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渤海湾上建设沿海港口

渤海湾上建设沿海港口

时间:2022-03-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得知消息,河北省及沧州地区的领导闻风而动。经过大量细致周到的工作,1992年7月31日,河北省政府批准设立黄骅港经济技术开发区。9月28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朔黄铁路和黄骅港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其中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占股70%,河北省建设投资公司占股30%。全年黄骅港完成吞吐量4543万吨,成为全国第三大输煤大港。梦想成真,渤海之滨建设唐山港京唐港区在唐山市渤海岸边建设大港,可以说是中国人的“世纪之梦”。
渤海湾上建设沿海港口_燕赵党旗红: 中国共产党在河北

河北省大陆海岸线长487公里,岛岸线长178公里,海岸线长度在全国位列第九。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秦皇岛港属国家交通部管理,整个河北省竟然没有自己的出海口岸,出口主要依靠天津港和秦皇岛港。

河北要扩大对外开放,非要有自己的港口不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河北省积极作为,争取国家的支持和区域间的合作,相继在渤海湾上建成了唐山港和黄骅港,再加上秦皇岛港划归河北,河北的对外开放形成多箭齐发的局面。

主动作为,国家能源大港落户黄骅

20世纪80年代初期,国家在陕西神木、内蒙古东胜一带发现特大优质煤田。从当时国内已有的铁路、港口情况看,尚无能力承接神木大量煤炭外运下海,而我国华中、华南地区能源不足的矛盾又日益突出。因此,1985年国家提出建设西煤东运第二大通道的决策。

得知消息,河北省及沧州地区的领导闻风而动。沧州地委、行署决定,在黄骅建港,先干起来再争取国家的支持。

建设北方能源大港,是国家的重大建设项目,其他省市也在努力争取这个项目。1985年,国家开始对建港进行前期比选论证,此时,有八处港址比选,最后剩下了天津、山东、河北,竞争十分激烈。沧州争建港口的思路是:先建千吨级的,再建三千吨级的,最后建万吨级的。沧州地委、行署把这事作为头等大事来抓。1986年,黄骅建成了两个千吨级的码头。国家能源大港的选址,自然要得到国家领导人、国家相关部委的认可和专家的首肯。沧州在这方面的前期工作上下了功夫。黄骅的海岸是泥沙海岸,为了弄清泥沙的来源,专家学者进行了细致的探测工作。经过大量细致周到的工作,1992年7月31日,河北省政府批准设立黄骅港经济技术开发区。9月28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朔黄铁路和黄骅港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同年,两个三千吨级码头在黄骅港建成通航。这不仅是对1986年建成的两个千吨级码头的巩固和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为下一步的大港建设提供了工程建设所需要的支持平台。1996年9月,经国家计委报请国务院批准工可研。1997年2月,经国家计委批准初步设计。3月,由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北省建设投资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神华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作为黄骅港的项目法人,负责黄骅港的开发、建设和经营。其中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占股70%,河北省建设投资公司占股30%。之后,黄骅港开始了快速的发展进程。

1997年11月25日,黄骅港煤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2001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2004年10月,黄骅港二期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短短两三年时间,黄骅港煤炭设计吞吐能力增至6500万吨。全年黄骅港完成吞吐量4543万吨,成为全国第三大输煤大港。

2006年11月,河北省第七次党代会作出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战略部署,并把沧州放在前沿位置,要求其成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沿海经济发展的隆起带和拉动朔黄铁路沿线发展的新引擎。2007年2月,《黄骅港总体规划》被河北省政府正式批准;2008年12月30日,修订后的《黄骅港总体规划》再由省政府并国家交通运输部正式批准实施。该规划是我国《港口法》颁布后河北省沿海港口获得省政府批准实施的第一个港口总体规划。2009年3月19日,黄骅港综合港区全面开工建设。2010年5月30日,黄骅港综合港区首个通用散杂货码头泊位提前建设完工。8月18日,黄骅综合大港正式开港通航。

