着渤海国日益强大,规模狭小的“旧国”已经不再适应经济文化的发展。为了加强对北方各族的控制,渤海王室开始选择营建新的都城。

公元747至751年左右,渤海一度在今吉林省和龙市建都,称中京显德府。公元755年,三世文王大钦茂将都城迁至现在的宁安市渤海镇,即上京龙泉府。30年后,又迁至东京龙原府(今吉林省珲春市八连城)。公元794至795年间,五世成王大华屿又将都城从东京迁至上京龙泉府。从此,上京作为都城,直至渤海灭亡。

上京龙泉府两度为都,前后历经160余年,是渤海国都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这是牡丹江历史上第一个最大的行政建制所在地,成为当时东北与东北亚著名的大都市之一。

仿长安城而建

上京龙泉府建制和规模完全仿照唐都长安城,现存城址、宫阙、街坊等遗址都反映了长安城的风格和特点。整个遗址平面略呈长方形,分为外城、内城和宫城三个部分。宫城在内城之内,内城位于外城区北部正中。三城环套,坐北朝南,整齐宏伟。

外城是市民居住区,城外有壕沟。外城周长为17.5千米,土石间筑,非常坚固,虽然经过了1200多年的风雨剥蚀,至今城垣仍清晰可见。城门四面共辟有10座城门,东西各二门,南北各三门。城内街道共发现9条,南北向5条,东西向4条,以纵向全城的“朱雀大街”最为典型,它将全城分为东、西两部分,其间设居民区。

内城是官府衙署、官僚府宅所在地,渤海王室贵族的禁苑也位于这里。内城呈长方形,现存遗址只有部分内城墙和禁苑。内城墙周长4.5千米,仅部分地段保存较好。禁苑俗称“御花园”,在内城东垣以西,宫城东垣以东,周长1.5千米。苑中有一个面积近2万平方米的椭圆形湖池遗迹,北侧原有两个东西相对的亭榭,还保存着当年的础石。

上京残砖
上京残砖,唐代,黑龙江宁安渤海上京城遗址出土,上面刻“上京”两字。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宫城是渤海王室居住和行使统治权力的地方,位于内城北部正中,也呈长方形。宫城遗址现有宫墙、宫殿、石井等遗存。宫墙周长约2.5千米,城垣石筑,残垣平均高3米以上,四面各有一门。宫城前部为官衙,后部为王宫。宫殿在宫城中轴线上,今存五重殿基。宫城正南的午门,台基高近6米,其东西两边原为侧门。第二殿东侧有著名的八宝琉璃井。宫城内部被南北向墙分隔为东、中、西三区,各区内部又以纵横墙垣分成若干部分或院落。各院落都有宫殿房屋遗址。

上京龙泉府是我国东北时代最早、保存较好的古代都城之一,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上有一定的地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