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教师队伍建设上的落差

教师队伍建设上的落差

时间:2022-07-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3.要对企业中高级市场营销管理人员进行引进,让他们来学校做兼职教师,以加强学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师队伍补充,形成专业与兼职完美结合的双师型教师团队。

一、缺少具有实战营销经验的教师

教师缺少实践经验,现在大部分营销相关专业的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即便有的教师有实践经验也只有一两年,这就造成了大部分营销专业的教师只有理论知识,缺少实践经验,因此很难满足原有的教学计划,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指导也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各个高职类院校为了弥补这一重要环节的缺失,往往都是用从与学校合作企业招聘一些有经验的专门类人才来给学生教学,但是这些从企业来的专业人才也只能进行一两次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讲座,对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也等不到提高[8]。专业老师的实践经验的不足,这种现象成为了各高职类院校教师进行实践教育的软肋,这就导致了在课堂教育过程中,教师必然只能注重理论知识的教育,而轻视了实践教学的部分,这造成了学生们空有很多的理论知识,但是没有办法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只能让学生在工作中一点点摸索,甚至造成了在课堂中学到的很多理论知识得不到用武之地,甚至已经跟不上社会的发展。专业课程的老师实践经验不足,是学校内实训基地等不到充分利用的主要原因,实践课程只是流于形式。

市场营销相关专业的年轻老师实践教育的素质相对较低,高职院校需求而对市场营销专业能手的最基本素质就是,一、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与合理的教学方法,二、具有良好的决策能力与协调能力,三、了解市场营销相关的实际应用,并与市场营销相关的业界人士保持紧密的联系,随时得到最新的资讯。很多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对理论性知识有着严谨的体系和系统性的了解,但是缺少实际操作经验,对知识和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的经验都相当匮乏。纸上谈兵式的教学方式难以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能力提升。可是现阶段部分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年轻教师符合以上要求的非常缺乏,大部分教师都是直接从高校毕业之后直接从事教育工作,理论能力很好,可是却没有与相关企业实战经验,也没有社会工作经验,难以指导学生的学习。市场营销专业是最贴近社会的学科之一,市场营销课程中实践教育是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环节,但是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实现实践教学的教学目的困难较多,难度较大,这就造成了在安排市场营销课程中加重了对理论教学的课时数,教师都进行理论的教学,很少去安排实践性教学,即便院校安排的实践性教学,也仅仅局限于对企业的参观,写一写简单的文字资料。

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性教学一直都是令各院校头疼的事情,大多数高职院校对市场营销专业不够重视,投入的精力也比较少,大部分学校都没有设立自己的营销模拟实验室,也没有与之固定的校外实践基地,即便有校外实践基地,也因为学校担心在实践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从而放弃了校外实践。目前高职类院校的市场营销类专业在教育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尽管使用了多媒体教室与投影灯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可是仍然不能摆脱填鸭式的教学现状,仍然是以纯理论、课堂教育等手段为主,这种教育模式对学生的主动性进行了限制,不能挖掘出学生的个人特征,也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现阶段的初中、高中的教育模式差别不大。目前许多高职院校中市场营销类专业的教师都不是市场营销专业出身,而是在学习阶段是其他专业的,而年轻的营销专业的教师虽然毕业于营销类专业,但是不是师范类院校毕业的,缺乏系统的教学理念,同时又是从大学校门进入到高职院校中,缺少实践经验,与市场营销的社会经验相差很多。

高职类院校的生源缺乏,很简单就能进入其中进行学习,没有分数的要求,成绩较好的同学不主动选择市场营销类专业,而成绩比较低、爱闹、爱动选择市场营销类专业的比较多,这些学生的基础比较差,主动学习能力也不强,在课堂中也很难集中精力去学习,上课时爱疯闹,爱学习的人占整体学生比例的少数。为了改变教师的教学质量,各院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建立双师型的教育队伍。要培养出学习实践能力都较强的学生,首先应该有一支业务熟练、技术过硬的教师队伍,这就需要老师们既可以熟练地掌握营销专业课程的知识,又可以指导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是实现以教学岗位为根本的营销类人才的培养模式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为此学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对实践经验的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定期去实训基地、合作企业、相关的用人单位中顶岗实习,对教师的实践能力进行锻炼和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与实践能力,使教师可以掌握符合社会发展的教育技术与手段,努力完善双师型的教育团队,并逐渐设立与完善教师的教学资格制度与教师的培训制度,努力打造一个适合教师成长的环境[9]。2.着重从企业中和相关科研机构里引进有工作经验、还有较强理论知识的市场营销人才与管理型的人才,来充实教师队伍,增加综合素质较高的教师比例。3.要对企业中高级市场营销管理人员进行引进,让他们来学校做兼职教师,以加强学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师队伍补充,形成专业与兼职完美结合的双师型教师团队。