黄骅港暨朔黄铁路开工典礼

2011年3月30日,黄骅港二期工程正式开工,主要包括一条20万吨级航道、2条铁路等一系列建设项目,后被列入国务院批复的《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重点项目。二期工程建设,对进一步完善港口功能,提高港口吞吐能力,提升港口综合竞争力,拉动临港产业及腹地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2012年以来,黄骅港综合港区快步跨入“集装箱时代”,当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0.1万标箱,改变了单一的散杂货运输格局,向着现代化、多功能、综合性港口迈进。

梦想成真,渤海之滨建设唐山港京唐港区

在唐山市渤海岸边建设大港,可以说是中国人的“世纪之梦”。孙中山在1919年所著《建国方略》中,最早提出在这一带建设“北方大港”的设想,“兹所计划之港,为大沽口、秦皇岛两地之中途,青河、滦河两口之间,沿大沽口、秦皇岛间海岸岬角上”,建设“与纽约等大”“为世界贸易之通路的北方大港”。孙中山当时通过考察和研究,发现该地有四个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水深岸陡;不冻不淤;沿岸地域开阔;腹地广阔,物产丰富。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有关部门又多次实地勘测,并邀请德、英等国专家先后来此考察,都认为这里是建设深水大港的理想港址。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不是因为时局艰难就是因为财力不足,建港之梦一次次被搁置。

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给唐山带来了机遇,但唐山面对的最大问题是地震后的恢复建设。然而,面对千载难逢的机遇,唐山岂肯坐失良机!1984年,唐山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开辟一条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黄金水道,兴建唐山港。1987年,唐山人民不仅把港口建设视为本地经济持续性发展的速生点,而且将其列为唐山全面对外开放、大踏步走向世界的制高点。

唐山港京唐港区位置图

1988年3月,国务院批准唐山市为对外开放城市。1989年8月10日,唐山港主体工程正式动工。唐山市委、市政府提出:唐山实施沿海经济发展战略是长期方针,各项工作都要服从于此。唐山的港口建设,被列为全市的龙头项目、一号工程。唐山港要加快发展,仅靠地方的有限财力远远不够,需要借助外力,优势互补招商引资,以谋求尽快发展。1992年6月,从北京方面传出信息:北京市正在考虑将唐山港作为出海口,并将纳入北京市2000年十年发展规划。北京市的决策者们感到:北京要扩大对外开放,实现经济上跨世纪大发展,必须有自己的出海口。经过反复比较,认为唐山港是最好的选择。而当时的唐山市长梁志忠也认为,港口名字中有了“京”字,不仅可以吸引北京的资金,同时扩大了港口的知名度,使港口建设乃至本地经济发展,得益于首都得天独厚的政治、经济、科技、人才等方面的巨大优势和不可估量的辐射力。因此,京、唐双方有关单位开始频频往来考察、商谈。1993年1月9日,北京市政府同唐山市政府签订了联合建设“京唐港”的会谈纪要。7月17日,唐山市同北京市在两市联合建设“京唐港”的协议上签字。唐山港更名为“京唐港”,7月18日,京唐港正式对国际通航了。从此,河北省、唐山市有了国际口岸,北京市有了出海口,它标志着京唐港的建设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为京唐两市的合作展示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顺势而为,建设唐山港曹妃甸港区

唐山曹妃甸地处唐山市南部沿海,原是一座东北、西南走向的带状沙岛,为古滦河入海冲积而成,至今已有5500多年的历史。曹妃甸甸头前500米水深即达25米,范围广,锚地宽阔。水深30米以上水域达52平方公里,是北方唯一可建深水大港的海域;拥有长6公里,深达30米水深岸线,是渤海唯一不需开挖航道和港池的港口,且该岛为终年深水不冻港。

