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渤海北岸东北亚前沿的郡县与郡国间的交通道

渤海北岸东北亚前沿的郡县与郡国间的交通道

时间:2022-03-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节拟从记述东北亚古代交通史的大背景下,先通观黄、渤海北岸的郡、县分布和地理坐标,并以此作为详述汉魏时期中国东北和东北亚诸交通道的地理坐标基础。
渤海北岸东北亚前沿的郡县与郡国间的交通道_中国东北与东北亚古代交通史

从前206年西汉立国到汉武帝以前的汉初60余年间,东北亚交通和建置地理,基本上继承了战国燕、秦两代。西汉初期,东北南部的燕、秦故地,曾一度为项羽所封的“辽东王”韩广所据,并设都于辽西古“无终国”(今河北玉田境)故地以统辽西、辽东地。不久,藏荼击破韩广而归附于刘邦。刘邦乃封藏荼为“燕王”,仍兼领东北南部辽东、辽西等燕、秦旧壤。直至汉高祖刘邦遣大将周勃击灭“燕王”卢绾,“定上谷十二县,右北平十六县,辽东二十九县”[10],方归辽东燕地于汉廷。这是汉初重新恢复自燕昭王以来在东北南部的建置制度,与《汉书·地理志》中记载的汉代辽东、辽西二郡共32县稍有出入。由《汉书·地理志》考见,西汉前期东北南部郡县建置的确立和交通地理的进一步开辟,应在汉武帝平定“辽东外徼”的濊貊、朝鲜而进一步统一东北边域以后,即《汉书·地理志》著录的辽东郡18县、玄菟郡3县、辽西郡14县、右北平郡16县。四郡当时俱统于幽州刺史部。因此,记述和考察汉代的中国东北和东北亚郡、国、县、邑之间的古代交通,必须首先厘定汉代幽州所属的东北亚南部的郡县分布及其地望,以确定其交通坐标。

如第二章所述,从前3世纪开始,在燕国中兴的燕昭王时代,中国东北开始有行政建置,这也是东北亚地区真正开始郡县建置的时代。它在建置史上和交通史上的划时代意义在于:从先秦时期的以“血缘政治”为纽带的各部族“方国”或建立在部族联盟基础上的高级“聚落”,发展到以“地缘政治”为中心的郡国城邑时代。经过秦朝立国在中国东北“秦承燕制”郡县设立的短暂20年,从前2世纪初的西汉始,“汉承秦制”,真正进入了中国东北的郡县时代。按照《汉书·地理志》记载的环黄、渤海北岸的郡县分布,由“幽州”北缘自西往东的五郡,有上节《冀州图经》中的三条“出塞道”,东北则进入古“渝关”的东北交通史范畴。其中涉及的幽州五郡中,除上谷、渔阳、右北平三郡交通已经略见上节,其他最重要的当属沿黄、渤海北岸与东北亚古代交通直接相关的辽西、辽东、玄菟和进入朝鲜半岛的乐浪、真番诸郡。因此,汉魏时代以后,东北亚古代交通与先秦时代交通的最大区别,是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以秦汉“幽州”与域外方国、属国和邦国、部族为相互关系的“郡国交通”时代。因此,扼要简述环黄、渤海北岸的郡、国、县、邑分布,对考察这一时期交通地理的基础及其经由路线意义尤为重要。从两汉当时的行政建置分布看,“右北平郡”与“辽西郡”的分界,应在努鲁儿虎山东西;而“辽西郡”与“辽东郡”的分界,应在医巫闾山两侧。只有“玄菟郡”与“辽东”“乐浪”二郡的分界在西汉时代屡经变迁。但“玄菟”的基本方位,先在大同江流域的“乐浪郡”(今属朝鲜平壤南)以北的狼林山脉以东。昭帝始元年间以后,始内迁至鸭绿江以西的“辽东郡”东北的今新宾、桓仁集安、通化境。所以除了“乐浪郡”全境曾在黄海北岸的今朝鲜半岛北部外,自汉昭帝以后的西汉之“辽东、玄菟、辽西、右北平”四郡,其地域均可纳入辽河流域的东北地区前沿。本节拟从记述东北亚古代交通史的大背景下,先通观黄、渤海北岸的郡、县分布和地理坐标,并以此作为详述汉魏时期中国东北和东北亚诸交通道的地理坐标基础。以下分记各郡之属县及其方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