二、对教师的继续培养与教育不够重视

目前,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师大多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即使有工作经验的教师也是仅有一两年,这就造成了大部分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师只有理论知识,实践能力比较差,这样就很难实现实践教学的计划,对学生实践教育也仅仅局限在理论阶段,很多高职院校为了加强实践教育,往往都是从企业中邀请一些有经验的人员进行客串,但是也只能对学生进行几次的专业讲座,这样很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营销专业的教师实践经验的缺乏,成为了目前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性教学的软肋,导致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能着重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从而轻视了实践教学,这样学生在参加工作之后只能对工作内容一点点自己摸索,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匮乏,也直接导致了学校内的实践训练基地等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实践教学只能流于形式,所以各院校应该加强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师实践能力进行再教育,邀请企业中的销售精英对教师进行培养,各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对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师的培训力度,除了提高教师在市场营销专业的素质之外,还应该定期让教师去相关企业、合作企业中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培养,同时,也可以邀请一些社会上的营销专业人士和成功的营销管理人员来学校进行专题讲座,谈自身的经验,分析实际案例,以自身真实的成功案例去激励教师们继续深造的积极性。市场营销专业是一门应用性与实践性都较强的学科,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比知识本身更加重要,为了使学生可以把理论知识转变为实际的应用能力,我们应该对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强化以学生才是主体的意识,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独立分析、独立解决问题、创造型思维等职业素质的培养,采用启发式、情景模式、相互讨论等新兴教育模式对学生进行提高。

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方法,培养双师型人才,从企业中邀请有实践经验的人员来给教师与学生进行培训,用兼职教师来弥补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师的实践经验的缺乏,同时也让市场营销专业的任课老师到企业相关部门中进行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也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进行素质养成教育,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对学生说与写的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对一个商品进行推销,符合市场的需求,培养学生的推销能力和对营销方案的制定能力,当学生有了一定的文化基础后,个人的素质就会明显提高,这样在未来的工作中才能做到得心应手。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改变过去的传统教育模式,使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主动地学习,采取灵活的教育方法,教出市场营销专业应有的教学特色,采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与现代化的教育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例如: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讨论教学的方法,真正做到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性,从真实案例分析中寻找答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

要培养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团队,不断地提高教师实践教学的能力,为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的保障,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对市场营销类的专业人才的要求也不断的改变,而要培养出富有创造性的并且高素质的营销人才的关键在于要有一支既有较强的理论基础能力,还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学校鼓励支持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师成为双师型的教师,让市场营销专业教师坚持到公司、企业中进行学习,每学期至少三次以上,让教师们了解最新的行业信息,积累实践经验,提高自己的实践教学的水平,也提高自己的理论教学水平,提高教学的应用性、实践性。在不影响教师的教学任务的前提下,不时安排一部分教师去企业中深造,增强教师的实践经验,同时也让学校与企业有了密切的联系,鼓励市场营销专业教师和企业的专业人员进行合作,形成科研团队,这样才能发挥出市场营销专业的价值,这可以分成两方面来理解,一是为了实现个人的交易机会,二是为了实现企业的交易机会,在某些方面也可以实现企业与个人共同的交易机会,市场营销只是一个过程,针对服务、营销、物品的定位、促进销售等方面去实施的一个具体过程[10]。在市场营销中,营销观念应该贯穿整个营销过程,市场营销只是一种理念,这种理念是个人或者团队为了实现企业的正常运作、管理而存在的理论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营销逐渐变成为一个学科,称之为市场营销学,由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市场的价值也越来越多元化,在这个前提下,市场营销专业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就是从传统的市场营销学变成了现代营销学,现在社会对市场营销专业越来越重视,市场营销理念正在逐渐地从营利性组织发展为非营利性的组织,而市场营销学也与很多学科有了联系,例如: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营销学的应用范围扩大了许多,市场营销专业的发展也经历了很大的转变,进入到现代社会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为市场营销教学提供了很大的改变,教师应该学会运用,并加强自己的运用,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让学生可以接收到更好的市场营销类的专业知识。

【注释】

[1]王济霞.浅谈以企业为主导的工学结合模式[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12).

[2]蓝洁,唐锡海.复杂科学视野中的“工学结合”特征[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6).

[3]戴翔东,石莹.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0(01).

[4]陈树彬,陈罡,张淑敏.校企联盟—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1).

[5]王端祥.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18).

[6]李杰.高职院校如何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J].科技信息,2010(12).

[7]朱小平,章正伟.工学结合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构成要素分析[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1).

[8]周龙军.“一体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0(07).

[9]蓝洁,唐锡海.高职院校章程如何体现现代职业教育特色[J].现代教育管理,2015(08).

[10]蓝洁.复杂理论视角下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实施[J].教育与职业,2014(0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