1992年,在唐山市动议下,首钢派人到曹妃甸就建设深水码头进行前期勘测。1993年,唐山市开始谋划在曹妃甸建设大港和临港工业区。1996年初,河北省、唐山市联合首钢、唐钢等钢铁企业进一步加大进口矿石码头选址前期工作力度,通过各种研究试验,选择在渤海湾西岸的曹妃甸建港。2000年6月,受国家计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组织对《曹妃甸港区矿石专用码头项目建议书》进行评估。评估意见认为:曹妃甸是建设大型深水矿石码头的理想港址,布局合理,工艺方案基本可行。但考虑到“十五”期间全国钢铁行业,特别是华北地区处于调整阶段,本项目腹地内的主要受益者首钢搬迁尚无定论,建议暂缓立项。

但河北省及唐山市党委和政府并没有放弃建港设想。开发建设曹妃甸港区,不仅是唐山市改革开放的需要,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钢铁、石化产业进口矿石和进口原油需求也有重大影响。2001年,唐山市将曹妃甸工业区项目列为“四大兴市工程”。河北省“十五”计划纲要亦提出:“加快曹妃甸深水泊位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2002年,曹妃甸开发建设全面启动。首钢、秦皇岛港务局、唐钢、河北建设投资公司、唐山港口投资公司,合资组建曹妃甸实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曹妃甸工业区基础设施建设。首钢、唐钢、唐山市建设投资公司注册成立了曹妃甸围海造地合资公司,协力实施造地工程。

经过近10年的调研论证取得的一批前期成果,也为河北省委、省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2003年,河北省委、省政府着眼于新世纪全省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全面实现“翻两番、三步走”目标,提出经济工作要“靠一批能够影响和带动全局的重大项目”为重大支撑的战略思想,把建设大码头、大钢铁、大电厂、大石化作为目标,精品钢材、石油化工电力生产等重大项目作为重点,以渤海湾带动力强、颇具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集群的兴起,打造新世纪河北经济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3月,省委、省政府议事会议提出,要把曹妃甸项目作为河北省的“头号工程”,举全省之力,加快开发建设步伐。3月23日,通岛公路的机械作业声打破了这里数千年的沉寂,深水大港的建设拉开序幕。2004年12月27日,包括曹妃甸港区在内的《渤海湾区域沿海港口建设规划》经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2005年2月18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首钢涉钢部分搬迁曹妃甸的方案;10月21日,承担我国“北煤南运”和疏港任务的迁曹铁路工程开工;12月16日,曹妃甸港区和25万吨级矿石码头正式开港通航。2008年1月,国务院批准《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把曹妃甸港区作为我国能源、矿石等大宗原燃料的集疏港。2011年,以曹妃甸为龙头的河北沿海发展规划正式被国务院批准实施,河北沿海地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并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

经过近10年开发建设,曹妃甸港区在发展规划、港口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聚集、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巨大成绩。2011年11月,河北省第八次党代会确定了“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奋斗目标,明确提出举全省之力打造曹妃甸新区和渤海新区两大增长极。在河北省、唐山市党委、政府的强力推动下,曹妃甸港区进入加快发展新阶段。2012年7月,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河北省唐山水运口岸曹妃甸港区对外国籍船舶开放的公告》。7月23日,国务院批复曹妃甸设立综合保税区。2013年9月10日,曹妃甸工业区被国家确定为2013年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随着曹妃甸港区加速向综合贸易大港转变,港口吞吐能力快速提升,货物种类日趋多元化,“蓝色引擎”作用日益凸显。

从港口功能上说,河北三大港口都是能源输出港,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不明显。2009年,河北省委、省政府决定对沿海港口产业进行整合,于7月8日成立河北港口集团有限公司,以便有效统筹规划,有效优化配置省内海岸线资源,充分发挥港口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临港工业、物流等产业集群,发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导向和拉动作用,加速沿海经济隆起带的建设。

回首河北港口30多年的发展历程,它清晰地呈现给世人一幅科学发展、多元发展、转型发展的总体脉络图,展示了河北港口人不折不挠、艰苦奋斗、战天斗地、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也体现了港口建设对河北省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重大作用。

唐山曹妃甸矿石接卸码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